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因人设岗”?阿里打造“新铁军”的招数又有刷新!

要学会“因人设岗”?阿里打造“新铁军”的招数又有刷新!

本期导读:

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拥有最先进的武器、最先进的组织,还有最先进的文化。

  • 如何建立新“铁军”

  • 铁军的“铁”没变

  • 组织顶层指挥部“搭班子”

本文是2019年4月推送的第5篇干货,计4800字,阅读时间9分钟。

来源 | 笔记侠(ID:Notesman)

本文来源于2019年3月29日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前阿里巴巴B2B总裁卫哲进行了以“新时代新组织——打造新铁军”为主题的精彩分享。

历史回顾

北洋水师背后是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我们失败并不是因为武器。当时清政府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是北洋新军,推翻清政府的是新军,武汉首义也是新军,武汉新军的战斗力不见得强。

如果北洋新军和武汉起义的新军打,武汉起义的新军还真招架不住,但为什么起义成功了?

因为当时新军有一个要求——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从历史中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拥有最先进的武器、最先进的组织、还有最先进的文化。最先进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战斗力。

01

如何建立“新铁军”

军队是这样,企业也是如此。那么,如何建新铁军,新铁军“新”在哪儿,“铁”在哪儿呢?

新技术——迎接新时代

到底什么是新技术?互联网时代很早就到来了,但为什么第一代(1.0)没有引发太大的组织变化?

技术迭代,引发时代大变革

PC互联网时代人机是分离的。消费者没有拿着电脑去商场,你在电脑前就一定不在商场,你在商场就一定不在电脑前。所以那时候淘宝销售的第一高峰是中午1点钟,第二高峰是晚上8点钟以后。

技术的2.0叫做人机合一,消费也一样。如今第一次搜索浏览高峰是大家上班路上,每个员工都是带着手机来上班。

技术的3.0是什么?以AI为代表的技术的升级。原来企业对员工而言,是个被动管理工具,现在可能会变成主动赋能工具。

实现员工在线,你得建立“三库两平台

一个传统企业的变化,要从4个在线做起。

第一个叫做产品在线。产品在线是我把我们家卖的商品做个官网,然后把我的商品发布在淘宝上,今天发布在小程序上。

第二个是客户在线。花钱买流量太贵了,所以客户在线很难实现。

第三个是管理在线。客户在线本身很难实现了,更何况管理在线。

第四个是员工在线。一个企业要完成在线化改造的核心和第一要做的是员工在线。

那么,如何实现员工在线呢?你需要建立“三个库”。

三库

产品库:产品在线不是为客户准备的,是为员工准备的。

客户库:公司的CRM(客户管理系统)是公司的,员工没有自己的客户库。

知识管理库:以前我们做零售,要培训大量的员工,叫产品知识、服务流程、工作流程,今天,只需要你在员工手机里把这套流程、这个智能知识库赋能给他。

新人群——迎接95后新人

打造新军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被迫的原因,是面对的人群变了。

2018年差不多是95后走出校门的第一年,他们既是新的消费主力,也是我们所有组织、所有公司员工的主力。所以,我们要了解95后这个新人群。

95后贴着3个很重要的标签,他们跟85后有明显的区别:

  • 85后是温饱1.0,95后是小康1.0

  • 85后是独生子女1.0,95后是独生子女2.0

  • 85后是PC互联网原住民,95后移动互联网原住民

总结一下,为什么要练新铁军?因为技术变了,人群变了,要求今天的铁军必须是一个新兴的铁军。

要学会“因人设岗”?阿里打造“新铁军”的招数又有刷新!

02

铁军的“铁”没变

美国军队再怎么改,西点军校走正步,100多年没改过姿势,那么我们哪些姿势不能改?组织根基的三板斧不能改,再新的技术,再新的人群,还是这三板斧。

第一板斧:招聘

三板斧最重要的一个叫源头不能错,因为源头最重要。

阿里也不是一天练成的铁军。2005、2006年,我刚去阿里巴巴时,曾向人力资源部门了解我们工程师和销售的离职率是多少。部门的同事告诉我,离职率是10%。

为什么员工流失率这么高?核心只有一句话:人力资源的源头,也就是招聘出了问题,压根儿就招错了人。问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轻易下放招聘权

轻易下放比较容易的表现形式是——新人招新人,等于就是拉壮丁。甚至于有的上午加入,下午就去招新人。他自己都没有成为你们的人,招来的人怎么用呢?

