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无止境2


在马嵬驿兵变中亲自下令赐死杨贵妃,这对李隆基来说,相当于一次精神自残。风烛残年,雄风扫地的李隆基从此真正过上了凄惨的生活。

756年,安禄山叛乱的势头排倒海,长安危在旦夕。那时候,朝廷一盘散沙,人心慌慌。李隆基知道大势已去,难以抵挡。大敌当前,曾经威镇四方的一代君王乱了方寸。他作出了最为颜面描地的抉择——逃跑。

李隆基带着杨贵妃,杨国忠,陈玄礼,高力士等一杆子亲信西出长安,打算逃到四川。

或许知道逃跑的下场——成为亡国之君,而他绝对不知道随从的亲信会发动一场兵变。他或许知道有一天会众叛亲离,但他绝对不知道这一天会来得那么突然、会来得那么早。

丙申之日,李隆基从前的精神大厦塌方了。那天,在长安城西面的马嵬驿,早就对杨国忠不满的陈玄礼下套杀了杨国忠,逼着李隆基下令赐死杨玉环。

从此,李隆基和儿子李亨各走一路。李隆基按计划逃向四川,李享向西北而行到了灵武。

由秦入蜀,李隆基的日子早都没了从前的华彩。没有杨玉环,李隆基的精神大厦跨了。儿子分道,他更不知前路在哪。那时候,他信任的人就剩下高力士等几个了。或许命不该绝,儿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李隆基当上了太上皇。大将郭子仪收复长安后,李亨迎老爹李隆基回长安。

结束了流亡日子的李隆基回到了长安,可苦日子却没结束。假如说他在长安城的兴庆宫中还多少有一些李唐遗老的架子,那心搬到太极宫甘露殿的日子几近于软禁。加上李辅国的捣蛋,他可以托付心意的高力士被流放黔中。

杨贵妃没了,在兴庆宫中,贵妃的香囊,贵妃的画像让李隆基朝夕痴望,摇头叹息。甘露殿里,垂垂暮年的李隆基,思念贵妃,形单影只,苦度日月。

杨玉环死了的六年时光,是李隆基凄惨苦度的六年。一代君王痴情,悲情至此,恐怕也就是他了。


文踪旅迹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帝王,前半生功绩卓著,颇具明君之像。后半生骄奢淫逸,导致烽烟四起,战乱频发。直至帝位旁落,落魄不堪,最后郁郁而终。

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联合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自己也因此获得太子之位。很快,在其父李旦的禅让下,即位当皇帝。

(唐玄宗剧照)

随后又发动“先天政变”,铲除了野心膨胀的姑姑太平公主。由此乾坤独断,大权在握。

独揽大权的李隆基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任人唯贤。提拔了史上著名的贤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使得朝政为之一新。同时通过精简机构,恢复了国力,百姓因此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官员勤政廉洁,恪尽职守。

在李隆基的英明统治下,盛唐的序幕徐徐拉开了,缔造了被后世誉为“开元盛世”的辉煌。

这时的李隆基可谓风光得意,英明神武。大诗人杜甫曾作诗《忆昔》来形容“开元盛世”的气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样的盛世让李隆基不免飘飘然,享乐奢靡之风悄然兴起。李隆基也变得刚愎自用,宠信奸佞,一味声色犬马,穷奢极欲。

李隆基的昏庸,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叛军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又昏招迭出,用人失察,致使潼关失守,叛军直捣长安。

这时的李隆基,急急如丧家之犬,抛家舍业,带上挚爱的杨玉环和宠臣杨国忠,仓皇出逃,欲往四川避难。

那么,李隆基逃出长安,到杨贵妃被赐死后,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安史之乱)

一、当70岁的李隆基逃离长安城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悔恨的。

他恨安禄山的背叛,当朝臣数次上奏“禄山必反”时,他仍自信的说:“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他也恨自己的仁慈,给了安禄山三个节度使的大权,让他手握重兵,反噬自己。

由于走得太过匆忙,李隆基一行携带的盘缠不多,途经马嵬坡时,侍从们早已人困马乏,饥困交加,加上天气酷热,因此拒绝前行。

太子李亨和奸相杨国忠素有嫌隙,终于等到了矛盾爆发的这一天。

于是,陈玄礼煽动随行禁军哗变,以“杨国忠是导致叛乱的根源和意图联合吐蕃谋反”为由,乱刀砍死了他,而后又逼迫李隆基勒赐死了杨玉环。

二、当杨玉环香消玉殒的那一刻,李隆基内心是无比悲愤的。

作为堂堂一代帝王,居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心爱之人,还亲自下旨勒死了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挚爱命赴黄泉而无能为力。

至此,李隆基用杨氏兄妹的性命,换得了臣工的保护,一路西逃入川。

但太子李亨不愿放弃,他选择了北上朔方。在众臣的拥护下,自立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此时的李隆基还蒙在鼓里,浑然不知,仍在以皇帝的身份发出一道道圣旨,指挥平叛。直到得知李亨即位的消息后,才被迫将皇位禅让给李亨。

