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准备就有关再融资的政策作再评估,A股再融资或迎来松绑,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财经宋建文


A股再融资或迎来松绑,这或许是A股未来的一大变数,是好是坏现在还不好说,不过从西方成熟资本市场的演变规律来看,再融资的松绑是早晚的事,因为股票市场来来就是为企业提供融资的平台,这个基本的需求怎么可能会长期关紧闭。

历史上再融资政策面对A股影响

2016、2017、2018年,的再融资规模分别是1.95万亿、1.49万亿、1.07万亿,连续三年再融资规模成断崖式下滑,这也是这三年股市不景气的一个原因。特别是2017年,再融资新规,锁住了定增价格,规模,募资投向和周期。把很多主业低迷的企业打入深渊,本身主业不赚钱,定增的门又被堵死,大量企业处于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状态。当15年的再融资周期到期后,按三年的禁售算,2018年恰恰是2015年再融资解禁的高潮。但是叠加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导致A股的债务违约爆发,把A股推向了系统性风险的边缘。数据统计,2018年,共计120只债券违约,余额达1173.61亿元,违约金额是上一年的近三倍。

2018年10月,债务违约达到高峰后,接连出台政策,重组松绑、IPO被否再上市间隔缩短等,由此,再融资政策转暖,债市见底的同时,股市也迎来了10.19号的第一次探底,下一个交易日10.22号,证券在消息面影响下全板块涨停。由此可见,再融资政策对股市影响深远。

再融资政策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再融资对市场的影响可分为三大点:

1.正向作用是为上市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融资的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负面作用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再融资成为大股东套现和利益输送的通道;

