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工作的人和正常上班的人有什么区别?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1、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

2、稳定的收入

3、熟练的社交手段

4、高效率的办事速度

5、同事间的交流聚会

6、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

1、作息时间不规律

2、不是花自己的积蓄就是啃老族&自由职业者(开张吃三年)

3、宅、懒、无社交

4、对未来没有规划比较迷茫

5、飘无不定的心没有稳定下来

6、处理事情没有逻辑性


文字控小姐姐


我自己就是六年没上班,一毕业,老公就说养我不让我出去工作,我就每天在家里玩,每天睡到中午醒,然后手机看看新闻,练小提琴,学学英语,韩语,晚上去健身房锻炼,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每年都会出国旅游两次,想和小伙伴下午茶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我也不觉得我不上班和人正常交流有问题啊,我也没觉得我跟不上时代。不上班的确没有上班社交圈广,朋友也不多,不过生活的真的很随心所欲,想干嘛都行。但是思想会变得很懒惰,没法早九晚五的去工作,曾经在家呆久了,不知道生活意义是什么,跑去工作又觉得太累了。而我老公则相反,自己开个小公司,他是每时每刻都工作上班的人,周末节假日都努力工作,他说过世界是允许女生可以不上班工作的,但是男生是不可以的,男生要养家还要养老婆,要有责任。


哆啦小A梦呀


我就是不上班,不上班让我快乐。

明明那些说着不上班会思想禁锢,逻辑变混乱的人上班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本来自己就不自律,还怪社会诱惑太多。求求你们不要甩锅。

我上班的时候也没见作息多规律,抽烟喝酒熬夜,去社交。相反,我是在家了以后,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浑浑噩噩。因为没有了压力,时间浪费起来就更快了,有时候追个剧,看个小视频一天就没了。

高强度的自由是靠高强度的自律,闲着在家根本没有人管你干什么,保持学习和继续无所事事只在于你的选择。在家一年,我看了80本书,戒烟戒酒,体重控制在48-50,马甲线也快出来了。

如果你不是个自律的人,就还是默默上班。

不上班让我快乐的原因是,我的自律让我自由。愿意看就看,也请不要来和我说缺钱啥的。钱没有人会觉得少,但是你可以选择你的生活方式。世界上赚钱的方式千百种,也没人规定不上班就得穷死。


手鞠与鹿丸


有一名牌大学同学,毕业后 ,第一个十年里去事业单位当工勤人员,两次考公务员都没通过,后来裁剪冗员被辞退,将近一年左右没有工作,天天在家,不找工作,看其他人出早市(夜市)感到好笑,当时这人的思维方式犹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后来在仍然没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情况下,不是积极投身市场,加强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而是又以人才派遣的形式奔赴另一个国家机关单位去“帮忙”。十年间,社会职业素质“不涨反跌”,目前由于机构改革,他可能又面临裁剪冗员,观念留在上个世纪,思维犹如大三学生(对滴,不是大四),总是能给自己找到各种客观原因,而不能加强学习能力,肥宅一样的人生。在毕业十年后,回顾十年,25-35岁之间的发展需要自身有职业规划,如果不是正常工作,人真的会生活在“楚门的世界”。


阿布罗狄892


人一闲着就废了。人生活在这个世上,不论条件如何,都还是得有点儿生产力的。就算条件再好,长期不工作只会慢慢沉沦。有一句老话儿说的好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北京土著居民房子一二十套。靠收租过活家境殷实, 房子分布在各个区域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收房租。别人问她你条件都这么好了何不在家撸撸串,打打牌。房租直接打到你卡上不就得了。但他很搞笑,他讲了,他妈说人不能闲着闲着就废了。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于是每天就重复着收租的工作。每天就算简单的接触着人和事也不至于颓废。

你会发现坚持工作的人。他的三观至少是正确的,有喜怒哀愁有因缘得失。坚持工作的人他能及时感受社会的变动,人世的复杂。不至于与社会脱轨。人都是有惰性得不工作三个月,你会越玩越懒。懒得吃饭,懒得起床,懒得社交,懒得搞对象。从根本上说节奏已经乱了。久而久之,被社会所摒弃。

我是一个多么哇塞得王木木,感谢大家的阅读!