(杨玉环剧照)

三、当李隆基颁发禅位诏书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凄凉的。

面对帝王权力的巨大诱惑,即便亲如父子,也毫无温情可言。

李亨擅自立为帝,等同叛乱,但李隆基又能怎样呢?毕竟这大唐江山是自己一手败坏的。当李隆基踏出长安城的那一刻起,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过好歹江山未改姓,不如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把这帝位禅让了吧。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李隆基也从成都返回了长安。被李亨安排住在了兴庆宫,身边也只有高力士和陈玄礼。

四、当李隆基重新踏入兴庆宫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

他一方面对杨玉环的死耿耿于怀,另一方面也为李唐江山终未旁落,而暗自庆幸。

所以,李隆基回到长安后,就迫不及待地派人祭奠杨玉环,并打算为她改藏。

不过,当初拥立李亨的宦官李辅国坚决反对,只给李隆基带回了杨玉环生前的一个香囊。李隆基将宠妃的香囊终日藏于袖中,并找来画工,描摹杨玉环的肖像,悬挂起来,和心爱之人朝夕对视。

李隆基也会偶尔和以前的大臣们聊聊天,回忆一下当年叱咤风云的帝王生涯,努力用“当年勇”来支撑自己。

但仅有的这点慰藉,也在李辅国的反复挑拨下,化为乌有。李亨因听信谗言,猜忌李隆基,放纵李辅国将李隆基软禁在了甘露殿。

亲信高力士也被冠以“潜通逆党”的罪名流芳巫州,陈玄礼被勒令复出为官。偌大的宫殿,只剩下形单影只的李隆基一人。

(高力士剧照)

五、当高力士跪别李隆基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无比绝望的。

李唐江山在李隆基的手里走向盛世,又在他的手里没落崩塌。他知道,他的一生功过,注定将被后世反复评判,供后人鉴戒和思索。

公元762年5月3日,郁郁寡欢的李隆基驾崩于甘露殿,终年78岁。


张生全精彩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可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同时他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也就是我们耳闻能详的开元盛世。

但是李隆基的晚年,却渐渐地在朝政上有所怠慢了,并且还开始宠信奸臣。更为夸张的是,他竟然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最后将她占为己有,并且封为贵妃。

她就是那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主角——杨贵妃。

就是因为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同时又宠信奸臣,所以他在位后期,朝政就渐渐地荒废了。

而他为了稳定唐王朝的边疆,又重用了安禄山这个异族人,再加上他连连的政策失误,安史之乱爆发了。

在战乱中,李隆基带着杨贵妃踏上了逃亡之路,但是在路上他的卫士们却闹出了惊天动地的“马嵬驿之变”,所以李隆基不得不赐死了杨贵妃来换取自己的太平。

但是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并没有换来一个太平的晚年,他的晚年可以说也很凄惨。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就随有书君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被迫变成了太上皇,并且被安排住进了远在皇宫外的兴庆宫

赐死杨贵妃后,李隆基南下逃亡。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儿子李亨接了他的棒,登基称帝了,成为了唐肃宗。

话说李隆基被迫当上太上皇心里很是不舒服,所以他就开始扶持永王李璘,培养自己的势力。还多次派官员到唐肃宗身边去,非要再和唐肃宗争一争这个话语权。

可是水道早已渠成,唐肃宗早已把握住了大权,李隆基这个时候再去争怎么能争过呢?这只能引起唐肃宗李亨的不满,并且父子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有了缝隙。李隆基这样做,也是彻底破了自己安享晚年的梦了。

当唐肃宗李亨收复了长安后,“太上皇”李隆基当然也要从南方迁回来,可是就在他迁回来的途中,又发生了变故。

唐肃宗李亨派了3000士兵来凤翔迎接李隆基,在迎接李隆基的同时,把护送李隆基的侍卫队的兵器全都缴了。

这直接就煞了李隆基的士气,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而且唐肃宗还不让李隆基回到皇宫,而是把李隆基安排到远离皇宫的兴庆宫里。

李隆基此时的心里估计是伤心、心痛的不行。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这样对待自己,皇权没有了不说,还不让回宫。李隆基的内心此时是无比的凄凉,他住在兴庆宫,常常是倍感寂寞。心爱的人也不再了,自己也不能一手遮天了,所以他没事就登上楼瞭望远处,但是还是感到无比的凄凉。唐肃宗倒是偶尔来看看他,但也是心里也有了间隙,父子之间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相处着。

李隆基就这样在兴庆宫过着郁闷的晚年生活。

二、 没有了皇权的李隆基还经常受奸臣李辅国的欺负

李辅国是唐肃宗身边的大宦官,因为旧日李隆基身边的高力士瞧不起他,所以一直怀恨在心。

他在唐肃宗的默许下也是没少欺负李隆基。

李隆基非常思念杨贵妃,想着当年就那样让杨贵妃惨死在马嵬坡,真得也是很痛心。他想改葬杨贵妃,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悔恨。

