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安:二次創業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柳工在傾聽”——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德國寶馬展上,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柳工”)提出了這樣的主題,柳工董事長曾光安正謀劃帶著“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產品亮相世界舞臺。

過去的60年,這個始於“龍騰背”荒野的地方國企,從技術創新和改革發展中無數次第一個“吃螃蟹”,如今已成長為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領先的工程機械製造商,也帶動了中國裝備製造業“走出去”。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柳工董事長曾光安

“沒有變革我們絕對活不到今天。”在柳工工作了34年的曾光安深有感觸地說,“‘二次創業’的新徵程上,柳工不求走“快棋”,但求走“好棋”,目標是全面國際化、全面解決方案、全面智能化。

在他看來,“一帶一路”為中國製造業帶來機遇,無疑是棋局的重點落子處。“現在我們的成功,主要還在發展中國家。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要在歐美市場取得成功,成為一流的國際化企業。”對此,曾光安抱有堅定的信心。

從“龍騰背”到“國際化”柳工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正式成立。同年,500多個從上海和其他地區輾轉來到柳州的創業者,懷著建設新中國工業的激情和使命,在這個城市西郊一個叫“龍騰背”的荒野開始建設柳州工程機械廠(柳工前身)的廠房,然而1959年的一場大火幾乎將他們近一年的辛勞化為灰燼。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1976年,柳工研製出當時最大的輪式裝載機Z490

不過,鳳凰涅槃,新生在1960年初到來。彼時的建工部分配給柳工試製推土機的任務,對於這家沒有拳頭產品的地方國企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雖然當年7月1日試製成功的首臺推土機,由於製造過程中缺少熱處理設備及工藝,在工人們歡呼聲中開出了大門,卻沒能開回來,但由此卻開啟了柳工自主技術研發和製造的漫漫征程。

◆1966年國慶前夕,在當時一機部的支持下,柳工克服重重阻力將Z435輪式裝載機試製成功,取名為“東風”。兩年後,Z435通過國家鑑定,這是我國首臺通過鑑定的裝載機,隨後開始小批量生產。

◆1976年,柳工研製出當時最大的輪式裝載機Z490,之後又在此基礎上誕生了中國第一臺自主研發礦用地下裝載機;

◆1980年,柳工在大噸位裝載機方面又有了突破,研製了當時中國最大噸位的ZL100B輪式裝載機;◆1987年自主開發了全球裝載機行業的永久經典產品ZL50C,創造了單一型號裝載機全球銷售超過15萬臺以上的奇蹟;

◆2000年,世界首臺高原型輪式裝載機ZLG50G橫空出世;

◆2016年,革新性的垂直舉升裝載機,開創了行業先河……柳工一直在引領這個產業的技術變革和市場創新;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2018年,在柳工60週年的慶典大會上,柳工智能鏟裝遙控裝載機首次亮相。

◆2018年,在柳工60週年的慶典大會上,柳工智能鏟裝遙控裝載機首次亮相。

如果說這一切背後的初始動力是“國家計劃”,那隨著20世紀八十年代行業改革開放的春天到來,客戶導向和市場競爭則變得更為重要。當國家計劃生產的訂單逐年減少的時候,柳工在當時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東北、沿海等地開始推銷自己的產品,並嘗試走向海外。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柳工董事長曾光安

◆1993年,柳工獲得了進出口許可證,開始做進出口貿易。然而歷經十年,每年賣到國外市場的設備也就十幾臺,且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客戶在哪裡。

◆2003年,柳工轉變策略,提出“建設開放的國際化柳工”,時任柳工旗下上市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的曾光安接手了海外業務。他帶隊踏上北非的土地,開始走訪國際市場,在摩洛哥發展了第一家海外代理商。

那位代理商當時已80歲高齡,但他努力工作的熱情卻感染了曾光安。他對曾光安說,你們中國的年輕人要好好幹,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中國未來的發展定會前景無限;

