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國民黨的雜牌軍裡有一個不算太出名的將軍_龐炳勳,這個人的經歷及其複雜,是一個倒戈將軍,在多個陣營裡混過,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忠誠蔣介石。



龐炳勳最閃光✨的事蹟是在臺兒莊大戰中死守臨沂,以雜牌軍的人員裝備,讓日本王牌的坂垣師團一籌莫展。龐炳勳的四十軍,名義上是一個軍的建制,但是其實只有一個師加一個獨立團。當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對龐炳勳守臨沂是很擔憂的。因為龐炳勳在國內的軍閥混戰中是不太出力的,愛倒戈,給人的感覺非常不好,軍隊戰鬥力難以評測,但是龐炳勳在李宗仁面前表態,一定要死守臨沂。



張自忠將軍率五十九軍增援臨沂,龐炳勳絕地反擊,張、龐兩軍重創坂垣師團。坂垣師團難以支撐,退到莒縣死守。



張自忠、龐炳勳名聲大噪,都成為抗日英雄。

但是臨沂勝利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坂垣師團竟然捲土重來,再次進攻臨沂。龐炳勳再次血拼坂垣師團,僅憑他的四十軍,是守不住臨沂的。所以張自忠也是再度回師增援臨沂,加上其他的友軍,第二次擊敗了坂垣師團。

臨沂二次戰鬥後,張自忠部被調走,龐炳勳繼續駐守臨沂。兩個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張自忠為國犧牲!而龐炳勳不可思議的當了漢奸,真是讓人感嘆。

現在我們看看龐炳勳的人生經歷,老龐是河北人,最開始是在清軍效力,後來棄軍回到家鄉做小生意為生。

老龐註定是不會碌碌無為過一生的,他二次投軍到了直系的孫嶽部,這時的他已經四十多歲了。在如此年齡、境遇下,老龐日後還能混的風生水起,真的是很厲害。在第一次直奉大戰時,老龐的大腿被炮彈炸傷,一條腿有點瘸,所以人們稱他是龐瘸子。

第二次直奉大戰,直系的馮玉祥、胡景翼、孫嶽倒戈,打了吳佩孚一悶棍。老龐隨孫嶽倒戈,馮玉祥囚禁了直系首腦曹錕。

其實曹錕對部下馮玉祥和孫嶽還是不錯的,但是這些人卻在吳佩孚前方打仗吃緊的時候,發動政變,把老大曹錕給抓了。

應該說,這些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吳佩孚對馮玉祥的政變行為及其憤怒,誓死討伐馮玉祥的國民軍。老龐在形勢不力的情況下,投了直系的吳佩孚!

投了吳佩孚後,老龐也不老實,竟然火併吳軍中的友軍,被打敗後,沒辦法又投了國民革命軍,變成了唐生智的部下。

老龐以後又陸續投了馮玉祥、張學良、蔣介石,投了蔣介石以後,老龐還是很忠心的。老龐曾痛擊叛馮的韓復榘,但後來卻圍攻馮玉祥,監視張學良的東北軍,什麼卑鄙下作的事都幹了。

盧溝橋事變後,老龐的部隊被派上抗日戰場。老龐在滄縣曾經阻擊過日本的磯谷師團,雖然最後撤出,但是戰鬥很慘烈,不是一觸即潰的那種戰鬥,而是實打實的,老龐打外戰,也不含糊。

臨沂之戰,大家都清楚了。張自忠被調防以後,坂垣師團發動了第三次對臨沂的進攻。出於戰略考慮,國軍最終放棄了臨沂,龐炳勳率部撤出了戰場。

龐炳勳陸續升任集團軍總司令,河北省主席,在華北一帶抗擊日軍。老龐悲催的是,就在1943年,他的部隊被掃蕩太行山的日軍包圍,部下馬法五竟然拋下他,帶著總部人員突圍而去。

老龐帶著幾個人,只能躲在山洞裡,但好在還是有老百姓給他送吃喝的。如果正常發展下去,老龐還是可能轉危為安的。但是老龐藏在山洞裡的消息被孫殿英知道了,呵呵😄😄,孫殿英這傢伙太壞了,當時已投日的他把消息告訴了日本人!



