云南出过哪些名人?

蕊xin芳


郑和: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昆明市晋宁区)人,著名航海家、外交家。明初率船队七下西洋。

段思平(893年-944年),大理喜睑(今云南大理州大理市)人 ,大理国的开国皇帝。

钱沣(1740年-1795年),云南昆明人,清代书画家。

卢汉(1895年-1974年),云南昭通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最后一任“云南王”。1949年12月9日,卢汉率部起义,解放后,历任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唐继尧(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县城关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

龙云(1884年-1962年),云南昭通市昭阳区人。民国时期滇军高级将领,云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13日,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卓琳(1916年-2009年),云南曲靖市宣威市人,邓小平的夫人。

聂耳(1912年-1935年),云南玉溪人,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徐洪刚,云南省彝良县人,见义勇为的英雄战士。

杨丽萍,云南大理州洱源县人,中国舞蹈艺术家。


林虑散人


段思平(893年—944年)大理国开国皇帝。即位后,更改制度,发展生产,结束了南诏国末期战乱分裂的局面,使大理国的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兰茂(1397年—1476年)云南省嵩明县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明代医药家、诗人、教育家、音韵学家、理学宗匠。云南开馆教学第一人。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回族,云南晋宁人。明朝时期的航海家、外交家。于公元1405-1433年,率27800余人,分62艘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来往,使中国先进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


孙髯翁(1685-1774)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的作者,。大观楼长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号称“联圣”。大观楼长联概述了云南独特的历史发展,以及昆明秀丽风光,为云南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继尧(1883—1927年)滇军创始人与滇系军阀领导者,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在护国战争中,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护法运动中被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1913年至1927执政云南,兴办教育、筹办市政、发展实业。为云南的近代化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龙云(1884-1962)“云南王”,云南昭通人。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 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卢汉(1895—1974)云南昭通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


聂耳(1912-1935年)云南玉溪人,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王德三(1898 -1930)云南祥云人,中共云南第一届省委书记。1922加入中国共产党。


周保中(1902—1964)。1932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45年9月中旬,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扩建为东北人民自卫军,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长等职。


曲焕章(1880—1938)玉溪人,“云南白药”创始人。


李根源(1879—1965)。云南腾冲人。生于云南腾越(今云南梁河九保乡)。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 武昌起义后,和蔡锷等人一同发动新军响应,并成立大汉军政。曾担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


艾思奇(1910年-1966年)云南腾冲人。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庾氏三杰,祖籍云南墨江。著名艺人庾澄庆的祖辈,其爷爷有兄弟五人,老二和老五很早就去世,其余三兄弟被称为“庾氏三杰”。老大庾臣尧,清末到昆明开设荣庆和商号;老三庾恩晹于辛亥革命后,任唐继尧云南督军公署参谋长;老四庾恩锡(庾澄庆的爷爷)既从过政,又经过商,亚细亚烟草公司创立者,为了缅怀蔡锷将军的追随者、在1918年遇刺身亡的哥哥庾臣尧和对“重九起义”的纪念,庾恩锡用以“重九”来创立云南名烟牌号,直到今天,“大重九”还是国内外知名的香烟品牌。


PassageTime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不仅风景秀丽、山川峻美,而且人杰地灵、英豪辈出。古往今来,在云南这片热土诞生出了无数历史名人,实在难以一一列举。今天笔者就给大家盘点几位出自云南省的历史名人,看看大家了解多少。


段誉(1083年―1176年),本名段和誉,又名段正严,云南大理人,他就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历史原型。段誉是历史上大理国的第十六位皇帝,在位长达39年。《宋史》记载段誉向宋称臣,受封为大理国王。 段正严勤政爱民,是一个好皇帝,他励精图治,稳定政局,晚年禅位为僧,94岁才去世。庙号为大理宪宗,谥曰宣仁皇帝。


郑和(1371-1433),原名马和,小名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明朝永乐年间至宣德年间,郑和率领中国船队七下西洋,宣扬国威,最远的一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今索马里境内)。他的船队规模浩大,最多的一次高达28000余人,62艘巨舰宝船,对古代中国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不过,保守的明宣宗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过度,最终禁止了这种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杨增新(1864-1928),云南蒙自人。清末自民国初期,割据新疆的军阀。杨增新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从光绪三十四年开始进入新疆,先后担任阿克苏、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的道台。清朝灭亡后,杨增新被民国政府任命为新疆督军、省长,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疆王”。他主政新疆16年,对内发展生产,对外抗击沙俄、蒙古国入侵,维护了新疆的安稳。1928年6月,杨增新接受国民政府的任命,担任中华民国新疆省主席兼总司令,但于同年7月7日被亲俄派的樊耀南枪杀。



