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分别是蜀吴魏三国智囊,功绩颇高,为何后代再无建树?

缥缈南国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诸葛三兄弟的后代没有建树这个恐怕是误解,毕竟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在东吴一度权倾朝野,势力比诸葛瑾还强大。

但是这句话也对,因为在诸葛二代后,诸葛家族也没有涌现出来跟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这样惊才绝艳的人物了。为啥呢?因为诸葛氏惊才绝艳之辈都被杀光了。

下面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诸葛三兄弟极其后代的故事。

一、诸葛亮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一脉有两支传承。


一支是诸葛亮的亲儿子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出生于建兴五年(227年),而此时,诸葛亮已经46岁了。可谓是老来得子。

诸葛瞻也从小就很聪明,8岁的时候诸葛亮在给别人的信里说道:“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可是诸葛瞻还没等到诸葛亮好好教育,公元234年的时候,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年近8岁的诸葛瞻袭爵武乡侯。

等诸葛瞻长大后,因为诸葛亮的关系,在官场上一直顺风顺水。先娶了公主为妻,后又一步步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

诸葛瞻可以说顶着巨大的压力,民间因为诸葛亮的关系都把称赞送给诸葛瞻。但凡朝廷有好政策出炉,大家纷纷说这是诸葛诞建议的。

等到钟会、邓艾伐蜀,诸葛瞻镇守绵竹,面对邓艾的劝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斩杀使者,准备决战。

可惜绵竹一战,诸葛瞻和长子诸葛尚全部战死,张飞之孙张尊等也都战死绵竹。

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在蜀国投降后,在咸熙元年整个家族都被搬到了河东。从此就没了消息。

诸葛亮的另一支是诸葛亮的过继儿子诸葛乔。

上面说了,诸葛亮46岁的时候才有的诸葛瞻,之前诸葛亮一直没有儿子,着急之下就从哥哥诸葛瑾这里把诸葛瑾的二儿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

诸葛乔被诸葛亮当做亲儿子一样,从荆州一直跟着诸葛亮到了汉中,可惜诸葛乔年纪轻轻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得病死了,留下一个儿子诸葛攀。

诸葛攀后来也在蜀国做官,担任行护军、翊武将军等职。这个时候诸葛瑾的后人因为诸葛恪的关系被东吴族灭,诸葛瑾一脉将要断了,而诸葛亮也有了亲儿子诸葛瞻。

于是就让诸葛攀恢复诸葛瑾一脉的身份。诸葛攀后来也早死,他的儿子诸葛显在蜀国投降后也是跟着被迁移到了河东。

二、诸葛瑾


诸葛瑾在东吴的时候,也非常被孙权所信任。并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被诸葛亮玩弄于掌中的无能哥哥。

诸葛瑾在东吴孙权称帝后,官居大将军,可以说是顶级官员了,而且诸葛瑾为人处世都让人挑不出刺来。孙权甚至再有人挑拨说诸葛瑾和刘备暗中往来时说:我和诸葛瑾有死生不易的誓言,你们就别瞎挑拨了。

“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孙权

诸葛瑾活了六十八岁,死后被称为神童的儿子诸葛恪就登场了。诸葛恪才思敏捷,杀伐决断,从小陪着太子长大。

诸葛瑾活着的时候不太喜欢诸葛恪,认为诸葛恪这样的性格不但不会壮大诸葛氏,还有可能给诸葛氏带来灭族之祸。

“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诸葛瑾

可惜知子莫若父,诸葛瑾一语成谶。


等到孙权去世后,诸葛恪成为托孤大臣,权倾朝野。但是随着诸葛恪的独断专行,以及屡次大规模征兵导致民怨沸腾。最后被孙亮、孙峻设计在酒席上所杀。

诸葛恪的儿子们虽然听到消息后打算逃走,但都被追兵追上一一杀死。

诸葛瑾的次子诸葛融也没跑掉,连同三个儿子一起被族灭。东吴诸葛瑾一家从此绝矣。

三、诸葛诞

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一母同胞,但是诸葛诞并不是这两位的亲兄弟,而是族弟。


诸葛诞在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应该年纪不大,后来在因为才学被魏国任命为尚书郎,担任荥阳令,后来又到洛阳当然吏部郎,升为御史中丞、尚书。如果这条路走下去肯定也会成为朝廷重臣。

可惜诸葛诞和杨修一样,交了一位不该交的朋友。--夏侯玄!