但是李辅国拒绝了李隆基的请求,不想满足李隆基,就想去“欺负”他。

李辅国命令手下人,把杨贵妃葬在了别处,借以断了李隆基的念想来打击他。

好在有人把杨贵妃生前用过的香囊给了李隆基,李隆基才带在身上聊表思念。

李辅国私下里也是没少在唐肃宗那说李隆基的坏话,这让唐肃宗看李隆基的次数是越来越少。

平日里,李辅国在一些小事上也没少给李隆基使绊子,这也让李隆基是倍感无奈和凄惨。

想着曾经那么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这样受一个宦官欺负,想来也真是可悲。

三、 由于唐肃宗对李隆基的猜疑,李隆基后来在凄凉的禁闭中走完了他的晚年

李隆基在兴庆宫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没事他就总喜欢宴请别人。

就是一次普通的宴请,让唐肃宗再次对李隆基有了猜疑。因为这次,李隆基在长庆楼宴请了羽林军的大将军郭英义。

这个郭英义是掌握禁军的重要将领,而李隆基宴请他又要干什么呢?这不得不让唐肃宗起了猜疑。

最后在唐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把李隆基接到了甘露殿,这也是为了更好地看着李隆基。

把李隆基接来后,李隆基身边的人高力士、王承恩被流放了。陈玄礼被迫告老还乡了。就连唐肃宗的亲姑姑,常来陪李隆基聊天的玉真公主也被隔离了。唐肃宗李亨也不再来看他了。

唐肃宗倒是又选了一百多人到甘露殿供李隆基差遣,但是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没有了任何乐趣,活着都成了煎熬。自此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开始了软禁生活,直到762年李隆基去世了。

这个曾经造就了大唐盛世的皇帝,没有想到晚年却如此地凄凉。

但是如果不是他荒废了政业,可能他还是会权利在握的。也不会有安史之乱的发生,盛唐之象也还会持久的。

可是没有如果,这一切也都是他自己造出来的,也算是可悲可叹啊!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安禄山造反,长安失守;马嵬坡兵变,杨贵妃香消玉殒;灵武政变,唐肃宗李亨上台。风光无限的李隆基,一眨眼从天堂到地狱,不知道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是如何熬过那段岁月的。

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一世英明的他,犯了多大的错误。所以,再次见到李亨的时候,他亲手给儿子披上了黄袍:大唐江山交给你了!

李隆基此举一是表姿态,二是很无奈。身在四川的他,得知李亨灵武称帝,做了一件昏聩的事,命令儿子在军国大事上,要向他请示!

如果李亨愿意请示,干嘛不经同意,就直接把老爹捧上太上皇的位置?人老了,糊涂起来着实可爱!

眼见儿子翅膀硬了,他也控制不了局面了,索性就当太上皇吧,也让天下人知道,这个太上皇是他自愿的!如此全了父子之情,安了天下人心,李隆基总算想明白了。

李隆基回到长安,移居兴庆宫,安度晚年。人老了就变脆弱,李隆基告别前呼后拥的生活,身边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只有高力士、陈玄礼及妹妹玉清公主三个老相识。

清冷的生活,让他对往事追忆不息,尤其相伴他十几年的杨贵妃,让他痛彻锥心。他向儿子请求,请回杨贵妃的遗骨重新安葬,在李辅国挑唆下,李亨一口回绝。

面对杨贵妃的画像,李隆基“朝夕视之而欷歔焉”!他一定对儿子的绝情,很痛心。可是,别忘了,他当初一日杀三子,不比这个绝情得多?政治让父子情变质了!

其实,李亨还算仁孝,关键他们中间还隔了个李辅国这个阉宦,李亨这个怂蛋,几乎被李辅国架空了。


李亨怂,好控制,李辅国就怕李隆基,虽说李隆基现在是拔了牙的虎,但万一不小心再得势,就凭他李辅国这点脓水,根本不需要李隆基出手就得破了!

所以,李辅国对这只半死的老虎,一直提心吊胆。他向李亨进言:太上皇跟大臣们接触太频繁了,跟随您从灵武起兵的兄弟们心里很不安呐!

这话太有份量了,刹那间,父子情份如齑粉破碎!一道强令李隆基搬家的圣旨,让李隆基变成了囚徒!


李辅国气势汹汹地,突然出现在兴庆宫通往太极宫的路上,那架势活像催命鬼,把李隆基吓得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这时候,李隆基才明白什么叫掉毛的凤凰不如鸡!

好在有个忠心耿耿的高力士,他挺身而出,大声呵斥李辅国,骂跑了这个阉货,李隆基的小心脏才又从嗓子眼回到自己岗位!

李辅国当然不甘心,不久,一道圣旨发来: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流放巫州;陈玄礼被勒令退休;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伺候他的老宫人全部更换!


这回,李隆基彻底举目无亲!

过了几年郁郁寡欢的囚徒生活,77岁的李隆基在无限思念、追悔,或许还有几分怨恨中,孤寂地离开了人世!

