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參觀博物館。有個別家長上告教育局嫌價格太貴,你怎麼看?

A冬日陽光A


烈士陵園應該是免費的!

烈士陵園應該是免費的

烈士陵園一般都應該是有財政撥款進行維護的

但博物館是不是免費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博物館是可以收費的(當然有一部分博物館是免費開放的)

需要看博物館性質了,是不是有財政全額撥款維護

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是免費的

前兩天火的新聞《去烈士陵園掃墓,還要先買門票?官方回應:立即整改!》

紀念館是私營的收費沒問題

但把烈士陵園也圍在了紀念館內

想掃墓就得先買門票

這就是違規了



所以學校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參觀博物館應該分開討論

寫一起容易引起誤會,尤其是最近剛火過類似的新聞

家長投訴現在都是正常現象了

什麼樣的家長都有

因為什麼樣的理由投訴的也都有

記得看過新聞

家長投訴學校沒有食堂,學生中午需要回家吃飯

另外一個新聞是

家長投訴學校食堂中午餐標準低(8元),孩子很難吃好,只能吃飽,要求提高標準…

跑題了…需要考慮的是這次活動每位學生需要出多少錢、同時還有一學期有多少次類似的付費活動

這個是關鍵

如果價錢合理的話、一學期就一兩次類似活動的話

那麼家長投訴是沒有道理的

如果價錢有點超標的話、一學期多次類似付費活動的話

那麼是學校組織規劃的問題了


阿阿阿杰


先說說我們組織這兩種活動的情況:

1、烈士陵園掃墓

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學生去我們當地的烈士陵園,因為在本縣城很近,而且是免費開放的,除了學校提供紙讓同學們自制小白花外,其它沒產生任何費用,所以家長也沒任何人有意見。當然,前提是必須保證孩子安全。


2、參觀博物館

去年暑假,我們搞研學活動,組織學生夏令營6天5夜,活動地點、線路、活動內容、餐飲住宿情況、價格都事先告之,內容裡有參觀川菜博物館、海洋館等,家長自願報名參加。有1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出發前,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說明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意義,在川菜博物館裡,同學們參觀瞭解川菜歷史,學做熊貓蒸餃、自制泡菜,興趣盎然,家長們反響很好,沒人投訴。很多家長表示今年還要參加夏令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外出搞遊學活動的時候,事前向教育局打了報告,請示同意了的。

3、家長為何投訴?

  題主說的是家長嫌貴,投訴。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學校可能在活動前與家長溝通欠佳,特別在費用方面沒有給家長解釋清楚,導致了家長不理解引起投訴。

  二是這位家長可能家庭經濟困難,確實不願意讓孩子參加。

  三是老師可能對學生家長表示不去時態度不好,或者家長可能平時對學校或教師有不滿之處,藉機給學校惹點事,故意為之。

  四是學校事前可能沒徵得教育局的同意,教育局不知曉情況,因此在家長投訴時不能為學校的利益。

4、對家長投訴一事的看法

  蓮子曾經遇到過一件事情,是局裡安排我們帶十幾個孩子去市裡演出。因為我們學校是請老師免費教這些學生,平常也沒收費,要求家長們在表演時要支持。表演時需要頭飾、道具和化妝,每人按成本收了50元錢,家長當時都沒說啥。後來在另外一次活動中,因為要去省裡參加比賽,需要包車費和生活費,大概一人要投300元左右。結果有一位家長在開家長會時沒來,沒聽到老師講情況,只知道要交錢,就不高興,直接把這事兒拿來去教育局投訴,還說上次去市裡也收了50元費用。這樣一來,教育局也直接讓我們放棄了那次比賽。其餘願意的家長,都責怪那一個家長。因為他一人不願意參加而讓別的孩子也失去了一次展示的機會。

  

  一是這位家長是不明智之舉。自己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不願意讓孩子去,也可與老師商量一下,老師會同意的。

  二是這位家長的做法影響了其他家長的意願,得罪的不僅是學校,還有全班的其他家長。這樣一來,他的孩子在班上以後可能是同學們排斥的對象。畢竟其他同學是願意去的,因為他的投訴而讓這一次活動夭折。

