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清入關以前,宮廷宴席非常簡單。一般宴會,露天鋪上獸皮,大家圍攏一起,席地而餐。《滿文老檔》記:“貝勒們設宴時,尚不設桌案,都席地而坐。”菜餚,一般是火鍋配以燉肉,豬肉、牛羊肉加以獸肉... ...清入關後,情景有了很大的變化。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可以說,“滿漢全席”是我國飲食界的傳奇,但是,它的誕生絕非偶然。而是因為:當時的滿清統治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滿漢全席”則成了體現“國力昌隆”的產物。

滿漢全席的菜品種類、規模、製作流程、工藝等均堪稱宴席之最,這桌菜運用的各類食材飛禽走獸應有盡有。單就滿漢全席的點心說起,各類點心分別運用了包括:油、酥、發等六種技法,充分的發揮了面的特性。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而食材的改刀則用到了包括剖、片、飄等二十多種刀法,至於烹飪技法,更是蒸、煮、燒、燉應有盡有。僅從冷盤的擺放方式上就有十幾種,想要擺下這樣一桌宴席至少要用到幾百件餐具。並且,清朝官員在以滿漢全席宴客時,賓客通常會先吃滿菜,稍後再上漢菜,上菜的過程被稱為“翻檯”,也就是使案臺煥然一新之意。

賓客之中既有滿族人,也有漢族人,滿漢全席兼顧了兩族人的口味。而“翻檯”除了能讓兩族賓客大快朵頤外,更是一場滿菜廚師與漢菜廚師之間的博弈。雙方通過“鬥菜”展開競賽,然後,從對方的作品中汲取長處,應用到下一次烹飪中。在廚師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較技中,滿漢全席變得越來越精美,滿菜與漢菜不相上下。

後來,人們乾脆不再“翻檯”,將兩系菜品共置於一大案上,“滿漢席”就這樣變成了“滿漢雙全席”。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乾隆登基後,國家發展尚處於康熙時期的餘溫中。自努爾哈赤提出“滿漢一體”的思想方針後,歷代滿清統治者都以此為目標,為滿漢統一做出不懈努力。清朝統治者對漢族人民施行了綏靖政策,並且,也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乾隆朝“滿漢一體”已初見成效,得到了滿族統治階層的廣泛認可,“滿漢全席”則更是迎合了這種政治觀念。

歷史上,每逢盛世都會出現應情應景的宴席。例如:在唐朝盛世,就出現了“燒尾宴”、“曲江宴”等聞名天下的宴席。除了滿漢全席外,乾隆朝還出現過“千叟宴”。我們可以將此看作一種社會發展在飲食上投射的縮影。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先輩們為自己留下充盈的國庫,乾隆根本不需考慮開源節流,有恃無恐,所以,鋪張浪費在所難免。乾隆的飲食非常考究,御膳房採辦食材的費用每年都是一大筆開銷。由於,皇帝喜歡美食,所以,御膳房這個部門在宮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乾隆皇帝甚至在御膳房中分設了檔案處,其目的就是為了收羅天下食譜為自己所用。

至此,御膳房的廚子們絞盡腦汁發明新菜,各式菜品包羅萬象,從以茶葉為主要食材的“茶宴”到極具草原民族特色的“大蒙古包宴”一應俱全。乾隆的口味偏淡,喜歡南方菜,所以,御膳房的廚子們特地學習了淮揚菜的烹飪技法,御膳中的“漢食”菜譜增加了許多南方菜。由於,滿人皇帝偏愛漢食,這也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滿漢食物的進一步交融。

乾隆喜歡漢文化,所以,在全國推廣漢學,並在科舉中開設相關科目。在乾隆的倡導下,全國掀起了漢文化風潮,作為漢文化中的關鍵環節,漢族飲食也是得到了一定的發揚。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其實,乾隆出巡,目的有三:

一是、政治上的需求;二是、喜歡遊覽山水;三是、為品嚐天下美食。乾隆登基後,屢次興師動眾的出行,所過之處盛況空前。地方官既要滿足乾隆的食慾,還得別出心裁找到刺激乾隆爺胃口的嶄新漢食,所以,迎合乾隆的飲食習慣便成了一種必然趨勢。官場和民間更是受到乾隆潛移默化的影響,飲食界中的滿食漢食逐漸有了融合的意向。

從宮廷到民間,飲食風俗就像季節的變幻,隨著乾隆掀起滿漢美食的季風,“滿漢全席”水到渠成。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畫舫錄》中,則記有一份滿漢全席食單,這是關於滿漢全席的最早記載。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史籍記載,乾隆與皇后在第五次出巡時來到山東曲阜,還將公主嫁給了孔氏後人。乾隆為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就包含一套“滿漢宴——銀質點銅錫仿古象形水火餐具”,這套餐具共計四百件,全部擺出來能夠盛裝一百九十六道美食。打造這套餐具的是潮州顏和順的銀匠楊義華師父。

也許是老百姓從乾隆爺賜給孔府的這套餐具中窺得聖意,一夜之間,各大酒樓飯館中紛紛推出“滿漢全席”,自此,風靡飲食界。

據《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一書所載:1959年的十年大慶中,為了向全世界展示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商業部召集各方名廚,並且,請專人發掘了九百多種古老菜譜。各位廚師集思廣益,最終,做出了新式的“滿漢全席”。其後,“滿漢全席”不斷的被豐富與發展,最後,在今天已經形成了200多道各具特色的菜點。

乾隆皇帝真捨得花錢,光吃飯一樣,普通的達官貴族想都不敢想

雖然,現今的“滿漢全席”不是所謂的清宮御膳,但是,從它產生的實際過程來看,它無疑是中華飲食文明的集大成者,這一點,甚至比它是純粹的宮廷菜要有更高的價值。因此,我們將後人整理出來的“滿漢全席”稱之為“中華民族飲食上下五千年的一次大總結”也不為過。

【《滿漢全席之菜式》、《揚州畫舫錄》、《滿文老檔》、《老北京的風土人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