一手创建了大唐繁华,又亲手葬送大唐强盛的李隆基,正式谢幕!


寻根拜祖


李隆基的晚景凄凉,都是咎由自取。

在收复长安之后,唐肃宗派遣使者去蜀地迎接李隆基回京,但这个时候李隆基并没有马上回京,因为收复长安的消息到达凤翔之后,肃宗让使者向李隆基表示自己愿意退回东宫做太子,李隆基听到使者这样说,自然不敢轻易表态,因此不愿意回到长安,直到肃宗再下一表,表示长安收复,要接太上皇回京,李隆基方才愿意回京。

肃宗虽然将李隆基接回长安,但是他对李隆基存有非常强烈的戒心。首先,当李隆基到达凤翔的时候,肃宗便将随行护送的六百禁军全部收缴军械,改为肃宗自己的三千骑兵来保护。

等到李隆基到达咸阳,肃宗亲自前去迎接,脱去黄袍,换上紫袍,抱住李隆基的脚失声痛哭,李隆基取来黄袍亲自为他披上,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的图景——大唐的诸位皇帝,个个戏都演得不错。李隆基一番表演之后,回到了兴庆宫,给肃宗加了个“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孝感”二字,用得极好。肃宗不甘示弱,也马上给爸爸加了一个“太上至道圣皇天帝”的尊号,天伦之乐,都向百官和百姓表演得淋漓尽致了。

此时的李隆基,还仅仅只是思念杨玉环。贺怀智的沾染了杨玉环香气的头巾让他思念,高力士、红桃等人也让他垂泪,女伶谢阿蛮得杨贵妃所赐的金粟装臂环让他老泪纵横,还不涉及父子之间的复杂感情。

直到李隆基想要用隆重的礼仪改葬杨玉环时,他和肃宗的矛盾才彻底显现。

因为龙武将士诛杀杨国忠,如果将杨贵妃改葬,岂不是否认诛杀杨氏兄妹的正义之举吗?如果否认了这一点,那岂不是否认了参加马嵬事变的肃宗吗?如果否认了马嵬事变,那岂不是等于否认了肃宗登基的合法性吗?这是肃宗绝对不会接受的。但肃宗又不好公开反对这件事,只好由礼部侍郎李揆出面反对,李揆不久就升任宰相,可见肃宗的真正态度。

李隆基在无法公开改葬的情况下,只好私自派太监去马嵬改葬杨玉环。这件事加大了他与肃宗之间的嫌隙。此外,李隆基住在兴庆宫,他经常登上长庆楼向外观望,路过的百姓看到他也大呼万岁,他又经常赐些酒食给百姓,被肃宗认为是收买人心,李隆基又召见过郭英乂,郭英乂时任羽林大将军,掌管禁军,引起了肃宗的警觉,肃宗因此调离郭英乂,并让李辅国将李隆基通过非常方式移居到太极宫的甘露殿。

李隆基认为肃宗此举是受到李辅国的蛊惑,其实是肃宗因为当年做太子的时候受到的种种迫害,因此对李隆基完全不信任所致。肃宗自做了太子之后,处境一直非常艰难,而在天宝年间连接发生的几次大案,都是李林甫针对他而为的,就是因为李亨的政治基础薄弱,几乎遭遇灭顶之灾。这一切虽然都是李林甫所为,但若没有李隆基对李亨的防范,李林甫是不可能制造冤狱的。

除此之外,李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小心谨慎,生怕惹怒了李隆基,巨大的压力之下,两鬓斑白有如老人。多年来的小心翼翼,让他对李隆基极度防范,这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玄宗首先因为武惠妃杀死了“三庶人”,又在李亨被立为太子之后防范他培植自己的势力,现在晚景凄凉,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后来高力士被流放到了巫州,李隆基的另一亲信陈玄礼被强迫退休,也离开了他。此外侍奉李隆基的两个宦官王承恩和魏悦也被流放,过去侍奉他的宫女也被全部换人。

自此,李隆基身边再无任何亲信,并且终此一生,再也没有走出过宫门一步,过着一种变相软禁的生活。肃宗从李隆基进太极宫起仅在上元二年的冬至去见过他,两人再未见面。李隆基对自己晚年的遭遇可以说是始料未及的,加上对杨玉环的思念,很快就死在了太极宫神龙殿。


浔阳咸鱼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大清早上,火气老大的老梁,俩眼珠子糊满了眼屎,抠着眼屎没得办法,一边喝着老茶,一边蹲在电脑跟前刷题。你个瘪犊子题主你害我,一瞅你这题目,老梁鼻子就开始噌噌的冒血,哎呦我去,堵了块卫生纸,这才顶住这火气。

聊到这里,有朋友就要问了,老梁你这是干哈缺德事了,正题不答,跑这里胡咧咧?

