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消极影响?

精致也自律的男孩纸


要想摆脱原生家庭,就要知道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英文为family of origin,由美国的心理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在1960年代提出。

如果你问萨提亚什么是原生家庭?她会说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家庭,包括看护人及其兄弟姐妹。

原生家庭的父母不一定是他的亲父母,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就是由亲生母亲交给养父母抚养长大,而养父母才构成了乔布斯的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深深影响了你看待别人、交往朋友的关系,也会影响你组建新家庭后的家庭关系。《都挺好》里的老大苏明哲为什么一直喜欢爱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甚至不止一次地欺骗他老婆,不顾自己小家庭生活质量的降低, 这和他母亲的影响不无关系。

那么苏明玉的拒绝就完全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了吗?

拒绝的本质是反影响。母亲希望苏明玉平平淡淡,苏明玉非要轰轰烈烈。母亲希望苏明玉长大嫁人,苏明玉就是不想谈恋爱。

想拼命摆脱家庭的苏明玉,其实还是受到了家里人的影响。

无论你承认还是否认,而原生家庭给你的最大影响就是设计了你的人生脚本。

而你的生活都由你的人生脚本决定。

心理学家伯恩艾瑞克·伯恩在《人生脚本》一书里提出了“人生脚本”这个概念。人生脚本包括

  1. 父母的指令

  2. 在指令下的人格发展

  3. 童年时期的决定

  4. 总是以某种特定的方法成功或失败

  5. 确信的态度(当下对过去的事坚信不移)

我们的人生脚本分为三种类型:赢家脚本、非赢家脚本和输家脚本。

赢家总是信心满满,坚信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未来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输家总是事后诸葛亮,后悔要是当时我怎么样就好了。而非赢家则是看到装着一半水的杯子后,庆幸至少还有半杯的水,非赢家不想赢,而只想平局。

当然,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但是日常真正的言行却暴露了他们真正的企图。苏明玉母亲的言行,就很明显期望苏明哲成为赢家,苏明成是非赢家,苏明玉则成为输家。

那么,如何改变你的命运?

人生脚本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变化和重构。你可以通过重新叙事的方式修改你的人生脚本。

在《都挺好》的最后,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症,明玉辞职在家照顾他。有一次犯病他存了钱给明玉买习题集,苏明玉感动的大哭,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件事改变了苏明玉的人生脚本。

在苏明玉原来的想法里,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她的人生脚本里充满了这样的情景:母亲从未给自己加过鸡腿、不让自己上高三补习班、让学习繁重的自己给二哥洗衣服、让自己让免费的师范生。

所有这一切,因为这件事,让她对过往的一切进行重构。她搜集了记忆中父母对她的爱,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脚本,从而影响了她未来的言行和表现。

幸运地是,你看到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这个方法,你就无需通过偶然地事件触碰,才能逆天改命。你可以主动地去修改你的人生脚本,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去吧,让你成为你自己。


心际花园


如果不想受他们控制,那就尽可能地远离他们。

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做父母,就生养了孩子。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或者说符合他们期待的爱。比如孩子成绩好了,他们才开心,孩子有出息了他们才会爱孩子。这都是内心的匮乏。

我们不必对他们抱有完美的期待,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在家里是痛苦的,那就远离他们。

我说说我自己成长故事。

我现在毕业十年了,一直在远离他们的城市,一个人打拼。当然说不上多好,不过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即使是跪着,我也要走完。

如果听我妈的,我早就下学,出来打工了,根本没有可能读到大学。她总是觉得家里没钱,读书也是浪费钱,死死地抓住钱,一分钱不花,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真的,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过年回家的时候,我们经常因为生活理念的不和斗嘴。


从来不买衣服,还穿几十年前的旧衣服;尽量不上街买菜,自己种;冰箱里的肉啊蛋啊这些好东西,都是放到过期坏掉,还不舍得吃呢!

我爸出来打工多年,见多识广一点,知道没有知识,不读书是不行的,就是因为他的支持,我才有机会读完大学。他是我要感谢的人。

不过现在也和我妈一样,死命地催我结婚。

我哥是干建筑活一辈子了,跟我说话只有一个话题,就是钱。今年赚多少钱了,家里干嘛干嘛要花钱。要我应该怎样做才能赚更多的钱,当然我是一句也不会听的。


想要做到完全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我现在的性格内向、强势、急躁,就跟妈的性格特别像。就像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玉说的那样:我变成了自己曾经最痛恨的人模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说是:意识到了,有觉察了,尽量避免。


杨文华61


我的家庭也有和你说的类似的情形。

在他们眼里,没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编制工作,大学就白读了,不会体谅我在外工作的压力,一味的否定我,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不会支持我,不会与我交心,曾几何时,我痛苦的连家也不想回,即使回去也待不了几天,就想逃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揪着原生家庭得这种痛。因为他们的观念根深蒂固,我无法改变,尽量不在语言上产生碰撞,不想在那层隔阂上再增加一层。

长大后,我实现了基本的自给自足财政自由,不依靠他们的力量生活,尽量脱离和他们负面的交集。

学学苏明玉,哪个家庭也有些糟心事儿,那就让自己变好,变强大起来吧!


