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国民党的杂牌军里有一个不算太出名的将军_庞炳勋,这个人的经历及其复杂,是一个倒戈将军,在多个阵营里混过,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忠诚蒋介石。



庞炳勋最闪光✨的事迹是在台儿庄大战中死守临沂,以杂牌军的人员装备,让日本王牌的坂垣师团一筹莫展。庞炳勋的四十军,名义上是一个军的建制,但是其实只有一个师加一个独立团。当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对庞炳勋守临沂是很担忧的。因为庞炳勋在国内的军阀混战中是不太出力的,爱倒戈,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好,军队战斗力难以评测,但是庞炳勋在李宗仁面前表态,一定要死守临沂。



张自忠将军率五十九军增援临沂,庞炳勋绝地反击,张、庞两军重创坂垣师团。坂垣师团难以支撑,退到莒县死守。



张自忠、庞炳勋名声大噪,都成为抗日英雄。

但是临沂胜利仅仅过了一个星期,坂垣师团竟然卷土重来,再次进攻临沂。庞炳勋再次血拼坂垣师团,仅凭他的四十军,是守不住临沂的。所以张自忠也是再度回师增援临沂,加上其他的友军,第二次击败了坂垣师团。

临沂二次战斗后,张自忠部被调走,庞炳勋继续驻守临沂。两个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张自忠为国牺牲!而庞炳勋不可思议的当了汉奸,真是让人感叹。

现在我们看看庞炳勋的人生经历,老庞是河北人,最开始是在清军效力,后来弃军回到家乡做小生意为生。

老庞注定是不会碌碌无为过一生的,他二次投军到了直系的孙岳部,这时的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如此年龄、境遇下,老庞日后还能混的风生水起,真的是很厉害。在第一次直奉大战时,老庞的大腿被炮弹炸伤,一条腿有点瘸,所以人们称他是庞瘸子。

第二次直奉大战,直系的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倒戈,打了吴佩孚一闷棍。老庞随孙岳倒戈,冯玉祥囚禁了直系首脑曹锟。

其实曹锟对部下冯玉祥和孙岳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些人却在吴佩孚前方打仗吃紧的时候,发动政变,把老大曹锟给抓了。

应该说,这些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吴佩孚对冯玉祥的政变行为及其愤怒,誓死讨伐冯玉祥的国民军。老庞在形势不力的情况下,投了直系的吴佩孚!

投了吴佩孚后,老庞也不老实,竟然火并吴军中的友军,被打败后,没办法又投了国民革命军,变成了唐生智的部下。

老庞以后又陆续投了冯玉祥、张学良、蒋介石,投了蒋介石以后,老庞还是很忠心的。老庞曾痛击叛冯的韩复榘,但后来却围攻冯玉祥,监视张学良的东北军,什么卑鄙下作的事都干了。

卢沟桥事变后,老庞的部队被派上抗日战场。老庞在沧县曾经阻击过日本的矶谷师团,虽然最后撤出,但是战斗很惨烈,不是一触即溃的那种战斗,而是实打实的,老庞打外战,也不含糊。

临沂之战,大家都清楚了。张自忠被调防以后,坂垣师团发动了第三次对临沂的进攻。出于战略考虑,国军最终放弃了临沂,庞炳勋率部撤出了战场。

庞炳勋陆续升任集团军总司令,河北省主席,在华北一带抗击日军。老庞悲催的是,就在1943年,他的部队被扫荡太行山的日军包围,部下马法五竟然抛下他,带着总部人员突围而去。

老庞带着几个人,只能躲在山洞里,但好在还是有老百姓给他送吃喝的。如果正常发展下去,老庞还是可能转危为安的。但是老庞藏在山洞里的消息被孙殿英知道了,呵呵😄😄,孙殿英这家伙太坏了,当时已投日的他把消息告诉了日本人!



