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昨晚看了一集《都挺好》,第三集,在母親的葬禮之日,明成對明玉破口大罵,厲聲指責。明玉憤而離去,放在明玉後車廂上的母親的骨灰盒也給摔到了地上。沒看前情的我以為,矛盾這麼激烈,十有八九是重組家庭。後來去看了看前兩集,原來猜錯了。

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今天看到好多人討論父母重男輕女這個話題。一個女性朋友曾經說過,她現在和家裡決裂都是因為父母重男輕女。自小她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沒有得到過父母“一絲一毫”的愛,而弟弟自小跟著父母生活。所以,當姐弟有什麼矛盾衝突的時候,父母都是站在弟弟那一方的。對她就是各種看不慣和指責。因為從小缺少愛,長大後,遇到一個稍微對她好一點的男生,就死心塌地跟人家結婚了。

婚後發現,雙方條件差距太大,女方211本科畢業,身高一六五,外形俊美,個性獨立;男方身高一米八,高職畢業,普通農村家庭,父親腦梗癱瘓十幾年,母親一個人操持家務,還有一個心智不健全的小姑。

她說,當初不顧家裡反對非要結婚,就是覺得老公對她好,家裡的氛圍不冰冷。但是結婚後發現問題更大。老公掙錢能力弱,收入非常不穩定,婆家是個無底洞,他的收入在給父母和妹妹掏了藥費和生活費之後,所剩無幾。

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小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我朋友身上。結婚十年,沒有房子,孩子原先放在老家撫養,後來不得已接到自己身邊,因為接送孩子,也是被領導批評了好幾次。她說,她一天都不敢歇著,因為一想到每天生活需要的錢,就不敢有一絲懈怠。因為一停下,家裡可能就會斷糧。

對於她現在的生活狀態,她父母認為都是她自己太任性造成的。家裡父母當初極力反對他們結婚,甚至都斷絕了關係,她仍然不聽,堅持非要結婚,並且說出“結婚後脫離了孃家,就是跳出火坑”這樣決絕的話。她低嫁才是造成現在生活困頓的主要原因。

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去年她親弟弟辦婚禮的時候,父母給置辦好了房子車子。對於還沒有房子的她來說,也是極盡諷刺。終於,她決定想要買房子了,租房租了十年也夠了。提出找父母借一點錢湊首付,被母親無情拒絕。母女倆在電話裡大吵特吵,從小到大的矛盾都給抖落出來,然後決裂了。

她說,徹底死心了,以後不會有一絲留戀了。

她說,一切的根源就是因為父母重男輕女造成的。

接下來說說我自己。我有一個哥哥,自小我覺得我父母都是喜歡我的,父親要求哥哥更嚴厲,對我更和藹。母親對我也是非常好,非常溫柔。所以,在十幾歲之前,我一直以為,我是比較受偏愛的那個。

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第一次有所懷疑是在幾年前。母親的一次談話。中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次機會上地方師範學校,包分配定向委培那種,但是因為分數線有一點尷尬,需要掏大概兩萬塊錢。當時,家裡有幾萬積蓄。面對兩個選擇,一個是我上學,哥哥晚結婚一年;一個是哥哥結婚,我不上師範學校,復讀一年。

母親說,當時她想也沒想,就覺得應該讓哥哥先結婚。因為她覺得,兒子結婚是父母最大的“任務”,是必須要完成的。女兒上學花那麼多錢,有點“浪費”。況且我那時候還小,15週歲,耽誤一年完全沒問題。

後來的情況就有點失控了,第二年,定向委培的機會沒了,我去上了高中,然後考了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到了千里之外。

母親說,她有點後悔,後悔讓我遠嫁,應該讓我回去,留到家裡,這樣他們晚年才不會經受分離之痛。她自己也說,照顧生活,女兒更細膩一些,兒子更粗糙,越老越有體會。

她問我,有沒有後悔?或者說有沒有埋怨,當初她們選擇哥哥結婚,而讓我措施了那次機會(在她看來,地方教師是一個穩定的職業,在外打工都等同於流浪)。我說,不後悔啊。我開玩笑說,“你之所以後悔是因為我還不夠優秀,沒有掙了大錢,沒有取得大成就,沒有讓父母光宗耀祖。所以,我還需要努力。”

其實,現在細琢磨一下,可能也能品出一些重男輕女的味兒來。在利益面前,父母永遠首先選擇兒子;在責任面前,會首先想到我。儘管現在也經常回去看父母,也給錢。但是,他們可能覺得還不夠,我還需要多付出切實的照顧責任,才算是做得合格。否則就是,遠嫁的閨女等於白養。

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以前在北京臺看過一檔調解節目,一個女兒說“小時候,我非常不喜歡爸爸那種要求苛刻又愛囉嗦愛罵人的性格,我那時候暗暗發誓,自己絕對不要長成那樣的人。”悲劇的是,長大後,她的老公求助節目調解,大家聽了他們的故事後發現,她現在也是當初她討厭的父親的那種性格,愛罵人愛囉嗦,對家庭其他人要求苛刻。家庭氛圍非常冰冷。

我們終究長成了自己厭惡的人。這是最大的悲劇。《都挺好》裡邊,大哥明哲也是長成了爸爸那副唯唯諾諾沒有擔當的樣子;明玉則長成了霸道強勢的大女人,像極了她的媽媽。

以上一直在討論,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當我們意識到這些問題,思索並且尋求改變的時候,對自己、對父母、對原生家庭中的相處模式已然無法改變太多。但是,我們現在可以改變自己,希望能對我們的下一代成長有所幫助。

如果希望孩子長成自信、堅強、樂觀、積極的人,從自我改變開始,當我們成為這樣的人,孩子的未來必定可期。

從《都挺好》看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原生家庭之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