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功销售的四个关键点

在要求客户购买产品前,你要先给客户提供价值,这是产品成交的精髓,你必须先获得客户的信任,甚至成为他们的朋友,然后再谈生意。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用意在于,让客户在你还没有开口要订单前,就已经愿意为你掏腰包。那么在产品成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产品成功销售的四个关键点

关键点1:永远给客户高质量的预售内容。

首先,你必须保证自己的业务会给市场带来价值,即无论潜在客户买不买你的产品,你的预售内容本身要足够精彩,这句话对很多自媒体人来说算不上鲜活话题,我只是再三强调这一点而已。因为在产品成交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潜在客户都会向你购买产品,事实上,几乎每一次产品销售行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购买你的产品,原因很简单,最为常见的可能是时机不对,例如你是做婚纱摄影的,而你的潜在客户短时间并没有结婚的打算,那么这交易就无法达成。

然而,在当今市场,每个人都能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愿意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借助社交媒体这个“扩大器”发表自己的主张,如果你拥有一千名“粉丝”,尽管他们不是你的买家,但其影响力一样显著,当然要想达到这种效果,你就必须在预售阶段给客户带去真正的价值,这样影响才会深远。

关键点2:不断完善客户名单,并与客户名单上的客户培养关系。

一旦你有了规模适中的客户群(如拥有了几百名粉丝的社群),你就要意识到命运已经掌握在你的手中,你会发现,你在社群里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立马引起社群里人们的反响,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开始专注于创建客户名单。

创建客户名单不止一份: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你可以拥有多份客户名单,从广义上来说,这里的客户名单,是指你拥有的各类客户名单,只要你与他们打好关系,他们将会成为你最重要的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你与客户的每一次互动不一定都是增进与客户之间的感情,如果你处理不好的话,也有可能损坏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关键点3:关心买家,经常向他们销售产品

在商业领域,有一条不变的真理:向已有客户推销产品比开发新客户容易得多。至于到底有多容易,要视情况而定,但这种对比结果通常十分惊人,根我对不同产品的再次销售经验来看,二次推荐比开发新客户要容易1 5倍。

也就是说,你要关心买家,最为常见的办法就是你要给你的客户提供比承诺的更多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提前策划着这种惊喜,在设计一款新产品时,通常多考虑一下附带的一些额外的奖励,不要把这些奖励放在产品推介中,也不要放在销售过程中向客户提及,只有顾客购买了产品之后的某个时间,我们才会用这种额外的奖励给他们制造惊喜。即使是历经沧桑的老年客户,也会为这种意料之外的奖励而高兴。所以,想给客户制造惊喜太容易了,只要给他们一点点甜头就可以了。

关键点4: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永恒的,而产品总是更新换代的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曾经给营销下过这么一个结论:营销其实就是在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获取利益。对于这句话,估计有一个人不太认同,那就是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他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一家企业需要创新,那就不要听顾客的,别管他,因为你如果问顾客你需要什么样的交通方式,他肯定会说他只想要一辆马车,因为那个时候只有马车,没有汽车,谁也想不出汽车来。对于从0到1的新技术革命来说,亨利·福特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亨利。福特的这句话而否定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的结论。理由有两点:第一,在整个产品营销过程中,“从0到1”的产品创新只占整个产品营销的1%,而更长的时间是“从1到N”,在这个时间段竞争非常激烈,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关键;第二,无论是汽车的诞生,还是手机、电视、电脑等产品的诞生,并不是因为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恰恰相反,消费者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那就是更方便、更便捷、更有效,而这些创新的产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而诞生的。

因此,可以说:消费者的需求是永恒的,但产品总是更新换代的。这句话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否则会为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例如在1975年,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在柯达实验室诞生,对于这项数码技术,柯达公司管理人员认为会冲击自己的胶片市场,因而停止了对数码技术的研发,但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阻止科技的发展,当竞争对手研发和生产出数码相机之后:柯达猛然发现原来消费者对柯达胶片的真正需求只是希望留住青春的影像,而当一种更方便,便宜的产品出现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弃柯达而去,曾经市值超过20亿美元拥有14万员工的柯达已成为过往。这样的情形在另一个知名品牌摩托罗拉身上也同样发生了,在寻呼机时代,摩托罗拉占据整个寻呼机市场的80%,并且成功地研发出世界第一台手机,但他们并没有注重这项技术;到了手机时代的时候,摩托罗拉还能与诺基亚相抗衡;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整个手机市场已经被苹果和三星占领,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被极度压缩,最后被联想收购。

(文章来源于书籍《超级IP是怎样炼成的》——刘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