杨修因为和曹植交好,最终因为政治站队的原因被曹操所杀。

而诸葛诞则是因为和夏侯玄交好,先是被曹叡贬官。曹叡死后,被曹爽重用,负责镇守扬州。

但是曹爽因为无能被司马懿诛杀三族,诸葛诞的情形就很微妙了。


司马家专权后,许多曹氏旧将打算起兵,包括毌(guan)丘俭和文钦,这两人起兵前还给诸葛诞发信息,邀请他一起起兵。

诸葛诞和他们关系不好,就斩杀了使者和司马家一起平定内乱。并且因功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但是随着司马家陆陆续续剪除了夏侯玄、王凌等人后,诸葛诞也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了,于是暗中培养了数千名死士。

果然,没多久司马昭派贾充去各地询问:假如魏帝要禅让,大家支不支持啊?

诸葛诞顿时大怒,臭骂了贾充一顿。司马昭就知道诸葛诞也得除掉才行。于是打算以加官进爵的名义招诸葛诞进京。

进京这是必死无疑,于是诸葛诞最终也只能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可惜天时地利都不在自己一方,最终兵败身死,还被诛灭三族。

曹魏诸葛诞一家也绝后了。

所以说诸葛氏为何后人没有啥建树呢?因为诸葛瑾和诸葛诞两脉都已经被诛灭三族。

而活下来的诸葛亮一脉也被迁移到别处,从此默默无闻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题主这个问得其实颇有水准,一个家族从形成到显赫再到没落必有其轨迹,笔者便借着题主这个问题来梳理一番,不当之处,还望指教。

首先,琅琊诸葛家族经有族谱记载的初代族长,是西汉诸葛丰。诸葛丰学的是公孙弘“法骨儒皮”的儒法之道,所以诸葛丰担任御史和司隶校尉时,京师豪强看见他就怕,彼此连相互来往都少了。

还有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间何阔,逢诸葛”,什么意思呢。

“老张啊,老李去哪了,感觉好久不见了,怪想念他的。”

“嘘,噤声,老李被诸葛丰举报了,关进牢子里去了,捞都捞不出来,你这么大声,万一被听见了,说不好明天你也进去了,喝酒喝酒,别(第四声)说话。”

总之,琅琊诸葛家族深受儒法之学的影响,而且对齐鲁文化兼收并蓄,养成了古朴敦厚,有怀有进取之心,深谋远虑不失谨慎的家风,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

诚如题主所言,整个诸葛家族的鼎盛时期,就是三国时期。下面的图片大家可以看一下(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整个诸葛家族在三国时期一分为三,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得益于儒法双修的优势,三者对主则忠心耿耿,对内则是乱世以刑名法术为主,可以说家族的族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三人也自然获得了各自主公的赏识,其中尤以诸葛亮为最甚。最为弱势的蜀国竟然能维持这么多年,诸葛亮功劳莫大。

然后我们就能发现,随着三国一统,诸葛家族的影响就开始直线下降了。

江东诸葛瑾一脉,诸葛恪“诸葛子瑜之驴”,其机敏才智有余,但是过于心高气傲(官二代么),刚愎自用且性情凶悍,后来仗着自身的军事才能以疲兵伐魏,结果可想而知,他弟弟又是个纨绔子弟,随着三国一统,这一支脉几近全灭。

蜀中诸葛亮一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不肯降服邓艾,也是死绝。(诸葛亮次子过继给了诸葛瑾,是否得存尚有异议)

至于魏国诸葛诞一脉,有个女儿当皇妃还算可以,余下不过了了。

可以看见,整个三国末期,诸葛家族的精英几近死绝,却也是符合儒家忠君体国之思想,余下的诸葛族人虽然想要重振声势,但是由于思想转变缓慢,反而愈加衰落。

鲁迅先生说过:“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啥呢,因为司马家族得位不正啊,要是像汉朝那样以忠治天下,估计又是一个三国出来了。整个晋朝是以儒学和玄学为主的,法家太过刚烈,诸葛家族一时之间没能转化过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始终担任法家官职,以至于在不能顺应时代主流的情况下愈发没落。

