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十大特色文化】道教文化

【莱阳十大特色文化】道教文化

莱阳的道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宋金元三代,道教在莱阳的活动特别活跃。宋代的刘操、金代的马丹阳和元代的丘处机,都是道教的大宗师,他们在莱阳都有行踪。特别是马丹阳在去世前的一年里,携谭处瑞、刘处玄、孙不二、丘处机等定居莱阳传播全真教,此时的莱阳成了全真教的中心。

跟刘操有关的遗迹有:嵯峨山西北的千年古寺刘海寺和嵯峨山霍山南坡上的白云洞。在民国《莱阳县志》里记载着一篇丘处机撰写的《刘海蟾入道歌》,详细地记载了刘操出家入道的经过。该碑在莱西望城观里,为丘处机手书。

金代贞元大定年间(1153~1189),道教的北七真人马丹阳、刘处玄、谭处瑞、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在莱阳进行了长期的道教活动。跟北七真人有关的遗迹有游仙宫、丹阳殿、迎仙观、八角庙(会葬阁)、四真庄、留衣庄、三教堂等。在民国《莱阳县志》里的《丹阳真人归葬记》的碑文,详细地记录了马丹阳羽化于莱阳的游仙宫后,先移葬于宁海故茔,而后又隆重归葬莱阳的情况,碑文中称誉马丹阳为道教中的“颜回、曾参”。数百年来,马丹阳及其它真人在莱阳的传说很多,亦真亦幻,脍炙人口,生动地反映了七真人在莱阳频繁活动的盛况。

跟丘处机有关的遗迹主要是望石庙、四真庄和会葬阁,传说邱祖到江南传道时,用袍袖带回来一个弟子褚遂良,经过莱阳时,将他扔在了莱阳,于是褚遂良在此建庙。另有传说丘处机的龙门派是在莱阳龙门山创立的,龙门山也的确有不少道教的传说和遗迹。在会葬阁(俗称八角庙)里有马、刘、谭、丘四真人的石雕坐像和记载他们合葬任风子的碑文。

另外,吕洞宾是神仙榜中的人物,虽然时代和行迹无可稽考,但是他被尊为全真教祖师。传说他在渡海之前,曾在莱阳的凤凰山上修炼过,吕仙洞上的吕仙石像赫然在目,这也是道教在莱阳的重要遗迹。

明清以后,莱阳的寺庙院观遍布城乡,达50多座,其中半数为道观。明清两代,民间很多人任信奉道教,文化人都讲究性命之学(全真教的养生保真之道)。史籍记载莱阳著名的道观有:柏林庄的古柏院、红土崖的仙观寺、凤凰山的广福院、西至泊的孙元君庵、西关的药王庙、马山的关帝庙、大明村的三教堂、磊山后的磊山庙等,直到1931年民国政府废除佛道后,还有部分道士活动于社会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