孙殿英是怎么知道老庞藏身地点的?原来这孙殿英知道老庞抽大烟,不管藏在哪里,都是要买大烟膏的,于是在镇上布防,抓到了给老庞炳买大烟膏的人。

日本人知道消息,还算客气,没有直接抓老庞,而是派人和老庞谈判。这个时候就看出做人的差距了,张自忠将军为国主动求死,如果老庞有张将军的气节,自杀为国殉职就是了。

但是老庞已经六十多岁了,锐气没有了,贪生怕死,就投降了日本人。汪伪政府任命他为暂编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拉他下水的孙殿英任副总司令。

老庞是不情愿投降日本人的,一直跟蒋介石有联系,但是日本人对他看的很严,老庞没有机会脱逃。老庞很悲催,如果不被日本人抓住,再挺两年,抗战就胜利了,他也就不用担负汉奸的罪名了。

抗战胜利后,老庞立刻致电给蒋介石,表示诚意。老蒋也没有为难庞炳勋和孙殿英,反而重用了他们。

解放战争中,老庞的部队被解放军消灭,老庞也无心再战。后来这老家伙跑到台湾,靠开餐馆为生,居然活到八十五才死,也算是得了善终。


龙涛的海阔天空


1943年5月,汪精卫和溥仪有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会面结束后,汪精卫痛哭不已。

为啥呢?下面咱们看看是咋回事。

1943年,“伪满洲国”搞了一个十周年庆,当然,这是日本人操作的。溥仪作为“康德皇帝”,准备会见一下汪精卫。

那时候的汪精卫,是伪国民政府的首脑,这两个日本人的傀儡,终于要凑到一起说说话了。


但是搞庆祝仪式,见个面而已,汪精卫哭啥呢?

原来,两个人对于见面的“礼仪”较真儿了。溥仪觉得,自己好歹也是个皇帝,你汪精卫过来,总该用以前的规矩吧!

汪精卫就不乐意了,我凭啥要朝拜你?怎么说自己也是“国民政府”的首脑,绝对不行!必须按照两国首脑会见的礼仪进行……

这两人为这事儿争来争去,日本人一看,我去,你俩还扯这个皮,服了。没招,从中说和一下吧,就按照西方礼仪,见面握个手,笑一笑就成了。

日本人发话了,得了,那就这么样吧。


1943年5月7日下午,汪精卫到达“新京”,汪精卫手下的驻伪满洲国大使设宴招待,还一本正经的对外宣布:这次汪精卫是以元首的身份来访,可以促进“中、日、满”三国的友好,加强东亚轴心力量的基础。

第二天,也就是5月8日上午,汪精卫来会见溥仪了。

但是,当汪精卫走进伪满洲国的皇宫时,溥仪没有按照商量好的来。人家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俯视着汪精卫。汪精卫正蒙圈呢,旁边的礼仪官嚎了一嗓子:“一鞠躬!”

汪精卫当时就傻了,什么情况?!玩我呢?

就玩你了,你能怎么样?事已至此,汪精卫只能勉强低下头,来了个三鞠躬。之后,两人才握手。

当年周作人是跟着汪精卫一起去的,按照他的日记描述,汪精卫和溥仪这次会面,就聊了20分钟。

汪精卫回到住处之后,痛哭不已。太丢人了,太丢人了……


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想想汪精卫年轻的时候,还意气风发,试图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虽然事情没成功吧,但是他在狱中所写的绝命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是广为流传的。

现在呢?当了汉奸,表面上有权有势,实际上啥都要听日本人的安排。

溥仪也好不到哪去,空有个皇帝的名号,啥事儿也管不了。

这两个傀儡会面,还非要争个见面礼仪,是不是最讽刺的事情?


七追风


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蒋介石集团发动的第一、二、三次,针对我党的围剿战争,都以失败告终了。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越战越勇,让蒋介石怒不可遏。

于是,蒋介石策划了第四次围剿战争,这次他要亲自上阵指挥,并且组织了四十万大军出征。当时的我党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也就是不足十万人。

可见,这次蒋介石是下了血本的,似乎,他这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想一雪前耻,彻底的剿灭我军。

但是,结果是不尽人意的,实际上是败的比以前更惨。

蒋介石带领的四十万大军又被毛泽东带领的工农红军打了个大败。

这次蒋介石终于意识到毛泽东的厉害,意识到工农红军的厉害,他不得不谨慎行事,另做打算了。同时,他也意识到红军的强大了。

你看这件事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不是具有讽刺意义的事件呢?

