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亲戚清明来老家村里烧纸祭拜,嫌农村的亲戚脏,不吃饭,怎么办?

农民二坤


很简单,嫌脏就不要吃了嘛,爱上哪吃上哪吃去。人家好酒好菜的给你备好,你们还嫌弃家里脏,到头来好评没得到,还赚了一肚子的埋怨,没必要拿自己这个热脸去贴亲戚的冷屁股。

这样的亲戚的确存在,我以前老家时的一个邻居,就是类似情况。女的亲哥哥在城里很是出息,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女邻居当年为了哥哥上学,自己早早下来干活打工,几乎靠一己之力把哥哥供到了大学,而且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她还把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照顾。

可她这个哥哥并不记情,回来看父母时从来不吃饭,只放下东西在院子里站一会儿就走人,刚开始邻居家都准备了丰富的饭菜,但哥哥没有留下吃过一次,后来也就不准备啦。左邻右舍都说她哥哥的不是,她还给哥哥找理由,说嫂子是大城市里的人,没到过农村不习惯。

确实,我们这个邻居家里不太干净,特别是夏天,苍蝇满天飞,但我感觉既然是自己的亲妹妹家,有什么嫌脏的呢,你们偶尔回来一次,就是忍也要忍住,做样子也得做出来,又不是让你们天天住下。普通的亲戚朋友还能理解,自己的亲妹妹都这样,实在让人想不通。

对待嫌脏的亲戚,我认为没什么好纠结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问题,而是思想上的认识问题,说明在骨子里还是瞧不上人的,这样的亲戚嫌脏的话就不要留了,随便上哪就上哪。


元芳有看法


今年清明没有回去,一是路途远,不方便;二是春节上山扫过墓,才回来一两个月。说起扫墓到乡下的事,说说我的故事吧:我每年回湖南老家,逢春节、清明、七月半必上山祭祖,这是头等大事,老父亲在后面亲自指挥安排。我家祖上(我太爷)早年参加湘军,随左文襄公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死后葬在家乡的山岗上,往下望去,是整片开阔的良田宝地,稻椒成浪,连绵不尽…当地百姓为纪念太公,将此岗称之双龙岗。自我懂事起,父亲就给我们灌输家族历史,稍大一些,就来给先人扫墓,已有几十年历史;祖父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参加了黄兴组织的兴中会以及后面的武昌起义,民国时期亦曾担任过国民政府的文教局长;常德会战时死于日军细菌瘟疫…那时父亲尚幼,后事皆由伯父们操办,葬在曾祖父附近。由于战乱及建国后的破四旧,祖父的坟不幸被毁,父亲只得从老一辈的乡亲那里四处打探下落,最后只拣得几处遗骨及棺材板子,重新择地埋葬…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对成份及所谓封建迷信没那么紧张后,我们才开始年年扫墓祭拜…乡下有户族亲,每年都帮我家坟头砍草、修葺、平整,每次我们过去,都非常热情,倾其所有接待…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祖上生前积德行善而功德圆满,荫及子孙。因我家系幺房,我父亲、我祖父、我曾祖父都是家中幼子,以至我的辈份比老家我的族亲们大好几辈,上至八九十岁的都是我的晚辈,所以大家只好称呼我们兄弟为“前辈”,这倒挺合适。但前辈必须要有个前辈的样吧,不能让晚辈小瞧。每次上山,我除了香蜡炮仗等祭祀用品买够买全外,给祖坟旁边族人宗亲的坟我都备上,让他们在阴间一起享用;同时,也在乡下跟亲戚一起喝苞谷酒、吃腊肉,走时给老人、女人和孩子每人封一个二百元的红包,这规矩延续了几十年,从八十年代初的一斤红糖两块钱到九十年代两瓶酒二十块钱到现在两条烟两佰块钱,就一直没有断过,历经了人家祖孙三代人…到现在,人家爷爷老了,每次去了总是拉住我的手不放,总有说不完的话;儿子也老了,每次都是好酒好菜招待,陪我上山祭拜,走时抓鸡捞鱼塞给我;现在孙子也成人了,去了冲茶递烟跑前跑后,帮我扛东西上山,并表示他会接他爷爷父亲的班,帮我们家守好墓…这一家淳朴、善良的宗亲族人,令我十分感动!我虽离开家乡几十年,但祖上的荫庇令我在老家依然受人尊重,我祖祖辈辈生于斯,葬于斯,若干年后,我一柩骨灰也终将融入故乡的土地…我感谢我的这房出了五服的远亲,是你们,守护着我与祖先的共同家园,能够穿越时空,聆听祖上的家训…我感谢我的祖先,福泽乡里,善行天下,荫佑子孙…什么是中国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开创、坚守、传承…千秋万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龙行天下1516058


