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吹 捧

在摄影圈,年龄大的叫老师,器材大的叫大师,年龄大器材也大的叫老法师,年龄大器材大逼格也高的人叫做大神。

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不过和所有文化圈里的现象一样,摄影圈里的吹捧也是司空见惯。特别是在今天的网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你随便进一个摄影群就知道了。有些人一天不被别人推崇几句,那感觉就像生活里失去了阳光,整个人都黯淡无光。若有人夸上几句:您这照片牛逼,大师啊!那必须要摆手谢绝的:哪里哪里,随便拍拍而已!心里却早乐开了花,满足的阳光可以照到梦里。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另一边是喜欢推崇别人的人,不知为何,他们身边总是散布着各种各样地大师大神,每天必须要去赞赏几句,不然就找不到自己人在哪儿。然后大师再回头甩一两句忠告,便如获法宝,此后就可到处言说:我和某某大师经常讨论摄影。越是技艺不精的小白,越容易随意推崇别人。这类行为除了证明自己视野狭窄,没有独立思考之外,也深谙人情之道。虽然国人大多含蓄不喜表达,但却熟知礼尚往来,你夸我两句,我本来想踩你的脚,也会收回来,换一个笑脸,再给你/点/个/赞。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看到比自己拍的好的照片,赞赏几句,学习一下,都无可厚非,但若沉溺于所谓「大师」的光环之下,未免太作践自己。在刚入门摄影的时候,多看些好照片有必要,多和「大师」交流也有必要。只是这个好照片,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理解。初期的时候,看到比自己拍的好的,自己没有拍过的,都是好照片。等有了一些经验之后,眼光和审美必然会高一些,过去认为的好照片也会变得普通,曾经的大师也没了当初的光环。到这时候,会为自己当初的目光短浅而脸红。毕竟互相吹捧,实在不是进步的好途径。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模 仿

模仿好照片,是学习摄影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在不断的模仿中,会慢慢积累自己的经验,也容易进行独立的创作。只是在这个阶段,许多人模仿着,就不知不觉走进了迷途,还自我感觉良好。模仿是学习别人的创作技巧,总结成自己的经验,进而能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任何一张好照片,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存在,背后必有其百转千回的折磨和失败。不考虑到这一点,就只能显得愚昧无知,想当然耳了。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比如在云南昆明,因为红嘴鸥特别多,而且不怕人,所以拍鸟「红嘴鸥」就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只要会用手机拍照,傻子都可以。看似很简单的所有人都可以拍鸟,但是能拍成艺术品,被博物馆收藏的有几个人呢?据笔者所知,目前只有何雄「网名:极端闲人」一个人有此殊荣。拍了五年,八万张照片,从中选出来一百多张作品,成就了今天的「鸟人」何雄,这绝不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就能达到的成就。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机遇,在所有人都没有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做了,并且坚持,做到了极致,你就是第一。做第二也可以,只是没有人会记住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地赤裸残酷。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模仿别人的作品,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任何行业,在初步学习时期,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如果长此以往,一直没有自己的风格,纯粹拿模仿来沾沾自喜,并到处炫耀追逐名利,就有点井底之蛙、狂妄自大了。在模仿的时候,不能把目光仅仅聚焦于此,须知世界之大,牛人很多,在边模仿边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总结自己的经验,不断的创新摸索,形成自己的风格,才不会被名利和「大师」光环局限自己的视野。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对于被模仿者,应该感到荣幸,但也不能止步于此。有不少摄影人,靠着一张或一组照片,吃香多年,再无法超越自己,这也是很尴尬的事情。当多年以后别人介绍起来,说这位就是「石头」大师,别人都茫然不知所以,还得解释一番,就是五年前以拍摄茅坑里的石头而闻名,在某某网站获得过月赛一等奖的那位大师啊!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跟 风

