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崇祯帝朱由检换成宋高宗赵构,明朝会形成南宋的局面吗?

历史一书生


其实明朝的灭亡主要责任在于崇祯皇帝,咱们现在来复盘崇祯皇帝登基以后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他几乎没有一个决定是正确的,换句话讲,正是崇祯皇帝的瞎指挥让大明朝再也延续不下去了。


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虽然自己没本事,但是人家知道放手让下边的人去干,让魏忠贤给他向作为东林党大本营的东南省份征税,让作为东林党人的孙承现负责东北防务。魏忠贤收税得来的钱,贴补西北干旱饥民和东北的抗清费用,这样整个国家还能运转。

但是到了崇祯皇帝上台以后,这个人即没本事,关键还很勤快,每次下边的大臣做出正确的判断,都会被崇祯皇帝改成错误的,就这样大明王朝在崇祯皇帝孜孜不倦的犯错下灭亡了。


第一,崇祯皇帝上台以后,没找到替代品,就急匆匆的干掉了魏忠贤。魏忠贤死了不要紧,但是整个大明的官场就失控了,东林党开始全面掌控朝政,后果就是崇祯皇帝虽然很勤奋的工作,但是他的决定没有人执行,因为大臣们每天忙于党争。


魏忠贤死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东南各省本来是财税重地,却再也征不到税了。天启年间东南各省每年光茶税就能征20万两,但是到崇祯年间,茶税每年不到三万两。因为东南各省是东林党的大本营,大家想方设法一起糊弄崇祯皇帝少交税,崇祯皇帝自己身边又没有一个得力的人选能抗衡东林党,从东林党身上掏出银子来,所以崇祯朝就越来越穷。

崇祯皇帝从东南富裕的地方收不到税,他就开动了他愚蠢的脑子打起了西北灾民的主意。崇祯皇帝开始干蠢事,面对此起彼伏的饥民他不去赈灾,反而加税,加辽饷。


明朝西北一亩地最多也就值十两银子,崇祯皇帝加税加到最后,每年要从一亩地征收十二两的税,搞的老百姓都不种地了,大家纷纷加入李自成的部队要和崇祯拼命。不拼命,面对这么蠢的皇帝,只能是死路一条,造反兴许还有活路。


所以,崇祯皇帝是明朝灭亡的第一功臣。


第二,崇祯皇帝靠自己的愚蠢,成功把朝堂上有本事的大臣全部干掉。崇祯一朝其实人才济济,如果遇到一个明白皇帝,靠这些下属是能灭掉李自成和满清的,只不过是这些能干大臣遇到了难得一见的蠢蛋皇帝崇祯。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袁崇焕,本来这个人在东北干得不错,把满清打得满地跑,但是崇祯皇帝在北京就天天怀疑袁崇焕会造反,然后还找理由把袁崇焕给千刀万剐。还有卢象升,熊廷弼等人,都是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但是都不得好死。有了这些案例,大臣们就明白给崇祯皇帝打工,做多错多。大家看着忠臣一个个被崇祯皇帝杀掉,大臣们早就心寒了。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调以后,尸体在街上扔了好几天没人管,满朝文武都不给他收尸,可见大家恨崇祯到了什么程度。


内有流民外有满清,加上崇祯自毁长城,终于干掉了大明王朝。


第三条是崇祯皇帝还贪财,当时的史书记载称崇祯皇帝是“钱锈”,说是只要钱到了皇帝手里,就别再想见天日,皇帝的钱仿佛都锈住了一样。


崇祯皇帝每年向西北饥民加税逼他们造反,然后把加税得到的钱锁在自己的府库内不给东北抗清的士兵发军饷,导致东北的士兵们也隔三差五兵变。看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崇祯皇帝这是何等缺德的一个玩意。

后来实在没办法,士兵不给干活要军饷,崇祯自己不拿钱想从大臣那里募捐,哪个大臣傻啊,敢拿钱出来。一拿钱,崇祯皇帝就马上办大臣一个贪污,这种蠢事,崇祯皇帝是干的出来的。