我加入阿里第一天,跟马云校长谈权限事宜,谈完后,彭蕾(阿里巴巴的CPO、首席人才官)说“你是不是特别开心啊,老大说你的权利可大了,一支笔可以批好多钱出去。但你不能马上招人啊。”

我加入阿里第一天,跟马云校长谈权限事宜,谈完后,彭蕾(阿里巴巴的CPO、首席人才官)说“你是不是特别开心啊,老大说你的权利可大了,一支笔可以批好多钱出去。但你不能马上招人啊。”

彭蕾告诉我“你的前任公司跟现任公司肯定不一样,不是技能不一样,而是看人、用人标准不一样”。

那么怎么办?训练。

我得看三场阿里巴巴老的副总裁、总裁他们怎么招人,看完还不够,还要我说出心得、体会。他旁边还看着,看我答对了,有阿里的味道了,才可以招人。

一级招一级,老板不招人

马云在公司四五百人的时候,所有人面试他都要参加,包括前台、保安,所以才有一个神话,阿里巴巴招了一个前台童文红,是名军嫂,现在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CPO,执行副总裁。

所以当时我们要解决阿里巴巴留人的问题,首先从源头抓起,杜绝新人招新人,招聘跨4级。

不重视专业能力以外的考核

招聘关注能力当然重要,但能力以外的因素你关注了吗?这个是向Google学来的。

跟Google学招聘

Google面试会有9个人跟你谈,其中3个人不是你这个部门的。秘书、行政都能面试工程师,不懂技术也没关系。

Google面试有一个问题是问考官的,你觉得你愿不愿意跟面试者一起旅行?如果不愿意,这个人别招,因为跟你的味道不对,谈不来。

参观完Google回来以后,阿里巴巴就有了闻味官,3年以上的优秀员工参与跨部门面试,根本不用管技能,就关心他有没有阿里的味道。

那么,到底怎么去“闻味道”?

比如说,我们特别喜欢吃苦的人,我们觉得这个公司气氛要好,就是公司每个人除了能吃苦,还愿意招一点能吃亏的人。但不能直接问同学你能不能吃苦,能不能吃亏,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没有人才地极差

大部分公司要招一个月薪大约1万的人,人力资源通常就在 8000-10000 里面去挑。结果来了以后,这些人的流失率很高,因为他们会认为,我原来挣 8000 ,跳槽后加个20%、30%,挣 10000 很正常,根本不会感谢你。

应该怎么做呢?你要招一个愿意给10000的人,从3000-4000收入的人里去找。他来了之后,是不是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觉?成就感特别大,特别感谢这个公司给他这个机会。因为他在外面没有这样的机会,会认为你成就了他。

高管怎么找呢?还是地级差。如果一个人愿意放弃掉他的金色降落伞,还愿意来你这儿,那说明他真的看好你的公司。那些认为股权不值钱的人,才会问你要高工资、高福利,这也是人才地级差。

第二板斧:培训

培训首先要抓的是新人、新干部。刚刚我们讲招聘就是招兵,招兵要防止拉壮丁,那么培训就是演习,千万不要把演习变成演戏。

我看了很多公司新人培训都是:第一天在会场上坐着,讲讲公司文化,讲讲历史,然后聚餐,明天去团建,然后就上岗了。

结果一上岗,就喊道“上班这么累啊,我们公司压力这么大啊”。因为你培训太舒服了。

阿里在培训期间,要把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比正常上班乘以1.5到2。

阿里的销售培训,1到3个月期间 5点钟打铃,7点钟吃早饭,7点半开早会,8点钟跟着销售上街扫街,晚上8点钟回来开晚会,我们叫“两会”, 10点钟睡觉。第二天再来,连续90天,很多销售就扛不住了。

工程师88小时连续写代码、连续修Bug,魔鬼训练。累了怎么办?行军床旁边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30分钟,继续。真上岗了会发现没这么累。但双十一为了大家剁手成功,阿里的工程师大概在48-72个小时是不能睡觉的。

  • 新人第一课创始人讲企业文化

讲我们公司鼓励什么,反对什么,这堂课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别人是讲不好的。

  • 培训就得有教官

教官千万不要外聘,这是企业经常犯的毛病。我们这种人毒性很大的,讲什么你们的员工都觉得有道理。正确的做法是,M4以上的管理者,亲自来听,然后变成你的东西回去告诉他们。

  • 贴近实战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呢?贴近实战!我写了“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这16字真言,就是师父带徒弟的方法,要一个岗位、一个岗位带,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带。

16字真经

我做你看:我得看老阿里人怎么招聘的,他们在做,我在看。

我说你听:他得讲给我听,阿里为什么这样招人。

我做你看:你做我看变成我来做,一个老阿里人在旁边看着。

你说我听:招聘过程结束以后,我说给他听。我做对了,还得说对了,这个动作过关。

第三板斧:考核

考核在一个军队叫赏罚。很多人说,古代名将赏罚分明。公司的赏罚就是考核,考核第一件事要解决你考核的频率是什么?大部分公司一年一考,当然还有公司一年不考,肯定是不对的。

我们考核的目的是什么?

