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严重交通违法将挂钩信用记录 已扩容至10类126种

上海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已近3年,新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实施也有近两年,如今的交通通行状况如何?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重点整治?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管好机动车的同时,申城还将整治范围扩大至非机动车和行人。为了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人的有力约束,交管信用信息将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严重交通违法将“挂钩”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

机动车总量超600万辆

据统计,近年来上海道路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持续下降,2018年同比分别下降了6.3%、5.2%和6.8%,创历史新低,日均交通类110警情同比下降12.4%。

上海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交通形势依然严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压力仍十分巨大。目前,本市实有机动车总量超过600万辆。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基本无增量,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也暂时加剧了道路资源紧张,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大型货运车交通安全问题和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守法意识薄弱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

试点非机安装电子号牌

申城目前还拥有1900万辆非机动车及每天3100万左右的常住加流动人口,对此,公安交警部门下一步将重点聚焦四个方面:一是无牌无证、加装车篷电动自行车,加装动力装置人力三轮车;二是非机动车乱骑行,包括“闯红灯”、逆行、闯禁令等;三是行人“闯红灯”、乱穿马路;四是行人和非机动车越线等红灯。

申城目前正在试点为非机动车安装电子号牌,以便于公安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车辆的相关情况,同时对产生的交通违法行为也能及时告知车主。目前,该举措的首要使用群体为快递、外卖等生产性车辆。

为了更好管理目前存在较多交通违法行为的快递和外卖行业,公安部门将探索“一人一车一证一码”“骑手积分管理制度”等12项管理机制,延伸到在沪所有快递外卖企业。建立每月例会通报机制及行业“黑名单”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骑手采取相关限制措施。

征信作为申请办理参考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去会将交管信用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严重交通违法将“挂钩”个人及企业信用记录。

据介绍,《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中列举了4类101种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交通违法行为,包括“由他人替代记分、替代他人记分,或者介绍替代记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等。目前,公安部门在此基础上新增了6类25种具体交通违法行为,包括“申请人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违法行为。今后,每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纳入内容进行调整增加。

同时,公安部门将加强对信用信息的应用。例如: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的失信人员,限制其三年不得再次申请机动车登记;在“超限运输、剧毒化学品运输路线审批”中,对失信人员的审查将更加严格。另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也会查询公安交通管理信用信息相关记录,作为对行政相对人申请事项的办理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