看完这三条,你会发现历史上还有比崇祯蠢的皇帝吗?赵构也是一代人杰,如果把赵构放在崇祯的位置上,明朝根本不会灭亡,根本用不到成立什么南明。


西山讲历史


历史很诡异,大宋和大明面对的竟然是同一个敌人——女真人,只不过跟大宋纠缠了一百多年的是女真人的第一个政权金国,跟灭了大明王朝的是女真人(后改称满族)的第二个政权后金(后改称清)。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既然北宋被金国灭亡后,赵构能建立南宋,如果崇祯如法炮制,迁都南京,同样可以建立南明政权与满清对峙。

事实上,南明政权确实存在过,只不过不是崇祯,而且很快被灭掉了,那么换做崇祯就能做到吗?我的答案是痴心妄想!

一、从外部形势看,金国和清国对待宋和明的政策截然不同

金国灭了北宋以后,做了两个重要工作,第一件事是将赵氏皇族及朝中大臣,全部掳掠迁徙到北方;第二件事是扶持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

这两件事反映了一个问题:金国根本没有做好统治中原的准备,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想吞并大宋,亲自治理汉地。他们的策略是,通过伪政权间接控制汉人,从而实现坐收其成的效果。

金国人为什么这么做?是在位者胸无大志吗?我觉得关键的因素是金政权建立的时间太短,国家治理的模式,还处于部落联盟与封建皇权统治的过渡期,皇帝还不能发挥其独裁统治的威力,甚至连皇位的传承制度,还受到原始的“勃极烈”议事会制度的限制。

在这种状况下,金国人根本不具备统治中原的政治基础。但金人的“以汉制汉”政策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吗?答案是否定的!

金国人的撤军,以及张楚政权的主动“亲赵”,给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及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后来金国人意识到这个失误,想弥补时,发现赵构已经羽翼丰满,甚至有力量跟金国人打擂台。

所以,南宋之所以能够有隔江对峙的能力,说到底是金国人自己犯了个错误,给了赵构足够的喘息之机。

满清则不同,当清军攻破北京后,吴三桂曾经奏请多尔衮,立崇祯的长子朱慈烺为帝,多尔衮一口回绝。这说明,满清早就定下了自己做中原主人的计划。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将都城迁到北京,并迅速开展剿灭各地反抗武装的军事行动,一点不拖泥带水。

满清为了入主中原,实际上是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的,皇太极时期,他就开始重用汉人,为满汉一体做准备工作。正是这些汉人,在满清的血液里植入了中原文化的基因,为满清统治中原,奠定了政治基础。

满清入关后,没有像金国人那样,忙于烧杀劫掠,而是以主人自居,以长久统治为根本目标,左手刀,右手糖,对反抗力量无情剿灭,对老百姓积极安抚。

在种种情况下,崇祯皇帝即便南逃,他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战略空间。

二、从内部环境将,大宋有三个大明不具备的条件

宋朝的灭亡,根子在军事制度和皇帝个人的腐败。大明王朝的灭亡根子,在于党争的泥淖和积贫积弱的国力。这两个根源导致大宋相对于大明,有一个重新崛起的先天条件——军事力量的保证。

南宋建立后,为了充分发挥武将的军事指挥权,赵构进行了相应的军事改革,武将拥有了北宋所不具备的权利,甚至出现了“私人部曲”,由此,南宋的军事力量迅速复苏。大明王朝其实军事力量一直很强,导致战争不力的原因,在于党争束缚了武将的指挥才能,这个病根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也永远得不到解决。

南宋王朝第二个优势条件就是,民心和民间武装始终保持对金国人的打击。这跟金国人的政策有关,客观上造成了汉人不服女真人的统治。金国人在黄河流域最早受到的军事压力,不是来自于南宋朝廷,而是中原地区的民间武装。