七丫点评


《自强不息,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竹子”是一个敏感的女孩,情绪烦躁,焦虑,自我封闭,总一个人待着,胡思乱想,觉得没有一个人是爱自己的。不喜欢与人交流,不喜欢和别人制造记忆,不喜欢和别人联系,也不信任他人。从根源上来说,这一切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创伤,中学就不得不辍学,一个人到外面闯世界。她有很充足的理由怨恨家庭和家人,但她有一颗高贵的心灵,这颗心灵善良,宽容,积极而永不放弃。她选择了自强不息,跟随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牢牢撰在自己手里!

把之前咨询的录音全部集中听了一遍,把我和老师的咨询做了一些总结。

首先第一次咨询时提到最困扰我的是经常想起以前的事,突然发现好像最近没怎么再想起了。最近工作也比较忙,生活也充实很多,好像也没太多空余的时间去想那些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的事。如果以前是让自己注意在循环往复的痛苦里,那么现在我该学习怎么分配和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业余时间的安排。

现在的生活内容,想想看和之前好像没有太多变化,又好像有很多改变,是内在对生活的态度及自我发生了变化吧。之前生活内容主要是吃饭、睡觉,工作,还有回忆痛苦,没事的时候主要在看电视,这是我以前转移注意力的主要方式。让自己的思维注意在剧情里就不会想其他的事。现在换了新工作,工作模式和节奏都和之前的工作不一样。现阶段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适应新工作上面。有时觉得压力特别大,下班之后的所有业余时间都拿来用自己之前熟悉的方式放松。虽然知道这样对自己没有帮助,但那样我会觉得舒服

代老师点评:熟悉的模式不一定都是不良的,有时候我们需要从本源上才能化解问题,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暂时的缓解或稍微休憩一下而已,此时有一定积极作用的都是可取的。

以前你问题的根源不能自我化解,采用的方式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帮助的,现在你已经明白了问题所在并走出了以前的心理障碍,只是面对工作的压力,生活中的劳累,这时候能给我们带来缓解与心理释放的方式,无论是你以前熟悉的方式还是自己探索出的新的方式,都是有效的方式。

有时候仍然会不自觉的沉溺在自己固有的熟悉的人事物里面。于是现在偶尔会陷入之前的思维模式和现在新的思维模式里面矛盾、挣扎、徘徊。但我觉得矛盾本身也代表了现在的我和之前的自己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区别就代表着改变。

现在的生活内容除了新工作让我有些吃力以外,不加班的时候就会去上油画课,很意外的老师说我活的很好,本来觉得自己没有一点点绘画天赋,可能会画的不怎么样的。所以还是挺开心的。

写到这里的时候手机里的录音在放着代老师说想的越多就会做的越少。想的多不是意味着会做的多,而是一定会做的少。我该学着少想甚至不想,直接做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我和家人直接联系还是很少,就像你说的,原生家庭我早就回不去了,只是自己之前一直都不甘心,只是嘴上说着无所谓,现在也懒得想这些事,和他们关系亲也好,疏远也罢,没有执念了,也许我以后结婚有自己的孩子之后会比较体会和理解他们,然后改善彼此之间的距离,一切都顺其自然,不强求。毕竟这不是我一个人努力就可以的。我努力过的好,活的精彩,他们也会感到安慰的。不必在关系上有太多强求。

和别人的沟通方式是我感觉变化最大的。之前我在生活及工作中除了必须面对的人,其他人基本没有交流。这次换的新工作有很多同事,虽然每天打交道的人都是那几个固定的,其他人在工作上虽然没什么交集,但是交流上没什么障碍,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和交流。老板在我过试用期的时候说我适应能力很强让我很惊喜。

刚从咨询中心回来的时候,基本上只要有时间就会去附近的公园跑步,或者和朋友聚聚,出去玩或者吃个饭什么的。还组织几个朋友去爬过山,我怕高所以故意选了有玻璃栈道的山去爬的,很刺激,上去也发现没有认为的那么害怕。

换了新工作之后一直比较忙没有去跑过步了,改成骑单车了,很多年没骑了,第一次骑还有点害怕,现在骑的多了还挺溜的。不下雨的时候都是骑车回家的,比较远,要骑一个小时左右,学油画的地方在住处附近,不加班的时候就会去画画,加班了就直接骑回家。洗洗弄弄看会电视就很晚了。依然有些拖延,依然会不自觉的用以前的方式打发时间,我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应该很忙才对的,居然还需要打发时间。所以偶尔会检讨一下自己,可能最近做了很多之前不熟悉的事,一时之间很慌乱,于是就开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安抚自己。所以我现在偶尔会陷入另一种矛盾之中,但我会用几次思考的过程慢慢自己疏通自己,差不多已经找到规律去解决某些发生问题时该给自己做怎样的疏导和解决方案。我自己是这么想的,不知道在代老师看来有没有什么偏差?

