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她接回兒子的骨灰 握著兒子戰友的手睡著了

特寫:她接回兒子的骨灰  握著兒子戰友的手睡著了

村裡祭奠小廣場

特寫:她接回兒子的骨灰  握著兒子戰友的手睡著了

同學來祭奠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4月5日訊(記者 梁雯)4月5日下午,在濱州市鄒平市孫鎮大陳村的小廣場,舉行了張成朋烈士的追悼儀式。小小的廣場被人群擠滿了,大陳村村民、隔壁村和鎮上的群眾,都自發地來到這裡,祭奠這位在涼山木裡縣火災中犧牲的年輕英雄。

張成朋的骨灰已經於當天下午早些時候被安放在了鄒平市烈士陵園。很多村民沒能去安葬儀式現場,村裡的這個小廣場就成了他們寄託哀思的地方。整個下午,不斷有花圈和花束送到這裡,小廣場周圍被鮮花滿滿的簇擁著。廣場兩側掛起了一幅輓聯:英雄浩氣千秋在,烈士忠魂萬古存。有人獻完花,抬頭看一眼,便忍不住紅了眼眶。

特寫:她接回兒子的骨灰  握著兒子戰友的手睡著了

張成朋家大門

特寫:她接回兒子的骨灰  握著兒子戰友的手睡著了

張媽媽在沙發上休息

簡樸的追悼儀式很快結束了,但對於張成朋的家人來說,孩子的犧牲帶來的悲痛遠遠沒有結束。在距離小廣場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有一棟普通的紅磚房,大門口上方掛著“家和萬事興”的牌匾,只有門梁右側兩張小小的金屬牌,顯示出了這戶人家的特殊之處——“光榮之家”“光榮人家”。這裡,是烈士張成朋的家。

記者走進院子,發現院裡站著不少張成朋的親人和前來悼念的群眾,大家胸前戴著白花,都紅了眼眶。在正屋西首靠牆的位置,有一張鋪著淺色床單的沙發,張成朋的母親正躺在沙發上休息。一路帶著兒子的骨灰從西昌回來,她的眼淚幾乎沒有停過,回到家裡,疲憊不堪的她終於擦乾眼淚,靠在沙發上閉眼休息一會。村裡幾個相熟的婦女陪在她身旁,見她睡著了,紛紛放低了說話聲音,有人怕她著涼,張羅著拿床小被子給她蓋上。“你們別忙活了,家裡都是大厚被。”張媽媽微微睜開眼,阻止大夥兒為她操心。大家沒聽她的,有村民出了屋子,幾分鐘後,抱著一床白色的薄被子回來,輕輕給張媽媽蓋在身上。

“靜下心來,睡一會就好了。”一位中年婦女輕聲勸說著。得知張媽媽今天在路上崴了腳,一位年輕女子立刻掀開薄被的一角,輕輕為她揉著腳踝。

休息了一會兒,張成朋生前的戰友劉榮基進屋來了。張媽媽聽見動靜,掙扎著坐了起來,想要拉住劉榮基的手。劉榮基趕緊上前兩步,安慰她說:“您躺著就行。”“戰友真好啊。”張媽媽感嘆著,伸出左手緊緊握住劉榮基的手,輕聲說著話。她太累了,在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中,終於睡著了。看見張媽媽終於睡熟了,劉榮基輕輕把她露在外面的左手放回薄被裡,隨後和其他村民一起悄悄退出了屋子。

天色漸漸暗下來,一個黑瘦的中年男人進了屋,他是張成朋的父親。發現妻子睡著了,他又默默地退了出來,進了西邊的偏屋。三個看起來和張成朋一般大的男孩跟進去,他們是張成朋在家鄉唸書時的同學,大家都沒說話,其中一個大男孩忍不住抹起了眼淚。張成朋的父親沒哭,他只是默默地坐著,點了根菸,良久沒有說話。

在張成朋家門外,記者採訪了從西昌送張成朋骨灰回來的戰友劉榮基。“犧牲的27個英雄都曾是我的戰友,追悼會的時候,我一抬頭,他們的照片都掛在上面。如果我不退伍,這次我肯定跟他們一起出任務…”說到這裡,劉榮基沉默了。這個年輕的小夥子神情肅穆,但這一次,他並沒有哭。

“成朋上學的時候就跟宿舍裡的同學說,他想當兵。”剛剛在屋裡抹眼淚的同學告訴記者,成朋一直想當兵鍛鍊鍛鍊,一起唸書的三年,成朋的內務一直都是最棒的。

天色越來越暗,離開張成朋家的小院,記者在祭奠的小廣場上看到16位年輕男孩。他們也是張成朋的同學,為了送老同學最後一程,專門包車趕到陳村來悼念。暮色中,16個人默默站成一排,拉起黑色的橫幅,上面寫著“致敬英雄 同學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