孫殿英是怎麼知道老龐藏身地點的?原來這孫殿英知道老龐抽大煙,不管藏在哪裡,都是要買大煙膏的,於是在鎮上佈防,抓到了給老龐炳買大煙膏的人。

日本人知道消息,還算客氣,沒有直接抓老龐,而是派人和老龐談判。這個時候就看出做人的差距了,張自忠將軍為國主動求死,如果老龐有張將軍的氣節,自殺為國殉職就是了。

但是老龐已經六十多歲了,銳氣沒有了,貪生怕死,就投降了日本人。汪偽政府任命他為暫編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拉他下水的孫殿英任副總司令。

老龐是不情願投降日本人的,一直跟蔣介石有聯繫,但是日本人對他看的很嚴,老龐沒有機會脫逃。老龐很悲催,如果不被日本人抓住,再挺兩年,抗戰就勝利了,他也就不用擔負漢奸的罪名了。

抗戰勝利後,老龐立刻致電給蔣介石,表示誠意。老蔣也沒有為難龐炳勳和孫殿英,反而重用了他們。

解放戰爭中,老龐的部隊被解放軍消滅,老龐也無心再戰。後來這老傢伙跑到臺灣,靠開餐館為生,居然活到八十五才死,也算是得了善終。


龍濤的海闊天空


1943年5月,汪精衛和溥儀有了一次“歷史性”的會面,會面結束後,汪精衛痛哭不已。

為啥呢?下面咱們看看是咋回事。

1943年,“偽滿洲國”搞了一個十週年慶,當然,這是日本人操作的。溥儀作為“康德皇帝”,準備會見一下汪精衛。

那時候的汪精衛,是偽國民政府的首腦,這兩個日本人的傀儡,終於要湊到一起說說話了。


但是搞慶祝儀式,見個面而已,汪精衛哭啥呢?

原來,兩個人對於見面的“禮儀”較真兒了。溥儀覺得,自己好歹也是個皇帝,你汪精衛過來,總該用以前的規矩吧!

汪精衛就不樂意了,我憑啥要朝拜你?怎麼說自己也是“國民政府”的首腦,絕對不行!必須按照兩國首腦會見的禮儀進行……

這兩人為這事兒爭來爭去,日本人一看,我去,你倆還扯這個皮,服了。沒招,從中說和一下吧,就按照西方禮儀,見面握個手,笑一笑就成了。

日本人發話了,得了,那就這麼樣吧。


1943年5月7日下午,汪精衛到達“新京”,汪精衛手下的駐偽滿洲國大使設宴招待,還一本正經的對外宣佈:這次汪精衛是以元首的身份來訪,可以促進“中、日、滿”三國的友好,加強東亞軸心力量的基礎。

第二天,也就是5月8日上午,汪精衛來會見溥儀了。

但是,當汪精衛走進偽滿洲國的皇宮時,溥儀沒有按照商量好的來。人家站在高高的臺階上,俯視著汪精衛。汪精衛正蒙圈呢,旁邊的禮儀官嚎了一嗓子:“一鞠躬!”

汪精衛當時就傻了,什麼情況?!玩我呢?

就玩你了,你能怎麼樣?事已至此,汪精衛只能勉強低下頭,來了個三鞠躬。之後,兩人才握手。

當年周作人是跟著汪精衛一起去的,按照他的日記描述,汪精衛和溥儀這次會面,就聊了20分鐘。

汪精衛回到住處之後,痛哭不已。太丟人了,太丟人了……


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情,想想汪精衛年輕的時候,還意氣風發,試圖刺殺溥儀的父親載灃。雖然事情沒成功吧,但是他在獄中所寫的絕命詩“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可是廣為流傳的。

現在呢?當了漢奸,表面上有權有勢,實際上啥都要聽日本人的安排。

溥儀也好不到哪去,空有個皇帝的名號,啥事兒也管不了。

這兩個傀儡會面,還非要爭個見面禮儀,是不是最諷刺的事情?