不是,瞅到杨贵妃,俺就想起了汽油桶安禄山,想起了汽油桶安禄山俺就想起了肥嘟嘟的禄山之爪,这禄山之爪就是咸猪手的代名词啊。哎呦我去,在咱这正史中,这段都是有记载的,那叫个香艳啊。

老梁觉得这段和题主的问题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咱先聊聊这禄山之爪。

禄山之爪

这安禄山长的那叫个肥,三百三十斤的吨位,这肚脐眼都顶到了膝盖上了。就这么一个德性,老梁就不明白咋就被杨玉环给瞅上眼了,收到石榴裙下做了儿子。

这安禄山在杨玉环的眼里那叫个忠心啊!

“来学个狗叫!”“汪汪!”“来学个猫叫春!”“喵~~~呜!”

这俩人搭配的那叫个绝,杨玉环让安禄山干嘛,这安禄山挪着肥肚子都能干出个特色来。这秋天的小菠菜——秋波送的一茬又一茬。蹲在龙椅上的李隆基那叫个开心,眼瞅着一顶绿油油的大帽子就要扣在脑壳上了,这李隆基还乐呵呵的把脑袋往前凑。

你说这要是脑壳机敏一点的,都知道这叫挑逗皇权啊,皇帝的女人你都敢挑逗,这种人嘛事干不出来,搞个判乱啥的那绝对是手到擒来啊。

这李隆基愣是没瞧出来,你说一个四五十的老头子,当了杨玉环的儿子之后,杨玉环愣是要给这儿子脱光了,亲自上阵来个“洗三”(嘛洗三?刚出生的婴儿第三天头上洗个光屁股澡),这俩人玩的那叫个开怀啊。

这不安禄山在杨玉环的关系下,李隆基那叫个一应俱全,要嘛给嘛!来弥补杨玉环没孩子的夙愿,三个节度使的大帽子就扣在了安禄山的脑壳上了,这权利一层大过一层。从这里大唐就开启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禄山觉得自己地头上,一帮子汉人做官,自己不自在,给自己老妈杨玉环去了一封信,杨玉环给李隆基送了一个超级大的秋波,得一帮子汉人的官僚都撸了,安禄山瞅着自己人往上怼,怼的那叫个不亦乐乎。

弄到最后这杨玉环都没和李隆基都没有一起洗过澡,俩大胖子安禄山和杨玉环俩人常常呆在一起洗澡。

好吧,这高潮来了,安禄山瞅着杨贵妃不知道心里咋想的,嘟噜个嘴:“人家要吃奶奶!”

好嘞,这杨玉环做事到也仓亮:“好的!来呗您哪!”

这安禄山也不客气,俩爪子就往上戳,也许是太激动了或者是像老梁一样上火了呗,这手劲可就有点大发了,俩道爪痕就留在那啥上面了。

这下俩人傻眼了,这是闹几呀,让李隆基瞅见这抓痕,李隆基可就知道自己个头上蹲了一个千年绿毛龟了还属于成精的那种,咋整?你说这也有那聪明人,让杨玉环说这就猫抓的,你还别说还真躲过一劫。

这之后,安禄山和自己个属下聊天说起这事,还赞叹:“俺这辈子就没摸过这么滑嫩的玩意!”

此后俩人还是你侬我侬的,就连杨玉环自己的哥哥说安禄山要谋反,这杨玉环也不当回事,既然杨玉环杨大人都不当回事,这李隆基李大人他也就不当回事了。

安禄山叛乱

这安禄山密谋造反的事,估计只有杨玉环和李隆基不知道,天下是个明白人都瞅出来了。到了最后,安禄山依靠杨玉环的和李隆基的宠幸又搞了一个养马的差事,好吧这上等的好马一波接着一波被安禄山截留了。

瞅到这里大家伙都应该看出来了,这安禄山造反那已经是迫在眉睫,好吧,这时候朝堂上谁敢说一句:“安大胖子要造反!”

李隆基俩眼珠子一定充血,一巴掌乎不死你,顺带着绳索一捆,就丢给安禄山:“好儿子你自己个看着办,想红烧红烧,想清真清真,都随你,俺的好儿子!来嘟个嘴!”

安禄山那叫个感动啊:“您真是个好爹啊!你奶奶个嘴的瘪犊子!”

安禄山前半句还谢着恩,后半句就掏出了刀子,这就造反了,说是要搞死那个一直说自己造反的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要来个大义灭亲(其实杨国忠也不是啥好鸟,只是俩人要争宠,这杨国忠才老是针对安禄山)

好吧,安禄山用李隆基赏的狼牙棒敲开了长安城。756年的时候,李隆基连家当都没来得及收拾,撅着屁股就跑了。

搞笑的一幕在这里出现了,眼瞅着安禄山挥舞着狼牙棒要过来,李隆基登高一呼:“俺要御驾亲征!”