胡宗南秘密偷袭延安,结果等着他的是毛泽东的空城计

解放战争前期,蒋介石秘密派了自己的心腹爱将,胡宗南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去延安,企图消灭我党核心领导人。

结果毛泽东提前得知了消息,他就将计就计,留下了延安一座空城给胡宗南。他想大摆空城计给胡宗南好好上一课。

当胡宗南包围了延安城之后,他还在窃喜,以为自己要得手了。

渐渐地他发现事情好像有点蹊跷了,怎么整个城池没怎么有人呀。

当他把我党的办公所在地包围了之后,他才大呼上当了,原来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一直都是在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当木偶耍着玩。

你看这件事是不是又让蒋介石丢尽了脸面呀。

当然了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具有讽刺意义的事件一直都在发生。

正如蒋介石,他的一生都在剿共,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共产党会越剿越多呢?

因为共产党得民心,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只有有了人民的支持,百姓的支持,才是最大的胜利。

也许,蒋介石在失败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为时已晚了。

因为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了人民自由民主,和平独立的权利。让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史学达人


前些年网络上有个段子,叫民国时期的三大悲剧:1912年进宫当太监、1945年投日当汉奸、1949年投敌当叛徒。这种人生错误式的选择,在经典谍战电视剧《潜伏》中也有相关的情节。很多观众在看后,都觉得抗战胜利前夕的李海丰投敌到日本方面,简直不可理喻!其实这种不可理喻的事,在当代就曾经发生过。



1990年8月25日下午,空军政治部值班室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通报,说黑龙江某航空兵团飞行一大队的一架歼-6飞机,在中午12点左右起飞后不久失踪。飞行员叫王宝玉,空军在空中搜寻后未发现任何踪迹,飞机和飞行员均下落不明。当时的值班员把情报上报后,领导的第一反应是可能是发生了飞行事故,并没有想到这是一起叛逃事件。

因为歼六是轻型战斗机,作战半径很小,飞不到很远的地方。飞机从黑龙江起飞,只能飞到苏联、朝鲜、韩国这三国。日本和外蒙古都飞不到。朝鲜是友好国家,即便飞过去了也能引渡回来;韩国当时与我国虽然还没建交,但也正在酝酿,双方在政治上没有敌对的必要。那么,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北面的苏联。可是就在前一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刚刚访华,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苏方有与我国恢复友好关系的意愿。稍微懂点政治的人都清楚,在这种前提下,苏联还怎么可能收留一个叛逃的飞行员,破坏好不容易才恢复的正常关系呢?



所以,部队的领导和王宝玉的战友都认为叛逃的可能性很小,大都猜测,可能是出了飞行事故,还准备替王宝玉同志办追悼会。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当天晚上,苏联的官方媒体播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一架中国军用飞机于当天中午在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的克涅维契军用机场降落,飞行员提出了政治避难的要求。这时,中国方面才确认飞行员王宝玉驾机叛逃已成事实。



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的苏联正是多事之秋。东欧国家纷纷反水,苏联内部也是各种权力斗争。这个时候苏联跟中国搞好关系,对稳定苏联有重要的帮助。所以,王宝玉降落到苏联后。苏联方面很积极的向中国外交部联络沟通,马上启动了外交程序,以期待通过外交途径,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苏联想尽快把王宝玉送回来,是因为王宝玉当时给苏联提了一个令人喷饭的要求:他要求苏联政府送他去美国……

就在这种国际形势和莫名其妙的要求下,苏联方面与中国外交部达成了共识,决定对这次事件低调处理:引渡王宝玉回国,并且归还王宝玉驾驶的歼六战机。为了保证能够将王宝玉顺利的引渡移交,苏方对他讲,苏联军方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处理他提出的到美国政治避难的要求。这个期间,他必须完全听从苏联方面的安排。于是,王宝玉在双眼被蒙的前提下引渡回了国内。

王宝玉被引渡回国后,按照军法,立即被开除党籍、军籍。并处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来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目前王宝玉已经出狱。



王宝玉叛逃苏联事件,是新中国的最后一次驾机叛逃事件。王宝玉也被其同行称之为我国空军历史上最愚笨的飞翔员。1990年叛逃苏联,降落后还要求苏联送他去美国。这种堪称无厘头的行为,简直堪比1945年投奔日本当汉奸。