确有赚脏的!我们本地有个后生人在地级市成家立业,取个干部的女儿,一次他两公婆,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儿回家省亲!

他父亲四兄,共和近六七十人一齐为他们一齐忙碌举办盛晏,结摆了十台,八台,兄弟姐妹妯娌一齐欢聚一堂!结果开歺前一刻,这外地媳妇本地郎带着这小女儿出走了!……众人扫兴……!!!

她说邋里邋遢,吃不下去……!!!

全家不给兄弟姐妹,叔伯,爷爷面开车走了……!!!

这是真实故事,是我同事做主任的亲侄儿……家住广东肇庆……!!!

……此事发生在一九八八年(龙)年大发!

……!!!








用户老顽童四公



张风琰


我在外工作十年了,平均每年只能回老家两次,每次回家我都会买条好烟,见到老家那些人就发一支给他们抽,不是我有钱,是我觉得没什么给他们的,见着就这么尴尬的聊几句很不舒服,记得前年我回去,家族中一个七八十岁的老爷爷对我说:“这些年你一点都没变。”我说:“什么叫没变?”他说:“如果我们遇到了,你不认识我们了,说明你变了;如果我们不认识你了,说明你也变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我,幸亏我在他们眼里不是忘恩负义之人,要不我回去早就没人认识我了。我暗暗发誓,我这辈子都不会变,也不想变。我要一直做一个老家人大家都认识我我也认识他们的人!








天涯倦客12770069


没必要和这样装的人计较,爱吃不吃,饿死算了,他以为他是城里人干净。我没在农村生活过,结婚后和老公每次回乡下,看到农村的婆婆家很破,也很脏东西扔的乱七八糟,可我感到很温暖,婆婆忙着做好吃的,邻居来家看我说,女子你城里人来我们乡下看不习惯吧,我说可惯,她们给我聊天我很感动,帮婆婆烧火做饭,算一次看婆婆炖鸡我真的惊呆了,心想这能吃吗?婆婆把杀的土鸡切成块放在一个瓦灌里,然后放在烧火的锅肚里,也不盖,照样烧火做饭,我问婆婆不怕落火灰吗,她笑笑说不会的,鸡肉炖熟了好香啊!上面一层黄黄的油珠色泽很漂亮,鸡🐔汤很清,太好吃了。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就说脏,有的还看不上自己的父母,那才是猪狗不如。


美林夕阳


我娘家就有一个共太爷的这种亲戚,我们尊她为二嫂,50多岁了丶原来是农民在武汉卖菜,常下乡贩花生贩苕都是我爸妈接待她,这两年儿子被亲戚带着做板材生意(她自己说)一年挣个二三十万,每年哥陪他们扫基,妈年龄大了我几姊妹生意不做得去帮忙搞两三桌饭,去年回乡扫墓,几姊妹各种原因没去成,只把菜带去,我75岁的妈灶上灶下忙,他们扫墓回来,妈菜没搞熟,那个二嫂就尖着声音说“你咋这摸得,连个菜都没炒好,真慢呀,出去干活鬼都不要你…”

其余女亲戚就帮妈烧火

这二嫂又拿个抹布当众亲戚面尖着声音说我妈"啧啧啧、这抹布太脏了,细娘你太拉呱(不讲卫生)了吧…”