把个众人鼓舞的,那叫个热血沸腾,一转头李隆基自己个就跑了,长安瞬间就崩盘了,好吧,从这一刻开始,李隆基的悲催的小日子就开始了。

悲催的小日子

李隆基带着一大帮人,跑的帽子也歪了,鞋也没了,脸蛋子好几天都没洗了,杨玉环这肥妞,一头乱发和个疯子差不了多少。


这后边的时候,安禄山瞅不见了,这时候那一腔子的愤怒在这个小团体里爆发了。其实也对,你说大唐那安逸的小日子多好啊,就因为这杨玉环这肥妞把个肚满肠肥的安禄山当个宝的捧着,那有今天的日子,还有着杨国忠杨玉环的哥哥作为宰相,也不是啥好鸟自己个吃喝玩乐屁事干不了,安禄山造反你个瘪犊子嘴上说的挺溜,啥准备都没有。

“弄死他俩!”

李隆基瞅着义愤填膺的侍卫,徘徊了许久,这才下令砍死了杨国忠,为了给自己的爱人留个体面,搞了三尺白绫勒死,这才平息了愤怒。

这事处理完毕,李隆基想要躲入蜀地躲避战乱,可大家伙都想让李隆基留下,一起对付安禄山。

好吧,李隆基的回答是:“不听不听就是不听!俺就是要去蜀地!”

太子李亨倒是血气方刚要留下来,带着二千兵马,这就去了朔方,要在哪里搞个基地干死安禄山。

这路上,一大帮子人瞅着远去的李隆基都吐了口吐沫:“不是东西!”

转头就劝李亨做皇帝,至于李隆基随便往上推推让他当个太上皇就得了,好勒,这事就成了。

这李隆基蹲在蜀地,一道道圣旨下发,指挥作战,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等到安禄山这肥仔被自己儿子干掉以后,天下越来越趋于平静,这俩皇帝算是凑一起了。

基于李隆基之前做的那些个破事,大家伙一直认为李亨做的对就是当家皇帝,而李隆基您老人家乖乖的蹲后宫当一太上皇,做一吉祥物让大家伙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抬出来瞅瞅就行啦,别没事瞎搅和了。

好吧,这李隆基没事的小日子就开始过上了。开始的时候,小曲听着,高力士贴身的太监伺候着,这玉真公主还能时不时来唠个小嗑,自己的心腹大臣还能下个棋逗个乐子,周围至少还有二三十个七老八十的所谓的护卫给看家护院啥的。

这时间久了,李隆基抓心抓肺的想肥妞杨玉环,让人画了肖像,挂床头天天的瞅。这还总想给杨玉环搞一个体面的安葬,这事作为老子的李隆基安顿下来,李亨也不能驳回去,就让李辅国去办,好吧,这宦官李辅国也是个小心眼子,心说大唐就被这女人毁了,你还惦记着这肥妞,搞了一香囊丢给了李隆基。

接着高力士被李辅国按了一潜通逆贼的帽子弄了个流放,逼着李隆基的心腹大臣陈玄礼回家养老,将玉真公主一脚踹出了皇家别院出家去了玉真宫。

这李隆基憋屈的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口老血憋到了762年,也就去世了,不久李亨也跟着去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这个题目有一定的误导嫌疑。

李隆基晚年生活确实有些凄惨,然而原因却并非是杨贵妃之死。

↑唐玄宗李隆基晚景凄凉↑

实际上,对于任何失去权力的帝王来说,都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从李隆基入蜀,太子李亨直奔灵武收拾天下残局开始,李隆基不幸的晚年生活就已经注定了。

李隆基失去了权力,也失去了两个最重要的身边人:杨贵妃,高力士。

杨贵妃是他的灵魂伴侣,红颜知己,更是能够带给他无尽的肉体欢愉,然而马嵬驿上,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杨贵妃自缢而亡,纵使李隆基再怎么铁石心肠,帝王无情,当时恐怕也是心碎万分。

而高力士的离去,对李隆基而言,可能更加致命,杨贵妃殒命那年,李隆基已经七十岁了,对这样一位老人而言,身边有个陪伴多年,能够说说知心话,还能够办办贴心事的老朋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

↑高力士和杨贵妃是晚年李隆基生活里最重要的两个人↑

恰好,李隆基身边就有这样人——高力士是多年的老朋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屡屡指挥得当,害死了名将封常清,高仙芝,逼走了哥舒翰,仓皇逃离长安,丢下老百姓于不顾,帝王尊严彻底破碎。

到了马嵬驿,禁军士兵之所以敢闹哗变,要求清算责任人,与李隆基威望大损关系深切。

高力士此时相当于李隆基的老年人专用尿不湿,损面子的事情全都由他出面替李隆基做了,高力士先是说服李隆基必须放弃杨贵妃,答应禁军条件,李隆基无奈应允。

离开马嵬驿后,李隆基已经对局势彻底失去掌控,早已对昏庸老爹不满的太子李亨径自带了一部分禁军去了灵武,并在当年登基称帝,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早就受够了昏庸的老爹↑

李隆基则在陈玄礼,高力士的陪同下逃亡四川成都,李亨称帝后,强行尊奉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四十四年的帝王生涯宣告结束,这对一个七十一的老人来说,简直是无比凄惨。

