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進入電動車時代,消費者們一邊感受著電動車的成本低、夠安靜、加速快等優點,一邊卻又被不靠譜的續航里程所困擾著。

但困擾電動車主們的只有續航短而已嗎?不見得,充電效率和充電便利性也是關鍵因素。

關於三者之間的焦慮問題,EVLAB電動車實驗室這次特意邀請了三位汽車圈專家工程師現身說法,和讀者朋友們一起來分享有關電動車焦慮的那些事兒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我曾經開過一週左右的寶馬i3,僅上下班通勤。

這款車標稱續航271km,EPA工況181km,本人駕駛習慣下續航保持在190km左右。

車離手後,除了髒話之外,我還有以下想說的: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對於電動車來講,比續航更讓人焦慮的,是充電啊!北京本來是充電樁分佈相當密集的,但問題是這麼多充電樁也喂不飽日趨增長的電動車數量啊!寶馬i3續航短,我認;充電樁不夠用,我也認。但以下經歷著實讓我Go Die!

我司地庫本來有五十幾個充電樁車位,但都屬於第三方運營那種,除了電費之外還要收取每度電8毛4分錢的服務費窩日!這樣算下來,充一度電要花將近兩塊錢!

寶馬i3的百公里電耗為13.5度,在電動車中屬於比較省的了,即便如此,折算下來每百公里的電費也有30元。什麼概念?卡羅拉/雷凌混動百公里油錢比它只多了10塊錢!

像我這種通勤使用第三方充電樁的,完全是坐等挨宰。所以買電動車,必須自家有充電樁,然後你就得有一個私人車位,然後你就得算算弄個私人車位多少錢了……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還有更倒黴的經歷,某天上午我去外面辦事,中午到公司充電車位已經佔光了(七八臺汽油車大大方方停進充電位……)。沒辦法,我只好開車去外面找充電樁,找了有四個地方,充電樁全都用不了!羅列一下原因,大致有以下這些情況:

一、APP顯示有位置,不收停車費,完美!

笑哈哈開過去,才發現那個充電樁已經廢棄了,連特麼電纜都斷了……

二、企業園區內,附有停車位,不收停車費,完美!

笑哈哈開過去,進去之後發現,那是快充樁,寶馬i3不支持快充!然後國家電網的慢充接頭跟i3接口又不適配!

三、普通小區內,停車費2元/小時,有三個充電車位,完美!

笑哈哈開過去,咦?怎麼車位上還立著三角樁?原來他們為了保護電動車主,需要用APP掃碼然後三角樁會自行解鎖,讓你停進去!很好,很貼心的設定嘛!笑哈哈掃碼,卻發現掃完沒反應……

四、同樣在一個小區內,停車費不貴,七個充電樁!

而且有我公司地庫那種,肯定能用,完美!笑哈哈開過去,結果還被保安攔住,說裡面的車位都是業主租的,充電樁也不能隨便用。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至此我放棄了,想著回公司先找個普通車位停下,等下班的時候人都走了我再去充電樁那裡,大不了自己加加班在公司多待兩三個小時。最終幸運女神還是眷顧了我,原本一輛霸佔充電車位的汽油車開走了,我瞅準時機趕緊停了進去,安心享受昂貴的充電服務。

後來,我跟一位開電動車的同事交流,他給我看了手機,我才發現他手機上有一整屏都是充電樁APP……通過以上這些事,我想說:電動車續航焦慮都是其次的,咱能不能先把充電焦慮解決一下?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即將成為電動車主的來現身說法,其實這個問題要分情況:

如果家裡或者公司有固定充電設施,每天可以滿電出發,那我覺得200公里的續航就夠用了。畢竟單日駕駛超過200,在大城市也不是那麼常見的。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如果沒有固定充電設施,那麼車主至少需要預留至少10%的電開去充電樁,那這個里程就是“每天平均通勤里程*能夠接受最大充電間隔天數*1.1*1.1”。以上,公式中的後面一個1.1是所謂的“安全係數”,主要是以防意外情況出現。

那麼我以每天通勤50公里為例,能接受一週去充電一次,那這個具有安全感的續航就是50*7*1.1*1.1=423.5公里……請問,市面上又有多少能達到這個續航的電動車呢?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另外還有一點,在外面充電,很多情況會遇到充電樁故障或者被油車佔位,造成用戶沒有安全感,這也是一個需要充電樁運營商解決的問題。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我個人認為,現在續航基本不是主要問題。

400至500公里的里程,跟燃油車其實差不多。

但問題是,充電速度太慢。

按照目前的百公里電耗水平,按照10-15度每百公里計算,500公里續航里程需要50-75度電(工況法,也就是工信部公佈的電耗水平)。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可以看出,2018年第17批新能源車目錄中,平均續航里程超過300km,最大的超過400km,而單位里程電耗平均不到14kWh/100km,續航超過400km的車型中,單位里程電耗表現最好的是12.98kWh/100km。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50-75度電,家用充電器基本是殘廢了,需要超級充電器。現在主流超級充電器的充電功率大概100kW,需要45分鐘才能充滿。而且這還是理論時間,實際上鋰電池到了快充滿的時候,需要的是慢充。當然,就算是不充滿,超充半小時,時間也不短了。

此外,超級充電器是不可能密集佈置的,原因是電網受不了!大家認為(低功率)公共充電樁就夠用了,原因是電動車還少,現在勉強夠用。一旦電動車銷量起來了,遲早不夠用的。佈置太多,也涉及到電網容量的問題。


純電車不暢銷?續航短只是小問題,真相只有車主知道


這裡多說一句,真有人以為電網供電是無上限?電網給各個用電單位供電,會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住宅小區配電根據住宅面積不同,單戶供電功率也不一樣。

總言之,小區電網的總容量是有個上限的。

而現在要裝3kW、7kW或者11kW的家用充電樁,少數幾個還可以,多了就沒有額外的容量了。所以100kW、150kW甚至更高功率的超級充電樁更是不可能了。要裝的話,就要專線供電,很有可能涉及到當地電網的改造。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