跟风的人是墙头草,流行什么拍什么,大家都拍什么自己就发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而且在网络图片社区里面,还非常流行。比如拍倒影,每到下雨时节,或清晨傍晚,必有很多人拍那种路上的行人倒影;比如一束光线,照射在手上,拍下来再加个小清新的滤镜;还有在地铁上拍个睡觉的,在马路上拍个环卫工人,在菜市场拍个摆摊的老人,就堂而皇之称之为纪实,等等虚妄的不忍直视。这些技法都很简单,也盛行已久,对于刚入门没有拍过的人,模仿学习一下完全没问题。但是如果你已经会拍了,也有几个月的摄影经验,还停留在这种拙劣的小伎俩上,实在是对自己的要求未免太低。一个有所追求的摄影人,不应该总是重复昨天的自己。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跟风盛行的原因,除了没有主见不能独立思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容易自我陶醉。他们频繁的活跃于某些微信群或论坛,互相吹捧,获得过一些无足轻重的认可。不明所以的网友见了,叫声大师,就真的以为自己是个大师了,虚荣心也跟着膨胀了起来,沉醉在这种虚无缥缈的「大师」状态中,自己的摄影水平却久久不见增长,没有拿出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一个有所追求的摄影人,不应该只满足于拍摄那种烂大街的照片,毕竟,咀嚼别人吃过的馒头,没多大意思。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虚 荣

许多人接触摄影,都是因为爱好,拍拍花花草草,图个乐呵。花鸟鱼虫拍腻了,就开始研究器材,跟着大师,随着队伍到处拍风光纪实。如果有钱有闲,拍点照片,自得其乐这样也不错。偏偏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把路走歪了,到了一条追逐名利的路途上。如果在微博上发的作品,没有几个人转,在朋友圈发的照片,没有几个人点赞,就会灰心气馁,觉得这样不应该,你们都不识货,这么精彩的作品,你们都不懂得欣赏。看看那些动辄发条微博,就@几十个人,还给作品配上各种详细参数和酸爽配文,唯怕别人看不懂,过了半月,评论加转和赞数,都不超过两位数,删掉的心都有,何苦呢?!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得力于智能手机的发展,近两年掀起了一股全民摄影的热潮,各种手机摄影大赛也如雨后春笋,从各种平台各种媒体里窜出来。一个个都盘亮条顺,顶着各种厂家冠名的帽子,挂着各种耀眼的奖品盒子,摆出一种百年难遇错过遗憾终生的优美姿态。这种活动确实激起了广大群众的兴奋点,于是玩游戏的不玩游戏了,看小视频的也不看了,一个个在蹲厕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冷不丁拿起手机来啪啪两张,加个滤镜,调个暗角,装个相框,迫不及待的去投稿、去参赛,生怕错过了改变命运成为艺术大师的机会。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日赛、周赛、月赛、季赛、年度赛等等不一而足,快男靓女好声音那种娱乐快消制的节目,被摄影圈学习的淋漓尽致,没人再关心为什么要拍照,没人再思考照片的意义。拍照片就是为了参赛,参赛就是为了获得奖品和名声。于是小时代里那种华丽的撕逼大战,在各种摄影赛事里也蔓延开来。认不认识不重要,你们在我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就应该给我/点/个/赞;你的粉丝没有我的多,凭什么你获奖我没获奖;你的照片拍的真烂,都露大腿了有伤风俗,主办方也不管管,我要抗议,我要举报!结果叫嚣了半天,也没有人回应,那就更气急败坏了,恨不得找到对方家里的地址,给他寄一坨大便过去!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卵用!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据笔者观察,弥漫在摄影圈里的虚荣之风,在一些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显著,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许多的年轻人,反而不在乎这些虚名,个个在摄影圈打情骂俏,玩的风生水起。其实粉丝多也好,被赞的多也罢,都不能证明什么,也不会被人记住。人们记住的,是某一张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人们尊敬的,是一种不为名利踏实做事的胸怀!所以你参加再多大赛,获得再多礼品券也没用,都是浪得虚名。本来拍照,就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情,玩的开心就好,真要争个孰是孰非,是徒劳的事,毕竟文无第一!

摄影圈让人讨厌的4个乱象,不止老法师器材党

国内摄影艺术的历史,无论从积淀还是时间,都和西方相差很远。好在最近几年兴起的智能手机,让全世界的手机摄影爱好者,都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说还有所差异,那无非就是背后审美教育的缺失,和自我思维的局限导致,而这些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善的。不管怎样,目前充斥在各大摄影圈的这些不良行为,都是不好的现象。如果每个拍照片的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踏实下来,想想自己拍照片是为了什么,多看点经典摄影画册,用心搞点创作,打破自我思维局限,勇于尝试和创新,那么手机摄影的便捷和随时分享功能,必将给所有人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