這是一個起點。此後,海外市場營銷、國外工廠建設與運營、國際併購和整合三部曲順次展開——2003年,柳工開始在海外建立營銷網絡;

◆2009年,柳工在印度的首個海外工廠投入使用,這也是中國人在南亞大陸建設的第一家工廠;

◆2012年,柳工順利入主波蘭歷史悠久的銳斯塔,開始了歐盟製造的探索之旅。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2012年,柳工順利入主波蘭歷史悠久的銳斯塔,開始了歐盟製造的探索之旅。

◆如今,柳工歐洲總部在華沙建成,滿足歐盟技術質量標準的裝載機和挖掘機在波蘭批量生產。

“一帶一路”國家無疑是棋局的重點落子處。曾光安認為,“一帶一路”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多重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交通運輸是優先發展領域。從需求端來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對於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這對任何一個工程機械企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柳工擁有全球領先的產品線,涉及挖掘、鏟運、起重、工業車輛、路面施工與養護、混凝土、樁工、預應力等13大類產品品種,32種整機產品線,可為交通運輸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產品組合支持及售後支持服務。

成果已經逐步顯現。目前柳工擁有10大海外子企業、9大海外區域配件中心和300多家海外經銷商,業務已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巴西、印度和波蘭建有生產基地,約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海外。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柳工全球市場

其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擁有120家經銷商、348個網點、6家配件中心、6家培訓中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已實現基本全覆蓋。柳工裝載機、挖掘機、壓路機、平地機等產品同時在中國、印度、波蘭和巴西生產,印度製造本地化程度近50%。

改革步入深水區 更需嘗試與突破

從“龍騰背”的荒野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柳工這一宏大版圖的構建需要人才。在曾光安看來,不能簡單將人才定義為專業人才,寬廣的視野、強烈的創新意識、熟悉國際慣例、具有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等都是這一概念的外延。

2003年,柳工內部包括曾光安在內,只有5個人會講英語。“當時我邀請Dave Beatenbough加入柳工,但他有些不屑一顧。”曾光安回憶說。Dave供職於美國凱斯-紐荷蘭工程機械公司,是國際知名工程機械專家。但曾光安並沒有放棄,此後三年,他仍然堅持每年向Dave發出邀請,並向其介紹柳工的企業文化。直到2006年,Dave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打動,同時也看到柳工的國際化步伐邁得越來越遠,接受了柳工的橄欖枝。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Dave Beatenbough在生產裝機現場檢查工作

作為柳工本部的第一位外籍員工,Dave的加盟推動了柳工技術創新能力再次提升。Dave曾帶領團隊一次解決了產品上的一百多個問題,使柳工的滑移裝載機和挖掘裝載機的技術質量性能迅速達到國際水平。由於工作出色,2008年Dave被升職為柳工負責產品研發的副總裁,全面指導柳工技術研究院的總體研發工作。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柳工在行業中第一家引入外籍研發人士,在上市公司管理層高管中也引入了大量外籍人士。”曾光安介紹說,如今柳工有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50多種語言的外籍員工1800多人,佔柳工全部員工的約20%。

柳工還成立了行業首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專業人才,並且通過與高校聯合辦學等方式,加強員工培訓,使一批專家型技術工人脫穎而出。

人才隊伍的建設並不止於此。1993年,柳工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和廣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柳工又在廣西的上市公司中第一家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激發了核心骨幹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這點效果明顯。”曾光安認為,力度更大的是面向市場化的激勵,“去年有一個部門業績比較差,就沒有獎金,總經理下崗。而做得好,普通工人可以拿到相當於三四個月工資的獎金。”

這只是柳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沒有變革我們絕對活不到今天,現在國企改革到了深水區,更要有一些嘗試與突破。”曾光安稱。