关于王宝玉为什么叛逃,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他的老婆太强势,王宝玉因为工作待遇的问题,被他的老婆多次嫌弃。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便策划了这起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王宝玉的这起事件,对苏联方面的影响也非常大。因为他采用了低空特技飞行技术,躲过了苏联的所有防空预警系统。从进入苏联境内到飞机降落,苏联方面完全没有察觉到。并且王宝玉在机场降落后,由于没有梯子他下不了飞机,他在飞机上等了好久,都没有引起机场苏军的注意。大约过了十多分钟才有一名苏军士兵过来,而且还是王宝玉主动招手引过来的。

这种戒备素质,让苏联方面大吃一惊!随即在苏联当局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影响。一架军用战斗机飞入苏联领空,并且轻而易举的就能降落在他们的军用机场上。苏联的防空系统竟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如果这不是中国飞机,而是美军的飞机,苏联岂不是要被打开了花?为此,苏联当局立即撤换了苏军的一批高级将领和与之有直接责任的军官。但是,此时做这些事,已然是无用功了

四个月后,美国主导了海湾战争。美军的信息化战争让全世界都开了眼,原来战争还能这么打啊!估计当时的苏联方面也看傻了眼。当然了,众多瞠目结舌的国家中,也包括中国。

二十八年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次事件,谈不上历史上最讽刺,但也确实让人感觉挺讽刺的。王宝玉的选择让人感到很莫名其妙,苏联方面的防空预警让人感到更意外。


Mer86


笔者个人以为,最讽刺的历史事件莫过于胡适。抗战爆发前,他是一个坚定的对日和谈派,一度还加入了汪精卫主办的低调俱乐部,说什么战必败,和未必大乱的言论。但抗战真的爆发后,胡适一改之前的风格,积极投身抗战,并打破自己不当官的诺言,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为抗战筹集资金。今天,就来谈谈这段既有趣又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

胡适的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多才多艺令人叹为观止。仅仅博士学位,他就有35个,其中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他还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领路人,积极倡导白话文运动,翻译了法国名家都德、莫泊桑等人的名著,并开始提倡用白话文写诗,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爆了火药桶。此文一出,引发了学术界的大讨论,大斗争。以“南陈北李”(应该知道是谁吧)为首的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的学者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旷日持久,双方剑拔弩张,谁也无法说服谁。那时,年轻气盛的胡适压根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抗战爆发前,胡适是一个坚定的主和派,主张通过谈判和国际调解,以尽力避免对日战争。他认为:“在最近期间,日本独霸东亚,为所欲为,中国无能抵抗,世界无能制裁。这是毫无可疑的眼前局势。”那怎么办呢?胡适认为,中国局势的逆转只能寄希望于,“在一个很远的将来”,日本因称霸世界而激怒英美,到那时,“太平洋上必有一度最可惨的大战,可以作我们翻身的机会”。

应该说,他的认识是有远见的,后来的历史也印证了他的预测。等日本激怒了英美以后,尤其是珍珠港事件以后,中国的抗战才真正迎来了春天。但这些事情是几年后发生的,胡适当时说那些话是要有勇气的,甚至要背上汉奸的骂名。一时之间,胡适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甚至有极个别的人给他寄刀片。胡适在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下,竟然加入了汪精卫和周佛海主办的低调俱乐部,鼓吹战必败,和未必大乱的言论,诋毁抗战。即便是七七事变以后,他还在说政府应该和日本再做一次和平的努力,调整中日关系,谋求五十年的和平。

胡适的立场后来为什么发生180度大转弯呢?

