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洛夫手枪为什么被称为经典手枪?它都有哪些优点?

嗨吧阿加西


马卡洛夫手枪算不上经典,这支枪又被称为“红星手枪”,来头不小,出自名家之手,由苏联著名枪械大师马卡洛夫亲自设计。从1951年开始装备苏联部队。该枪采用了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结构简单,质量小,方便携带。枪长160毫米,枪管长91毫米,枪重663克,弹匣容量8发,是一款紧凑型枪械。一般只有军官才有资格佩戴,所以也被叫做“校官配枪”。

马卡洛夫手枪最适合特种作战,只因它太小不容易被发现,在作战种可以随时拔出来进行射击,在射击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射击视线好,瞄准基线短,特别是在近距离射击时,它的后坐力很小,可以说是所有手枪中后坐力最小的一款手枪。另外由于它太小了,所以还可以加装消音器,加装了消音器的马卡洛夫手枪声音更小,但由于加装了消音器之后长度就增长了不少,重量也重了不少,会显得不太灵活,尤其在特种作战中,不方便隐藏,所以俄军对加装了消音器的马卡洛夫手枪抱怨太多,提出了更换要求。

图:罕见的俄制马卡洛夫微声手枪

正因为如此,马卡洛夫手枪太小的优点也成了其缺点,再加上弹容量太小。所以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俄罗斯在后期做了一些改进,比如更换初速更快的子弹,将原来的8发弹容量增加到了12发,还将单薄的握把进行了加厚。改进之后的马卡洛夫手枪代号为PMM,也采用9*18毫米子弹,但是这款枪不能满足大部队使用,最后俄罗斯又采购了一种9*18毫米子弹的斯捷奇金手枪,试图淘汰之前装二笔数量比较的多的马卡洛夫手枪,不过由于一些人为因素,换装过程并不顺利,最后俄罗斯索性下决心,将马卡洛夫手枪和斯捷奇金手枪全部更换掉,这样一来,就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了。

取代马卡洛夫手枪的俄军新型手枪将在2019年开始量产,这种新式手枪还没有具体名字,不过将采用一种9*21毫米的子弹。现在俄军普遍使用马卡洛夫手枪和9*18毫米子弹的斯捷奇金手枪,都被要求全部替换掉。

值得一提的,虽然马卡洛夫手枪要被替换了,但它无愧于世界名枪的称号。比如我国就以马卡洛夫手枪为蓝本仿制出了59式手枪。59式手枪也继承了马卡洛夫手枪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的特点。在越战期间,59式手枪就打出了一片名声,后来流落海外。因为59式手枪的握把是暗红色的,上面有一颗五星,还获得了“红星”手枪的称号(国产的54式手枪则被称为黑星手枪),虽然这款手枪在中国仿制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停产了,但它见证了中国轻武器的发展。


科罗廖夫


要不是毛子当年大量生产装备,然后解体之后又各种流失到各种匪类手里,我估计这货怎么都算不上是经典手枪的。

当年马卡洛夫手枪是为了替换托卡列夫TT33的,也就是咱们54原型。

毛子在二战中感觉手枪这货在打仗时候使用率实在低,而且托卡列夫尺寸太大,穿透又过头了导致停止作用太差。所以就干脆做一款小巧便携,方便自卫的手枪。使用类似德棍9mm帕弹的9x18mm马卡洛夫弹。

但又由于枪管太短,马卡洛夫弹出膛初速也低(早期只有315m/s),因此杀伤力感人...但毕竟作为自卫手枪,吓人是主要目的。

题主一定要说优点的话,就是自由枪机和各种简配让马卡洛夫很便宜。零部件也少,相对可靠。

而且尺寸让你裤腰带里一插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像其他全尺寸手枪揣裆贼难受。但马卡洛夫保险不大可靠,只有击锤保险,没击针保险,上膛情况下不建议携带...不小心击针惯性一动~~


疯狗的轻武


苏联的马卡洛夫(PM)手枪是一种自卫手枪,和一般的战斗手枪不同,自卫手枪不需要强大的停止力置对手于死地,也不需要过分高的弹容量和极短可靠性。因此马卡洛夫手枪非常小,结构也非常简单。

马卡洛夫手枪采用简单的自由后坐式工作原理,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自由枪机原理是一种十分简单的自动原理,它采用的是惯性闭锁,没有复杂的闭锁结构,经依靠枪机自身的惯性闭锁后膛。因此自由枪机不能使用威力过大的枪弹,但马卡洛夫手枪本身就需要小威力枪弹自卫,后坐力也更小更容易操作。

无论是德国的瓦尔特PPK手枪,苏联的PSM手枪还是马卡洛夫PM手枪,其枪身轮廓都是越靠近枪口处越小,这是因为自卫手枪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拔枪,这种形状能够减小钩挂衣物的可能性,减小拔枪摩擦力。

PM手枪的小巧也赋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增加容弹量,增大枪弹威力等改进,马克洛夫PMM手枪相比PM手枪能胜任更多职务。通过安装消音器,发射亚音速手枪弹改进的马卡洛夫PB手枪能执行暗杀任务。

中国也防止了马卡洛夫手枪,定型为59式手枪,供指挥员和公安保卫人员在近距离上自卫之用。但由于五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派遣的技术人员归国,只留下一堆图纸和样品。建国初期我国军工水平也不足,无法彻底吸收马卡洛夫手枪的设计,导致装备军队后事故频发,在1960年就匆匆撤下,产量极低十分罕见。


轻兵器爱好者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欢迎关注虎哥的头条号,其实马卡洛夫手枪在前苏联时期就是苏联军队的制式手枪,即使后来苏联解体,这把枪也没有过时,至今仍然是俄罗斯军队和执法系统的制式手枪。而且这把大名鼎鼎的枪也多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影视作品中,比如说电影《反恐战线》,以及2001年-2010年—《24小时反恐任务》电视剧中等等吧。今天虎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把枪的优点。

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卡洛夫手枪的研制过程,在1948年,苏联军事专家尼古拉·马卡洛夫根据军方要求来研制一款新的半自动手枪,于是他以德国二战时期的瓦尔特PP手枪作为基础,并把枪身扩大以对应9×18毫米马卡洛夫枪弹,其成果就是马卡洛夫手枪。马卡洛夫手枪以简单的直接反冲作用运作,可以简化生产和节省成本,而且此枪结构简单,运作部件少,合乎经济成本效益。被苏联军队及多个华约国家广泛应用,同时也是一些犯罪组织、非正规武装势力和恐怖组织最常使用的手枪之一。

由于马卡洛夫手枪是一种直接反冲作用运作的中型手枪。而反冲作用作为一种简单的作动方式,比起许多使用后座式、倾斜式和铰接式枪管设计的手枪有着更高的精确度,若用户妥善使用的话,马卡洛夫手枪可以具有相当出色的安全性,并能防止因无意的板机压力而导致的走火。此外,由于这把枪有着简单和经济的零件,马卡洛夫手枪能够更简单地完成野战分解,并不需以任何工具就能重新组装。整个过程亦不需花上一分钟。


迷彩虎军事


好枪!可惜我们仿的不行。在部队仅配给正团以上干部、或者歼七飞行员。这个枪的补发结构甚好。后座力也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