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莱阳文化」大理石文化

「莱阳文化」大理石文化

开采

莱阳大理石在明朝初年似乎还没有被发现,那时人们制作石槽和石碑、牌坊等雕凿石器,主要使用一些杂石,如冯北石和亭山石等。

明代后期人们开始发现并使用大理石,因其质地细膩,条纹华丽,被视为宝物,称其为“文石”。

到了清代,嵯峨山后的江旺庄村开始大量出产大理石,并形成产业,主要制品是石臼、石磨、碌碡、门枕、阶石、墓碑、石雕和牌坊等,于是在莱阳民间普遍开始使用大理石。到了清代中后期,莱阳大理石逐渐为外界所知,在北方享有盛誉,并多次被朝廷征用。是用莱阳大理石雕造的。一座座精雕细琢、美轮美奂的大理石牌坊遍布城市街道,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大理石雕刻的“博物馆”。

「莱阳文化」大理石文化

石矿

“莱阳七十二牌坊”在中国北方闻名遐迩,成了莱阳城的标志性建筑群。由于大理石深藏地下,尤其优秀的大理石材更难采挖,几百年来石匠的生活都很辛苦和贫穷,

莱阳曾产生过《石大哥的传说》,故事讲嘉靖年间莱阳进士初彭玲在朝为官时,曾回家乡为一个屈死的状元寻找碑石,官差落在一位老石匠身上后,最终感动神灵,龟石托梦现身,而石匠立功后却落得了个“叮叮当当穷石匠”的封号。

邻县的集市上买卖石器的都是莱阳人。1958年,“莱阳绿”、“莱阳黑”两个大理石品种参加了俄罗斯世界博览会,一举夺得了世界金奖,莱阳大理石被评选为世界六大石材之一。

「莱阳文化」大理石文化

莱阳绿大理石

1959年,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到莱阳调用了数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1978年以后,莱阳的大理石开采、加工、销售规模越来越大,大小企业数百家。大理石矿全部采用机械作业,可以深入地下100余米,采到的大理石质量更佳,主要是用于制作建筑装饰板材,也进行石雕加工,年生产能力达5万多立方米,创造产值过亿元。

大理石生产成为莱阳的重要产业之一,吕格庄镇一带不少农民赖以谋生。而遍布嵯峨山区的大理石矿坑,其深邃壮观,也成为嵯峨山下、五龙河畔的一道新景观。

(整理:赵松枝 唐风新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