七追風


蔣介石發動的第四次圍剿戰爭

土地革命時期,蔣介石集團發動的第一、二、三次,針對我黨的圍剿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了。毛澤東帶領的工農紅軍越戰越勇,讓蔣介石怒不可遏。

於是,蔣介石策劃了第四次圍剿戰爭,這次他要親自上陣指揮,並且組織了四十萬大軍出征。當時的我黨毛澤東帶領的工農紅軍也就是不足十萬人。

可見,這次蔣介石是下了血本的,似乎,他這次出征的目的就是想一雪前恥,徹底的剿滅我軍。

但是,結果是不盡人意的,實際上是敗的比以前更慘。

蔣介石帶領的四十萬大軍又被毛澤東帶領的工農紅軍打了個大敗。

這次蔣介石終於意識到毛澤東的厲害,意識到工農紅軍的厲害,他不得不謹慎行事,另做打算了。同時,他也意識到紅軍的強大了。

你看這件事對於蔣介石來說是不是具有諷刺意義的事件呢?

胡宗南秘密偷襲延安,結果等著他的是毛澤東的空城計

解放戰爭前期,蔣介石秘密派了自己的心腹愛將,胡宗南帶領二十萬大軍前去延安,企圖消滅我黨核心領導人。

結果毛澤東提前得知了消息,他就將計就計,留下了延安一座空城給胡宗南。他想大擺空城計給胡宗南好好上一課。

當胡宗南包圍了延安城之後,他還在竊喜,以為自己要得手了。

漸漸地他發現事情好像有點蹊蹺了,怎麼整個城池沒怎麼有人呀。

當他把我黨的辦公所在地包圍了之後,他才大呼上當了,原來自己帶著幾十萬大軍,一直都是在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當木偶耍著玩。

你看這件事是不是又讓蔣介石丟盡了臉面呀。

當然了中國歷史上,發生的這種具有諷刺意義的事件一直都在發生。

正如蔣介石,他的一生都在剿共,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共產黨會越剿越多呢?

因為共產黨得民心,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只有有了人民的支持,百姓的支持,才是最大的勝利。

也許,蔣介石在失敗之後明白了這個道理,但是,為時已晚了。

因為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了人民自由民主,和平獨立的權利。讓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的主人。


史學達人


前些年網絡上有個段子,叫民國時期的三大悲劇:1912年進宮當太監、1945年投日當漢奸、1949年投敵當叛徒。這種人生錯誤式的選擇,在經典諜戰電視劇《潛伏》中也有相關的情節。很多觀眾在看後,都覺得抗戰勝利前夕的李海豐投敵到日本方面,簡直不可理喻!其實這種不可理喻的事,在當代就曾經發生過。



1990年8月25日下午,空軍政治部值班室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通報,說黑龍江某航空兵團飛行一大隊的一架殲-6飛機,在中午12點左右起飛後不久失蹤。飛行員叫王寶玉,空軍在空中搜尋後未發現任何蹤跡,飛機和飛行員均下落不明。當時的值班員把情報上報後,領導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是發生了飛行事故,並沒有想到這是一起叛逃事件。

因為殲六是輕型戰鬥機,作戰半徑很小,飛不到很遠的地方。飛機從黑龍江起飛,只能飛到蘇聯、朝鮮、韓國這三國。日本和外蒙古都飛不到。朝鮮是友好國家,即便飛過去了也能引渡回來;韓國當時與我國雖然還沒建交,但也正在醞釀,雙方在政治上沒有敵對的必要。那麼,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北面的蘇聯。可是就在前一年,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剛剛訪華,中蘇關係實現了正常化,蘇方有與我國恢復友好關係的意願。稍微懂點政治的人都清楚,在這種前提下,蘇聯還怎麼可能收留一個叛逃的飛行員,破壞好不容易才恢復的正常關係呢?