到得东晋时代,玄风大盛,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与诸葛家族更加格格不入,就算想要接受转化也需要时间,可惜南北朝其间,诸葛家族最后的高光诸葛长民在与刘裕集团的争斗中败北,诸葛家族只能慢慢沉沦了,即是后世香火不绝,但叱咤风云之辈终究是没有了。


王官之学


说实话,诸葛亮三兄弟“分仕三家”的行为,我也是非常的不理解,到底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呢,还是这么多人才刘备不敢用。

结果就是,虽然三兄弟被称为“龙虎狗”,但是三家想要完成的事业都没有完成。

看看诸葛亮一家三兄弟都出了什么妖孽。

蜀得其龙。

诸葛亮,事迹就不需要我介绍了,蜀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几乎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诸葛亮说了算。

吴得其虎

诸葛瑾,在孙权手下也是官至大将军,与孙权号称是“神交”已久,这可不是一般的亲信呀。

魏得其狗

就算是混的最次的,就是曹魏的诸葛涎,也能够和司马家族掰手腕,掀起了一场叛乱。

难道诸葛家的下一代真的就没有出色的人物了吗?

诸葛家族的下一代,不敢说非常的出类拔萃,但是也有极为出色的人物,比如说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诸葛恪才能非常的出众,得到了孙权的赞美。孙权曾经对诸葛瑾说“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从此以后,蓝田生玉成为了“贤父生贤子”的代名词,可见孙权对于诸葛恪是非常的看好。

后来诸葛恪果然没有辜负孙权的期望,在孙权死后成为了东吴的丞相,这样的一个人物,怎么能够称为没有建树呢?

何况还有诸葛涎的儿子,在东吴担任质子的诸葛靓,后来官任东吴右将军。

可以说,一直到东晋时期,诸葛家族一直人才辈出,繁荣昌盛,是当时的大家族。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刷头条时看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进来与大家探讨一下。先说观点吧,问题类似"富不过三代"这样的"千年魔咒"。不止诸葛三兄弟历史上有所建树的家装后代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是这三种原因造成的:传承问题,环境问题,个人问题。

传承问题

功勋家族的后人他们从小享受父祖辈的福荫,仪仗父祖辈的权势,周围马屁精环侍,真的是心想事成,不但进取心消失殆尽,还有不少成了纨绔子弟,甚至成了“衙内”、“恶少”,横行乡里,为害一方,吃喝玩乐,无所不为。长辈再不注意引导,溺爱娇纵,不成败家子都难。像诸葛家族虽然以治学、治家闻名于世但是祖辈的福荫或多或少都会被传递给下一代,祖辈那有有出息,后辈总是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积极的是让你前进奋斗,消极的就是让你自甘堕落。超越祖辈是很难得,往往多数人就地躺下吃祖辈的福荫。还有就是唯心学说的因果病在作用:第一代人多是从艰苦创业,才得来的功绩和地位,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阅历,但是自己这么辛苦奋斗不就是让后代好过一点吗,所以这些功勋卓著的后代就没有办法吃父辈那样的苦,享受父辈那样的经历,也就没有先辈那样的建树。

环境问题

时势造英雄古今通用,还有就是能不能像先辈那样遇到一个能施展的平台,像如今的阿里巴巴,当初跟随马爸爸创业的18罗汉,说他们的才能有多高谁都不信。只是遇上了风口,遇上了马云。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站对了风口猪都能上天。

个人问题

人的命运不仅受父辈、家族财富的影响,也受机遇、环境、个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这类因素我们称之为外因,但是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自己没有先辈那样梦想,再怎么样都成就不了一个举世的成就。



隐士晚归工作室


泻药~这个问题需要这样看。

首先,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诞之子诸葛靚。诸葛瞻是因为父亲是千古贤相,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光环太亮,诸葛瞻本人是驸马,身份限制,而且除非能替父亲完成北伐,否则没有办法与父亲相比;诸葛恪则是自己作死得厉害,本来才智过人,可能比父亲诸葛瑾更能显名,却偏偏刚愎自用,一朝兵败,继而身死,故而没有机会进一步施展才华;诸葛靓由于过早被父亲作为人质,加上后期吴国势颓,也没有机会一展才华。