可能是因为八一三淞沪抗战,彻底点醒了胡适。他一改以前主和的主张,积极投身抗日的战场。他参加了文艺界为抗日将士举办的筹款募捐活动,为他那些去前线慰问抗日将士的学生们送行,并赞扬道:你们是为国而去,伟大。抗日将士的顽强和英勇,深深感染了胡适,他不再支持和谈,不再参加低调俱乐部的活动,反而与之划清界限。当他离开南京的时候,汪精卫,高宗武和陶希圣等低调俱乐部的核心成员来送行,胡适昂首对他们说:自今日起,我已经不再祈求和平。这些天来的战斗,对外表明我们能打,对内表明我们肯打。这些言语和行为表示了胡适已经走出了低调俱乐部的阴影,回归抗日的大家庭中。



由于胡适是海内外知名学者,不仅是中国,即使在欧美,也有着巨大的声望和知名度。所以,由他出任驻美大使的职务是最合适的。当时的驻美大使可不是一个好职位,需要经常和美国政府沟通,为中国的抗战募集资金,取得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援助。这种繁琐而又求人的活,本来是胡最讨厌的,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清高的学者。但为了抗战,为了中国,他义无反顾接受了这个使命,出任驻美大使,为中国的抗战尽力斡旋于美国的达官贵人之间。

从一个坚定的主和派、低调俱乐部的核心成员,到与之决裂、走上抗战的光明大道,胡适给我们诠释了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是怎么在国家大义面前转变自己立场。虽然说这么做有点讽刺的味道,但还是庆幸胡适先生的转变,使中国多了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少了一个投敌的汉奸。国家幸甚,胡适幸甚。

白吉庵 :《胡适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历史上最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就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先看看他执政期间干了什么

美国最近发动战争的规律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五年一小打,七八年一大打”,而美国总统的任期是4年,还可连任一届,这就意味着几乎每位总统在位的时候都会有相当规模的战争发生:老布什(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克林顿(科索沃战争)、小布什(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奥巴马也不甘落后(发动了利比亚战争、干预叙利亚战争)。




2014年9月25日,美国反战组织“粉色代码”和“立即行动起来结束战争和种族主义联盟”联合起来在白宫前抗议奥巴马队叙利亚和伊拉克发动的空袭行动(该行动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死伤)并指责奥巴马的操纵加剧了中东局势的混乱。


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克林顿

诺贝尔和平奖颁予条件

和平奖应该奖给:

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剪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遗嘱》

看来我错了,诺贝尔没说不能奖给战争的始作俑者!

诺贝尔奖以往得主

弗雷德里克•帕西:世界第一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之一,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亨利.杜南:著名人道主义者,红十字会创办人,被尊为“红十字会之父”,终其一生都在为世界和平而斗争!

奥巴马和他们相比毫不逊色,诺贝尔和平奖当之无愧!


晓史才能明事


说到讽刺性事件,我想到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这里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937年当时中国正值全面抗战开启,在日军经过插箭岭长城时有个日本陆军中将叫做阿部规秀,此人并不简单,他是日本著名的山地战的专家,是日本的国宝级军事人才。

估计也正由此,他的气焰十分嚣张!在插箭岭拔出自己的军刀,刀砍插箭岭长城的剁口,口里还念叨着:让我来消灭杨家将!



插箭岭是什么地方?是北宋杨六郎与辽国打赌六箭定边界,赶走外敌的地方,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地方!杨家将是何人?是抵御外敌的爱国将士!

阿部规秀在这个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做了这样的事,说了这样的话,无非是向保家卫国的中国军队下战书,表明自己不会走辽的老路,被中国军队打的败退!


但令人惊讶的是才过了两年,他就被八路军击毙了!讽刺的是击毙他的这个人就姓杨,叫做杨九秤,是个炮兵连长!曾叫嚣消灭杨家将的人,最终被“杨家将”给干掉了!连同他的指挥部被杨连长用大炮轰没了!

你说讽不讽刺?果然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夏目历史君


李敖打脸龙应台算吗?龙应台在自己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一书中如是写道: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日军进逼南京,我宪兵动员官兵六千四百五十二人捍卫南京,由副司令萧山令中将指挥所属部队,与日军血战四昼夜,最后因弹尽援绝,壮烈殉国者一千两百一十人,受伤五十六人,生死不明两千五百八十四人。(本段叙述取第一人称,由龙应台之父龙槐生讲述,龙应台引用。)

在其他一些场合,她也宣称其父在雨花台与日军血战四昼夜,此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结果被李敖啪啪打脸,李敖在访谈录里这样说:雨花台失陷、紫金山五分之三失守,你宪兵才几个人,龙爸爸说“我宪兵动员官兵六千四百五十二人捍卫南京,与日军血战四昼夜”云云,太威武了吧,中国守军“数十万大军”都抵不上你们六千多宪兵吗?战史可以这样吹牛吗?实际真相是:日本鬼子在十二月九日打雨花台,十一日就守不住了,是七十二军守的,朱赤旅长、高致嵩旅长都战死了,大军在前,轮不到宪兵邀功了。龙爸爸更不可能在雨花台失守后,还“与日军血战四昼夜”,除非是鬼打架吧?


