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博物馆。有个别家长上告教育局嫌价格太贵,你怎么看?

A冬日阳光A


烈士陵园应该是免费的!

烈士陵园应该是免费的

烈士陵园一般都应该是有财政拨款进行维护的

但博物馆是不是免费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博物馆是可以收费的(当然有一部分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

需要看博物馆性质了,是不是有财政全额拨款维护

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免费的

前两天火的新闻《去烈士陵园扫墓,还要先买门票?官方回应:立即整改!》

纪念馆是私营的收费没问题

但把烈士陵园也围在了纪念馆内

想扫墓就得先买门票

这就是违规了



所以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博物馆应该分开讨论

写一起容易引起误会,尤其是最近刚火过类似的新闻

家长投诉现在都是正常现象了

什么样的家长都有

因为什么样的理由投诉的也都有

记得看过新闻

家长投诉学校没有食堂,学生中午需要回家吃饭

另外一个新闻是

家长投诉学校食堂中午餐标准低(8元),孩子很难吃好,只能吃饱,要求提高标准…

跑题了…需要考虑的是这次活动每位学生需要出多少钱、同时还有一学期有多少次类似的付费活动

这个是关键

如果价钱合理的话、一学期就一两次类似活动的话

那么家长投诉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价钱有点超标的话、一学期多次类似付费活动的话

那么是学校组织规划的问题了


阿阿阿杰


先说说我们组织这两种活动的情况:

1、烈士陵园扫墓

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学生去我们当地的烈士陵园,因为在本县城很近,而且是免费开放的,除了学校提供纸让同学们自制小白花外,其它没产生任何费用,所以家长也没任何人有意见。当然,前提是必须保证孩子安全。


2、参观博物馆

去年暑假,我们搞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夏令营6天5夜,活动地点、线路、活动内容、餐饮住宿情况、价格都事先告之,内容里有参观川菜博物馆、海洋馆等,家长自愿报名参加。有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出发前,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说明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在川菜博物馆里,同学们参观了解川菜历史,学做熊猫蒸饺、自制泡菜,兴趣盎然,家长们反响很好,没人投诉。很多家长表示今年还要参加夏令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外出搞游学活动的时候,事前向教育局打了报告,请示同意了的。

3、家长为何投诉?

  题主说的是家长嫌贵,投诉。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学校可能在活动前与家长沟通欠佳,特别在费用方面没有给家长解释清楚,导致了家长不理解引起投诉。

  二是这位家长可能家庭经济困难,确实不愿意让孩子参加。

  三是老师可能对学生家长表示不去时态度不好,或者家长可能平时对学校或教师有不满之处,借机给学校惹点事,故意为之。

  四是学校事前可能没征得教育局的同意,教育局不知晓情况,因此在家长投诉时不能为学校的利益。

4、对家长投诉一事的看法

  莲子曾经遇到过一件事情,是局里安排我们带十几个孩子去市里演出。因为我们学校是请老师免费教这些学生,平常也没收费,要求家长们在表演时要支持。表演时需要头饰、道具和化妆,每人按成本收了50元钱,家长当时都没说啥。后来在另外一次活动中,因为要去省里参加比赛,需要包车费和生活费,大概一人要投300元左右。结果有一位家长在开家长会时没来,没听到老师讲情况,只知道要交钱,就不高兴,直接把这事儿拿来去教育局投诉,还说上次去市里也收了50元费用。这样一来,教育局也直接让我们放弃了那次比赛。其余愿意的家长,都责怪那一个家长。因为他一人不愿意参加而让别的孩子也失去了一次展示的机会。

  

  一是这位家长是不明智之举。自己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意让孩子去,也可与老师商量一下,老师会同意的。

  二是这位家长的做法影响了其他家长的意愿,得罪的不仅是学校,还有全班的其他家长。这样一来,他的孩子在班上以后可能是同学们排斥的对象。毕竟其他同学是愿意去的,因为他的投诉而让这一次活动夭折。

  三是作为学校和老师,涉及到收费的事情,都要谨小慎微,事前要开家长会,给家长发一份书面告之书,请家长自愿签字。

  四是老师平常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的,了解每个家长的家庭情况和性格,防止有的家长因对老师的不满而恶意为之。

  莲子认为,尽管网络上黑老师的比较多,但在生活中,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比较尊重老师的,大家互相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家长,真没必要来不来就去投诉。


莲子爱音乐


这么多人回答没有一个业内人士呀。作为一个教体局负责地级市社会实践活动科室的成员我来说几句。

首先,国家现在有政策学校必须搞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又要搞研学。我是河南的。

我们科室组织的活动都是全免费的,统一政府财政出钱,没人每年一百块,学校整个活动一分钱不用出,只需要组织学生,出跟车教师就行。这是地市级的活动,有市级挂牌的社会实践基地。老师有评市级社会实践优秀指标,评高级必备,指标有限,堪比河南省级教师节优秀。

当然我们还有属于我们县级的社会实践活动,属基础教育科负责。这个就是学校自己组织了,比如博物馆,去敬老院呀,等等,基本上没有学校敢收钱,车费都是学校出的,我们要求必须签租车协议,公对公的,私人车不行。不过有不等民办学校和民办幼儿园偷偷自己组织收费,不过没有人举报过。也有优秀指标,是县级的,评职称只有积分。

