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正史的历史有多长,八卦的历史就会有多长。

比如说:我打赌:你看过的八卦新闻,加起来绝对要比太史公的《史记》字数要多得多。

笔者收集了一堆的八卦,看完之后,就去看正史吧。

一、

伏羲。

对伏羲的八卦,甚至上升到了其母亲华胥氏的身上。

华胥氏本是华胥国的国花女孩,相貌美丽,心底纯洁,一次外出游览,无意间到了雷泽,恰巧雷神正在其中沐浴,远远得看见,顿生爱意。待华胥氏踏上雷神脚印得时候,便隐身上去与华胥氏进行交媾。

而后有了伏羲与女娲。二人皆是人身蛇尾。华胥氏未婚而孕,且诞下的婴儿极其怪异,华胥国便将三人囚禁在一处树林,后天地有难,世界只剩下伏羲女娲二人,便只得兄妹联姻。始有了中华民族诸多儿女们。(伏羲女娲有诸多版本,这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伏羲氏与女娲氏

二、

钟山烛龙。

这个神仙有多厉害?传说烛龙身长近万里,日日只是盘曲在钟山脚下,不吃不喝不呼吸不睁眼。但是一旦睁眼,则黑夜变为白天,与太阳一般无二;一旦呼吸,则天地飞沙走石,狂风怒卷。

幸而有这等本领的烛龙是个不错的神仙。不过其弟弟烛阴九没这么良善了。烛阴身长千里,相貌貌有些阴险的样子,最喜欢挑逗女子,干些采花的事情。最终惹怒了哥哥,被困在了大地之下,永世不得复见光明。

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烛阴

三、

文姜(原谅我一下子跳了这么长的时间。)

这个简直是中国历史上相当厉害的女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公主,父亲是齐僖公,兄长齐襄公,丈夫鲁桓公。鲁国在文姜的带领下,开始真正成为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强国,甚至也是在文姜的带领下,齐桓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就是打不进一个小小的鲁国。

不过八卦总是有八卦的道理:文姜做的事情实在有些惊世骇俗——跟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哥哥私通,甚至还为此杀了自己的丈夫。

情窦初开的时候,他喜欢郑国世子忽,但世子忽以“齐大非偶”拒绝了齐国联姻,文姜一怒之下,生病了。齐襄共当时还是世子,闻听便日日进入文姜闺阁,名为看病,实为挑逗。齐僖公知道后,飞速便将文姜嫁给了鲁桓公。

可嫁出去的公主也总是要归宁的。再次回到齐国,世子已经不再是世子,而是一国之君了。二人遂有了苟且之事。

齐襄公一生算是精明强干,甚至曾经微服私访到别的国家,还以布衣之身拜访了该国国君,可史官始终没有放过这一笔,为此后来死掉之时,史官还不忘嘲笑一番。文姜更是在历史上没了任何经济政治类的分量,只是为史官贡献了一份谈资而已。四、

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文姜

四、

夏姬。

郑穆公的女儿。郑国国君是周宣王的小儿子,周幽王的叔叔。夏姬本姓姬。夏姬在还没有出嫁时就与她同父异母的哥哥私通。这不是件光彩的事,郑穆公大概觉得眼不见心不烦就把夏姬远嫁到了陈国。陈国大夫夏叔御,是当时陈国国君陈灵公的叔叔,夏姬嫁到夏家七个多月就生了一个儿子——夏征舒。夏御叔也有所怀疑,因为夏姬的美艳,也没有追究这事。夏征舒十二岁时夏御叔就死了,三十来岁的夏姬守寡在家。没过多久陈国的公卿孔宁和仪行夫都成了夏家的座上宾。他们还拿着与夏姬私通时送给他们的内衣炫耀。孔宁又把当时的陈国国君陈灵公介绍到了夏家。

夏姬的儿子长大后,很看不惯母亲的做法,也没有办法只把怒气压在心中。一次陈灵公他们三个又以和夏征舒谈论公务的名义去夏家,陈灵君居然公开与孔宁和仪行夫谈论夏征舒长得像他们,在这样的侮辱之下,这个年轻人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埋伏在马棚将陈灵公射死,孔宁和仪行夫逃往楚国。在孔宁和仪行夫的教唆下楚庄王出兵车裂了夏征舒,灭了陈国。

陈国灭亡后夏姬被掠到了楚国,已经您近四十的夏姬的美貌又迷倒了楚庄王,想纳夏姬为妃。大臣申公巫臣,以“此女不祥”、“不合道义”的理由,再加上众多朝臣们的劝阻,楚庄王才放弃了纳夏姬为妃的念头(其实申公巫臣才是夏姬最大的粉丝。他之所以这么劝楚庄王,是因为自己想纳夏姬)。大将子反看楚庄王放弃了娶夏姬的念头,也想娶夏纳夏姬为妾,也被申公巫臣劝了。楚庄王后来把夏姬嫁给了楚国的一个新丧偶的贵族连尹襄老,谁知不到一年连尹襄老就战死了。而他的儿子黑要,连父亲的遗体都不顾就把庶母搂入了怀中。这时候,夏姬的最忠实的粉丝,曾经劝说楚庄王放弃娶夏姬的申公巫臣。设计让夏姬以找回丈夫连尹襄老的尸首为理由回到郑国,再利用出使齐国的机会去郑国,带着夏姬投奔了楚国的敌国晋国。