崇祯不可能得到这个有利条件,由于满清很注重对汉民族的怀柔政策,从根子上瓦解了民间武装滋生的土壤。大顺和大西政权本来就是崇祯的死对头,也不大可能跟崇祯媾和。不光如此,崇祯内部还面临着投降高潮。

赵构相对于崇祯的第三个有利条件是,赵构是南宋唯一的精神核心,崇祯及南明王朝的任何一位皇族子弟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事实上,南明王朝前前后后历经六朝,都很短命,内部纷争不断,说白了,党争导致的皇权核心缺失,是很重要的原因。即便崇祯亲自打理南明,也不可能恢复荣光,否则他早就解决党争这个烂根子了!

赵构的幸运还得感谢金国人,他们把赵氏皇族一网打尽了,反倒成全了赵构唯一核心的地位!

从以上情况分析看,假如赵构代替崇祯,采取同样的政策,那么他能克服以上对大明王朝不利的因素吗?

答案很明显,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不是靠哪个人就能改变的。赵构之所以可以建立南宋,并非他个人有多大本事,而是客观的历史环境决定。崇祯之所以无法做到南北对峙,实在是他不具备这些有利条件。


寻根拜祖


崇祯最大的缺点是不会御人,而宋高宗赵构恰恰克服了这个弱点,如果把崇祯换成赵构,清朝最次也会形成南宋的局面。

崇祯一上台就遇到内忧外患,他是一个有志青年,想靠自己的努力中兴大明,于是刚登基不久,就请来能打仗的袁崇焕对付关东崛起的大清,可是才两年,他就把袁崇焕杀了。显得非常没有耐心。

但凡有点本事的人,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袁崇焕爱吹牛、狂妄、擅杀毛文龙,身上毛病很多,但他的忠心没有问题,能打仗也是事实。袁崇焕和岳飞非常相似。


岳飞身上也有很多毛病。岳飞带的部队在当时的武将中已经是最多的了,赵构一直担心岳飞尾大不掉,早想动他,但是对付金兵需要他,所以一直忍着。有一次,赵构一时糊涂要给岳飞加兵,后来赵构回过味儿来,又不想给了。岳飞很生气,以辞职要挟。大敌当前,还要靠岳飞打仗,赵构放下架子去请岳飞回来。赵构没有儿子,岳飞一而再再而三请求赵构立太子,这是捅赵构的痛处。岳飞掌握军权,提出立太子是犯大忌讳的。老皇帝会想,你拥立太子是要对我不利啊!赵构听到岳飞提出立太子之事鼻子都气歪了,回答岳飞的话,“这是你该管的事儿!”

类似这样让赵构生气的事儿,岳飞没少做,这是赵构,换作崇祯,得杀岳飞几个来回。赵构杀岳飞,是宋金议和谈的差不多了,杀岳飞是金国提出的议和条件,一旦议和成功,仗不用再打了,能打仗的岳飞也就没用了,所以才杀岳飞的。崇祯是正需要用袁崇焕的时候把他杀了,从中可以看出崇祯和赵构的巨大差距。



赵构要杀岳飞,他不亲自动手,任务交给了秦桧,秦桧顶着骂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袁崇焕是被崇祯亲自逮捕下狱,下令处死的。袁崇焕是忠臣,崇祯杀他,自己要承担责任,赵构杀岳飞,有秦桧替他担责任。

赵构要南逃,朝廷中一帮人跟着,赵构要杀岳飞有人帮办,赵构想干什么事儿基本都能干成。崇祯要南迁,朝中大臣坚决反对,不管他内心多么期盼,没人支持,无法成行。崇祯要议和内阁不通过,崇祯下令勤王很多人不到场,崇祯让捐款连他老丈人都不情愿。崇祯和赵构两个人驾驭人的能力相差太远。这也就造成了两个人不同的结果。



