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乃大爭

錢鍾書住清華園時,養了一隻貓,那隻貓老愛跟鄰居的貓打架。即使是寒冬,只要他聽見貓叫,就從被窩裡起來,拿跟竹竿去幫自己的貓打架。

每一次,夫人楊絳都要起身去阻止:“別爭,別爭,傷和氣!”

不爭,是楊絳一輩子的主題詞。她藉由一首英國的詩,譯出自己的所想:“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紅塵多事,諸多困擾,唯有不爭,自在人間。

不爭,乃大爭

不爭,乃大爭

人們疑惑:“不爭,豈不是消極的生活態度?”

唐朝的布袋和尚,觀察了農夫插秧後,寫了一首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農夫插秧是一邊插,一邊後退的,無路可退之時,便是插好秧之時。

倘若只顧眼前,只想一味爭取前進,最後卻一事無成。

人生很多時候皆如此,看似不爭不奪地後退,曠日持久,便知曉其實是在前奔。

不爭,乃大爭

不爭,乃大爭

名利徒有其表,人們卻常為名利所囚。古人言:“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李健出道多年,拒絕公司緋聞、炒作,拒絕大量商演邀請和綜藝。友人勸他:“多露臉,觀眾才不會忘掉你,才能一直紅。”

可李健還是拒絕:“爭名奪利沒意思。”,迴歸家庭,專注創作音樂作品。一年中大半年都在隱居,李健每天都是在家中院裡早起喝茶,閒時種花,剩下的時間就寫歌,創作。

雖長久隱居,可只要李健一出現開演唱會,一定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很多時候,不爭並不是不進取,而是一種低調的智慧,懂得取捨,潛伏靜待。

唯有內心歸於淡泊,不染世俗塵埃,不爭朝夕名利,才能暗香盈袖,自在人間。

不爭,乃大爭

不爭,乃大爭

佛家言:“人生有三毒,貪嗔痴。”貪為三毒之首,一切身心苦役,皆有貪念而起。因為貪,所以去爭。

康熙年間,張、吳兩家人因為建房佔地的事情,起了糾紛,互不相讓。張家人寄信給家中長子,也是朝中宰相的張英,希望以官職為家中撐腰。

沒想到回信只收到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深感愧疚,於是讓出三尺地。吳家人深感張家人沒有仗勢欺人,頗為感動,也讓出三尺地,於是就成了一條“六尺巷”。

何以治“貪”?唯有寬心。

“心寬一尺,路寬一丈。”面對萬千誘惑,皆寬心而淡泊,不爭眼前之利,不爭瑣碎之事,自然能雲淡風輕,過好自己的生活。

不爭,乃大爭

年輕時,誰不曾夢想仗劍走天涯,爭得一番好天地?

唯有上了年紀才能明白,原來生命中最曼妙的風景,不過是一飯一蔬的煙火氣,一朝一夕的溫暖人情。

處世不爭,避去事端;待人不爭,免去糾紛。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事到末端,留一尺青山在。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要在經歷過人生起伏,風起雲湧之後,才能且將新火試新茶,淡淡地說出那一句:“人就這麼一生,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不爭,乃大爭

林語堂在《風聲鶴唳》中曾寫道:

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你會發現:不爭不是糊塗,而是一種智慧,它讓我們明白不爭會帶來更多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