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灭匪(今古传奇)

茫茫大深山,地势崎岖,山势险要。在这座大深山下有个无名村庄,村庄散居着十多户人家,他们过着安逸而温馨的生活。

这年,有着深山老贼之称的土匪帮突然窜至村庄,他们一共六人,持枪弄刀,杀人掠财,占村庄落脚。村庄中的人们纷纷离开村庄逃生,唯独一家因有个瘫痪病妇而逃得迟缓一步,一家五口,四人命丧土匪刀口,仅留下一个十多岁的男孩被土匪抓住,让他煮饭烧茶听命差遣。

这男孩名叫阿保,年纪虽小,人却聪明机灵。被抓后,他强忍着丧亲的巨痛,苟且求生,发誓报仇雪恨。

一天,阿保从山上砍柴回来,路过埋葬父母、奶奶及小妹的坟头,他不由得悲从中来,长跪在地痛哭流涕。正哭得伤心,忽然有只白狐跑到在他身旁,并不时地将身子磨蹭阿保的脚,抚慰着他受伤的心灵。

这山中有白狐且又与阿保如此亲热,原因是在这村庄中有个陡峭的峡谷,叫做狐狸谷。狐狸谷是因为峡谷内有近百平方米的空间,不知从何时起,忽然来了大群的白狐在这谷内栖身。究竟来了多少白狐,生活在村庄中的人谁也无法弄清其数,少的时候三三两两,多的时候群狐回洞,白花花的一大片,场景蔚为壮观。最让人称奇的是,这群白狐狸,不论是一只单独还是群狐同出,出洞进洞,必先在深山峡谷之中跑三圈,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从不间断,从不变化。因此当地人就称此谷为狐狸谷。

两年前,有只白狐的腿受了重创,突然跌落在阿保家屋前,阿保发现时,它已嗷嗷惨叫,眼神黯淡。阿保随即将它抱回屋里,用破棉被做了个暖窝,安顿好受伤的狐狸,阿保又马上上山采集草药,然后回家把药草捣烂取汁,敷在狐狸的伤处,一天换药一次,还不间断地给它喂食。直到它伤口痊愈,狐狸也已养得肥硕壮实,完全恢复了它原来的健魄,阿保这才抱着它奔向山谷,放狐归洞。

然而那狐狸却躲在阿保脚边,显得恋恋不舍,迟迟不愿离去。阿保只得又与它亲热了好长一会,那狐狸才离去,而后又在阿保身边盘旋三圈这才悠悠回狐狸谷。此后,那只狐狸又常会隔个十天半月跑来一次,非得跟阿保热络一番才肯罢休。

今天,阿保与那只狐狸亲热的时候,他心中忽然有了主意。阿保知道,狐狸是种有灵性的动物,他要借助它们的力量来消灭这伙丧尽天良人见人恨的土匪。因此他轻轻抚摸着白狐的皮毛说:“为了我的计划,你得助我一把啊!”

人狐分别,阿保回了“家”,忙完了那帮土匪的晚餐,他故意问那匪头:“想不想吃山上的野狐狸?”

“想。”匪徒们听问,眼睛都睁得贼亮。“早听说了山中饭菜莫过于野味了,更何况是那狐狸,定是绝对的美味了。可是那狐狸不好捉呀。”

阿保见吊足了他们的胃口,便说:“我倒有一单方,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捉狐狸煮食。”

“什么方?快讲!”

“说也简单,只要把桐油往狐狸身上一涂,从此那狐狸只长肉不长毛,再也不能跑起来了,等它长足了膘,就可捉来烧煮。”

“好,好。”群匪拍手称好,“我们明天就去。”

第二天下午,群匪果然弄来一桶桐油,趁狐狸出洞远跑之际,悄悄爬上陡峭的山谷。在洞中,他们看到了十五只狐崽,肉嘟嘟地缩成一团嬉戏。土匪们七手八脚地将桐油涂抹在每只小狐狸的身上,完事后,他们便开开心心地哼着不三不四的山歌走出了峡谷。

光阴似箭,转眼间临近年底,阿保便提议土匪们进谷抓狐,为过年多准备一道美食。早已嘴馋得不耐烦的土匪们决定当天后晌立即行动。

北风呼啸,天空飘雪。六个土匪在阿保的带领下来到山谷中,进洞一看,土匪们个个惊呆了,十五只小狐崽白花花的一片,每只足有十多斤的重量,胖墩墩肉乎乎,犹如小白猪似的一只只趴蹲在地上。土匪们喜出望外,发出了一阵狂笑,然后便开始捉狐狸,每人两三只,纷纷捉着往外走。

这时,站在洞外的阿保,双手捂嘴,围成个喇叭形,“嗷嗷”地发了声长长的狐叫。不多会儿,那只受过伤的狐狸就跑到了他的身旁。

随着阿保手指的方向,那狐狸看清了土匪们捉狐崽的情景,随即连声嗷叫,凄厉长鸣。转瞬间,奇迹出现了!成百上千只狐群,像是从地缝里钻出来似的疾跑而至,在这山谷中显得浩浩荡荡。

六个匪徒惨叫几声,便命归黄泉。那百来只狐狸簇拥着,叼起一具具只剩下血淋淋骨架的尸体,往山谷中跑去,在狐狸谷盘旋三圈,然后将其扔在杂草中。就这样,六个十恶不赦的土匪死于狐口,倒于山谷,葬于杂草堆,得到了应有的严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