所以,部隊的領導和王寶玉的戰友都認為叛逃的可能性很小,大都猜測,可能是出了飛行事故,還準備替王寶玉同志辦追悼會。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

當天晚上,蘇聯的官方媒體播發了一條簡短的消息:一架中國軍用飛機於當天中午在蘇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附近的克涅維契軍用機場降落,飛行員提出了政治避難的要求。這時,中國方面才確認飛行員王寶玉駕機叛逃已成事實。



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當時的蘇聯正是多事之秋。東歐國家紛紛反水,蘇聯內部也是各種權力鬥爭。這個時候蘇聯跟中國搞好關係,對穩定蘇聯有重要的幫助。所以,王寶玉降落到蘇聯後。蘇聯方面很積極的向中國外交部聯絡溝通,馬上啟動了外交程序,以期待通過外交途徑,儘快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蘇聯想盡快把王寶玉送回來,是因為王寶玉當時給蘇聯提了一個令人噴飯的要求:他要求蘇聯政府送他去美國……

就在這種國際形勢和莫名其妙的要求下,蘇聯方面與中國外交部達成了共識,決定對這次事件低調處理:引渡王寶玉回國,並且歸還王寶玉駕駛的殲六戰機。為了保證能夠將王寶玉順利的引渡移交,蘇方對他講,蘇聯軍方的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處理他提出的到美國政治避難的要求。這個期間,他必須完全聽從蘇聯方面的安排。於是,王寶玉在雙眼被蒙的前提下引渡回了國內。

王寶玉被引渡回國後,按照軍法,立即被開除黨籍、軍籍。並處於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後來無期徒刑改為有期徒刑,目前王寶玉已經出獄。



王寶玉叛逃蘇聯事件,是新中國的最後一次駕機叛逃事件。王寶玉也被其同行稱之為我國空軍歷史上最愚笨的飛翔員。1990年叛逃蘇聯,降落後還要求蘇聯送他去美國。這種堪稱無厘頭的行為,簡直堪比1945年投奔日本當漢奸。

關於王寶玉為什麼叛逃,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他的老婆太強勢,王寶玉因為工作待遇的問題,被他的老婆多次嫌棄。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便策劃了這起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王寶玉的這起事件,對蘇聯方面的影響也非常大。因為他採用了低空特技飛行技術,躲過了蘇聯的所有防空預警系統。從進入蘇聯境內到飛機降落,蘇聯方面完全沒有察覺到。並且王寶玉在機場降落後,由於沒有梯子他下不了飛機,他在飛機上等了好久,都沒有引起機場蘇軍的注意。大約過了十多分鐘才有一名蘇軍士兵過來,而且還是王寶玉主動招手引過來的。

這種戒備素質,讓蘇聯方面大吃一驚!隨即在蘇聯當局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和影響。一架軍用戰鬥機飛入蘇聯領空,並且輕而易舉的就能降落在他們的軍用機場上。蘇聯的防空系統竟然沒有作出任何反應!如果這不是中國飛機,而是美軍的飛機,蘇聯豈不是要被打開了花?為此,蘇聯當局立即撤換了蘇軍的一批高級將領和與之有直接責任的軍官。但是,此時做這些事,已然是無用功了

四個月後,美國主導了海灣戰爭。美軍的信息化戰爭讓全世界都開了眼,原來戰爭還能這麼打啊!估計當時的蘇聯方面也看傻了眼。當然了,眾多瞠目結舌的國家中,也包括中國。

二十八年後再回過頭來看這次事件,談不上歷史上最諷刺,但也確實讓人感覺挺諷刺的。王寶玉的選擇讓人感到很莫名其妙,蘇聯方面的防空預警讓人感到更意外。


Mer86


筆者個人以為,最諷刺的歷史事件莫過於胡適。抗戰爆發前,他是一個堅定的對日和談派,一度還加入了汪精衛主辦的低調俱樂部,說什麼戰必敗,和未必大亂的言論。但抗戰真的爆發後,胡適一改之前的風格,積極投身抗戰,並打破自己不當官的諾言,出任中國駐美大使,為抗戰籌集資金。今天,就來談談這段既有趣又頗具諷刺意味的故事。