唐继尧(1883—1927年),云南会泽人,民国前期的滇军领袖,也是滇军的主要创始者。1915年至1916年,唐继尧通电全国,组织了武装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活动。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被逼下野,气急败坏而死,但他对云南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龙云(公元1884~1962年),云南昭通人,彝族人,原本是唐继尧的部将。从1927年开始,龙云相继担任云南省常务委员员主席、38军军长、云南省政府主席、13路军总指挥、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务,成为云南军政的一把手,时人称之为云南王。


历史的荒野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气候湿润,环境优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滇缅之境,宜居之所。走出来的名人自然不少,我略作陈述吧。

皮逻阁(697至748),南诏国王,在位二十年,吞为并其他五诏。

段思平(893至944),即大理太祖,大理国的缔造者。

赛典赤.赡思丁(1211至1279),元朝塔吉克人,是云南省第一任长官,大胆改革,深得民心。

郑和(1371至1433),原姓马,云南昆阳人,明朝航海家和外交家。著称“三保太监”,曾七次下“西洋”,远至波斯湾和红海,航程达十余万公里,对我国航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兰茂(1397至1470),明朝医学家,音韵学家,诗人,教育家。有《玄壶集》等十九种传世。

孙髯翁(1685至1774)曾为昆明滇池大观楼题一长联,号为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

唐继尧(1883至1927),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并请知名的学者编辑了大型丛书《云南丛书》,对保存云南文化意义重而深远。


绮阁书生


阿诗玛

虽说历史上或许并没有阿诗玛这样的真实人物,但是一点也不影响人们对阿诗玛传说的喜爱。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阿着底这个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小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就给她取名叫“阿诗玛”。慢慢的阿诗玛长大了,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阿诗玛绣花包头头上戴,美丽的姑娘惹人爱;绣花围腰亮闪闪,小伙子看她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响亮的歌声,把人迷;她绣花、织麻样样行,在小伙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样清香”。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很多小伙子都喜欢她。阿诗玛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有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定了亲。



阿黑是个勤劳勇敢的撒尼族小伙子,他父母在他12岁的时候被土司虐待先后死去,他自己被财主热布巴拉抓去干活。有一天阿黑上山采摘鲜果迷了路,他在深山密林里挨饿受冻,又怕回去受到主人的责罚,不敢回去。后来在山上遇到了放羊的小阿诗玛,阿诗玛把他领回家,阿黑被阿诗玛的阿爹、阿妈收养为义子,从此阿诗玛和阿黑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相亲相爱。


渐渐的阿黑长成了个大小伙子,他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断得弯不得,成了周围小伙子们的榜样,人们唱歌夸赞他道:

圭山的树木青松高

三小伙子阿黑最好

万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过虎豹

阿黑十分的勤劳聪明,无论是种庄稼、养马、骑马、射箭还是唱歌,样样精通。阿黑弯弓射箭,百发百中;阿黑喜欢唱歌和吹笛子,他的歌声清脆响亮,他的笛声婉转动听,吸引了无数的姑娘。阿爹格路日明把神箭传给了他,使他如虎添翼。这一年的火把节,阿诗玛和阿黑互相吐露钟情,愿意终身相伴,阿诗玛立誓阿黑不嫁。



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就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逼利诱都无济于事。秋天,阿着底水冷草枯,羊儿吃不饱肚子,阿黑要到遥远的滇南放羊。临走的时候,他们相互叮嘱、依依不舍。热布巴拉趁阿黑不在抢走了阿诗玛,强迫阿诗玛与阿支成亲,阿诗玛宁死不从,被鞭打关进黑牢,但她坚信阿黑回回来救她。

报信的人找到了阿黑,告诉他阿诗玛被抢的事,阿黑闻讯,快马扬鞭、日夜兼程敢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撒种全都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阿黑三箭将猛虎射死,救出阿诗玛。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趁阿黑和阿诗玛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阿黑只听见阿诗玛叫了声“阿黑哥快来救我”就再也见不到她的踪迹。

