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紅,那麼有錢有啥用,還不是嘴裡塞滿了土,被亂棍打死


那麼紅,那麼有錢有啥用,還不是嘴裡塞滿了土,被亂棍打死


做為皇帝,身邊少不了有幾個貼身太監,有的太監幹了一輩子也默默無聞,為啥,他只是貼身並不貼心啊。

有的太監會來事,善於揣摩主子的心裡,而得到皇帝的寵愛。

貼身只是形式,貼心才最主要。

漢桓帝身邊就有這樣一個

既貼身又貼心的太監。

他叫王甫。

世上不愛財的人很少,不貪財的太監就更少了。

王甫不但貪財,而且越多越好。

仗著有皇帝寵愛這塊招牌,

棸斂財富就方便多了。

隨著財富的增加,人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也許,這跟錢多有關係。

錢多,不但身子肥了,膽也肥了。

王甫不僅膽子大,而且很大。

算計敲詐大臣百姓不過癮,他又把目光瞄上了皇上的親弟弟。

桓帝有個親弟弟叫劉悝,桓帝繼位後,被封為渤海王,後來因為“謀為不道”被貶為癭陶王。

在為渤海王時,劉悝食邑一郡之租,被貶癭陶王后,食邑為一縣之租。

這差距太大了。

一向花錢大手大腳的劉悝,感覺自己的手頭緊的不行。

這還不算,劉悝還有一個坑爹的兒子,是繼承王位的那個。奢侈豪華不說,還揮金如土,現在倒好,金沒得揮了,只剩下土了。

錢少的日子不好過,尤其象劉悝這樣的皇親貴族,過慣了燈紅酒綠的生活,一下子冷冷清清,粗茶淡飯,怎麼受得了。

那麼紅,那麼有錢有啥用,還不是嘴裡塞滿了土,被亂棍打死


對於劉悝,錢少的日子不是不好過,簡直就是沒法過。

他想跟皇帝哥哥說說,讓他回到從前的崗位。

可是,皇帝不是說見就能見的,親弟弟也不行。

他左想右想,想到皇帝身邊的“紅人”王甫。

必定皇帝身邊的人,說話方便,抽空就把自己這點事給辦了。

他跟王甫私下達成交易,如果王甫能說動皇帝,恢復自己原來的職務,他給王甫五千萬酬謝。

王甫這個人很現實,就是先給錢後辦事,劉悝許願再多,他沒得到一分錢實惠。王甫口頭上應承,心裡很是不爽。

打白條,能辦事嗎?

王甫的原則是,

不見兔子,

不撒鷹。

那麼紅,那麼有錢有啥用,還不是嘴裡塞滿了土,被亂棍打死


王甫不但半句好話也沒替劉悝說,連渤海王的事也不再桓帝面前提起。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沒過多久,桓帝病重,躺在病床上的桓帝思緒萬千,他想起之前對自己的同胞弟弟處罰可能太重了,於是,寫下遺詔,恢復劉悝渤海王的爵位。

劉悝又過上了從前的日子。

王甫怎麼也沒想到,事情來得這麼突然,他只好將計就計,在劉悝面前裝好人。

他找到劉悝,對他說,我可是好話說盡,才使皇帝在臨終前幡然改悟。

言下之意,該做的我都做了,你也該兌現你那五千萬的酬謝了。

劉悝雖然每天吃喝玩樂,但心眼一個都不缺,他早知道王甫根本沒有在兄長面前幫自己說話,自己能恢復爵位,是兄長念及手足之情,跟你王甫沒屁點關係。

所以,他不但一分沒給,還把王甫大罵了一頓。

從此,倆人結下了樑子。

太監的性格都有些扭曲,跟正常人不大一樣,王甫也是如此,殘忍陰險。

他咽不下這囗氣,便想找機會報復劉悝。

桓帝之後,便是靈帝。

由於桓帝無子,太后便安排章帝之後河間孝王劉開的後代劉宏繼位。

王甫一看,這裡面有文章可做,便向靈帝劉宏進言,說劉悝非常不滿您當皇帝,按理繼位的應該是他。這皇帝他當才對。

靈帝聽後雖然沒表示什麼,實際上心裡是相當不痛快。

王甫心中暗喜,劉悝,你的好日子應該不多了吧。

過了一段時間,靈帝也沒什麼實際行動,王甫覺得火候還是不到,應該再加點油,把火燒起來。

於是,他買通尚書令,讓他誣奏有人要迎立劉悝為帝,並且劉悝也在招兵買馬,時刻為繼位做準備。

那麼紅,那麼有錢有啥用,還不是嘴裡塞滿了土,被亂棍打死


靈帝聞奏盛怒,以大逆不道之罪,把劉悝逮捕入獄。劉悝被逼無奈,在獄中自殺。

受此案牽連者有一百多人,劉悝妻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奴婢二十五人,及相國以下官員全部被誅殺。

劉悝最終還是被王甫害死了。而且死的很悽慘。

那時,漢朝不允許官員經商,一經發現,“遷徙免罷”。對官員做生意懲罰是非常嚴厲的。

王甫當時已經是官至中常侍,正部級了。

但王甫卻知法犯法,與一些郡守商人勾結,大肆斂財竟有七千萬之巨。

王甫暗中操縱經商一事,被京兆尹楊彪知道,楊彪把此事上告於司隸校尉陽球。

此時,靈帝已經駕崩,大漢朝當家做主的是漢哀帝。

陽球避開王甫,進宮面見哀帝,把王甫經商一事,原原本本向哀帝做了彙報。

得到哀帝允許後,王甫被捕入獄。

有的人就是這樣,得勢的時侯,目中無人,牛的不行,一旦失勢,立馬就慫了。

王甫就是這種人,還沒用刑呢,褲子就尿溼了幾條。

全招了

不過,招是招了,但此人作惡多端,時人恨之入骨,所以,很多刑具還是讓他從頭至尾都嚐了一遍。

最後,王甫的嘴裡塞滿了土,秛亂棍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