胡適的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多才多藝令人歎為觀止。僅僅博士學位,他就有35個,其中美國31個,加拿大2個,英國1個,香港1個。他還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領路人,積極倡導白話文運動,翻譯了法國名家都德、莫泊桑等人的名著,並開始提倡用白話文寫詩,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

1919年7月20日,胡適在《每週評論》第三十一號上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引爆了火藥桶。此文一出,引發了學術界的大討論,大斗爭。以“南陳北李”(應該知道是誰吧)為首的接受馬列主義思想的學者和胡適展開了問題與主義之爭,曠日持久,雙方劍拔弩張,誰也無法說服誰。那時,年輕氣盛的胡適壓根就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抗戰爆發前,胡適是一個堅定的主和派,主張通過談判和國際調解,以盡力避免對日戰爭。他認為:“在最近期間,日本獨霸東亞,為所欲為,中國無能抵抗,世界無能制裁。這是毫無可疑的眼前局勢。”那怎麼辦呢?胡適認為,中國局勢的逆轉只能寄希望於,“在一個很遠的將來”,日本因稱霸世界而激怒英美,到那時,“太平洋上必有一度最可慘的大戰,可以作我們翻身的機會”。

應該說,他的認識是有遠見的,後來的歷史也印證了他的預測。等日本激怒了英美以後,尤其是珍珠港事件以後,中國的抗戰才真正迎來了春天。但這些事情是幾年後發生的,胡適當時說那些話是要有勇氣的,甚至要背上漢奸的罵名。一時之間,胡適揹負了巨大的壓力,甚至有極個別的人給他寄刀片。胡適在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下,竟然加入了汪精衛和周佛海主辦的低調俱樂部,鼓吹戰必敗,和未必大亂的言論,詆譭抗戰。即便是七七事變以後,他還在說政府應該和日本再做一次和平的努力,調整中日關係,謀求五十年的和平。

胡適的立場後來為什麼發生180度大轉彎呢?

可能是因為八一三淞滬抗戰,徹底點醒了胡適。他一改以前主和的主張,積極投身抗日的戰場。他參加了文藝界為抗日將士舉辦的籌款募捐活動,為他那些去前線慰問抗日將士的學生們送行,並讚揚道:你們是為國而去,偉大。抗日將士的頑強和英勇,深深感染了胡適,他不再支持和談,不再參加低調俱樂部的活動,反而與之劃清界限。當他離開南京的時候,汪精衛,高宗武和陶希聖等低調俱樂部的核心成員來送行,胡適昂首對他們說:自今日起,我已經不再祈求和平。這些天來的戰鬥,對外表明我們能打,對內表明我們肯打。這些言語和行為表示了胡適已經走出了低調俱樂部的陰影,迴歸抗日的大家庭中。



由於胡適是海內外知名學者,不僅是中國,即使在歐美,也有著巨大的聲望和知名度。所以,由他出任駐美大使的職務是最合適的。當時的駐美大使可不是一個好職位,需要經常和美國政府溝通,為中國的抗戰募集資金,取得美國的經濟和軍事的雙重援助。這種繁瑣而又求人的活,本來是胡最討厭的,因為他一直都是一個清高的學者。但為了抗戰,為了中國,他義無反顧接受了這個使命,出任駐美大使,為中國的抗戰盡力斡旋於美國的達官貴人之間。

從一個堅定的主和派、低調俱樂部的核心成員,到與之決裂、走上抗戰的光明大道,胡適給我們詮釋了一個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是怎麼在國家大義面前轉變自己立場。雖然說這麼做有點諷刺的味道,但還是慶幸胡適先生的轉變,使中國多了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少了一個投敵的漢奸。國家幸甚,胡適幸甚。

白吉庵 :《胡適傳》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歷史上最具有諷刺意味的事情就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先看看他執政期間幹了什麼

