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文·段宏刚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先生作为我国20世纪的顶级国画大师,一生总共创作了2万余张国画作品,画面生活气息强烈,灵动有趣,格调高雅,深受大众喜爱。其中大部分为精品力作,艺术水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是他能在20世纪美术圈奠定崇高地位的根本原因。并且,齐白石一辈子活了93岁高龄,因为长寿,进一步增强和延长了个人品牌,也享尽了绘画带给他的殊荣。

在绘画理论上,齐白石的见解虽然不多,但一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足以让他跻身到超级艺术理论家之列。

这句看似简单的观点,却准确地揭示了中国画的本质,中国画是依托“中和”思想,在自由和限制中不断完善的视觉艺术。

这句话影响非常深远,不但是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宗旨,更是当今数以万计奋斗在绘画界的才子,不得不遵循的一条规则。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齐白石像·王子武画

中国画究竟是什么?若用两个字来概括,分别是对“技”和“道”探索。“技”是指对技巧和语言层面的修炼,“道”是指修炼画外功夫,即对综合文化修养的提升。中国画的最高层次往往比拼的是画家文化修养层面的东西,画外功夫越丰厚,画中的内涵和品味就越发明显。

在本质上,已经不能把齐白石仅仅当做一名画家来看待,他的综合素养极少有人匹敌,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是一位标准文人。齐白石也对自己十分自信,常常对外宣称: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正是因为齐白石在创作每一副作品时,以深厚个人修养来不断营造画面的生命力,为国画发展创新了一条路子,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今天,他的作品屡屡能刷出天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他美术地位应有的体现。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齐白石因某种机缘创作了一幅《柳牛图》后,没想到这幅作品流传出去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追捧,为满足需要,齐白石前前后后创作了多幅大同小异的《柳牛图》,以回报社会各界人士对他的厚爱。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柳牛图》

《柳牛图》构图是中堂形式,画面非常简单,一棵苍劲、挺拔的柳树撑满了整个画面,落完叶子的、光秃秃的、柔软的枝条下垂着。柳树主干底部拴着一头牛,屁股对着画面,牛屁股浑圆而结实,它在干什么呢?因为看不到牛的正面和侧面,观者只能去想象。

近些年,多幅《柳牛图》流通到艺术品市场后,引起了许多收藏家的追捧,按照尺幅大小,收藏价格从数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其中,拍卖价格最高的一幅达到了令人咂舌的2000万。

一头牛屁股能卖出2000万,一直是近些年艺术圈津津乐道的话题。

先看看这幅画的来源。

第一幅《柳牛图》虽然创作于1930年春季,但还要从1929年说起。

1929年,齐白石已经65岁,离开老家湖南湘潭来到北京闯荡超过了10年。虽然经过10多年的打拼,在京城隔三差五能卖出去画,生活越来越好,也积累了一定名气,但仍然没有达到他当初的预期。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胡佩衡(左)与齐白石(右)

于是,齐白石就准备在宣传方面,给自己加大力度。刚好手头攒了一些钱,他打算给自己出版个人第一本画册。并想好了名字,叫作《齐白石画册初集》。忙活了数月,整理好画稿和文稿后,齐白石带上资料敲开了北京城著名画家和美术编辑胡佩衡(1892年——1962年)先生的大门,委托他给自己操办这件事。

几个月后,《齐白石画册初集》顺利出版,并发行数万册,流通出去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时间好评如潮。从此,齐白石的名气越来越响亮,变得家喻户晓。

美梦成真,齐白石笑得合不拢嘴。这时,他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报答胡佩衡先生。

经过一段时间构思和创作,齐白石画成了《柳牛图》,并亲手送到胡佩衡先生手中,以感谢他的提携之恩。

最近几年,《柳牛图》在艺术品市场上掀起了一阵波澜,一举卖到了2000万,它真的物有所值吗?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柳牛图》

分析一下便能得到答案。

首先,齐白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艺术地位都够大够高。从古至今,名人的大名就是招牌,名人的墨宝,当然是硬通货,价值历来高高在上。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柳牛图》在构图技巧和创新意识上非常成功,以简约凝练的构图,把诗情融入到画意,越看越有余味。

这幅画化繁为简,只有柳树和牛两个物象,画面大面积留白,虽然笔墨不多,却高度概括,以“无中生有”的手法,给观者传达出一种“无笔胜有笔”的画外之意,把审美再创造留给观者去开掘和品味。

文学中常常会用到“象征手法”和“谐音修辞手法”,齐白石因为文学修养很高,对这两种手法都很熟悉,在创作时,把它们信手拈来,嫁接到了国画里。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寿桃

柳树在古典诗词中,是使用率很高的一个意象,又因为“柳”与“留”谐音,就使柳树升华出了儿女情长的意味。跟鸳鸯象征爱情,月亮代表思念的含义有些类似,在诗人骚客笔下,柳树常常被用来象征“挽留”之意。

这样的写作习惯在古诗词中很常见,比如,北宋大词人柳永的名作《雨霖铃》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为了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刻意安排他跟心上人在柳树下分别,实际上希望挽留心上人,不忍离别。

齐白石希望挽留什么呢?齐白石出生在农村,童年在老家湖南湘潭渡过,那里留下了他许多童趣。他在知天命之年来到北京后,变身为一名“北漂”,需要为名利而奋斗,为养家糊口而拼搏,生活的目的和乐趣完全改变了。但在心灵深处,童年生活仍然是那样朴实、亲切和纯真,成为无法磨灭的记忆,他因此常常念起童年在老家做牧童的情景,但那些日子如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越是念想绝越觉得失落。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柳牛图》

此时,齐白石虽然和胡佩衡没有深交过,但胡佩衡古道心肠,没有大城市人的那种优越感,对齐白石这个外地人给与了极大帮助,在内心,齐白石非常感激他。

在双重情感意识的催动下,齐白石需要通过艺术来释放心中失落,以及向胡佩衡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所以,他借助笔墨完成了《柳牛图》,任由情感在画中流动,可以看作是他的一段心路历程。但齐白石并没有把自己心里话说完,他还留了一手,是通过那头背对着观者的牛来体现的。

屁股对着画面的牛,在喝水?舔犊?哞哞叫?愤怒?这些情形好像都有可能,越是熟悉牛这个动物,越是心思细密的观者,越想象到的场景就越多,这无疑扩大了观者的想象空间。一个人的思想有多大,他的情怀就有多大。

齐白石一幅画曾画出一个牛屁股却能卖到2000万,真是物有所值?

《蛙声十里出山泉》

齐白石如果不留一手,把这头牛的姿势和神态一览无遗地刻画出来,一眼看到那头牛在做什么,完全就丧失了神秘感和趣味性。就像观看一个美女,看她背影总比看正面更有魅力,更能激发想象力。齐白石如此构图,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把诗意滴水不漏地融入到画面里。

怎么挖掘画中诗意,齐白石常常有神来之笔。1955年齐白石赠送给老舍先生的《十里蛙声出山泉》,同样是文学与绘画完美结合的妙品。

不论从文化寓意,还是艺术价值来看,《柳牛图》都非常鲜明,能被有眼识珠的藏家以2000万收入囊中,也算物有所值。因为这幅画作集合了情感、意蕴和内容,可遇不可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