阿黑找啊找,从天明找到天黑,从大河变成小河,还是找不到阿诗玛,他大声的呼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只能听见十二崖顶回答同样的声音“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

原来,十二崖子上的应山姑娘跳入洪流救走了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从此以后,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阿黑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阿诗玛,他每天吃饭时,端着碗走门,对着石崖子喊“阿诗玛!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便应声答到“阿诗玛!阿诗玛!”;阿爹、阿妈想念阿诗玛了就对着石崖子喊“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诗玛同样的也回答道“阿诗玛!阿诗玛!阿诗玛!”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千百年来的一个传说,阿诗玛甜美的歌声和美丽的形象以及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怪诞先生生


云南省,简称滇,省会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东接广西,北接四川,西接西藏,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0万人,2018年全省GDP总量近1.8万亿,全国排名第20位。

云南虽地处西南边陲,深居内陆,但气候湿润,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山川峻美,而且人杰地灵、自古人才辈出。古往今来,云南走出了无数优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名人,今天我就列出一个知名度最高的,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云南省知名度最大的历史人物要数郑和了,郑和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历史上他所率领的郑和船队,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力量,深深影响了世界航运史。

郑和(1371-1433),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在明朝永乐年间至宣德年间,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宣扬国威,最远的一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今索马里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次人数多达27000多人。郑和七下西洋,不但宣扬了大明国威,使中亚各国正式承认了大明继承元帝国,还广泛传播了中华文明,也促进了当时中国同西洋各国的贸易。郑和远航所推行的和平外交活动,也进一步巩固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朝贡体系,进一步稳定了东南亚的国际秩序。可以说郑和远航,是个政治、经济、文化的双丰收。


虾果仁


提起云南名人我想到了颇具争议的枭雄式人物唐继尧。唐继尧是滇军的创始人,领导者,是民国军阀之一,云南会泽人。


他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是父亲是个举人,注重家庭教育,唐继尧从小就心中有大志,后来他中了秀才并且留学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加入孙中山同盟会。

回国后,唐继尧在云南蔡锷将军部队任职,担任陆军管带。后来唐继尧在蔡锷派遣下讨伐贵州成功,被拥护为贵州总督,民国建立第二年,唐继尧在蔡锷之后成为云南总督。而后他参加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唐继尧一心想做“云南王”,进而夺取天下,所以不愿与广州国民政府合作。广州北伐时,唐继尧居然联合吴佩孚,阻碍北伐,对抗革命。后来唐继尧被手下兵谏,看到自己的霸业成空,44岁的唐继尧抑郁而病,不久病逝。唐继尧执政前期兴办教育,发展实业,为云南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雨说历史


很多人对云南并不了解,从“名人”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讲讲云南的历史。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元谋猿人的后代↑

1、云南最早的名人,小编认为应当是“元谋猿人”,不要笑,这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人类了,距今约有170万年,所以,云南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单凭这一点,就足以奠定云南的历史地位了。

↑庄蹻建立滇国,相当于对云南进行了大开发↑

2、接着往下说,就要说到另一个历史名人——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蹻(Jiǎo),此人对云南影响深远。公元前279年左右,楚顷襄王派庄蹻南征,楚军沿着长江到巴郡,再从巴郡攻打夜郎,最后打到了滇池,最终评定了西南,差不多就是今云南全境,他本来打算返程汇报楚顷襄王的,但公元前277年秦军攻占了巴郡,庄蹻归路断绝,他选择留在云南,建立滇国,自立为王,这招真是聪明。

庄蹻把楚国当时的先进农业技术和文化传播到了滇池,滇国一共存在了三百九十多年,汉武帝时归降汉朝,但滇王仍保留了统治权,直到东汉中期(公元115年)左右消失。

可以说,没有庄蹻建立的滇国,云南实现郡县制的时间就会被大大推迟,融入中华的时间也会推迟。

↑孟获在历史上仍旧是一个谜↑

3、时间来到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孟获了,此时云南被称为“南中”,而南中的大王就是孟获,南中被诸葛亮平定后,孟获离开了云南,跟随诸葛亮去了成都,担任了御史中丞,直到诸葛亮去世前,南中再无叛乱发生。不过孟获是否真有其人,以及是汉族还是彝族,仍存在争议。