美國最近發動戰爭的規律大致可以總結為“三五年一小打,七八年一大打”,而美國總統的任期是4年,還可連任一屆,這就意味著幾乎每位總統在位的時候都會有相當規模的戰爭發生:老布什(入侵巴拿馬、海灣戰爭)、克林頓(科索沃戰爭)、小布什(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奧巴馬也不甘落後(發動了利比亞戰爭、干預敘利亞戰爭)。




2014年9月25日,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和“立即行動起來結束戰爭和種族主義聯盟”聯合起來在白宮前抗議奧巴馬隊敘利亞和伊拉克發動的空襲行動(該行動造成了大量無辜平民死傷)並指責奧巴馬的操縱加劇了中東局勢的混亂。


奧巴馬是美國曆史上最糟糕的總統—克林頓

諾貝爾和平獎頒予條件

和平獎應該獎給:

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剪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諾貝爾遺囑》

看來我錯了,諾貝爾沒說不能獎給戰爭的始作俑者!

諾貝爾獎以往得主

弗雷德裡克•帕西:世界第一個國際和平組織國際和平聯盟和各國議會聯盟的創始人之一,為世界和平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亨利.杜南:著名人道主義者,紅十字會創辦人,被尊為“紅十字會之父”,終其一生都在為世界和平而鬥爭!

奧巴馬和他們相比毫不遜色,諾貝爾和平獎當之無愧!


曉史才能明事


說到諷刺性事件,我想到了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這裡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1937年當時中國正值全面抗戰開啟,在日軍經過插箭嶺長城時有個日本陸軍中將叫做阿部規秀,此人並不簡單,他是日本著名的山地戰的專家,是日本的國寶級軍事人才。

估計也正由此,他的氣焰十分囂張!在插箭嶺拔出自己的軍刀,刀砍插箭嶺長城的剁口,口裡還唸叨著:讓我來消滅楊家將!



插箭嶺是什麼地方?是北宋楊六郎與遼國打賭六箭定邊界,趕走外敵的地方,是抵禦外敵入侵的地方!楊家將是何人?是抵禦外敵的愛國將士!

阿部規秀在這個有象徵意義的地方,做了這樣的事,說了這樣的話,無非是向保家衛國的中國軍隊下戰書,表明自己不會走遼的老路,被中國軍隊打的敗退!


但令人驚訝的是才過了兩年,他就被八路軍擊斃了!諷刺的是擊斃他的這個人就姓楊,叫做楊九秤,是個炮兵連長!曾叫囂消滅楊家將的人,最終被“楊家將”給幹掉了!連同他的指揮部被楊連長用大炮轟沒了!

你說諷不諷刺?果然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夏目歷史君


李敖打臉龍應臺算嗎?龍應臺在自己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一書中如是寫道: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日軍進逼南京,我憲兵動員官兵六千四百五十二人捍衛南京,由副司令蕭山令中將指揮所屬部隊,與日軍血戰四晝夜,最後因彈盡援絕,壯烈殉國者一千兩百一十人,受傷五十六人,生死不明兩千五百八十四人。(本段敘述取第一人稱,由龍應臺之父龍槐生講述,龍應臺引用。)

在其他一些場合,她也宣稱其父在雨花臺與日軍血戰四晝夜,此舉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結果被李敖啪啪打臉,李敖在訪談錄裡這樣說:雨花臺失陷、紫金山五分之三失守,你憲兵才幾個人,龍爸爸說“我憲兵動員官兵六千四百五十二人捍衛南京,與日軍血戰四晝夜”云云,太威武了吧,中國守軍“數十萬大軍”都抵不上你們六千多憲兵嗎?戰史可以這樣吹牛嗎?實際真相是:日本鬼子在十二月九日打雨花臺,十一日就守不住了,是七十二軍守的,朱赤旅長、高致嵩旅長都戰死了,大軍在前,輪不到憲兵邀功了。龍爸爸更不可能在雨花臺失守後,還“與日軍血戰四晝夜”,除非是鬼打架吧?