如果崇祯换成赵构,当皇太极主动提出议和时,他能抓住机会达成和解,缓解压力,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的问题解决了,后金再进犯大明,明朝就不至于两线作战,对付起来也要轻松得多。

退一步说,后金进犯,北京不保,还可以退守南京。南京是大明的陪都,建得很牢固,比赵构南逃的落脚点要强得多。而且明朝末年,南方相对稳定,农民军和清兵没到过,经济没遭到破坏,经营得好,不会比南宋差。

明末的局面是崇祯一手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他不会驭人,换作赵构,明末保持南宋的局面应该不成问题。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不可能的!小宋朝偏安一隅,朝臣虽奸但不腐,且无内乱,民众节气还在,虽胆小偷安,但却知共御外辱。明则不同,天灾人祸,奸佞当道,官腐兵匪,民心意乱,已无斗志!有如旧衣服,只靠几块布来补丁,衣服还是旧的。朝代相距甚远,文化思想也不尽相同;无论北宋与南宋,民乱不成气候,这都与文化思想有关。而明,乱象已定,气候已成,任谁都无力回天。比方一下,明末当时背景,有点近乎现代上世纪清末民初时期,如果没有西方世界工业革命的崛起,势力强大已为世界多元化,而不是日本一家独大;假如不是整体世界格局的变化,日本占领东北后,同样也能吞并华夏!晚清时期,国家军队以为个人掌控,这与明末很是相似。军队只听给他们利益的官员,而眼里没有国家与皇上(政府),这就是与南宋最大的区别。回到主题,朱由检可去南宋,但小老赵回到大明,死的更惨!


天河水43507343


我们知道赵构为南宋开国皇帝,即宋高宗。宋高宗亦为大宋中兴之主,北宋灭亡赵构接掌江山建立的王朝称南宋。南宋的建立面临严峻的形势,尤其是游牧民族的逐步复兴和强大对南宋造成巨大的威胁,与北边的金形成对峙之势,西边有吐蕃和大理,西北边有西夏和大辽,以及后期逐步崛起的蒙古。这些游牧民族政权对大宋政权形成巨大的威胁。南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形势下存在的。

如果把崇祯帝朱由检换成宋高宗赵构,明朝形成的局面也就是与农民政权李自成、满清皇太极政权鼎力而存,分裂华夏民族版图划地而治。

但答案是很肯定的,这样的局面是不可能形成的,明朝、大顺、满清三大政权不可能并列存在。

对此有以下几点可以加以论证: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长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民族,人民渴望统一,大一统思想早已深入人心,统一已是历史趋势。自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启华夏民族空前统一的局面以后,统一便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趋势,尽管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有短暂的分裂,但也无法改变统一之大势,统一已是大势所趋,谁要改变那必然被历史所唾弃。大明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朝立国以来便处于长期统一的局面,传至崇祯帝朱由检而要划地而治那是不可能的,崇祯帝也不可能同意划地而治,他自缢于煤山以身殉国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二、划地而治的举措是产生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而其存在根本上得益于双方力量相对持平,力量均衡是其存在的根本条件。南宋局面的构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宋和其他游牧民族政权力量相当,甚于游牧民族政权力量相对弱于南宋,且各游牧民族政权之间多有互相牵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强大的一方必然大举进犯,后来的蒙古政权就是如此。这种特殊的形势形成了南宋特殊的局面。而明朝的局面不存着这样特殊的形势。天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势如破竹,其中李自成的农民军异常强大,节节胜利,攻破大明帝都北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而崇祯帝的大明却无力抵抗。如此力量相较,强大的一方必然不容许弱小的一方存在,大明自然灭亡。再加之满清军队强大的的战斗力,牵制着大明江山的安稳,满清进入山海关夺取大明天下已是天下人人皆知之事,对于皇太极明朝江山是志在必得的。诸此种种已完全说明了划地而治的可能性不存在的。