相比龙应台,我更愿意相信李敖。


小院之观


要说讽刺,我觉得有以下几件:

一、1959年6月,苏联撤走在华专家,中苏关系破裂。当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说,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人永远都搞不出原子弹来。结果中国人不信邪,憋足劲,自力更生,攻艰克难,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爆炸了我们的原子弹。而那个断言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人永远搞不出原子弹的赫鲁晓夫却在我们的原子弹爆炸前一天,被他的战友搞下台了。

二、我们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美国人说咱们的原子弹笨重,没有实战意义。结果一年后,我们就进行了原子弹空投试验,初步让它实现了实战能力。美国人预言破产后,还嘴硬的称中国人是有弹无枪,结果又在下一年,也就是1966年,我们用东风2号弹道导弹搭载原子弹实打实的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又一次挫穿了美国的牛皮。

三、前几年,我们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三次夺得世界超算500强第一名,美国受不了了。为了将天河二号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美国严令禁止英特尔公司向我们出售可用在天河二号的至强芯片。结果,天河二号真的被从世界第一的宝座上拉下来了。而取代它的是神威.太湖之光,还是中国的,使用的是国产的申威芯片,运算速度比天河二号还快三倍。结果中国超算连续三年雄霸世界超算500强第一第二名,直到今年才被美国超过。

四、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任没多久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五、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售超过9吨级的火箭震动实验台。如今却要跑来向我们中国购买50吨级的火箭震动实验台。

六、上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热血青年本.拉登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组织一群志愿者到阿富汗帮助当地反苏游击队抗击苏军。他开着拖拉机端着AK47和苏军血战的镜头入了美国的法眼。美国中情局把他接到美国本土培训,教他怎样窃取情报,怎样跟踪、暗杀,怎样制造爆炸装置……。后来他回到阿富汗,成立了一个叫盖达的组织,也就是基地组织的前身,专门负责培训反苏武装,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向这个组织输送了很多武器装备和资金。苏军撤出阿富汗后,本.拉登和美国反目成仇,本.拉登和基地组织把美国中情局教的那一套全部拿来对付美国,还制造了9.11事件。直到2011年,美国才在巴基斯坦把本拉登击毙。


血染战旗红


历史上讽刺的事情还真不少,甚至可以分为对爱情的讽刺、对友情的讽刺、对亲情的讽刺。

一、著名的讽刺爱情的历史事件

阖家幸福武大郎,各位一定认为潘金莲嫁给武大郎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但是其实潘金莲当时的身份和地位,根本就配不上武大郎。潘金莲是一个丫鬟出身,这是最底层,而武大郎则是有房有地有资产。

潘金莲为了爱情同西门庆走到了一起,西门庆是真的喜欢潘金莲,否则西门庆这种身份的人,又怎么会去勾搭潘金莲呢?但是他们后来都被武松打起了。

二、讽刺友情的著名历史事件

陈胜年轻的时候跟好友说:“苟富贵,勿相忘。”这是最纯正的友谊,以后若是谁富贵了,可不能忘记了这帮好兄弟。但是后来陈胜起义建立“张楚”之后,他当年的好友前来找到他。他们还记得当初“苟富贵,勿相忘”的承诺,然而陈胜把他们都杀了,真是天大的讽刺。

三、对亲情的讽刺

李渊感概自己的儿子情谊深厚,绝对不会步隋文帝的后尘。然后为了一个皇位三兄弟开始了明争暗斗,而李渊还是感觉自我良好。直到玄武门事变爆发,自己的两个儿子被另一个儿子杀了之后,李渊这才惊恐的看着怀中的李世民。在权力面前,原来亲情也是不牢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