公元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李隆基从成都返回长安,居住在兴庆宫,以太上皇的身份尴尬的存活。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宦官李辅国为了讨好唐肃宗李亨,离间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俩的关系,导致李隆基被迁出兴庆宫,软禁在太极宫甘露殿,而李隆基身边的两大依靠高力士与陈玄礼全部被贬嫡,高力士流放,陈玄礼退休。

两年后,太上皇李隆基在甘露殿郁郁而终,享年七十八岁,同年,唐肃宗李亨也因病去世。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老年的李隆基,身边失去了心爱的女人陪伴,失去了忠诚的朋友陪伴,而且活的战战兢兢,能否活到天年,还得看儿子的脸色,可以说,从七十岁开始,李隆基完全活在屈辱之中。

↑李隆基晚年生活在对杨贵妃等人的回忆里↑

多少不眠之夜,他或许会梦回盛唐,想起霓裳羽衣曲,想起年轻时扳倒太平公主的英姿,想起相濡以沫却已早逝死去三十八年的王皇后,想起死去已经二十五年的武惠妃,想起曾经被他下旨杀害的亲生儿子们。

往事如梦如烟,如刀如割。还有那最美的杨玉环,她打扮成太真道士的样子真是可爱俏皮,她和他拌嘴吵闹的时光甚至都那么美好,他们两人一起在华清池洗浴,一起认了那个200多斤的大胖子安禄山当干儿子……

一个只有回忆,并且回忆的最终是悲剧的老人,其晚景堪称可怜。即使贵为太上皇,李隆基并没有从悲伤惨痛中得到豁免的特权。

↑唐玄宗晚年“寿则多辱”,纯粹是自找的悲剧↑

妻离子散,众叛亲离,当年被安禄山军队洗劫的长安城百姓的苦难,分毫不少的落在了李隆基身上,这是他应该偿还的债,无人可以代替。

老而不死,寿则多辱,这八个字就是李隆基晚年的全部。岁月给他足够的寿命,却又从寿命中榨取他仅存不多的快乐与尊严,如是而已。


我见青史多妩媚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唐玄宗李隆基曾经也有一个珍贵的机会摆在面前。

李隆基这一生,要不是前半生的盛世功绩和后半生的动人爱情掩盖了他的过错,恐怕他也是一个人人痛骂的昏君,前半生的他励精图治,重整朝纲,让曾经没落的大唐王朝重新焕发出了空前的活力,四海来朝,无人不为大唐这位新兴帝王拍手称赞。


可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毁了他的江山。

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直接拿下了长安,天子慌慌张张出逃蜀地,曾经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李隆基居然害怕了,老皇帝忘记了守城的誓言,悄悄地逃走了。

在逃亡蜀地的路上,发生了“马嵬驿之变”。陈玄礼和太子李亨联手诛杀杨国忠,将士们生怕被找后账,又临时起意,逼着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但这其实也是李隆基的一次机会,一个能够退出江湖,永享安乐的机会。

假如李隆基在事变前能够果断主动交权退位,把皇位让给太子李亨,杨贵妃的死亡也许能够避免,将士们是怕找后账,主要是怕杨贵妃的权力,杨贵妃的权力来自于唐玄宗,你唐玄宗把权力让给李亨,完全可以堵住现场所有人的嘴。

但老迈的李隆基当时已经慌张到做不出正确决策了,只能眼睁睁目睹爱妃离去。


一步错,步步错。

很快,将士离心离德、儿子北方称帝,他被迫转身一变,成为了太上皇,该来的都会来,这一切来得太突然,让李隆基着实招架不住,本来可以拥有的主动权,他一点也没有抓住。

第二年,太上皇李隆基从成都回到了长安,这世间再出现多少的繁华,他都看不到了,因为他儿子很快就将他软禁了。

要说这软禁的待遇,也是李隆基亲自争取过来的。软禁之前,李隆基本来还度过了一阵悠闲时光,他当时是住在兴庆宫(南内),出入自由,有陈玄礼拱卫、高力士伺候、玉真公主相伴,梨园子弟说来就来,你要老老实实享受余生也就罢了。但李隆基还是有些不情愿,动不动忍不住要对李亨(早就是唐肃宗了)的朝政指手画脚。

有一次他在一处临街的城楼上出现,下面经过的百姓看到太上皇,一起山呼万岁万万岁,这一幕为李亨所不喜,你个有历史污点的离休老干部,老这么出来指指点点,也不知道害臊,完全不拿我新核心当盘菜啊。


于是,在李亨的授意下,宦官李辅国开始狠整李隆基。

李隆基想念杨玉环,想为她迁坟,李辅国强行阻挠。

760年的一天,李辅国率一帮士兵,逼令李隆基迁居西内甘露寺。

忠心耿耿的高力士被流放,陈玄礼被强令致仕回家,玉真公主被赶到道观,宫人被大量裁撤,梨园子弟也尽行被驱离。

在甘露寺这两年,这位恋栈权力的太上皇过的日子跟监狱差不多,好歹比当年的赵武灵王强一些,没被饿死,他苦闷地度过了自己的余生。762年,李隆基在甘露殿闷闷不乐的病逝,永远的离开了他的大唐王朝。