三、朱明江山国力耗竭,库中无银,手中无粮,民不聊生,军纪败坏,军心涣散,官场腐败,虽有近三百年根深蒂固的统治基础,但经济基础薄弱,民心散落,已无法抵御汹涌的农民起义和勇猛的满军的打击。无势在之自然无法造局。

所以即使崇祯帝即是赵构,南宋的局面也不可能在明朝发生,再说崇祯帝就是崇祯帝,他不会是宋高宗。


在下不足道


根本不可能!首先赵构建立南宋政权成功延续150多年,不是赵构能力有多强,是金国的战略失误: 当年金国打下南宋开封(东京),只知道抢掠大量财宝美女,皇室宗亲,并没有派官员管辖治理,然后北撤回东北,北宋地方交给忠于皇帝的伪齐政权张帮昌管理。给南宋政权建立有了喘息机会!而明朝完全不同,李自成祸乱中原北京,张献忠祸乱四川两湖,地方政权几乎被摧毁殆尽。清兵入关,几路虎狼之师直入江南,追剿李自成和明朝残部,包括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友德等投降满清的汉族将领更是卖力南征以表忠心。南明政权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自身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内斗不止,争权夺利!历史赵构在世,没有南宋时期的战略喘息期也无能为力!!!!


WEZ-1


明崇祯是否亡国!关键在于没有分清主要和次要矛盾!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不是他说了算的!毛文龙和袁崇焕,孙传庭和杨嗣昌这些人都互相内斗?!崇祯那时候,真不如南宋赵构时期?那时候,莫须有就能杀岳飞!除了韩世忠有点胆子问秦桧缘由?其他将领都很老实!再看袁崇焕下狱后,祖大寿就逃了!同样,毛文龙被杀,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直接降清了!可见当时明朝庭多缺人心吧?!

这个问题,我也和你一样想过,如果把崇祯换成赵构会如何?应该不会有大事儿吧!现在想来,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时代背景不同!不光是做人做事能改变的!

显然崇祯那时候没有搞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没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没有认清时局。没有做好思想教育和平复民心!


萌大叔来了


赵构会立刻跟皇太极议和,赔款割地,然后让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入关收拾李自成张献忠,明朝不会亡,在宋朝皇帝的管理模式下,中国会是个商业发达,热爱和平的小国。


老刘杂谈2017


赵构能立住不是因为他多能,而是因为北宋之亡是猝死,和南明相比,在南方没人和他争正统,他是唯一代表宋的旗帜,将领和军队还乐意为他保驾,若他有进取之心,尽复失地都不稀奇。

而大明烂透了,赵构还有本钱作尽弃河北、挖开黄河、丢下扬州军民、激得军方兵变这种大死么?到时候只怕想杀大将求和的机会也要没了。


代牧益州阎文平


从个人品德来说,崇祯帝朱由检比宋高宗赵构好一些,朱由检不好女色,绝代佳人陈圆圆送到面前,朱由检都无动于衷拱手让人。而赵构花天酒地,逃亡途中都带着美女寻欢作乐。朱由检兢兢业业,勤俭敬业,想中兴大明。而赵构不思进取,偏安江南,对父亲兄弟落入金朝之手无动于衷。

从个人性格来说,赵构明显强于朱由检,赵构能屈能伸,向金朝称臣求和,而朱由检心高气傲,不与后金议和,在李自成兵临城下时也不接受李自成称臣,宁愿自杀也不妥协。赵构善于逃跑,金军南下江南,赵构一路狂奔甚至逃到海上,最终化险为夷,南宋延续一百多年统治,而朱由检死守北京不迁都南京,最终玉石俱焚,明朝灭亡。

从用人能力来说,赵构善于用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而朱由检多疑残暴,杀害逼死袁崇焕等很多名将大臣。

如果把朱由检换成赵构,明朝绝对不可能那么快灭亡,甚至很可能中兴,把赵构换成朱由检,朱由检宁愿自杀也不逃跑,南宋有可能很快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