这个研学我们这边已经有地方搞过,是出市或者出省的,花销很大,风险也很大,听说需要家长出钱的,我们还没有弄。


糖豆爸10


看第一个回答就说烈士陵园是免费的,这种思维很有问题,对,烈士陵园是免费的,但你的学校不会开在陵园旁边吧,假设这间学校组织学生去给烈士招墓,30公里距离,不用包车?吃午饭呢?你总不能一千几百人各自己解散去买快餐吧?20年前我们组织去参观区里面的塔,走路10公里,校长都还要收几十元。家长就是这样,你收100有人嫌贵,你收80有人嫌贵,你收50都会有人嫌贵的,最好就是全免费,全免费可能都还有人埋怨,说学校服务不周到,说吃得不好,坐得不舒服。

这里材料没说学校收多少钱,只是说家长有意见说收费贵,到底他们收了多少钱?500?300?100?

15年前我们学校还有组织去秋游,一名学生收费120元,对,带队老师免费,有人又会说便宜了老师,老实说,老师真不缺这点钱,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他们不搞这些活动,又想学校尽力教自己的孩子又处处跟学校和老师计较。这些年我只听过一个教研员说学校收费同,就是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收3万多,但很多家长认为民校收多少都全理,公办学校只要收一元几角都贵,这种心态是要改一下了。


教你孩子学英语


我们学校曾经有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那就是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都会组织毕业班的学生到外地去春游,十几辆大巴车,载着几百名学生,浩浩荡荡开往田野,开往青山,一路欢声笑语,去触摸春天。在我们学校孩子们看来,这是长大的标志,他们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快到六年级,自己也能参加这项活动。

但这项活动却被迫停止了,因为有一年在春游的过程中,有一个孩子爬山的时候崴了脚,家长找了学校找了教育局,学校不堪其扰,教育局息事宁人,为了图个清静吧,这项活动也就被叫停了。

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就这样寿终正寝!

其实没有这项活动,孩子们走路的时候也照样会崴脚,也照样会不小心摔倒!
但一旦和学校有了联系,就有了很多麻烦和故事!

这所学校组织学生去扫墓,去参观博物馆。家长嫌费用太高,向教育局反映情况,这学校做的过程中存在某些漏洞!

1.组织活动必须本着自愿的原则。组织活动必须跟家长和学生讲明白,采取自愿的原则,必能强制参加,愿意去的就去,不愿意去的一句勉强的话都不要有。绝对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强行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活动。或者老师在发动的时候采取了胁迫性的语言,招致家长的反感,这都是不应该的。

2.费用应该透明合理,不应该从活动当中赚取学生的钱。我曾经多次组织学生研学,开始是自己带着,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组织户外上课,学生自带午餐,我们学生仅仅出一个租车费用,如果要门票的时候,门票自付!以后感觉这样太累,于是就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旅行社,有旅行社开始表示,只要有利润,可以分我一半!我当场拒绝,我说:你们可以保持一种微利状态,不要想从学生身上挣钱。把给我的那块,把学生应该承担的费用降下来。所以,我组织的活动价格都很低。学生乐于参与,家长积极响应!

这个学校组织的活动,我作为这方面的内行,可以给它算一算成本,去烈士陵园扫墓,应该说不需要费用,现在绝大多数博物馆已经取消门票,这部分也不许要费用。(除非到私人博物馆,太少!)需要费用的地方,就是租车费用,这个要根据距离的原因,因为去烈士陵园扫墓,我推测他们出行距离并不远,每个学生也就是二三十元的费用,如果统一用餐的话,按照一人20元餐标,应该已经不错了,加起来也就是四五十块钱吧。

这个费用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盒烟钱,连点顿高档外卖的都不够,家长应该接受。

家长投诉到教育局,或许费用确实超出了他们的估算!他们认为学校有利可图,加上强制规定,不舒服也就在所难免。

投诉到教育局也是他们的正常的权利!


不让搞就不搞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


寐语小筑


我是做研学活动服务的,从业三年,自己的公司对接学校或者家委会!从来不做旅游式活动,只做课程和有文化底蕴的地点搞活动!个人感觉对学校活动组织比较了解,我来聊几句!坐标山东潍坊,一场活动,一般包括车费,用餐,保险这三项基本费用,如果是研学类活动,需要研学导师的话还要有一个讲解费用,这里有人会说,自己的老师讲不了吗,确实,有的老师能讲,大部分老师讲不了,只要是外请有知识有文化懂历史更要懂教育(最起码知道不同年纪的孩子应该怎么讲讲哪些内容等)的老师,费用自然也不低,别家研学机构不清楚,我请的老师有的是退休公益有的是收费的(一天,1000-3000不等),有的人说凭啥这么贵,就凭人家讲的好讲的对,孩子愿意听,能学到东西!有的家长自己985-211等大学毕业,但是真不一定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还有一项家长不理解的费用是组织方服务费,换个方式可能更直观一点叫风险费吧!组织活动,谁组织谁担责,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等,不管谁的责任,只要有一点问题,组织方都要被问责出钱!有的学校想给家长省钱,学校自己组织活动,但是被部分家长整怕了,不敢组织了,于是由我们第三方机构来组织活动,自然就会产生额外费用,这个问题家长只要有脑子是正常人的话应该能够理解!还有一个问题,有的家长觉着第三方组织活动学校领导或者老师肯定挣钱了,哈哈,这实在冤枉学校冤枉老师了!说实话,我有过想法想给学校领导或者老师回扣(不要笑话我,刚开始感觉他们肯定贪),但是人家根本不会接受,老师们搭上自己的休息时间,与我们做多次商讨,如何更安全,如何能够让家长省钱,如何能让孩子更多的学到东西等等!不要再黑老师群体了,能对孩子好的,除了家长,只有老师了!



