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點擊藍字,關注“童學文化”

“ 以下五項來自你的父母

在你離開子宮後的六年之內就已經確定:

你的壽命、你的命運、你的財富、你的學識、以及你的死亡。”

前段時間隨著《都挺好》的熱播,這個詞又一次跳進了大眾的視野——原生家庭。

上一次讓我們體會到原生家庭的可怕還是看到樊勝美的悲慘命運。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前有樊勝美,現有蘇明玉,但是這個加強版的“樊勝美”仍然沒有逃得過原生家庭給她套的枷鎖。

她年輕有為事業有成,比樊勝美的處境好了太多。但那又怎樣,她仍然活在家庭帶給她的傷害下,有好事沒人想起她,有壞事全讓她一個人頂。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母親突然去世,她張羅著出錢買墓地,讓母親能風風光光下葬。

到頭來還被二哥蘇明成嘲諷,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家庭中父母就是規則的制定者。

可以說,明玉和明成這對兄妹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全是父母造成的。

命運的形成基於父母對孩子的教導,孩子會遵循這種教導的原因是:孩子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是為了某些人,通常是他們的父母。

沒有一個孩子不愛他們的父母,不希望得到他們的關懷和寵愛,而快速得到他們愛的方式通常是按照他們給的規則生活。

“我喜歡哪個孩子他就理應享有特權,我不喜歡哪個孩子他就可以被隨意踐踏。”

小時候蘇家母親的放任、父親的逃避行為就是在告訴蘇明成,明玉可以被隨便傷害還可以不受任何懲罰。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你可以選擇朋友,可以選擇伴侶,但是你沒法選擇自己的父母。

這是無法斷絕的關係,從出生起就被捆綁在一起,一生都要活在他們的影響下,逃不了也避不開。

當明玉被蘇明成打的滿身是傷躺在醫院的時候,沒有人關心她傷的重不重,那些來看望她的人都勸她看在一家人的面子上把明成從監獄裡放出來。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後來蘇大強來了,雖然明玉知道自己父親是什麼樣的人,可是她仍然希望得到他的關懷,接下來蘇大強為明成求情的話讓她徹底寒了心。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最讓我難受的一段是,明玉帶著滿臉的傷坐在亭子裡看錄下來的蘇明成道歉視頻,一遍一遍的重複播放。

這麼多年了,她不奢望她的二哥能看到她的付出、對她有所回報,她要的只是他的歉意而已。

這件事之後明玉因為被打的陰影在睡夢中反覆驚醒。

本該被關在監獄裡三年,因為明玉願意和解而放出來的明成卻對明玉更加仇恨,甚至從心裡認為明玉是這個世界上最惡毒的女人。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這些傷害明玉的人,她仍然為他們考慮,全是因為大家是“一家人”。

她為這個家收拾了那麼多爛攤子,他們卻把這視為理所當然。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為什麼她承擔了一切卻沒人感謝?

為什麼家人只知道壓榨她,沒有人真正關懷她?

為什麼她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卻還是得不到別人的愛?

這像是一個詛咒,帶給她窮盡一生無法治癒的傷痕。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以下五項來自你的父母

在你離開子宮後的六年之內就已經確定:

你的壽命、你的命運、你的財富、你的學識、以及你的死亡。

人或高貴或墮落的命運全在六歲時就已經決定,這非常不可思議,但這就是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的腳本觀念。

家庭環境影響著明玉的性格養成,也影響她的愛情觀和婚姻觀。

她自立自強的性格是因為小時候沒人保護,所以只能強大自己。

她之所以選擇和石天冬在一起而不選擇一直並肩作戰的柳青,是因為她需要無條件不摻雜利益的愛和包容。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著名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認為早年經歷可以影響人的一生,不同的是有些人完全由“過去”決定自己是誰,有些人則僅將過去的影響作為生活的一部分。

雖然一個人腳本中或好或壞的結局已由父母的教導所決定,但達到結局的具體情節,則由孩子自由選擇。所以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都挺好》| 不要不信,你的父母決定你的命運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痛苦,如何給孩子建造一個可以給他健全人格的家庭環境,這是我們在看過明玉的經歷後應該考慮的。

心理學可以在掌握一個人人生中一些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後,預知他未來可能遇到的挫折和災難,並在不幸發生前阻止他、在不幸發生後治癒他。

所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先從瞭解自己的命運開始吧。

童學文化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