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會如何改?

關鍵詞:鄉鎮基層、農業技術推廣、試驗示範、農村經濟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公益性事業工作,面對新時代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的一些情況和問題,作為從事多年鄉鎮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一些粗淺的看法。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這幾年發展緩慢,究其原因如下,其一,鄉鎮農技部門隸屬於鄉鎮政府,很多專業技術人員被借調到其他部門,從事和農業技術推廣無關的工作,其專業知識白白浪費,很多鄉鎮甚至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其二,一直以來由於試驗、示範、推廣的經費不足,致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發展緩慢,大部分高新技術只是停留在市級以上的試驗示範和研究。其三,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人員少、知識老化,不能及時再更新新知識、新技術。其四,近幾年來,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多,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群眾多數是老年人,他們的思想意識落後,對學習新技術、使用新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對高新的經濟作物種植更難以接受。

首先,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立基層推廣機構為主的專業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科技團體相結合的推廣服務體系,為完善市場經濟下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作為重要補充的民間服務性科技組織,必須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加快發展基層推廣機構和各種民間合作社、協會等團體組織,以及各地的種植大戶。

依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民間技術服務組織,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連、設置合理、運轉高效的農業推廣體系,從而保證能將農業新技術及時地引進、示範、推廣,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但要健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除政府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外,還要抓好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建設。

其次,建立完善的專業技術隊伍、健全農業技術推廣管理制度、落實農業技術推廣責任,提高推廣技術和致富信息的來源渠道、服務能力、技術宣傳等,營造一個熱衷於農業新技術推廣的良好氛圍。同時本著自願合作、平等的原則,發展由農民群眾自願組織的民間科技服務團體組織,它是最能直接代表群眾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事業單位改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會如何改?

第三,建立健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網點。即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種植大戶應運而生,他們也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軍,也是農業技術推廣最具活力的突破口,他們承包大面積土地耕種,如果利用先進農業技術,得到好的收益,在農村會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既富裕了自己,也起到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因此在全鎮範圍內每個村有目的地選擇3-5戶(或更多)種植大戶擔任村級農業技術推廣員,作為農業技術推廣試點戶,利用他們的資金、場地優勢,用項目推廣資金進行適當補助和指導,並由縣鄉農業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指導。這樣以點帶片,進行示範面對面、效果看得見式的推廣,使推廣項目技術很快傳到群眾手中,用於大面積生產。

建設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把“號召農民幹”變為“幹給農民看”創建農業高新科技示範園區,就是要給農民樹一個樣板,通過示範園區中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自己幹,讓農民親眼目睹示範種植效果,吸引農民照著學、跟著做,使高新技術儘快儘可能多地應用於農業生產中,這種示範式推廣模式很受農民的歡迎。

第四,搞好農業技術宣傳工作,在農業技術推廣三要素中,“農民”即人的因素至關重要,在部分農村經濟不發達、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經濟基礎薄弱,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科技意識淡薄、思想比較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慢、種植觀念陳舊、擔不起經濟風險,這就要求搞農業推廣工作的人員,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標語、建立QQ群,培訓會等多種形勢的宣傳方式,加強對農業新技術的宣傳,讓農民認識農業技術、瞭解農業技術、關心農業技術、支持農業技術、使農業技術在農民心中生根發芽,再對農民因勢利導,用科技知識武裝農業。改變他們的小農經濟思想,提高他們參與農業技術的自覺性、主動性;在農閒季節,多舉辦一些針對性強、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農業新技術培訓班,農忙季節農業技術人員走上田間地頭,實地開展技術培訓,讓農民親身感受先進農業技術的巨大作用。