其次,从诸葛瞻的表现来看,诸葛瞻还是有点才华但有限那种,能得到父亲认可,又能在邓艾初犯时击退邓艾足以说明他还是有能力作战的,然而,最终没采取正确战略兵败身死,说明与邓艾相比,诸葛瞻还是太嫩;诸葛恪就不同了,诸葛恪早年就因为才智过人受人称赞,其后更是有智降山贼的表现,相比其父亲的作战经历而言,可以说诸葛恪的用兵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由于自身的性格问题,因为对魏作战失败,进而导致内乱被杀;诸葛靓的情况就更简单了,从他的表现来看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再者,三个人都是在名臣之后,养尊处优,没有父辈的那些处境,也没有父辈的锐意进取的精神,所以,也不会有什么表现的机会,其中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诸葛恪,他本人还是颇有野望的,也曾主张过北伐,算是诸葛氏后代中比较有进取精神的了,只可惜有想法,有能力,却没有那个命,所以英年早逝。

最后,诸葛氏后代所处的环境是三国已成定局,如前者所述,除非后人有锐意进取的精神,出色的能力和自身条件,还要加上机运,不然也难以出头。

大致如此,欢迎交流指教,谢谢~


众推君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具有超高的能力或智力,但他们的后代却很少被人提起,基本没有任何大的建树。鄙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所处时代不同。一个人有所建树,不仅取决于他有多少才能,而更取决于社会给你多大的施展平台。诸葛三兄弟身逢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时代需要这样的人才出仕而建功立业;而其后辈在三国后期则难有大的建树,再大的能力也抵不过历史的脚步。

2、父辈的光芒必定会影响后辈的成长。诸葛亮在蜀汉中后期,在处理朝政总“事必躬亲”,可想而知,后辈能够展示才华的机会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剥夺。

3.、遗传因素。很多人非常相信遗传学,就是男孩只接受父亲的“Y”染色体,而父亲的智力基因很多都在“X”染色体上,无法传给儿子,所以就有了,儿子的智力大部分来源于母亲的说法,这样一来,男性的智力就有了两极分化的布局,即使父亲很聪明,智商非常高,可是男孩却遗传了母亲的智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即使女儿才华横溢,也很难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以上纯属在下愚见,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尔等可知朕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都出自琅邪诸葛一族,诸葛瑾和诸葛亮是亲兄弟,而诸葛诞则是他们族弟,三人分别辅佐蜀汉、东吴和曹魏,都身居高位,也算是三国时一个比较奇特的景象。但是到晋朝,诸葛一家虽然也出了一些人才,但是无法和诸葛亮三人相比,除了资质关系外,还和诸葛三兄弟后人较少有关。

三兄弟里诸葛瑾最倒霉,他有诸葛恪、诸葛乔两个儿子,因为诸葛亮开始无子,所以诸葛乔被过继给诸葛亮,去了蜀汉。诸葛恪能力比他爹强,不过后来被吴主孙亮和大臣孙峻联手铲除,夷三族,诸葛恪和他几个儿子全部被杀。而诸葛乔25岁时去世,有子诸葛攀,诸葛亮于是命诸葛攀重新继承诸葛瑾一宗。

诸葛亮除了过继的诸葛乔,后来有两个儿子,诸葛瞻和诸葛京,诸葛瞻和他儿子诸葛尚在魏灭蜀之战时战死。诸葛京和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一起被移居河东,诸葛京后来出仕,从县令起一直做到江州刺史,在曾经的敌国做到刺史说明他能力还是不错的。

诸葛诞和诸葛瑾差不多,在魏国因为对司马一家专权不满,所以发动淮南兵变,结果兵败被夷三族,只有一个送到东吴做人质的儿子诸葛靓活了下来,东吴被晋所灭后,诸葛靓虽然少时和司马炎交情很好,司马炎曾经亲自去找他,但是诸葛靓因为父亲之死而不愿意出仕。不过他的长子诸葛颐官至太常,次子诸葛恢在东晋担任过尚书令,也算是混的不错了。

所以诸葛亮三兄弟后人应该说混的也不错了,不过都因为战事或者政治原因死了不少人,结果导致之后宗族不盛,所以名声不显。


不沉的经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既以淡泊为志又何须功绩,致远以宁静又何须建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