↑没有金庸小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段正淳这个人物↑

4、公元11世纪,南诏大理国第十五任皇帝——段正淳。段正淳能够当上皇帝,多亏权臣高升泰病逝前归还权力,但纵观段正淳在位期间,高氏一族仍掌握很大权力,公元1108年,段正淳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段和誉!段和誉一共当了39年皇帝,后来因诸皇子争权夺利,心灰意冷,传位给儿子段正兴,出家为僧去了。

↑郑和一生传奇↑

5、明朝最伟大的探险家——郑和,其实也是云南人(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洪武十三年(公元1371年)冬,明朝大将蓝玉攻打云南,年仅十岁的郑和被抓做俘虏,押到南京,接受了宫刑成为太监,专门服侍燕王朱棣,之后跟随朱棣屡立战功,深得朱棣信赖,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聂耳是云南人,英年早逝↑

6、聂耳,云南玉溪人。国歌作曲者,聂耳从小热爱音乐,一共创作37首作品,都是在他去世前两年内写成的,他的代表作除了《义勇军进行曲》之外,还有《毕业歌》,《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褚时健是一个卓越的企业家↑

7、褚时健,云南玉溪市华宁县人,卓越的企业家。文革结束后,51岁的褚时健出任玉溪卷烟厂的厂长,他用了18年时间,把亏损状态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1995年,他被人举报贪污,受此影响,他唯一的女儿褚映群和妻子马静芬被关押在洛阳监狱,次年,褚映群在狱中自杀身亡,褚时健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此时他已经70岁了)。

2002年,身患糖尿病,年纪偏大的褚时健保外就医,同年他承包了2400亩荒山,开始种植橙子,2011年,褚时健再度成为亿万富翁,此时他已经83岁高龄!堪称传奇!


我见青史多妩媚


提起云南名人我想到了颇具争议的枭雄式人物唐继尧。唐继尧是滇军的创始人,领导者,是民国军阀之一,云南会泽人。

他虽然出身于普通家庭,但是父亲是个举人,注重家庭教育,唐继尧从小就心中有大志,后来他中了秀才并且留学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加入孙中山同盟会。

回国后,唐继尧在云南蔡锷将军部队任职,担任陆军管带。后来唐继尧在蔡锷派遣下讨伐贵州成功,被拥护为贵州总督,民国建立第二年,唐继尧在蔡锷之后成为云南总督。而后他参加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唐继尧一心想做“云南王”,进而夺取天下,所以不愿与广州国民政府合作。广州北伐时,唐继尧居然联合吴佩孚,阻碍北伐,对抗革命。后来唐继尧被手下兵谏,看到自己的霸业成空,44岁的唐继尧抑郁而病,不久病逝。唐继尧执政前期兴办教育,发展实业,为云南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华海影视工作室


168个回答了还邀请啊?哈哈,好吧。

记得不久前刚答了一个关于云南名人的题目,讲了民国时期的三个“云南王”:唐继尧、龙云、卢汉。这三个人从1913年到1949年相继统治云南,后一个是前一个的部下和掘墓人。

唐继尧,云南曲靖会泽人。滇军创始人和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1913年接替蔡锷任云南都督,开始执掌云南军政大权,后改称云南督军兼省长,直到1927年被部下龙云等一帮少壮军官逼迫下台,统治云南达近14年之久,期间曾与蔡锷一起发起反袁护国战争,唐任护国军总司令。还曾任护法军总裁之一。1927年下台后不久病逝,年仅44岁。是一个近代史上争议较大的人物。



龙云,云南昭通人,彝族,曾任唐继尧侍从副官,后来被逐渐提拔为军长。1927年联合年轻军官驱除唐继尧,开始执掌云南军政大权,直到1945年10月被蒋介石解除了云南省主席等职务,做“云南王”18年之久。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1949年8月通电起义拥护中共。后来病逝于大陆。



卢汉,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将领。在滇军一直做到师长,193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军长参加台儿庄大战,后来提升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方面军总司令等,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军衔。1945年10月继龙云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成为最后一个“云南王”,直到四年多以后1949年12月通电起义。后病逝于大陆。



除了这几位民国将领,还有一位我军赫赫有名的云南籍将领——罗炳辉。

罗炳辉(1897-1946),云南昭通彝良人。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曾任红军军长、第九军团军团长,曾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第九兵团被军委誉为“战略轻骑”。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第五支队司令、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2师师长等职务,为开辟皖东根据地和淮南根据地做出突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1946年病逝于战场。1989年被中央军委评为36名军事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云南籍的,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以罗炳辉为原型创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