相比龍應臺,我更願意相信李敖。


小院之觀


要說諷刺,我覺得有以下幾件:

一、1959年6月,蘇聯撤走在華專家,中蘇關係破裂。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說,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人永遠都搞不出原子彈來。結果中國人不信邪,憋足勁,自力更生,攻艱克難,終於在1964年10月16日下午爆炸了我們的原子彈。而那個斷言沒有蘇聯的幫助中國人永遠搞不出原子彈的赫魯曉夫卻在我們的原子彈爆炸前一天,被他的戰友搞下臺了。

二、我們的原子彈爆炸成功後,美國人說咱們的原子彈笨重,沒有實戰意義。結果一年後,我們就進行了原子彈空投試驗,初步讓它實現了實戰能力。美國人預言破產後,還嘴硬的稱中國人是有彈無槍,結果又在下一年,也就是1966年,我們用東風2號彈道導彈搭載原子彈實打實的進行了一次實戰演練。又一次挫穿了美國的牛皮。

三、前幾年,我們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連續三次奪得世界超算500強第一名,美國受不了了。為了將天河二號從世界第一的寶座上拉下來,美國嚴令禁止英特爾公司向我們出售可用在天河二號的至強芯片。結果,天河二號真的被從世界第一的寶座上拉下來了。而取代它的是神威.太湖之光,還是中國的,使用的是國產的申威芯片,運算速度比天河二號還快三倍。結果中國超算連續三年雄霸世界超算500強第一第二名,直到今年才被美國超過。

四、美國前總統奧巴馬2009年上任沒多久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五、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售超過9噸級的火箭震動實驗臺。如今卻要跑來向我們中國購買50噸級的火箭震動實驗臺。

六、上世紀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熱血青年本.拉登放棄舒適安逸的生活,組織一群志願者到阿富汗幫助當地反蘇游擊隊抗擊蘇軍。他開著拖拉機端著AK47和蘇軍血戰的鏡頭入了美國的法眼。美國中情局把他接到美國本土培訓,教他怎樣竊取情報,怎樣跟蹤、暗殺,怎樣製造爆炸裝置……。後來他回到阿富汗,成立了一個叫蓋達的組織,也就是基地組織的前身,專門負責培訓反蘇武裝,美國和阿拉伯國家向這個組織輸送了很多武器裝備和資金。蘇軍撤出阿富汗後,本.拉登和美國反目成仇,本.拉登和基地組織把美國中情局教的那一套全部拿來對付美國,還製造了9.11事件。直到2011年,美國才在巴基斯坦把本拉登擊斃。


血染戰旗紅


歷史上諷刺的事情還真不少,甚至可以分為對愛情的諷刺、對友情的諷刺、對親情的諷刺。

一、著名的諷刺愛情的歷史事件

闔家幸福武大郎,各位一定認為潘金蓮嫁給武大郎是鮮花插在牛糞上,但是其實潘金蓮當時的身份和地位,根本就配不上武大郎。潘金蓮是一個丫鬟出身,這是最底層,而武大郎則是有房有地有資產。

潘金蓮為了愛情同西門慶走到了一起,西門慶是真的喜歡潘金蓮,否則西門慶這種身份的人,又怎麼會去勾搭潘金蓮呢?但是他們後來都被武松打起了。

二、諷刺友情的著名歷史事件

陳勝年輕的時候跟好友說:“苟富貴,勿相忘。”這是最純正的友誼,以後若是誰富貴了,可不能忘記了這幫好兄弟。但是後來陳勝起義建立“張楚”之後,他當年的好友前來找到他。他們還記得當初“苟富貴,勿相忘”的承諾,然而陳勝把他們都殺了,真是天大的諷刺。

三、對親情的諷刺

李淵感概自己的兒子情誼深厚,絕對不會步隋文帝的後塵。然後為了一個皇位三兄弟開始了明爭暗鬥,而李淵還是感覺自我良好。直到玄武門事變爆發,自己的兩個兒子被另一個兒子殺了之後,李淵這才驚恐的看著懷中的李世民。在權力面前,原來親情也是不牢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