  三是作為學校和老師,涉及到收費的事情,都要謹小慎微,事前要開家長會,給家長髮一份書面告之書,請家長自願簽字。

  四是老師平常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的,瞭解每個家長的家庭情況和性格,防止有的家長因對老師的不滿而惡意為之。

  蓮子認為,儘管網絡上黑老師的比較多,但在生活中,絕大多數家長還是比較尊重老師的,大家互相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溝通,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作為家長,真沒必要來不來就去投訴。


蓮子愛音樂


這麼多人回答沒有一個業內人士呀。作為一個教體局負責地級市社會實踐活動科室的成員我來說幾句。

首先,國家現在有政策學校必須搞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又要搞研學。我是河南的。

我們科室組織的活動都是全免費的,統一政府財政出錢,沒人每年一百塊,學校整個活動一分錢不用出,只需要組織學生,出跟車教師就行。這是地市級的活動,有市級掛牌的社會實踐基地。老師有評市級社會實踐優秀指標,評高級必備,指標有限,堪比河南省級教師節優秀。

當然我們還有屬於我們縣級的社會實踐活動,屬基礎教育科負責。這個就是學校自己組織了,比如博物館,去敬老院呀,等等,基本上沒有學校敢收錢,車費都是學校出的,我們要求必須籤租車協議,公對公的,私人車不行。不過有不等民辦學校和民辦幼兒園偷偷自己組織收費,不過沒有人舉報過。也有優秀指標,是縣級的,評職稱只有積分。

這個研學我們這邊已經有地方搞過,是出市或者出省的,花銷很大,風險也很大,聽說需要家長出錢的,我們還沒有弄。


糖豆爸10


看第一個回答就說烈士陵園是免費的,這種思維很有問題,對,烈士陵園是免費的,但你的學校不會開在陵園旁邊吧,假設這間學校組織學生去給烈士招墓,30公里距離,不用包車?吃午飯呢?你總不能一千幾百人各自己解散去買快餐吧?20年前我們組織去參觀區裡面的塔,走路10公里,校長都還要收幾十元。家長就是這樣,你收100有人嫌貴,你收80有人嫌貴,你收50都會有人嫌貴的,最好就是全免費,全免費可能都還有人埋怨,說學校服務不周到,說吃得不好,坐得不舒服。

這裡材料沒說學校收多少錢,只是說家長有意見說收費貴,到底他們收了多少錢?500?300?100?

15年前我們學校還有組織去秋遊,一名學生收費120元,對,帶隊老師免費,有人又會說便宜了老師,老實說,老師真不缺這點錢,可以選擇的話,我寧願他們不搞這些活動,又想學校盡力教自己的孩子又處處跟學校和老師計較。這些年我只聽過一個教研員說學校收費同,就是學校組織的遊學活動,收3萬多,但很多家長認為民校收多少都全理,公辦學校只要收一元幾角都貴,這種心態是要改一下了。


教你孩子學英語


我們學校曾經有一項激動人心的活動:那就是每年春暖花開的時節,都會組織畢業班的學生到外地去春遊,十幾輛大巴車,載著幾百名學生,浩浩蕩蕩開往田野,開往青山,一路歡聲笑語,去觸摸春天。在我們學校孩子們看來,這是長大的標誌,他們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快到六年級,自己也能參加這項活動。

但這項活動卻被迫停止了,因為有一年在春遊的過程中,有一個孩子爬山的時候崴了腳,家長找了學校找了教育局,學校不堪其擾,教育局息事寧人,為了圖個清靜吧,這項活動也就被叫停了。

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就這樣壽終正寢!

其實沒有這項活動,孩子們走路的時候也照樣會崴腳,也照樣會不小心摔倒!
但一旦和學校有了聯繫,就有了很多麻煩和故事!

這所學校組織學生去掃墓,去參觀博物館。家長嫌費用太高,向教育局反映情況,這學校做的過程中存在某些漏洞!