3.再融资到期后的减持压力。2019年截止4月份,减持公告已经达到2000多份,仅仅4.4号一天的减持公告就达到了40份之多,减持压力之大,可想一般。

结论,再融资放宽,不管怎么说,短期都是机会,特别是对券商行业是利好,不管是股市向好后成交量的放大,还是再融资业务,对券商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当然,如果制度完善后,把利益输送的口子堵住,对股市长期也是利好。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按照传统说法,A股有三驾抽水机,IPO、减持、再融资,相对于IPO而言,再融资更是猛于虎,这话还是不无道理的。
根据有关资料,13-19年再融资数据为;
年度 再融资公司数量 增发融资规模亿元
13 267 3584
14 473 6842
15 813 12253
16 813 16879
17 540 12705
18 267 7523
19 67 2224
可见15/16/17三年是再融资最为疯狂的三年,主要是鼓励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通过并购做大做强自己,定向增发并购门槛越来越低,出现了定增的泛滥,再融资越来越猛,再融资金额是IPO的数倍,市场颇有怨言,实际上也对市场资金面造成巨大冲击。
17年以后开始IPO常态化改革,消除IPO堰塞湖,支持更多IPO,再融资开始为IPO让路,再融资门槛逐渐收紧,不仅仅是为IPO让路,实际上也是为了照顾市场资金面和投资者情绪,IPO常态化17年一度是每周十家左右IPO,两市存在巨大压力,但是某些资金极力通过买进权重白马股维持上证综指稳定,但是这不能改变科技题材股下跌的事实,到了18年年底出现了股权质押风险,这就是副作用。市场呼吁进一步规范再融资的呼声日益高涨。
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非公开发行增发比例不能超过总股本20%,遏制上市公司再融资圈钱过度问题。另一个是有了一个时间间隔,原则上与上一次募集资金间隔不能少于18个月。规避上市公司频繁融资。三是非金融企业不能持有数额较大的委托理财等金融资产,防止上市公司一边融资圈钱一边投资理财。
这一监管问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对于再融资具有非常的针对性意义,所以再融资数量猛跌。18年开始再融资泛滥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作为投资者可能是深感政策的有效性,可是上市公司可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在投资的冲动下,资金链日益绷紧,不断的质押股权融资,而股市在IPO重压下,在去杠杆、贸易摩擦、经济下滑压力多重打击下,市场不断创调整新低,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股权质押风险,并出现了恶性循环,股价下跌-股权质押风险暴露-平仓-股价下跌。
为了进一步缓减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证监会一方面是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股市活跃度,另一方面是加大保险资金、资管资金、外资资金的引进力度,改善市场流动性。市场交投活跃以后,两市承接力增加,证监会适度放开了再融资政策,2018年11月9日证监会修订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主要是两点放宽募集资金补充流动性资金的 限制,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对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超过上述比例的,应充分论证其合理性,另一个是缩短间隔时间,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或募集资金投向未发生变更且按计划投入的,可不受上述限制,但相应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6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随后有关会议和部门均指出要加快民营企业首发和再融资的审核力度,市场对于再融资进一步放宽已经有所预期,最近再融资进一步放宽传闻再度响起。
一个是放宽发行规模,从不超过总股本20%提高到50%,再融资的泛滥在于上市公司再融资规模太任性,根本不在乎股权被稀释,而是尽最大比例发行股票再融资,好像融到钱就是天大的好事在,至于这个钱能不能产生效益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是另一码事情。在笔者看来,面对上市公司的自己饥渴症,还是需要严格限制融资规模,放开发行股份比例限制,难以解决上市公司资金问题,关键在于约束上市公司盲目扩张问题,不要想着总是成为行业老大,不断扩张规模造成恶性竞争,像钢铁、煤炭、火电、锂电池、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等行业均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另外就是梦想上下游通吃,攫取垄断利润,一个企业不可能无限制的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
其次是主板和创业板定增对象从10和5名一律放宽到35人,放宽定增对象,等于上市公司更容易资金完成发行。,也有利于发行规模的扩大。
三是原来规定12个月内减持不能超过50%,新规删除了。定增规模缩减,在于减持限制约束,机构风险增加,不愿意参与定增,导致很多定增自动失效。一旦放开减持限制,等于机构获利出局更加容易,参与热情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定增更加容易。
四是删除了创业板定增连续两年盈利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良好。等于是放宽了再融资资格,即使募集资金使用存在问题,比如更改募投项目、募投项目效益不佳、募投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等等违规问题,也不会影响创业板个股的再融资,笔者认为不太妥当,资本市场资源优化功能不可忘记,募投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应该取消重新募集资金资格,前一次资金未能产生回报,再度募集资金谁能保证不被挪用,谁能保证又会产生效益,要把资金配置给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上市公司。
再融资 最终需要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或者实现退出,因此再融资规模无限制放大,就会影响到二级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一个市场一定时期的资金增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在IPO节奏不变下,再融资太多,就会导致二级市场存量资金不足,影响市场走势,而市场调整就会影响到新增资金进场,导致股市更多的调整,这就是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上市公司有很强的的融资圈钱欲望下,严格控制再融资还是很有必要的,在投资饥渴症下,市场很难满足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毕竟资本是贪婪的,有一个词叫欲壑难填。

再融资泛滥的前车之鉴不可以忘记,即使要适度放开再融资,也需要严格监管资金的使用合规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杜坤维


我们小的时候,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叫“狼来了!\

秋宜声


目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担忧,扶持实体经济融资已经成为重点。尽管当下政策频繁出台部分利好政策,如4月1日的增值税改革,利好制造业。5月1日降社保费,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有利于保存部分利润,用于后期发展。但显然这部分资金用于后期发展仍略显不足。因此对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来说,还需要一个更加核心的调整措施。

因此本次再融资虽说还没有得到确定,但明显后面会出现此类政策,此举能搞活市场,因此对市场构成利好。

甚至再融资市场如果没有回暖,不排除后面再融资规定出现更大的修改,毕竟当前有经济放缓的担忧。

有更多问题可以关注我进行解答


清风自来58913


2017年2月份,为抑制过度融资、募集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中国证监会对再融资政策进行了调整,涉及定增规模、再融资间隔周期,以及再融资募集资金用途等方面,这曾经被称为“再融资新规”。同年5月份,证监会及交易所出台“减持新规”,对上市公司大股东、IPO和定增前入股的特定股东以及董监高等减持行为,进一步予以规范。


