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在看很多作品的时候,明明看上去绘画技法很熟练,却总有一种被束缚住手脚的露馅儿感,仿佛在小心地完成作业,很少让你能产生与个人体验相关的思考,尴尬与题材和风格不般配。我管这种作品叫:“学生腔”绘画。看热闹时,很多作品乍一看上去仿佛很厉害很潇洒,其实不然。

大部分学生开始学画的时候都是在模仿,然后慢慢地在模仿中超越。莫兰蒂曾经在采访中提到,“一个艺术家的早期作品基本都是在追随老一辈艺术家的风格准则,直到他成熟到足以将自己的风格付诸于形式为止。”对此,我的理解就是在借鉴中寻找自己。然而,在每个人的绘画生涯中都会有过这样一段时光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学会了很多画面表达的形式,追求一种“看起来很厉害”的画面效果。

这样的作品往往在一段时间过后再回头看这些作品,会觉得带有一股浓浓的“学生气”,或者说是“刻意而为”的尴尬气息。

学生腔初始阶段,还散发着考学战场幸存者的余热。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经历了艺考洗礼的朋友,最拿手的就是练了一年的静物和石膏像。这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入门法宝,属于初阶学生气作品。这幅画小心翼翼地还原了物品最“精确的形状”,描绘了几乎每一个细节,并且慷慨地为物品的亮部都点上了色彩相近的白色高光。在外人看起来,这种简单的明暗对比会使得物体非常“立体”。光亮的质感会让画看起来有类似照片的质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画多了静物,也会希望能学习大师用精选的颜色,塑造出一种很节制的用色和造型。但是色块较散,环境色看似统一,还加了“高级灰“,其实颜色很乱,显得画面轻飘飘,仿佛东西要散架。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再来看看开头提到的莫兰迪的静物画。画家有很多种,如果说马蒂斯在画里加上了很多的对情绪、心理、文化的思考,那莫兰迪算是一个更纯粹的静物画画家,他在每幅画里找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还试图从不同的关系当中找寻一种确定(certainty)。

画中的瓶瓶罐罐是鲜艳色彩上再盖上苍白的颜色,微微透出底下的底色,让他的瓷器有一种明亮感。色彩关系之间非常舒服又稳定。形体也很扎实稳定,这得益于他对静物不断的观察。基于观察他的静物边线、同色系的微妙色彩,痕迹等等都有了变化。所有的这些形成了他画面的一种静谧隐秘的气质。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夏尔丹的静物画也是自带气质。看夏尔丹的画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他对于所绘物体本身的结构和画面的整体布局都把握得很好。光是他画面的关键,氛围的营造也很悠然宁静且轻盈。这种绘画的美感,无法按标准分析,是大量绘画和天份加在一起的产物。

当学生度过了追求精准的阶段,便开始后一阶段:开始注重画面的形式了。一些绘画技法带来的不明觉厉的视觉效果。比如画线不封口,大笔一挥留下一个飞扬的笔刷痕迹结尾,三种颜色黑、白、红(这时一般人物的嘴和衣服是红色的,背景为黑白突出红色的饱和感)以及人物画脸画一半等等老法师操作。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以这幅画为例,这幅画所有颜料都用类似抽象表现主义的泼洒、肆意涂抹的方式置于画布上,右半部分半写实地勾勒出了一半人脸。看似很艺术的元素都具备了,有意境,又有很大手笔的泼贱效果,情感很丰富。

首先看到这个狰狞的表情,我感觉作者也许意在表达一种混乱和惊恐的情绪,但是看颜色却非常一言难尽,几乎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的颜色,几乎不经调色(色相)就直接跃然画布之上。这么纯而明朗的颜色又和这种情绪不符。再看人物五官,鼻子的比例好像过小,如果不是照着真人画的那么这个创作画里的鼻子造型与这个话的整体表达十分不合适。图上的阴影处似乎是用了黑色,油画作品中黑色是个很微妙的颜色,直接使用容易显脏。

整个画面虽然颜色多,但是并没有用颜色塑造出有张力的结构关系。两边的滴落颜料也有些对称,让这种随意感被打破,缺少一种收和放的对比或者纯粹的放的张力或收的意境。这种看似一顿操作猛如虎实则空洞的画作也透露着一股自以为是的学生腔。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这张画用的就是黑白灰构图,突出一种严肃感和色彩对比张力。抛开造型问题,使得面部呆滞不说,那第三只眼睛非常出戏,超现实没超越过去的既视感。头发和边缘强行处理成很随意的过度和不收不放的即兴痕迹,与主题毫无关联。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Edvard Munch也画过类似的人物,画面中线条都被处理的扭曲密集的排列着,给人以一种焦虑压迫感。颜色饱和(原作颜色更亮),和排列在一起的线条衬托出很强烈的情绪,仿佛在末世。人物五官淡去,人和景共同传达出一种毁灭的力量或是痛苦感。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另外还有这种厚涂套路(法),直接将有重量感的颜料涂抹在画布上创造出一种厚实的质感,一般选用看似有象征意义的背影,侧面等。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什么是绘画中的学生腔?

彩色光画法,操作为图中不设固有色的亮部暗部,而由彩虹色彩按冷暖分为两部分,所有的颜色关系靠这些颜色构建。画面色彩缤纷,看着有偏光的感觉,视觉效果很有特点。同样是老法师(学生)的不二之选。

画画切记圆滑草率,要深刻细节处如果不加以琢磨便出不了好的作品。学生气的话,作者往往更在意画面本身,盲目追求艺术效果,无法把形式此等“画外之物”看淡。他们的生活和观念又未曾建立完整)。

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学生气和艺术家的区别,那么我总结一下恐怕是:学生气是画画之前先于内容而想到形式的空洞,艺术家是笃定的借助形式表达;学生气是只想到形式其他因素茫然的不敢逾矩,艺术家是明确表达内容的大胆尝试。

与我们联系,可微信关注康石石公众号:kang-shishi,后台留言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