代老师点评:认识很正确!生活就是不断的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的过程。譬如我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让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薪水增加,个人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可以说,我们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提升与发展的!我们不是让生活中没有问题,而是我们面对问题,学会问题解决,这是关键。

至于格局和认知,我想只要我把细节的东西慢慢完善了,很多东西自己就渐渐会形成相应的模式,不必刻意去给自己画个更大的圈,如果之前封闭的生活方式是小圈的话。

最后,感谢代老师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和启发,我想我会一直记得你。虽然咨询时间以外没有联系过你。因为感觉你们咨询师是不便和资客有太多私下的联系。最后还是希望代老师能在最后一次咨询的时候多提些建议和给我。我会在接下来自己疏导自己的工作中好好做的,明年若是还有什么疑惑,我再找你咨询。

最后祝代老师所希望的都能实现!(这句话是我在陪那个小妹妹签名的时候听一个帮她签名的阿姨说的,个人觉得比梦想成真要有诚意很多哈哈!)

后记:面对原生家庭的创伤,有人沉溺于创伤中一味的怨恨父母,让自己继续陷入痛苦的深渊;有人甩开原生家庭,成长并成就自己,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里;有人一边埋怨着父母,一边成长着自己,让自己的后续人生都打上灰色的烙印……更有少些人,给自己想象出各种原生家庭的创伤,让自己和家人都带进痛苦的深渊!当然,对问题的不同认识与选择,一定会有不同的人生。可以这么说,无论问题的起因是什么,自己的承担性、决心、耐心、行动力是走出心理困扰最关键的因素。


心理咨询师韩美龄


不管对谁来说,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是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是我们学习语言走路生存的第一个地方,然而也是最容易感受幸福和痛苦的地方,以至于走出原生家庭后,它的影响还是辐射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难以摆脱。

那要怎么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消极影响呢?希望下面我提的这些建议能帮到题主:

1、增强自我意识,把重心转移。太过于把家庭摆在重心的位置,太容易受家里人话的影响,自我识就淡薄。这时我们就得先把自己放在重心,听自己内心的话,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把自己发展好了别人自然无话可说了。

2、多交些朋友,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记得有人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趁独立的年纪多学点东西,和朋友聚会,健身,学习语言,旅游,当你开始忙绿的时候你就不会在纠结家长里短,眼界还有心情都会开阔很多。

3、态度坚决,明确自己要什么。多和家里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哪怕没人听进去,至少你说了沟通了,不做就不做,不要死杆就直接去做就好了,毕竟以后的人生是你自己不是你家人的。


小伙伴爱生活


这个你太过于的忧郁了。可能和父母之前的沟通不当,把矛盾更大化的激发了,让你觉得事情非常的严重。

父母会参与我们的学业、工作、爱情、婚姻、生儿养女,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父母说的对,自己也认同那么做好事情的同时让长辈得到满足当然是最好的。

如果如同问题所说的,既然你没有住一起,首先沟通的时候,可以先应着父母和父母打太极就好,然后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毕竟他们也不会来到你的身边影响到你,最好的打消他们的方式,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然后赚到一定的财富,长辈不会看其他,财富是最直接的效果,会让他们支持你并且以你为豪。首先长辈们的出发点都是想为你好,但是可能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但是也没有必要去让矛盾扩大,我们可以应着长辈,让他们放心,然后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Freedom情感心理


这个问题等同于问我如何培养 独立意识 了,对小孩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精神毒素将影响很久。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无解,只能随时间慢慢淡化。

我唯一能给的建议是不要人为增加毒性。

比如,离异的人喜欢主动把自己的仇恨传播给孩子,让他恨对方,让他相信一切的责任都是另一方导致的,从而达到洗白自己的目的(潜意识进行时),这对孩子是不利和不公平的。孩子原来自发形成的爱被思想植入性地转化成了恨,对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的。

更多的建议就没有了,原则上面也说了,就是不能人为增加仇恨值。


枯寂百年


悲伤时,通常听悲伤的音乐,更有好的感受;摆脱悲伤,用直接听欢快的音乐,效果不好。同样,先结交有同类遭遇和过往的朋友,也许是个初步的尝试。走出悲伤,有了健康的心境,就无所谓了。


红酒入杯不喝浪费


跟自己和解吧,现在自己有孩子了能理解父母当时的不容易,和好。父母也只是普通人没有超能力。


用户5503347277173


最快的话需要疗愈,平时时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是否处于负面,及时调整到积极的状态,情绪好坏的选择权在我们手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