我们后来知道了都挺生气的。我娘一生都善,每年我们在当场她从不敢说我娘,去年一不去就这样对我妈。这大年纪了,我们做女儿的回去都是自己动手,给她做饭还哆哆嗦嗦,自己长那丑样,生一傻子女儿嫁出去夫家又给送了回来30岁了还住娘家,儿媳见着她娘俩都不舒服,二嫂还吊得起来,儿子有点钱希奇?大场合舍得出一分钱?球在后面吃喝还以为滑着别人了,年年回来带点烧的香纸啥礼物也不给爸妈带,还吹得起来,年年我哥得花几千元(中午回来晚上又请他们酒楼聚攴)来的长辈哥就给点钱他们打牌。今年我们也不去帮烧火了,听说是她们自己动手炒菜,今年也没请上酒楼了。

想着都不是味,这个二嫂不值人尊重


卫东室内装修团队


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城里面的亲戚,你爱吃就吃,不吃拉倒。

严格来说,我们的很多城里面的人,倒推三代,都是农村人。这位城里面的亲戚清明节到农村来扫墓,那么他所祭拜的这位仙人也应该是农村人。

我作为一个农村人,这几年对农村的发展也是看到眼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毕竟条件不一样,现在好多农村还要散养一些鸡鸭鹅这些,难免会到处拉屎💩,再加上农村人经常在地里干活,屋里卫生肯定没有城里面的好。腊肉香肠也是农村人招待客人的食物,但是城里面的人会觉得这个腊肉香肠用烟熏过,黑区区的,觉得脏,不敢吃。但是他们不明白,即使是农村人,也不一定每天都能够吃得上腊肉香肠的,这些都是招待贵宾才拿出来吃的。

这些城里面的亲戚如果你觉得这些食材脏,或者做法不卫生,你们完全可以自己买食材自己亲自下厨呀。农民自己种植的青菜萝卜,再用没有漂白粉的山泉水煮出来,咋个都要比城里面的菜干净上百倍。

最后再提醒这位农村亲戚,只要你尽到了地主之谊,他们吃不吃是他们的事,这样的亲戚有没有都对你帮助不大。





猕人小付家皓哥


伪命题。久居城里难得利用清明扫墓之际如有农村亲戚挽留吃饭是一件乐事。城里人已不是过去的城里人,农村已不是过去的农村,感受田野风光品味农家菜肴是一件美事。

本来此次到乡下去给外婆上坟敬香姨妈请我们一行到她家吃饭,由于另外有事没去成很是遗憾。如果是远亲有点不好意思,如果是近亲怎么会嫌脏呢?

我是很向往农村的。在困难时期妈妈经常把我放在外婆家直到要上学。很想念外婆,她瘦弱的身体背着我一清早赶往镇上再换乘轮船把我送到市里。

农村的饭我永远不会嫌脏,它带给我满满的回忆和温馨。

现在自己已有孙辈,想起外婆还常泪流满面。谢谢外婆让我在困难时期在农村容易吃饱肚子,你一声声叫我囡囡。我们现在一切都好你安息吧,来年清明再来看你。





吴越之间


现在农村今非昔比,农民手上有钱了,也知道过好日子。这次回老家清明扫墓,家乡的亲人早就准备好了招待外地客人,在亲人家小歇还不到两个小时,一桌丰盛的菜就做出来了,我还仔细点了一下,一共十八个菜。农村人朴实,这十八个菜大部分是鱼肉类,自家种的蔬菜只有两盘。我问怎不多炒点蔬菜,亲人说,用蔬菜招待客人不礼貌。至于卫生吧,当然与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但进步多了。记得很多年以前去农村吃饭,看上去是有点脏,那养的鸡爬到桌上来了,地上满地鸡粪,还有那养的小狗,时不时钻到你脚下来吃剩下的骨头。但现在卫生状况比以前大有改观,所以我们不要用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农村的卫生,慢慢地农村人也会注意卫生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