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塊你僱不來農民工,三千塊你只能僱來大學生!問題在哪?

付加亮


三千塊你僱不來農民工,三千塊你只能僱來大學生!問題在哪?

首先,這個問題得辯證地看,農民工有比大學生工資還高的,但是大學生也有工資比農民工高得多的。

不可否認,現在有些農民工工資比較高,做一個普通的小工,一天可能也得兩百元左右,否則你真的難請到一個農民工。在現實當中,的確有的大學生工資比較低,一個月甚至不到三千塊。

但是也不能就此認為農民工工資一定比大學生高,比如有的大學生工資就相當高,年入幾十萬也不在話下。而且有些服務領域的農民工工資也不高,像餐館、酒店的服務員,工資也很低的。

其次,將農民工與大學生簡單相比,也不科學,畢竟兩者從事領域差別太大。

農民工主要在體力勞動領域,比如建築、工廠等;而今天的大學生,很多並不想從事體力活兒,比如進工廠的大學生越來越少了,雖然工資可能開得很高,但吃不了苦,也不行的。

所以有的時候,農民工掙的那種辛苦錢,即便有人說道說道,但又有幾個人願意去做。

最後,我覺得需要闡明的一個重要觀點在於,大學生的未來發展是有潛力的。

總體來說,從未來發展潛力來看,大學生要比農民工強得多,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腦力勞動註定要強於體力勞動,何況未來的不少體力勞動,還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今天其實已經有了許多這樣的變化。

所以,簡單的將農民工與大學生工資相比較,這是一種不好的心態,要麼是渲染讀書無用論,要麼是瞧不起體力勞動者。其實大家都是勞動,每一種勞動都會是有付出有回報,如果你的回報不夠,雖然有機遇存在,但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努力不夠。

當然,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問題,那就是大學生的培育,要用點心思,花點精力,不能混時度日,否則何以培養出優秀的大學生,又如何到社會上大展身手呢?


碧翰烽


我是個農民工,給我三千塊錢,我肯定是不會去幹的!我就和你們說說我不幹的理由!

第一,出去做事就是為掙錢!什麼髒活累活都可以做,四肢健全,都是靠體力吃飯!

第二.出去做事是要養活一家子人的,並不是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的那種!

第三.在工地,哪怕是做個小工,也有四五千一個月吧!

第四.你請那些剛出來參加工作的人,給三千是可以請到(他們剛出來參加工作,要學習經驗和閱歷,還沒有成家的人),去請一個有經驗有成家的人,給三千塊錢去試試!

第五.農民工怎麼啦?大學生又怎樣!這兩個在一起不矛盾,絕對沒有可比性!大學生是靠筆桿子吃飯,農民工是靠體力吃飯!都是社會的一份子!

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代表的也只是我自己看法!





常德農村小趙


我們家鄰居丁大叔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年輕的時候家裡窮,也上不起學。但是人吃苦耐勞,幹得一手好瓦匠,而且木工活也乾的很好。90年代的時候人家就出去打工了,憑著踏實可靠的人品,漂亮的手藝,不光掙了不少錢,還攢了不少人脈,慢慢把自己也當了包工頭。十里八村幹瓦工的都過來找他,跟著他出去打工!


前些年工資少,一個月1000多那都了不得了。現在哪怕就是出去的小工,一天也是150~200塊錢。丁大叔這樣的大工一個月最起碼1萬保底。因為頭些年一些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件,現在工地結算工錢都非常及時,甚至說有些地方都一天一結!

丁大叔吃了沒上過學的虧,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特別下功夫!他的兒子也很爭氣,考了一個不錯的大學。畢業留在了外地,目前一個月工資就是4000塊錢左右。相信只要努力提高能力,肯定能幹的不錯!



大學生也好,民工也罷,從事的是不同的工種。你讓民工去幹大學生的活,肯定幹不了!你讓大學生去幹民工的活,肯定也幹不了,而且還不願意幹!對於企事業單位來講,區分開工種之後,一個員工的人工成本,與他是否上過學無關。大學生還要繳納五險一金,那麼它的投入肯定大於3000。而民工沒有這些,掙的都是現錢!這不具備可比性。在不同的崗位掙多少錢取決於你的能力,你能創造多少價值!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歡迎大家多多留言評論發表意見,喜歡我的話關注我一起暢聊人生!