據瞭解,2018年柳工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名單,將深入推進綜合改革,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過去的幾年,柳工一直致力於建設高效專業的董事會,進一步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去年經過和廣西國資委溝通,集團聘任了4名外部董事,而我們的內部董事有3名。此外,我們還設置了決定管理層績效考核的薪酬委員會、負責財務預算的審計委員會等。”曾光安介紹說。

混改方面的探索也在進行。“目前工程機械行業中國前15名中只有2家國企,通過混改,可以真正進一步激發企業市場競爭力。”曾光安也指出,“我們今年將重點放在集團層面探索混改,希望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屬企業改革做出示範。”

重在“增質” 而非“增速”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再現高增長已有兩年多,包括柳工在內的企業都面臨新變化和新挑戰。新技術、智能化、電動化、數字化等,正在改變傳統的產品、研發流程、營銷服務模式和產業鏈體系。

曾光安認為,中國工程機械下一階段的發展,重在“增質”而非“增速”。因此,柳工不求走快棋,但求走好棋。“走快棋,往往容易出現問題。一個健康的企業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企業,我們希望全球市場上行業的競爭和企業的發展,都是面向中高檔和可持續這樣一個趨勢。”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柳工機械

柳工的“十三五”發展戰略中,明確提出了全面國際化、全面解決方案、全面智能化三條戰略主線,國際化的願景和目標一直居於企業經營的核心地位。

“佈局從整體上來說是完整的,不過,主要產品線與目標市場所需產品的切合度還有一些差距,因為不同市場對產品的要求不一樣,這是企業國際化的最大挑戰。”曾光安坦言。

曾光安:“下一步要提高在海外重點國家的市場份額、品牌知名度和客戶忠誠度,進一步提高海外收入的比例。柳工將持續鎖定‘一帶一路’,建立貫穿價值鏈環節的營銷和互動,打造立體網絡營銷,夯實關鍵國家的本地化運營網絡,如在核心國家設立直營公司、印度區域業務中心升級。同時也將執行客戶導向和競爭導向的商業模式創新,包括融資、授信、跨境租賃等模式的探索。”

在曾光安看來,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首先需要的是戰略遠見和戰略定力。“一帶一路”沿線的部分國家和地區情況比較複雜,所以需要企業領導者對市場、客戶基礎、政治經濟形勢有深刻的洞察。同時,在海外如何去尋找合作伙伴,這一點至關重要。

他強調,無論到任何國家和地區,必須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行業行規、商業文化以及人文文化。還有中國企業“走出去”,就要把品牌在“一帶一路”沿線打響。

去年,柳工提出了“二次創業”——拓展和強化工程機械、建築機械兩大核心產業板塊,打造“柳工機械”和“歐維姆”兩個國際知名品牌;發展現代農業機械、智能製造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產融結合、產業互補的現代金融服務業平臺。

2018年6月,柳工集團下屬公司——中源公司投資成立了“廣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即運營和產品發佈,創新實施了管理層持股,建立了與科技產業相適應的體制與機制。與日本川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建的機器人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柳工 。

曾光安:二次创业 不求“快棋”但求“好棋”

柳工集團下屬公司——中源公司投資成立了“廣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

據介紹,近年來,柳工先後投入10多億元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按國際標準或高於國際標準開展,目前柳工產品的技術水平與質量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尤其是中國土方機械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中心——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柳工,對提升我國土方機械產品技術水平,提高國際競爭力,推動產業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具有重大意義。

“即使在公司最困難的那幾年,我們每年也堅持投入上億元用於技術研發。”曾光安告訴記者,“正因為堅持創新驅動,柳工才能在行業衰退期屹立不倒;也正因為積蓄了足夠大的創新能量,柳工才能率先走出困境。”

他認為,創新驅動下中國經濟本身產生了新的動力,未來會有一些新的市場和新的需求,這是國企的一個很大的機遇所在。“在未來的5到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中國國企完全有可能在各個領域成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王璐 北京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