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诸葛亮的《出师表》在文笔上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为何会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

志超0210


《前出师表》诸葛亮不臣之心跃然纸上。完全以摄政皇的口吻教训儿皇帝。称为千古第一奇文并不为过。请读者以后主刘禅的心态来体味。刘禅毕竟是君,而诸葛是臣。诸葛文中几乎处处训斥刘禅。『』内为原文,“”内为翻译。再加点评分析。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刘禅啊!你)要打开耳朵多听话,不能妄自菲薄,言论不当,堵塞了忠良的进谏言路。”

这难道不是批评刘禅闭目塞听,排斥忠臣良谏吗?“忠谏”大概是诸葛亮比喻自己吧!臣子有这么和皇帝说话的吗?臣子对皇帝正常进谏是:圣明莫过于皇上。您如果想继承先帝的功业、完成先帝的遗愿,应当学习先帝广开言路,多听善辨啊!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朝廷和丞相府应该一体;赏罚褒贬、提拔罢免,不应该不一致。”

这句话直接说你皇帝的朝廷应该和我丞相府保持高度一致,赏罚、任免不应该和我丞相府相反。完全没有臣子应有的身份,君臣颠倒。正常说法应该是:皇上圣明独断,微臣辅佐执行;微臣所说都是肺腑之言,如有忤逆皇上,罪该万死,惶恐,惶恐,顿首,顿首(磕头)。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如果有作奸犯科和善良忠心的人,应该交给相关官员去处理赏罚的问题,陛下您就不应该有所偏私,使得朝廷(内)和丞相府(外)的赏罚不一致。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忠良之人,是先帝提拔的,我认为宫中事无大小,你都应该咨询他们,然后实行,就不会犯错。”

这段明示刘禅应该怎么做,诸葛亮已经在刘禅身边安排好了人,郭攸之、费祎、董允都是诸葛亮的人,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听他们的,当然他们都听诸葛亮的,只是没说出口而已。古今一大奇葩,臣子在皇帝身边安插自己的人还说得这么明目张胆。

如果真是推荐贤良应该说: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臣观察已久,都是贤良之人,也许对陛下有所裨益。请陛下试用,如果行,那是陛下善用人才;如果不行,那是微臣举察失职,请陛下治罪。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试用时,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举荐他做督(军)。我认为军中事无大小,都应咨询他,必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明辨优劣,各安其所。”

不但要把刘禅的行政权力架空,还要把刘禅的军权也架空,军营中事无大小都要听向宠的,还用先帝的名义来压刘禅,先帝说向宠有能力,反正先帝就是大,先帝说的都对。兵权是皇帝的权力核心,安排提拔什么人都是皇帝说了算,臣子是不能置喙的,否则等同谋反。最多皇帝咨询你,你才能推荐,还要小心翼翼。先帝也是称赞了向宠有才能,群臣才敢推荐的。哪有臣子直接指派,还军中事无大小都要听他的?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甞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使大汉兴盛;而亲近小人,远离贤臣,使汉朝衰落。先帝在时,每每与我谈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二帝(的昏庸)啊!侍中、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忠贞亮节之臣,愿陛下亲近信任,那么汉室兴盛,就指日可待了。”

能力和忠心是两码事,只要对皇帝忠心就是忠臣,如果能力大而对皇帝不忠心,那皇帝就危险。汉献帝不就被能臣曹操当成傀儡来操控吗?皇帝用人首先看忠心,然后看能力。贤臣小人对皇帝都不是那么重要。还把桓、灵二帝拿出来,教训刘禅不要成为昏君。这不是臣子该说的话,大不敬!而应该说:陛下富有春秋(年轻),如果能学习先帝和前世优秀帝王,亲近贤臣,采纳良谏,必定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臣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于乱世中苟全性命,不求闻名显达于诸侯之间。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屈尊降贵,三顾茅庐拜访我,征询时局大事,我感激万分,愿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在兵败之时接受任务,在危难之际奉行使命,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三顾茅庐有争议,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引用《魏略》说:刘备在襄樊屯兵之时,是诸葛亮去见了刘备。并且《九州春秋》记载一样。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亮乃北行见备……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当时兵荒马乱,刘备忙着招兵买马和打仗,哪有闲功夫“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介书生,没有实际经验,不会真以为他像《三国演义》所写,智近于妖,神机妙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吧?受命兵败之际也是错的,裴松之指出:诸葛亮在刘备兵败的前一年相遇!从兵败到出师表,整整二十年。诸葛亮为了抬高自己,连履历都篡改了。

