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流水一城花,总领群芳洛阳牡丹,雍容华贵,竞夸天下无双艳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

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的名句。地脉是指洛阳的地气、王气。

洛阳这个地方很怪。牡丹长得好好的,但到了外地,就慢慢退化了,至少是花朵没有过去大了。而外地的牡丹本来一般化,到了洛阳,一下就变支楞了。

洛阳牡丹得到大自然的爱怜,得到皇帝的垂青,得到庶民的钟情,得到文人骚客的推波助澜,定然会开出国色天香,“竞夸天下无双艳”,“万家流水一城花”。

自古洛阳人爱花成俗,邵雍的"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土无涯"的名诗,正是这种习俗的真实写照。

1982年,洛阳市将牡丹定为市花,并将每年的4月15日至4月25日定为牡丹花会。花开时节,整个洛阳城,呈现出花如海、人如潮、热闹非凡的海面

洛阳具有丰富的牡丹文化,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从唐宋开始出现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已经绘画、刺绣等量大且内容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