“再融资新规”与“减持新规”的出台,彻底改变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格局,上市公司再融资不仅受到更多的限制,其实施再融资(比如定增)也不再积极。比如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定增实施家数仅有40家,同比减少54%;募资总额2263.80亿元,同比减少40%。而在定增新规实施前的2016年度,A股实施定增的公司多达796家。数据已经充分说明“再融资新规”与“减持新规”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所产生的影响。


目前对于证监会准备就再融资政策进行调整,市场上所传的版本并不相同,但再融资政策迎来松绑,或将是不争的事实,这也符合监管部门扩大股权直接融资比例的要求。


再融资政策松绑,无形中将会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积极性。至于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将与再融资政策松绑到何种程度密切相关。但无论如何,既然是松绑,那么上市公司再融资对于市场的抽血作用将会比目前放大,这是肯定的。如果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比“再融资新规”出台前还宽松,那么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压力,进而会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这将是不容置疑的。


曹中铭股市观察


再融资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优化健全股市再融资机制,是证监会的应有职责。

近段时间,公司可转债发行频率明显加快,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可以申购可转债,多则一日二只,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股市再融资力度明显加大。

股市好、融资多;股市差、融资少。股市好,对经济支持力强;股市差,对经济支持能力弱,对经济伤害大。足见股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大直接融资力度,要靠股市,对现有的一些不利于再融资的政策,进行修改和优化,应在意料之中,也不必惊慌。只要人气恢复了,成交量每日能过万亿,适度加大融资力度,对股市的影响应该不大。


德广天下JOE


说明市场旺了,也说明需要解绑的资本多了


老羊读财经


融资松绑,以及股指期货松绑,实际对股市是巨大利好。当前股市虽然涨了,但是场外的真正大资金并没有进场,因为进场可不是几亿几十亿小菜,几百字甚至千亿体格,进去容易,出来可就不容易,毕竟动静大,松绑意味着有资金工具对冲,主力大部队才敢进场。


中国社会大学首创


难怪券商板块大涨!这绝对是券商的利好,而且每一次制度改革都几乎构成券商利好。券商月报业绩好到爆!而且还只是“起步价”,今年券商的业绩可能翻番!那么,股价基本铁定要翻三倍!万亿成交量还只是起步,今后会成为常态,甚至是“缩量”状态!按现在对股市的重视程度,都提到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史无前例的高度,那么三年内中国股市总市值规模最少都要上百万亿级,是目前的四倍!所以,券商的成长空间大得都不敢想!不敢想!不敢想!没有强大而健康的资本市场,没有大规模的直接融资,而仅仅只靠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就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去杠杆,就会永远陷入一放就滥一收就死的循环。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股市,大力提升股市总市值规模,以与GDP总量相匹配!国外的股市规模与GDP至少是1:1,而我们的市值现在远远不到,仅仅40万亿左右,至上要增加三倍到110万亿才匹配。国家已经看到了股市的短板,因而才把它提升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史无前例的高度,一旦提出,以我国的实力就一定能做到。所以,牛市是必须的!谁再怀疑谁就是傻叉,谁再犹豫谁就必然措施今生最大的机会!既然股市要大发展,万亿日成交量只是个“起步价”,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会是最大最确定的赢家,当然券商股!


股海二十六年


不消灭股票贬值和管控不了投资风险的发生,不改革和创新规则和体制,所有的改革和创新都是拉肚子吃补药!为什么?因为股票贬值和投资风险是资本市场的恶魔!

非常的遗憾,没有人给它们这么定位和定性!该改的不改,不该改的瞎改!

没有资本市场商业领袖的出现,无论是我们中国还是全世界资本市场,都不可能健康发展!为什么?因为领袖能打破旧的,所有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