「臣松之案: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奉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叹,惧怕先帝托付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竭尽全力,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室,光复旧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又拿先帝出来压人,请问是先帝重要还是当今皇帝重要?没有什么先帝的意识形态是不能改的,汉初崇尚黄老,刘邦不喜儒生,但是到了汉武帝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不是忘记祖宗啊?而尊儒成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定制。刘邦定白马之盟,非刘氏不能封王,吕后掌权就大封吕氏为王,翻脸比翻书还快。当时蜀最弱,人口最少,少数民族也多,不好管理,经不起耗费,就算要光复汉室也要等国家充沛,魏、吴发生危机,然后出兵才能有胜算。诸葛亮等不急了,不知道成功不必在我。而违背刘禅的意愿,刻意急功进取,结果劳财伤命地出师,没有获得半点好处,反而身死军中。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至于酌情处理事务,尽忠献策,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不成功,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同样也要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和过失。陛下也应思考、征求治国良方,观察、采纳善言,遵循先帝临终遗命。”

文章临近结尾,再次强调刘禅要听从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意见。言下之意不听你就是昏君,听了就是明君。请问朝中除了这三个人就没有贤臣了吗?皇帝应该广纳意见,而不能有所偏私。这是要刘禅以三个人当朝廷。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我因受到恩赐而非常感动。今天将要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最后这个尾巴有意思。诸葛亮被自己的奏折感动得流涕,而不是当面对刘禅感激得痛哭流涕。可能觉得自己的文章天下第一了吧,这是文人才有的自恋,对待自己的大作才会感动流涕。“不知所云”表面是自谦,但从诸葛亮说话的口吻,和给刘禅安排的行政、军政人事任命来看,确实是古今臣子未曾有的嚣张,因为诸葛亮手掌行政军政大权。所以说这篇文章是“千古第一奇文”并不为过。


猪猪大师


现在一些人呐,真的是大言不惭,前有苏轼不如方文山,曹雪芹文笔不行,李清照不知所云,这又出现了《出师表》文笔不好。

在这个看《海贼王》都会被草帽海贼团的伟大理想感动的时代,《出师表》的伟大理想竟然只能出现在中学课本上,我也不知道该怒还是该哭。

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出师表》言辞恳切,情深意长,丞相为报先帝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惜,这一切在没经历或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看来,内心毫无波澜。有心的人可能会一声叹息,别有用心的人就只会diss了。

文笔

不说多了,就这一篇文章,创造出了20多个成语,还不足以说明其人文笔之好么?

总结起来,《出师表》全文只讲了一个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多难啊,你连保证明天早上7点钟起床好好吃早餐这么点事都不到,人诸葛亮从27岁出茅庐,到54岁病逝五丈原,几十年如一日,为的是什么?

他本是一介布衣,隐居于在南阳,耕田种地,闲来没事唱唱歌、读读书,顺便帮乡里乡亲搞点发明创造,提升一下生产力,轻松自在,为何要让自己投身乱世?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就是原因,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所以他愿意做牛做马,即使处于危难,即使大厦将倾,也绝不推脱搪塞,至今足足21年。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年纪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篇《出师表》,为后主构建了一幅蓝图,包括君臣之道、宫中制度、对外政策等。


君臣之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段话,是诸葛亮对贤臣和小人的预言,是整个三国时期的缩影,更是整个中国历史的缩影。你纵观上下几千年,哪一朝的兴起不是因为亲贤臣,又有哪一朝的灭亡不是因为亲小人?

不仅用于历史,即使用于当今也非常合适,上至上市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努力干事的贤人、也有偷奸耍滑的小人;下至普通家庭,谁家又没有几个奇葩亲戚了?