张非遗


请理解家长的行为吧!如果你是有孩子正在上学的,你就知道,有的学校收费事项太多了,价格大多不太合理。

有人会问,老师不是问过价格了吗?不是也说了,不想去的可以不去?其实,你就算知道价格不合理,就算真的不想去,你真的能不去吗?

首先,基本上大部分的家长是不会也不敢公开质疑学校的定价的,虽然家长们在私下会议论纷纷非常不满,但是,却一般没人敢公开说出来。

其次,如果你让孩子不参加集体活动,你想过后果吗?孩子可能会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被孤立,甚至受到同学奚落,更可怕的是被老师穿小鞋,你都没地方说理去。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孩子就好像是个人质,你家长还敢怎样?

所以,这个家长可能真的对这个活动不满,又不敢公开反对或不参加,只能匿名上告教育局,希望把活动取消。


文史论衡


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博物馆,被家长告了,然后取消了活动。看到网友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认为家长胡扯蛮缠,让学校没办法做事,一派认为烈士陵园都是免费的,不应该收费。

应该说,说的各有各的道理,但也只是一部分道理,是没有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所以,这个结论是不客观的。

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该不该收费?烈士陵园肯定是不收费的,博物馆有的免费,有的收费。但是,即使是博物馆也是免费的,也不代表组织这项活动就不能收费。如果烈士陵园和博物馆跟学校相邻,学生走着过去就可以,那么,就不可以收费,如果需要乘车前往,需要统一午餐,车费和午餐费当然得学生自行负责。

学校为何要取消这次活动?学校在组织这次活动时,是本着自愿的原则的,把价格告知家长,选择去的就去,不愿去的就不去。为何有家长投诉,就取消了这次活动了呢?学校的程序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取消活动的理由。并不是家长一告,活动就不能搞了,只要程序正确,收费合理,就不怕告。告到教育局,教育局会解释说明,也不会要求学校取消活动。

但是,活动还是被取消了。既然程序不存在问题,那问题就出在收费价格上。组织这样的活动,家长有义务承担成本,学校收费价格应该是成本费用,不得从中牟利。为什么家长告到教育局,活动就取消了,这说明,学校的收费价格正如家长认为的那样,价格太贵了。

对这一点,教育局是认可了,也觉得贵了,不合理了,让家长承担的不是成本价,而是超过了成本,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这样学校也就是涉嫌乱收费,如此,活动能不取消吗?如果情况是这样的,就不是学校取消,而是被教育局责令取消。

综上,学校组织活动,可以收费,但是家长只应该承担成本费用。如果学校收取的只是成本费,根本就不怕家长告,因为真的“贵”了,才会被告到取消活动。


当代师说


先不要说家长小气,先不要扣帽子。

正规的烈士陵园是不收门票的,一般国家办的博物馆也不收费,个别私人违规建的会收费,比如前段时间报道的,粟裕的纪念馆,由个人投资兴建,收高价门票(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有什么资格用粟裕将军的名义建馆收费?)。

首先排除的是:学校或老师个人联系,去私人建立的收费场所。这样的地方没必要去,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

如果去的是国家兴建的正规博物馆和烈士陵园,就要弄清楚钱是博物馆收的还是学校收的。不管谁收了都是不对的,家长有疑问很正常。

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但是跟钱拉上关系就变了味。如果是公办烈士陵园违规收费,就积极向有关部门反应。如果是学校有意联系收费的私人建的陵园,就向教委反应。如果学校去免费陵园而私下收费的话,向司法机关反应。

包括学生在内的任何人都有免费去烈士陵园,瞻仰、祭奠烈士的权利!


加菲喵语


穷命陋眼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孩子繁重课业之余和同学去玩一天才1、200块钱完全不过分。就算一天市内游也要2、300。而且也没有强制性要求你去,你嫌贵可以不去或者自己带着去。

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去,所以我很感谢学校老师能带着去。这点钱不算什么。很多家长穷扣,在补课啊花了无数钱也不见成绩变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子成长是需要见识开拓的。每年我都坚持一次近距离旅游和一次长距离的旅游,见识大自然的美好和历史的力量。

孩子愿意和家长玩也就是初中以下,再大一点没有时间和精力,他也不想和自己家长玩了。所以家长珍惜吧,能有几个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