历来现实


准确地讲,杨贵妃并非是被“赐死”,而是在马嵬驿之变中被禁军“逼死”。不过,杨贵妃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唐玄宗的余生过得极其悲惨。

在此,还不得不说一下唐玄宗人生中的三段悲惨经历:

第一个阶段是他心爱的武惠妃去世,唐玄宗终日郁郁寡欢,沉浸在伤痛之中。

不过,此时的唐玄宗比较幸运,有人向他进言,称寿王李瑁妻如何美貌、多才,可以进宫侍奉陛下。结果,唐玄宗就动了歪心思,让儿媳妇出家后还俗,成了自己的枕边人。

唐玄宗此次的痛苦,算是得到了解药,但也给他日后更为悲惨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第二个阶段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与杨贵妃仓皇出逃,且在马嵬驿天人两隔。

由于唐玄宗晚年终日歌舞升平,使得安禄山、史思明有可乘之机,发动了安史之乱。结果,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般大臣慌忙出逃。结果,到马嵬驿时,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等人,杨贵妃也被“赐死”。

唐玄宗此次的痛苦,应该更为强烈,国家动乱,自己心爱的女人也被杀,但另他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多的劫难在等着他。

第三个阶段是唐玄宗被当上了太上皇,亲儿子直接把他的权力剥夺了,而且圈进在宫中。

原本见到安史之乱逐渐平息,唐玄宗也想着过段安稳的日子,但不曾想被儿子取而代之,自己成了太上皇。要说这太上皇,李渊当过、武则天当过,那日子能好过么?

轮到唐玄宗李隆基当太上皇时,连个太监李辅国都能带兵时常骚扰他,为的就是早点吓死他。这日子,曾经自称为唐明皇的李隆基,能好受?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宦官高力士还算忠心,即便李隆基落魄到极点,还是生死相伴,甚至挺身而出,怒斥李辅国。这也使得李隆基老泪纵横,接连道谢。

可以说,在唐玄宗的三次“惨痛经历”中,最为痛苦的是后两次,即安史之乱中贵妃被杀和回京后自己成了太上皇,而又以第三次最为悲惨。


夕阳下的晚枫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真正的渣男。

唐玄宗李隆基都已经55岁,半只脚踏进棺材了,后宫佳丽3000都不能满足他,非要将儿媳妇杨玉环抢来给自己暖床。

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命途中发生“马嵬坡之变”,唐玄宗李隆基为了保命,毫不犹豫的抛弃杨玉环,于是杨贵妃在佛堂里被高力士勒死。

仅仅几天之后,太子李亨就自立为帝,唐玄宗李隆基被逼无奈当上了太上皇。

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但是安禄山被杀以后,长安已经收复,李隆基回到长安,此时的他已经再也无法掌控权势,只是一个软禁宫中的老头。

唐肃宗李亨为了消除隐患,将唐玄宗李隆基身边的亲信全部赶走,只留下李隆基孤苦伶仃。

“千古贤宦第一人”高力士

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太监有很多,但是大都是遗臭万年的角色,留有贤名的非常少,而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非常的不容易。

高力士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宠信,曾经说过“力士当上,我寝则稳”。作为一个太监,官至骠骑大将军,甚至封为齐国公,非常的夸张,但是高力士并没有辜负李隆基的宠信。

哪怕是在唐玄宗李隆基被软禁最落魄的时候,高力士也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于他,但是被唐肃宗李亨以“潜通逆党”的罪名流放。

高力士在得知李隆基驾崩的消息后,“北望号啕痛哭,吐血而死”,生死相随就是如此吧。

玉真公主李持盈

玉真公主李持盈是李隆基的同母妹妹。武则天时代,玉真公主李持盈在皇宫里面深受迫害,胆战心惊,所以一心向往修仙求道的生活。

玉真公主,是李隆基被软禁以后唯一陪在身边的亲人,但是无权无势,甚至没有婚配的玉真公主,显然无法与唐肃宗李亨相抗衡,在唐肃宗李亨的命令下只能出居玉真观,与李隆基同年逝世。

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陈玄礼是唐朝名将,在李隆基登基称帝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真正的从龙之臣,一生之中追随唐玄宗李隆基长达45年,一直深受宠信。

但是在太子李亨发动马嵬坡之变时,陈玄礼选择了协同李亨逼迫李隆基赐死杨玉环,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忠心,哪怕是李隆基被软禁后也是李隆基身边唯一的军事力量。

但是唐肃宗李亨最不放心的就是李隆基身边的陈玄礼,被“勒令致仕”不久病死。

可怜的唐玄宗李隆基形单影只,与唐肃宗李亨父子二人相继驾崩,相差仅仅13天。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