宫中制度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赏罚分明,不偏私。这样,既能让陛下显得英明,又能真正做到维持内部稳定。

伟大理想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如果说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是原因,那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理想。是先帝的理想,也是丞相的理想。

定南方,联东吴,养精兵,他都做到了,现在要做的是北伐,定中原,这里最让他担心的不是个人的安慰,却是“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太多了,十万字也说不够,就到此为止吧。



也可自话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我要强调一下,这个问题的逻辑完全是错误的。

什么所谓的“千古第一奇文”,什么“文笔没有独到之处”,作为曾经教过语文的老师,我都快被这种无知的问题气死了。


首先,《出师表》并不是所谓的千古第一奇文。而是堂堂正正公开给蜀汉皇帝上书的表文,何来民间猎奇心理的奇文一说?


其次,自从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上书刘禅以来,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出师表》都是文人写作文章的典范,忠臣上书劝谏的典范,大臣自述心志的典范。

无论从文章立意,格式,用情,文笔,《出师表》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精品,这也是两千年后依然出现在语文课本上的原因。不知道题主何来文笔没有独到之处的说法?

看看陆游、文天祥这些人是怎么评价《出师表》的?


一、文以载道

《出师表》可以说通篇就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诸葛亮的道。

三国之后,这八个字甚至成为各个朝代文臣武将行为的典范。哪怕是敌对势力,在这一点上也都没人说一句诸葛亮的不是。

《出师表》里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不厌其烦的教导刘禅要用怎样的人,远离怎样的人?

蜀汉大臣中谁的才能可以负责哪一方面?

诸葛亮要北伐的意义何在?

是个人读完《出师表》都会为诸葛亮这种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一心恢复汉室的忠心而感动。

二、情真意切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多次追溯当日刘备和自己探讨天下大势,追究汉朝天下大乱的原因,根本就出在汉桓帝、汉灵帝的昏庸无道上。诸葛亮此时提出,就是希望能为后来者戒,希望刘禅可以继承刘备的雄风,而不是成为桓灵二帝这样的昏庸之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样朴实无华,却又充满情真意切的文章,哪怕稍微读懂一点文言文的人都可以看得懂,能看出诸葛亮的真实感情。这样的文章从古至今能有几篇?


要是寻找辞藻华丽的千古奇文,我贴一段以辞藻华丽著称的千古名篇在这里,请问有几个人看得懂?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我最看不得,不读史书的人在乱黑诸葛亮,言辞激烈之处还请读者见谅。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我这么说吧,这个本身有夸大的成分,至于夸大多少,我不好说。

首先,这个千古第一奇文是哪里提出来的,我才疏学浅,还真不知道这个说法,也就是读诗的时候,有读到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样的诗句而已,《出师表》本身并不像《离骚》、《史记》、《滕王阁序》或者《春江花月夜》这些作品,有人给出类似于板上钉钉的评价,所以第一件事,你得先确定,谁说的《出师表》是千古第一奇文。

其次,我并不否认《出师表》好,但是最多,也就限于表、疏这类文体,如果是放在古代散文的文体里,比出师表评价高的文章多的是——《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讨武氏檄》,《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阿房宫赋》,这些文章的历史评价都不低,而且给出评论的,基本都是现在认可的名人,所以说“文无第一”,《出师表》真未必算得上“第一”这个名号。

另外,既然号称“奇”文,奇在哪里,这点恐怕很多人都说不出来,所以你要说“千古第一表”,我还能理解,这个“千古第一奇文”,我就有点接受不了了。

第三,至于为什么有人抬高《出师表》,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本人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后人谈及诸葛亮基本都是谈到他的忠诚和智慧,《出师表》也就水涨船高了,而经常引用《出师表》的陆游,是因为他那个时候想要北伐,《出师表》正好符合这种背景:诸葛亮伐魏,从方向上说,是向北,从政治上说是扶汉,所以陆游才会频繁谈到《出师表》。

第四,很多人都在谈《出师表》感情丰富如何如何,这点并不公允,以情见长的文章多的是,例如刚才说的《陈情表》,古人评价“读诸葛亮《出师表》不落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不孝”,至少从情的角度来讲,《陈情表》和《出师表》是同一高度的,至于其他方面,例如文章文笔、行文结构等等,《出师表》未必占优势。

文章,自己喜欢就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更好,没必要跟着别人的评论,去附庸风雅,说哪个文章到底有多好。


语文老师28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的第一次北伐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一个“上表”。诸葛亮的《出师表》能够被后世称赞的其实并不是文采如何,这篇文章打动人的是文章的“情怀”,是满篇洋溢出的“情真意切”。

