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及时获取地产资讯、获得更多分析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着西宁都市圈的的推进,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越来越强。今天谈谈西宁四区中谁是西宁第一区,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第一主要是指经济。

四区经济实力对比


2018年西宁市GDP1286.41亿元,增速达到9%。四区中城西区352.16亿,全市占比27.37%,在四区中占比高达35.07%,是理所应当的GDP第一区。

前面提到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从经济总量看清晰,西宁经济格局呈现“城区强,郊县弱”的态势。数据说话,西宁下辖三县GDP总和只占到城西区的80.17%,三县与四区的实力对比一目了然。


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从GDP增速看,除城东区以外,其他三区GDP增速均超过10%,城区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而西区的领头羊地位短期内不会受到挑战。

大家如果看西宁的地图,除了四区三县,西宁还有大大小小的经济开发区。特别是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西宁经济开发区管理东川、南川、甘河、生物园区等四个产业园区,正在扮演着“主引擎”的作用。

未来,总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的高新区,未来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城西区和城中区齐头并进,城西区和城中区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所在地,其商业发展水平相比城北区和城东区,要高很多。(相关阅读,点击查看Mr.Liu丨城北,没有一家百货商场。)


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这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决定了城西区和城中区具备发达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城西区,近几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90%左右,高端服务业集聚效应明显。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居民人均收入。2018年城西区以33515元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第一位。

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通过GDP、消费、人均收入三个维度的对比,可以看出,城西区在这几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西宁第一区的地位毋庸置疑。

特别是金融业,城西区成为省内金融机构最多、分布最密集、金融活跃程度最高、金融人力资源优势最明显的地区。

经济强则人口吸附力强


经济与人口是相辅相成的作用,2018年末城西区常住人口28.37万人,人口居四区最后一位。

看似城西区人口比较少,但2010年以来,城西区人口增速却最快。相比2010年,城西区人口增长16.92%,高出第二名8个百分点。

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城西区不仅人口快速增加,人口密度也是西宁最高的。根据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城西区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在西宁四区中占比最小。

从人口密度上看,城西区人口密度达到4977.19人/平方公里,远高于其他三区。


Mr.Liu丨西宁四区竞争格局分析


未来城区潜在格局变化


目前城西区的GDP遥遥领先,短期内难以被挑战,但城区格局并非一成不变,也存在潜在的变化可能性。

城西区拥有商业巷商圈和海湖商圈两个市级商圈,城中区拥有西门大十字一个市级商圈。但两个城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不大,随着南川片区的商业发展,不排除在商业消费领域,城中区拔得头筹。

城北区坐拥北川、西川两大热门区域,目前北川开发如火如荼,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城中区拥有南川片区,也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

城北区城市化率最低,而且乡村人口达到2万人,占到市区乡村人口的87.34%,这造就了城北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领导地位。但城北区受大棚房政策影响也最大,短期内面临产业调整压力。

在很多城市,拥有更多产业的城区往往占据城区第一的位置,比如成都的龙泉驿区、重庆的渝北区。随着高新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西宁的高新区未来值得关注。

伴随这一进程,“产城融合”就显得愈发重要。城北区和高新区、城中区和南川工业园、城东区和东川工业园,谁能将城市和产业完全融合,在“产城融合”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谁也将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城区发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城北区刚刚成立,三十年后湟中“撤县设区”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本文数据来自于西宁统计局、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本文严禁转载,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