楚国的子反知道这件事后特别生气,觉得当初申公巫臣以“红颜祸水”、“不详之女”等理由阻止楚王和他娶夏姬,结果申公巫臣却娶了夏姬。就去向现任楚王进言,结果申公巫臣的全种族都被杀。申公巫臣气愤之下,给子反写下战书“必令子罢于奔命!”,并派自己的儿子到吴国交给吴国兵法、车战,并与吴国约定共伐楚国,吴国就此强大起来。后来在吴楚之战中吴国打到楚国都城郢都使得楚国被迫迁都。

野史中说夏姬会“补阴和内挟之术”,真实与否不可靠,不过“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倒是实实在在的,说夏姬“红颜祸水”,不算过。

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五、

赵姬。

秦始皇的母亲。原来只是大商人吕不韦府中的一名舞女,当然不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舞女。

吕不韦并多不尊重女性,野史上说他将府中女子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脱衣服好看,穿衣服也好看的;第二等脱衣服好看,穿衣服不好看的,第三等脱衣服不好看,穿衣服好看的。当然还有最后一等穿衣服脱衣服都不好看的,不过吕府中是没有这样子的。

在这一群人中间,赵姬是什么样子的呢:传闻吕不韦曾经对当时的秦国质子嬴异人说过:“我府上有一宝贝,比上古名琴焦尾更为珍贵。”——你会说焦尾琴可是后来汉朝蔡邕亲手制作的——其实还有一传说,说帝尧于一树下避雨,忽地一道雷鸣,正好击中了那棵树,帝尧认为是那棵树救了他,便命人取其木,制作而成了琴,因琴身尾部已被雷火烧焦,故名焦尾琴。

可见赵姬在吕不韦府上地位尊崇。如此一人,吕不韦怎么可能不临幸?所以赵姬嫁给嬴异人后,历史说辞纷纷,但大多都认为秦始皇实则是吕不韦的亲儿子。

不过这个亲儿子亲自下令杀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赵姬与嫪毐私通,又生两子,也被秦始皇下手杀掉了。

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蔡邕作焦尾琴

六、

韩寿

晋惠帝的老丈人贾充,手下有名司空掾,韩寿。韩寿姿容极美。贾充小女贾午,无意中看到后,念念不忘。一晚,托自己侍女前去找韩寿,侍女在韩寿面前具陈贾午貌美,且对韩寿情有独钟,韩寿心动,便日日翻墙到贾午闺房与其私通。贾府上下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但是贾充是名老狐狸了,他发现女儿最近欢快异常。正好晋惠帝得了一些西域的异香,一旦沾人衣物,则经久不散,晋惠帝宝贵得很,只给了贾充与张骞一些。贾午看到后,便偷了些出来,赠与韩寿。在一次与友人的饮宴中,韩寿满身异香,在座有人便告与贾充。贾充心下明白,必是自己女儿与其有私情,只是贾府门墙甚高,不知道韩寿是怎么过来的,便着人四处查看。半晌,家臣回复道:“没有什么异样的地方,只是东北角处,像是狐狸行处一般。”原来韩寿不仅容颜俊美,身体也极为遒近,虽然贾府门闼严峻,却也可翻墙而入。

贾充为了掩饰家中丑行,便将小女嫁与韩寿。

——不过两人终究不是良人,且贾午又是皇后贾南风的妹妹,后因政变之故被杀。

七、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达,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婚姻也相对自由。比如说《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记载,从高祖到肃宗朝,98位公主。除未嫁早薨者12人外,另有初婚者59人,二嫁者24人,三嫁者3人,近三分之一的曾二嫁三嫁过。其实还有一些公主,选择不嫁,一生都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公主。

社会风气的开放,延伸到了民间文化领域。于是“牛郎织女”故事的版本在唐朝是这个样子的:

牛郎听了老牛的建议,趁着七仙女在河里洗澡的时候,将其衣服偷了出来。七仙女无奈,只得嫁给了牛郎。后来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但是终归被王母娘娘发现了,娘娘雷霆大怒,拔下头上金钗在天空一划,银河璀璨,牛郎织女便被隔在了银河的两岸。喜鹊不忍看有情人别离,便年年七月初七时候搭鹊桥,让两人见上一面。

这年,牛郎在鹊桥上等了半天,左右不见织女,着急得团团转。

那么,织女在哪儿呢?

烟笼寒水,月色光华,织女正在跟情人卿卿我我,如胶似漆呢。情人问:”你不去见牛郎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织女啐了一口,道:”年年如此,早就厌烦了。“

八卦恒久远,篇篇永流传

鹊桥相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