从这个角度来讲,《出师表》算是一篇极品文章,但是“奇文”的定义似乎是略显偏颇。因为这篇文章肯定不是因为“奇”才出众的,这篇文章出众的地方,在于“情”。

从文章的文采来看,同时期的包括“三曹”在内的“建安八子”的很多文章都要比诸葛亮的这篇《出师表》更加文采飞扬,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一篇《洛神赋》的文采,让多少文人骚客既羡慕又绝望。

如果说“奇文”,袁绍手下的陈琳为袁绍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讨贼檄文》)倒算得上是一篇奇文,这篇文章对曹操的刨坟掘墓式的谩骂却能让曹操欣赏其文采,可谓是一奇。

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是纯粹的文人墨客的“寄托山水”或“感慨抒情”,它实际上相当于诸葛亮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一封“亲笔信”——长辈写给晚辈的“家信”。当然作为臣下,诸葛亮的这封亲笔信是以“上表”的方式对刘禅“谆谆教导”的。除了“谆谆教导”还有就是表达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和决心,这种忠心既是为了感谢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为了信守“托孤之重”的“一诺千金”。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的把他的儿子刘禅完全托付给了诸葛亮,刘备托孤,不仅仅是“政治托孤”,更是“情感托孤”。刘禅一口一个“相父”可不是白叫的,而诸葛亮对待刘禅,真的不仅仅是以臣事之,更重要的应该是以长辈教导之,以干爹的担当辅佐之。在《出师表》的字里行间都可以读到“谆谆教导”这四个字。

在《出师表》的一开始,诸葛亮告诉刘禅:你继承的是你爹的“创业未半”的事业,你要认清当前“益州疲弊”的形势,不能“妄自菲薄”,要奋发图强。

诸葛亮告诉刘禅:现在的文臣武将都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其实都是为了报答你爹才全心全意的辅佐你的,这里面包括你“相父”我在内。

接下来诸葛亮例举了几个“忠臣”,告诉刘禅:像这些人是可以依靠的。你要开放视听,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诸葛亮告诉刘禅:北伐的事就交给我,我办不好,甘愿受罚。如果朝中的那些大臣们胡说八道,你也要旗帜鲜明的收拾。

最后,诸葛亮深情地告诉刘禅:临行前感慨颇多,啰嗦了这么多,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纵观全文,《出师表》没有像其他的很多文章那样“引经据典”,宏篇大论。整篇文章没有引用一句经典,但是却创造了诸如“妄自菲薄”这样的成语。

总的来讲,这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文法朴实,以规劝,教导为主,并无太多的论述。说是一篇表述“拳拳之心”的“绝唱”并不为过。

但是“奇文”就罢了。


步武堂


记得当年初中学林觉民的《与妻书》,里面有许多表达他爱妻子的话,如: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每当老师讲解这些话时,台下的我们都是一阵笑声,老师却罕见的发火说到他的拳拳之心,绝笔之书字里行间满是悲伤哀痛,你们不悲伤也就算了,笑什么笑,真是……

许多年过去了,也许我们也能体会到自己的满腔热忱一心所愿在别人看来确是一个笑话的凄凉悲哀。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听说鲁迅先生的文章即将消失于课本,或许这些经典不在适用于当下浮躁的社会。可能也是文笔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吧。


青锋84953128


让大壮来回答吧!

好的文章,文笔固然重要,但最根本还是要做到情感丰富,表达真实!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文笔华丽,词藻优美,堪称“千古美文”,自古写江天月色无处其右,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但是情感方面的表达则略为欠缺,这是太过注重词藻堆砌的结果。不服的话,试问能有几人背下此篇,而又有多少人可以背诵李白的“将进酒”呢?!



回过头来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将这位托孤之臣的对蜀汉中兴的愿景,对后主刘禅的期望,对先主刘备的提携、报恩之情跃然纸上,真正体现了他对刘备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肝脑涂地辅佐幼主完成霸业!明知不可无而为之的决绝与勇气,是后世良臣的楷模!


然而天不遂人愿,诸葛亮虽然六出祁山,无奈造化弄人,“失街亭、斩马谡”,碰到头号劲敌司马懿,蜀汉自身实力过于弱小等客观因素决定了诸葛亮的最后的无奈结局,让后人无限感慨!