1.組織活動必須本著自願的原則。組織活動必須跟家長和學生講明白,採取自願的原則,必能強制參加,願意去的就去,不願意去的一句勉強的話都不要有。絕對不能採取一刀切的做法,強行規定學生必須參加活動。或者老師在發動的時候採取了脅迫性的語言,招致家長的反感,這都是不應該的。

2.費用應該透明合理,不應該從活動當中賺取學生的錢。我曾經多次組織學生研學,開始是自己帶著,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組織戶外上課,學生自帶午餐,我們學生僅僅出一個租車費用,如果要門票的時候,門票自付!以後感覺這樣太累,於是就將這件事情交給了旅行社,有旅行社開始表示,只要有利潤,可以分我一半!我當場拒絕,我說:你們可以保持一種微利狀態,不要想從學生身上掙錢。把給我的那塊,把學生應該承擔的費用降下來。所以,我組織的活動價格都很低。學生樂於參與,家長積極響應!

這個學校組織的活動,我作為這方面的內行,可以給它算一算成本,去烈士陵園掃墓,應該說不需要費用,現在絕大多數博物館已經取消門票,這部分也不許要費用。(除非到私人博物館,太少!)需要費用的地方,就是租車費用,這個要根據距離的原因,因為去烈士陵園掃墓,我推測他們出行距離並不遠,每個學生也就是二三十元的費用,如果統一用餐的話,按照一人20元餐標,應該已經不錯了,加起來也就是四五十塊錢吧。

這個費用對於家長來說,就是一盒煙錢,連點頓高檔外賣的都不夠,家長應該接受。

家長投訴到教育局,或許費用確實超出了他們的估算!他們認為學校有利可圖,加上強制規定,不舒服也就在所難免。

投訴到教育局也是他們的正常的權利!


不讓搞就不搞唄,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寐語小築


我是做研學活動服務的,從業三年,自己的公司對接學校或者家委會!從來不做旅遊式活動,只做課程和有文化底蘊的地點搞活動!個人感覺對學校活動組織比較瞭解,我來聊幾句!座標山東濰坊,一場活動,一般包括車費,用餐,保險這三項基本費用,如果是研學類活動,需要研學導師的話還要有一個講解費用,這裡有人會說,自己的老師講不了嗎,確實,有的老師能講,大部分老師講不了,只要是外請有知識有文化懂歷史更要懂教育(最起碼知道不同年紀的孩子應該怎麼講講哪些內容等)的老師,費用自然也不低,別家研學機構不清楚,我請的老師有的是退休公益有的是收費的(一天,1000-3000不等),有的人說憑啥這麼貴,就憑人家講的好講的對,孩子願意聽,能學到東西!有的家長自己985-211等大學畢業,但是真不一定會教育自己的孩子!還有一項家長不理解的費用是組織方服務費,換個方式可能更直觀一點叫風險費吧!組織活動,誰組織誰擔責,交通安全,飲食安全等等,不管誰的責任,只要有一點問題,組織方都要被問責出錢!有的學校想給家長省錢,學校自己組織活動,但是被部分家長整怕了,不敢組織了,於是由我們第三方機構來組織活動,自然就會產生額外費用,這個問題家長只要有腦子是正常人的話應該能夠理解!還有一個問題,有的家長覺著第三方組織活動學校領導或者老師肯定掙錢了,哈哈,這實在冤枉學校冤枉老師了!說實話,我有過想法想給學校領導或者老師回扣(不要笑話我,剛開始感覺他們肯定貪),但是人家根本不會接受,老師們搭上自己的休息時間,與我們做多次商討,如何更安全,如何能夠讓家長省錢,如何能讓孩子更多的學到東西等等!不要再黑老師群體了,能對孩子好的,除了家長,只有老師了!



張非遺


請理解家長的行為吧!如果你是有孩子正在上學的,你就知道,有的學校收費事項太多了,價格大多不太合理。

有人會問,老師不是問過價格了嗎?不是也說了,不想去的可以不去?其實,你就算知道價格不合理,就算真的不想去,你真的能不去嗎?

