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固有發展模式,日照港依託港口開發新服務

滿載貨物的輪船絡繹不絕駛入港口,大型門機、橋吊繁忙作業,鐵礦石、煤炭、集裝箱堆滿港口堆場……很多人對港口的印象大抵如此。

然而近日記者在日照港蹲點採訪時,卻在碼頭堆場、門機橋吊之外,發現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日照港。

把融資租賃公司建在上海自貿區

記者到日照港採訪,第一站並不在港區,而是來到日照市上海路東首一處商務中心,這裡是新成立的日照港集團上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在日照的辦公樓。

2018年11月29日,這家公司成為10家簽約落地上海自貿區的融資租賃企業之一,是唯一一家山東企業,也是唯一一家港口企業。同時,日照港集團上海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也在上海自貿區成立。

嶄新的辦公室、現代化的工作環境,還有西裝革履的員工,在這裡幾乎找不到人們原有印象中港口的樣子。

“創辦融資租賃公司就是把日照港的品牌價值從無形轉換為有形,利用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日照港集團上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飛說。

“我們平臺的作用就是把供應鏈上的企業都拉入供應鏈金融平臺,為真正需要資金的比如三級供應商解決融資難題。”吳飛進一步向記者解釋說,今後將逐漸建立起以日照港集團為核心的港口生態鏈、生態圈,屆時日照港集團的品牌價值可以惠及鏈條中的眾多企業,實現多方共贏。

之所以要在上海自貿區設立這兩家公司,也正是看中了上海作為國內與國際重要的金融中心的地位,是日照港集團利用金融手段挖掘提升客戶價值和港口價值、促進產融一體化的戰略決策。

“兩家公司不僅可以充分享受其金融創新和稅收優惠政策,今後還能對集團公司優質資產進行有效組合,在上海眾多的投融資機構中開展多渠道、寬口徑的資金、資本融通,為集團公司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資本結構。”吳飛告訴記者。

首創“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調期交易模式

如今的日照港,不僅是港口,更是平臺。

在日照港集團發起設立的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採訪,一個關於“新疆大棗”的故事引起記者注意。

“在新疆,由於市場信息不對稱,大棗的定價並不是由農民決定的,而是販賣大棗的商販決定的,這就導致了大棗的定價掌握在一部分人手裡,極大影響當地農民的脫貧增收。”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亮告訴記者,為此,日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依託日照市、日照港援疆資源,創新市場援疆、金融援疆模式,成為全國首家推出新疆灰棗、新疆核桃線上交易的平臺。“量越大越有話語權。買賣多了,交易量大了,越有助於價格發現,平臺的遠期定價作用便能顯現,就可以為當地農產品提供權威規範的市場價格參考。”

平臺具有重構傳統價值鏈、跨界整合形成新業態的功能。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額逾千億元,吸引近千家產業客戶進駐,開市以來為實體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超過百億元。

“探索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為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現代化的採購與配售服務,這是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成立的初衷。”張亮說,中心在全國首創“介於現貨與期貨之間”的調期交易模式。

記者還了解到,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全國沿海港口首創了“港銀通”貨物融資監管信息平臺,將平臺“交易確權”與港口“貨物監管”相統一,搭建了產業與金融合作互信的橋樑。中心也發展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平臺,被授予山東省首批、日照市首家“山東省服務業創新中心”。

將運營管理輸出海外

在日照港富華國際碼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楊洪軍拿著世界地圖,給記者尋找“一帶一路”上的日照港。

“看,這就是我們的港口。”楊洪軍指在地圖上巴基斯坦卡西姆港的位置,記者看到了日照港的標記。楊洪軍告訴記者,巴基斯坦卡西姆燃煤發電項目是巴基斯坦在建單機容量最大且最先進的火電站,是落實“中巴經濟走廊”的標誌性項目,卡西姆港卸煤碼頭是燃煤發電項目的重要配套設施,由日照港集團與中國電建港航公司共同運維管理。

“日照港的進入,為當地港口帶去了一整套的管理體系。”楊洪軍說,“前期我們針對碼頭組織架構、制度體系、人員培訓等做了系統工作,建成後我們便開展規範運營,將日照港的管理模式永遠留在當地。”

目前,日照港在海外還有不少項目正順利推進。“日照港通過與走向海外的央企合作,推進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國家的港口項目合作,正在將日照港的運營管理輸出海外,打造優質品牌,提升服務能力。”楊洪軍說。

搶抓上海自貿區機遇,搭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日照港跳出固有發展模式,依託港口開發新服務,“走出去”煥發新動能,通過創新業態提升服務能力,實現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日照亮麗的城市名片。2018年,日照港吞吐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國沿海港口第七位,已位居世界大港之列。

(大眾日報 記者 杜輝升 吳榮欣 常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