  • 对员工好,告诉他有什么问题改进。

  • 对公司好,争取完成全年业绩或者超额完成全年业绩。

如果到了年底,黄花菜都凉了,业绩该完不成就完不成,员工这一年就废了。所以,考核频率非常重要。

考核终点是非业绩因素。一个公司如果只注重业绩因素,就没什么好考核的了。考核的重点其实是非业绩因素。

那么,什么是非业绩因素?团队、策略、价值观,都是非业绩因素。

考核中一定要有业绩因素和非业绩因素的比例,不一定是五五均分,但一定要有非业绩因素比例,不能让业绩决定一切。

03

组织顶层指挥部“搭班子”

公司小的时候先搭班子,后定战略,最后带队伍。你没有什么人才时,要先把班子搭好才能定战略,到了一定规模的企业,你可以先定战略再组班子。

什么叫搭班子?

男女搭

优秀的企业团队中都有男女搭。扎克伯格给自己找了一个女的CEO,滴滴的程维有柳青……

其实很多优秀企业的核心班子里,有个女的是都加分的。男性有爆发力,女性有耐力;男性更理性一些,女性更感性一些。一个团队里面如果都是男的,发现有性格温柔一些的男同事也不错,可以互补下。

老少搭

马云是64年的,创业时35岁,比绝大部分创业者年纪要大;他找了52岁的关明生,比他大17岁。

今天很多80、85、90后创业,我特别希望你们请一个比你们大十几岁的人进你们的核心班子。倒过来,四五十岁的企业家,我希望有85后、90后的人能进你的核心班子,叫老少搭。

态搭

什么叫改变组织架构图?有没有并、有没有拆、有没有升、有没有降?两个部门能不能合在一起?一个部门能不能拆开?二级部门能不能变成一级部门?一级部门能不能变成二级部门?

以那些以会员为中心的公司为例,有会员部吗?有,在哪里?有的在市场部,有的在运营部,有的在客服部,如果以会员为中心,你的会员部是一个二级部门,说一句话都没人听到,怎么办?升级为一级部门。

两个部门打架,整天吵,有没有可能把这两个部门干脆合并掉,变成一个部门,说不定就不吵了。这叫并,有的时候叫拆。

组织搭

十几年前阿里的一句话,“好的CEO也好,好的组织也好,要用人做事,不是做事用人”。最近特别流行,网上都刷屏了,但很多人还不明白。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你敢不敢因人设岗?我以前也是很矛盾的,我们曾经最反对因人设岗的500强企业。但谁说组织架构不能动的?这是一个先有萝卜还是先有坑的问题。

组织架构不能动,就是先有坑再有萝卜;因人设岗,就是说你找到一个大萝卜,就给他挖个大坑,你找到一个小萝卜,就给他挖个小坑。

所以因人设岗,是学会用人做事,而不是做事用人。

当你这样的话,组织一定会变,这也是搭班子。你这样围绕战略的搭,叫动态搭。你会学会一级二级部门升级和降级,一个部门学会拆,两个部门学会并,这叫搭组织,组织搭。

写在最后

商场如战场,武器就是新技术的使用,战场中你组织再好,再勇敢,十夫长、百夫长再勇敢,你不适用新式武器,你就是任人屠宰的羔羊。

拥抱新技术,但武器变了,我们要问自己战术组织变了没有?兵法永远是“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管理一半科学,一半艺术,科学能够学,艺术需要有点天赋。

组织讲人和,人和不是一团和气,不是简单的和谐,而是合成一个战斗的组织和集体。

本文来源于笔记侠(ID:Notesman),中国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社区,微信价值排行榜总榜前四,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7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往期文章推荐

有了4C,讲师再也不用担心课堂“凉凉”了

6点建议,让你在领导眼里“更靠谱”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不够用?不是因为时间管理,而是……

大船依然好掉头,看这家拥有11万员工的业界“航母”如何走向数字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