首先,基本上大部分的家長是不會也不敢公開質疑學校的定價的,雖然家長們在私下會議論紛紛非常不滿,但是,卻一般沒人敢公開說出來。

其次,如果你讓孩子不參加集體活動,你想過後果嗎?孩子可能會因為和別人不一樣而被孤立,甚至受到同學奚落,更可怕的是被老師穿小鞋,你都沒地方說理去。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吧,孩子就好像是個人質,你家長還敢怎樣?

所以,這個家長可能真的對這個活動不滿,又不敢公開反對或不參加,只能匿名上告教育局,希望把活動取消。


文史論衡


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參觀博物館,被家長告了,然後取消了活動。看到網友分成截然不同的兩派,一派認為家長鬍扯蠻纏,讓學校沒辦法做事,一派認為烈士陵園都是免費的,不應該收費。

應該說,說的各有各的道理,但也只是一部分道理,是沒有進行具體全面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所以,這個結論是不客觀的。

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該不該收費?烈士陵園肯定是不收費的,博物館有的免費,有的收費。但是,即使是博物館也是免費的,也不代表組織這項活動就不能收費。如果烈士陵園和博物館跟學校相鄰,學生走著過去就可以,那麼,就不可以收費,如果需要乘車前往,需要統一午餐,車費和午餐費當然得學生自行負責。

學校為何要取消這次活動?學校在組織這次活動時,是本著自願的原則的,把價格告知家長,選擇去的就去,不願去的就不去。為何有家長投訴,就取消了這次活動了呢?學校的程序是沒有問題的,不存在取消活動的理由。並不是家長一告,活動就不能搞了,只要程序正確,收費合理,就不怕告。告到教育局,教育局會解釋說明,也不會要求學校取消活動。

但是,活動還是被取消了。既然程序不存在問題,那問題就出在收費價格上。組織這樣的活動,家長有義務承擔成本,學校收費價格應該是成本費用,不得從中牟利。為什麼家長告到教育局,活動就取消了,這說明,學校的收費價格正如家長認為的那樣,價格太貴了。

對這一點,教育局是認可了,也覺得貴了,不合理了,讓家長承擔的不是成本價,而是超過了成本,增加了額外的負擔。這樣學校也就是涉嫌亂收費,如此,活動能不取消嗎?如果情況是這樣的,就不是學校取消,而是被教育局責令取消。

綜上,學校組織活動,可以收費,但是家長只應該承擔成本費用。如果學校收取的只是成本費,根本就不怕家長告,因為真的“貴”了,才會被告到取消活動。


當代師說


先不要說家長小氣,先不要扣帽子。

正規的烈士陵園是不收門票的,一般國家辦的博物館也不收費,個別私人違規建的會收費,比如前段時間報道的,粟裕的紀念館,由個人投資興建,收高價門票(我到現在也沒弄明白,他有什麼資格用粟裕將軍的名義建館收費?)。

首先排除的是:學校或老師個人聯繫,去私人建立的收費場所。這樣的地方沒必要去,他們是以盈利為目的。

如果去的是國家興建的正規博物館和烈士陵園,就要弄清楚錢是博物館收的還是學校收的。不管誰收了都是不對的,家長有疑問很正常。

對青少年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很有必要,但是跟錢拉上關係就變了味。如果是公辦烈士陵園違規收費,就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應。如果是學校有意聯繫收費的私人建的陵園,就向教委反應。如果學校去免費陵園而私下收費的話,向司法機關反應。

包括學生在內的任何人都有免費去烈士陵園,瞻仰、祭奠烈士的權利!


加菲喵語


窮命陋眼的家長越來越多了,孩子繁重課業之餘和同學去玩一天才1、200塊錢完全不過分。就算一天市內遊也要2、300。而且也沒有強制性要求你去,你嫌貴可以不去或者自己帶著去。

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去,所以我很感謝學校老師能帶著去。這點錢不算什麼。很多家長窮扣,在補課啊花了無數錢也不見成績變好....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成長是需要見識開拓的。每年我都堅持一次近距離旅遊和一次長距離的旅遊,見識大自然的美好和歷史的力量。

孩子願意和家長玩也就是初中以下,再大一點沒有時間和精力,他也不想和自己家長玩了。所以家長珍惜吧,能有幾個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