美護悠然


給我三幹工資,我也不去工地搬磚的。人到中年,家中老人要贍養,小孩已長大,正是讀大學的時候,光這兩項開支就讓人夠戧。就以讀大學為例,兒子考入了外省211重點大學,學費4900,住宿費等2200,生活費每月1500,僅以11個月計算就是16500,一年之中往返家中一趟車費1500元,這樣算下來就是25100元,平均每天83元多,加上平時買衣服和資料的錢,一年的化銷接近30000元。我一天打工100元,只能勉強維持兒子讀書,平時家裡的日常開支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遇上家裡老人看病或買房什麼的,經濟壓力可想可知。為什麼現在一方面農民工找工作難,另一方面呢企業又苦苦招不到人,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笑對人生13335928839


其實這個問題的輿論很大!

問題的根本在於,一個人要是初中就出去打工,七年之後,有可能工資很高,也有可能創業成功!這七年有無數可能!

而一個人要是念了本科才走進社會,那麼就是說比初中才出去少了七年!

別人已經奮鬥了七年,而你才開始,別人拿了多少萬工資,而你才3000!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不划算?

如果你真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的年代不同了,一個人的上限取決於他的受教育程度,也許短時間看起來很差,不如那些初小生,但是以後百分之九十的都會過的更好,這不僅是影響到你自己,也影響了你的下一代,只有當你的受教育程度足夠高,你的下一代也會變得足夠優秀!這也許不是絕對的,但絕對是大多數!

我身邊就有很多人,在工作中才發現自己的本身修養不夠,所以辭去工作,跑去讀碩,讀博!

也有一些人說,985..211之類的重本可以讀,普通專科,甚至是本科就算了!不如早點進入社會的。

寫得這裡,我突然有些惆悵感傷,當年我父母亦是如此,普本出來的工資的確很少,也有很多人幾年之後,還是不痛不癢的!感覺書白唸了。甚至在思考自己花了七八年時間弄了這麼一個普通本專科學歷,值不值得!

我只想說值得!絕對值得!

因為一個人的修養與眼界從來不是跟工資多少掛鉤的。

初始,窮酸書生被人看不起,但是總會有皇榜題名那一刻!


馮一病


三千塊你僱不來農民工,三千塊你只能僱來大學生!問題在哪?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這是一種表面現象,是對收入分配的一種誤解。

首先,並不是所有農民工的工資都會在3000元以上,只是一些特殊工種、出大力的工種,收入會較高一些,如果農民工和大學生一樣進工廠按部就班的打工,他們的工資未必會比大學生高。

其次,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那麼廉價可以僱傭。重要崗位、技術崗位的高精尖人才,多數是大學生,他們的待遇肯定會遠遠高於普通工人。而一些大中型企業的管理人才,可以說幾乎沒有沒讀過大學的。過去有個詞叫“白領”,試問,這些“白領?哪個是沒有讀過大學的?

第三,農民工的三千,和大學生的三千,沒有可比性。大學生一畢業進入工廠拿月工資三千,企業為其繳納五險一金,現在的大學生又沒有啥負擔,父母負責買房買車的,他們能養活自己,父母就省心了。可是農民工如果一個月掙三千,誰給他們繳納五險一金?即使繳納,農民工拿這三千,能養家餬口嗎?農民工出外打工掙錢,為的不是自己吃飽喝足,而是擔負著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需要更多的收入!

所以,農民工出外打出,不怕出力流汗,苦活累活髒活都能幹,即使在建築隊當個小工,每天的工資也在150-200元,每月五六千元,如果你給他們3000元月工資,讓他們在工廠按部就班地上班,他們肯定不幹!

所以說,三千塊僱不來農民工,而能僱來大學生,這不是奇怪現象,也並不能算是狀態。你給大學生月工資五千左右,讓他們和農民工那樣幹髒活累活苦活,他們幹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並不是文化的貶值,這個社會需要文化,但也需要出大力流大汗的農民工,大家的追求不一樣,選擇也就不一樣,沒啥好奇怪的。何況,低工資的大學生,都是剛走向社會的青年人,只要他們依靠自己的學識,在企業中紮紮實實工作,我相信他們大多數人的實力會超過沒讀大學就出來打工的人,將來的發展也肯定會好於沒讀書的人。