在这种背景下,出师表也就作为一篇千古绝唱,永远让人铭记传颂!表达了对这位蜀汉托孤大臣的无限敬仰和感慨!


大壮笔谈


苏轼曾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出师表》一文,通俗晓畅,就像一封父辈给子侄的家书。既有情真意切的教诲,又有披肝沥胆的表白。

文中多釆用排比对偶和四字短语的句式,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亡身于外者。";“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厥漏,有所广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等。诸葛亮的《出师表》通篇读来情真意切,朗朗上口。曾入选《古文观止》一书,是历代文人墨客传诵的古文经典之一。诸葛亮的《出师表》流传到当代,亦为中学生通篇必背的课文之一。

不知以上解读,兄台是否对《出师表》有了新的认识呢?


弈海飘流


请容许我贴一篇相近的文章,作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相信很多人都熟悉“推敲”的故事,它是中小学语文老师的保留项目。出自唐朝诗人贾岛作诗《题李凝幽居》时候,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究竟“敲”好还是“推”好把握不住,走路时候还在苦思冥想,没注意迎面来了韩愈,韩愈是大官,一大队仪仗,行人要回避的,贾岛就被护卫抓到韩愈面前问罪。


贾岛老实回答。


韩愈一听,来劲了,不仅没治罪,还告诉他用“敲”。大略韩愈以为,“敲”更显有礼节,会发出声音,生动些。贾岛就用“敲”了。


真要分析起来,这个故事有很多破绽。


既然是《题李凝幽居》,要么是李凝新建了房子,请贾岛给写一首诗,显摆显摆也不为过。要么,贾岛和李凝要好,到李凝家做客,见到李凝的幽居很有感触,写一首诗抒发抒发。不管哪一种情况,总之是为李凝的幽居而题。从诗句看,有池,有树,有僧,贾岛似乎很熟悉李凝家的周边环境。


如果僧人是天黑了回住处,僧人单独住或者与其他僧人同住,用不着敲门,推门进去就是了。如果僧人敲门,那就意味着不是回自己住处,而是串门。平常人天黑串门很正常,僧人是修行的,天黑串门属于违规行为,要是男主人不在家,家里只有女人孩子,就很不好了。


所以,韩愈说用“敲”好,也许出于无意,却相当于黑了僧人一把,骗了贾岛,也骗了千多年来喜欢“敲”的人们。


再说了,究竟是“推”还是“敲”,眼见为实,甭管是大文豪还是习作者,胡说八道都不应该。

这个故事表面上是推敲文字,暗地里则反应着不同的文章主张:写诗作文表达的究竟是真实的认识和感受还是胡编乱造?选择文字词汇究竟是以真情实意为标准还是脱离真实内容的文字游戏?更进一步,文字词汇的美感究竟是脱离实际内容的存在还是依附实际内容的存在? 这些问题,可以说已经在汉语世界纠缠不清了2000多年,就像贾岛韩愈一样,非常简单的问题,编造得神秘莫测,让人们无端崇拜,说穿了,不过一个很少技术含量的骗局故事。

贾岛为什么对使用哪个字感到头疼?只有一种可能,在这个字上,他不是真实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而是自己假想出来的一种情景,由于他对僧侣的日常生活了解不够,他的假想就出现了偏差,把僧侣生活假想成了自己一样的生活方式,也就搞不清楚他天黑回家是推门还是敲门了。


长期以来,我们都不在乎文章的真假,甚至堂而皇之地以文章不真为荣耀,其实也没错,当它们作为娱乐和游戏的时候,博得一笑未尝不可。可是,文章全都是娱乐和游戏的吗?


胡氏口语文


恢复汉室,忠于朝政,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孔明身上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我们看到一个为国家统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人那种情怀,百折不挠,绝不苟安妥协的坚韧品质。

从史实上说,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写的那么神机妙算,但其为国为民不惧艰险的为政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可喜的是,我们从周恩来总理身上也觉查到这种高尚品格的继承与发扬,并永远激励国人效仿前行。

因此,诸葛亮《出师表》文中所展示的并不是多么华丽的词藻,多么精妙的文构,而是一种质朴厚重的行事理念,一种舍身为国的坚持,所以《出师表》才获此赞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