一个多么哇塞得王木木


作为一个二胎全职妈妈,我的亲身经历可以参考下~

2015年结婚生娃,就远离职场到了现在,而如今二娃也一岁多了,正在规划步入职场。

在这之前从毕业到生娃前一直在职场中摸爬滚打,上过班的都知道,特别期待周末呀、小长假呀、年休假呀之类的,周末恨不得就荒废在床上做着美梦不愿醒来,可是每次荒废之后都很唾弃自己,觉着特堕落、特颓废。上班的日子也就那样平平凡凡的过着,一年两次自费旅行,没有太大的水花。

所以盘算着自己要开始充当无业游民时心里都要炸开了花,天呐,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而不用担心会迟到被批,刷刷剧看看书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可爱,摄影旅行散步逛街想想就美好,一开始日子确实也挺悠闲的。

可是日子久了不上班总感觉和社会脱了轨,慢慢的开始有点焦躁,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心里没底的缘故吧,再加上怀着孩子到娃出生后的四个月里一直呆在老公老家,感觉整个人有点抑郁(不过这个抑郁也有可能是产前产后引起的)。

到后面竟然开始慢慢适应了全职妈妈的角色,和婆婆一起带两娃,晚睡早起,陪玩、学做辅食、读绘本、上亲子早教、郊游,好像整个世界都只有宝宝,其余的一切都和我无关,慢慢的发现失去自我并不是一项明智的决定。

于是收拾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网购各类书籍,逼着自己几天翻完一本,写日记,考一些证,学习一些摄影技巧,学习烘培,联系之前的朋友,偶尔把娃交给队友给自己单独的空间,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慢慢的整个人都有了激情,眼界也更宽阔,对每天的生活都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可是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因为两个娃相差的不大,大人都想倾其所有给娃最好的,如果两娃都进入幼儿园的话,光学费一年下来就得10w,再加上公婆没有退休工资,一人承担起来几乎不会有存款,或者还会有点吃力,所以就想入职场赚点生活费。

题外话,当然如果老公还能挑的起担子,真的还不太想上班,想学习一点股票基金之类的赚点钱,或者慢慢开始做个自由职业者。

不上班的世界当然很美好,在你财务自由能保障吃喝拉撒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或者选择一项可以全身心投入并且喜爱到可以放弃拥有不上班好处的事业中去奋斗一辈子。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还是建议把自己扔在上班的大环境里,好歹周遭还有人推着走。


善爷说


我说个我身边的真事。我有个朋友,家是农村的,从结婚到现在15年了,没出来打过工,就在家看孩子,家里两个孩子。她永远的借口都是,家里没人看孩子。她买东西,那叫一个精打细算,贵的不吃,天天青菜豆腐,家里的孩子每次出来都吵着要吃肉。我一次买我一朋友的东西,卖给她一点都不会贵,就因为没更便宜她就诸多挑剔。她老公电话坏了,买个两千多的电话她生气,她要用他老公的,让她老公用她旧的。我就觉得与其计较这些,不如自己要强出去挣钱,多挣些花着也宽快些


一瘦倾城


我不反对上班,但我反对上一辈子班。几十年如一日为着别人的梦想,在消耗自己的生命。一辈子坐着重复的事,接触重复的人,一辈子心里骂着领导又不得不听他的话。。一辈子买东西先看价格,一辈子没有时间陪伴父母和孩子,自己有那么多梦想,一辈子没有机会去实现。一辈子旅游总在小长假。一辈子都是闹钟把你叫醒。作为地球人,却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地球是什么样子。

总之,这个时代还追求所谓的稳定,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些鸡汤,用所谓的勤奋掩盖自己的懒惰,表面看着貌似风平浪静,内心却无比焦虑的你,就已经注定被时代抛弃。上班也好不上班也好,没有所谓的对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人的思维被固化才是最大的悲哀。


用户6446674419686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有过一个月不上班感觉心里空空荡荡,整天不知道到做什么好,晚睡晚起吃饭也不按时吃,每天感觉很累,好颓废的样子,脸也不爱擦,人都是这样懒起来就会越来越懒,连厕所都懒着去,然后现在上班的状态就是6点起床去跑步,回来再锻炼一下,肌肉酸爽的感觉很不错,人也很精神,吃完早餐,化个小淡妆,心情美美的出门了,晚上回来卸妆做完补水面膜护肤9点多就睡了,而且睡的特别好,所以对我来说上不上班区别还真挺大的,每天都是充实又美好的一天,很喜欢现在的自己。




巧利的生活


很大区别。

现在带孩子,几年不上班了。

现在出去,跟人家交流,脑子乱糟糟的,总怕说错话,但是说话又不连贯,有时候答非所问,跟人家不要在一个频道上。

说话断断续续的,结巴起来。没有自信心。

没有话题好说,只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家长里短。很容易聊着聊着就变成了一个怨妇。

真是怀念上班的时光啊,拥有自己的时间,还有假期。

于社会慢慢脱节了,慢慢的就不想出去,不想跟人交流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