齊東晏子


3000塊僱不來農民工,卻能僱來一個大學生,這個確實是存在的一個現象,但是如果從這個現象就認定現在大學生不值錢,農民工更值錢,那其實是有邏輯問題的。

農民工現在的人力成本一般都會有一個月七八千塊錢,大學生剛走出校門確實也就值三四千塊錢,但是這二者未來的潛力跟未來的收益,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語的。

就比如說大學生可能實習的時候還倒貼錢呢,那我們能以倒貼錢,就說大學生一文不值嗎?大學生尤其是初入職場和社會,他是新的一個學習的過程,所以他的收入低,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農民工現在的收入是跟十幾二十年前對比,基本上扣除通貨膨脹的話,基本上是沒有增長的,未來這幾年也不會有大量的增長的。但是大學生他的收入,會隨著他的工作履歷、社會經驗的提升而不斷增長的。

所以現在的農民工和大學生看起來農民工更優,但是5年之後10年以後還是這兩個人來對比的話,大學生的收入可能是農民工的好幾倍,這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我很怕這樣的現象讓大家推斷出來,覺得念大學沒什麼用,還不如出來打工。但是有過社會經驗的都知道,你當了農民工一輩子可能也就沒什麼變數。但是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只要他肯努力奮鬥,他的未來是有很多可能的。

所以對於一個有更多更好的前景的大學生來說當下的收入多個少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往前看,人生的希望還在未來,大學生們要沉得住氣,提升自己豐富經驗,才能越來越好。


水禾田


三千快僱不來一個農民工。這是事實!

當然,三千塊更僱不來一個大學生!這也是現實!

某某公司缺一個董事長,年薪一百萬,一個普通的農民工乾的了嗎?

某某工地缺一個搬磚的小工,實在是累,一個大學生你幹嗎?

究竟是什麼原因出現了大學生氾濫成災?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農民工緊缺?

年薪十幾萬、幾十萬的有之,月薪一千多的也有。為什麼同是大學生卻相差十萬八千里呢?我想人們大多都知道這其中的那幾個道理!

農民工不要羨慕大學生們的輕鬆環境了。大學生更不能抱怨自己的微薄的工資!

你有理想併為你的理想作了充足的準備,外加天時、地利、人和,你才是個成功者。否則,認命的同時努力吧!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最起碼,你會明白,原來,這山並沒有那山高!

春天來了,你為什麼不好好欣賞身邊的美景?


wywywygxy


同意樓主的觀點,我們此確是這樣,從事體力勞動的人非常吃香,六七十歲的老人做臨時工130元左右,固定工不少於3千,年輕人沒手藝的人日工資為150元左右吧,有手藝的人200元以上,而他們的孩子大學,大專畢業後在確實只三四千元一月。那麼問題出在那裡,提出自已的看法!1,農民原本也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原望,過去有心力不足,現生活好了,改變子女命運的願望更加強烈了,同意也具備了條件,人人可以上學讀書,社會提供了許多農民子弟可就業的機會,他們認為子女就是不能出人頭地,也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摔掉鋤頭樣,工資低一點不要緊,只要不像自已面朝黃士背朝天,跟著太陽轉受苦受累就行了,大大減少從事體勞動的人員了。2,由於從80年代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農村人口的增長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都是獨生子女,多數嬌生貫養,大多數年輕怕吃苦,寧可沒工作,也不願從事體力勞動,而且父母也認可。3,國家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只注重規模,忽祝了教育質量,以學歷掛帥,多數大學生名義是大學生,但沒真才實學,而且與社會提供工作崗位不相應,大多數大學生都是平平的,這樣人多了,工資當然不會高,有真才實人也是搶手貨,3千元能僱到。4,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的進步,改變人們常期以來老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蔣山老徐


這個問題挺好。

憑什麼說農民工的工資要低。

一,農民工出力,透支了大量的身體勞動力,年輕人沒有力氣。

二,農民工長期勞作,積累了經驗。人家也是憑技術吃飯的。給年輕人做活,沒有方法下手。

三,農民工是迫於生活壓力才不得不去打工。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吃苦耐勞,捨不得吃和花錢。

四,勞動需求量大,前途渺茫。年輕人不願意做農民工這一行,導致人員缺少。

舉個小縣城的例子。一個小工都可以掙到100到150元。大工可以掙到140到300元。而年輕人的工資普遍只有80到100元,除非自己搞運輸,送外賣,做買賣的的掙的多。 所以給別人打工,大多數人都是出賣了低廉的勞動力。但不得不接受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