第五,搞好農業技術信息服務、提高新技術傳播速度現在是信息時代,農業技術推廣也離不開信息支撐,如何更快、更好、更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及時為民間合作社、協會等團體和種植大戶提供農業新產品、新技術、市場需求、產品購銷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等方面的信息內容,服務好農民、引導農業技術推廣全面發展,並應組織編寫農業技術手冊,提供給農民,並設立本地農業技術服務聯繫電話,定期發佈農業新產品、新技術信息,通過多渠道豐富信息來源,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有效性,通過信息服務,拓寬推廣視野,積極引導廣大農民運用農業新技術。推廣人員要加強培訓學習,更新思想觀念二十一世紀是知識時代,需要大批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複合型、適用型、創造型人才,農業新技術能否順利地普及推廣與是否擁有相應的技術人才密切相關。現代化的技術,必須是掌握現代化知識的人來推廣,因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要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必須將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放在首位,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要堅持政治思想教育與職業道德相結合,業務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相結合。

事業單位改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會如何改?

總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要做到愛崗敬業、盡職盡責,實際推廣時能講解、能指導、會排難,會現場示範,從而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不斷更新新知識、新技術,準確把握時脈搏,是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更上一層樓,促進農村經濟高速發展。


事業單位改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會如何改?看完心裡有數了!

編制性質不變,機構併入鄉鎮農業服務中心。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是鄉鎮七站八所的一種。所謂七站八所,就是指上級部門在鄉鎮的派出機構。像派出所、司法所、財政所、國土所、稅務所、工商所、供電所、林業站、農技站、計生站等,都在其列。這些站所,除少部分是公務員或參公編制外,其它都是事業編制。按規定,從事行政執法的,必須是公務員或參公人員。在省市兩級,編制尚且夠用,到縣鄉兩級,根本沒有足夠的行政編制人員承擔行政執法職責。受編制的限制,鄉鎮只能用事業編制人員代行行政職責,七站八所的事業人員就是主體。這種情況,在過去尚且可以應付,隨著經濟發展和機構改革的變化,已然不適用形勢的要求,改革勢在必然。

目前,縣鄉兩級的事業單位改革尚在醞釀當中。但參照目前已公佈的省市縣改革方案,已經可以看出改革的跡象。

1、職能相近的站所整合。比如農技站,農機站,水利站等,統一合併成立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城建站、經管站、房管所等成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文化站、廣播站等成立社會發展服務中心,經過整合組建綜合服務中心,服務鄉鎮各項事業。

2、執法隊伍統一歸併。本輪機構改革,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是重點。目前,自上而下已經非常明確,省級部門原則上不再設專門的執法隊伍,行政執法的職能主要由市縣兩級承擔,設區市和市轄區只設一個執法層級。在鄉鎮,逐步實現一支隊伍執法。原來分散在各個派出機構的執法隊伍,將被整合到一起,成立綜合執法機構行使執法權力。

3、相關站所將被撤銷。像計生站,由於計生職能的轉變,將被取消,同時在綜合服務中心設立人口健康監測崗位代替原有的計生工作。

4、部分站所面臨改革。本輪機構改革,行政類事業單位將被取消,剝離行政職能收歸機關,或整合到其它職能相近的行政機關。今後,除執法類機構外,不再單設或增設行政類事業單位。涉及到鄉鎮,像財政所、國土所等原來是參公性質有的地方是行政的站所,必須進行改革。類似的站所,由於承擔著鄉鎮重要職能,剝離行政職責肯定行不通,只能轉行政。由於行政編制有限額管理,拿不出多餘的編制用來置換,類似站所的轉制,僅僅只是機構轉行政,不涉及人員編制和身份的改變。因此,除極少數人因為崗位需要隨職能劃轉置換為公務員外,其餘絕大部分人員均將保持參公身份不變,直到退休編制核銷。總的來說,很多鄉鎮事業人員期望通過此次改革轉變身份置換為公務員,不現實。

事業單位改革,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會如何改?

本文來自平臺搜索及查找文獻內容,僅代表個人意見僅提供參考。

小編竭力關注機構改革最新信息!發佈最新事業單位招聘公告!

希望小編的每日更新能給您本就精彩的生活錦上添花。喜歡請加關注!您有任何的意見和看法或其它方面的問題請打在下方留言!給其他讀者進行答疑解惑。小編竭力為你解答!

您的意見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