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穷人读博士,毕业就40岁了,虽然改变了命运,大家觉得值得吗?

蛋小壳是诱受


按照正常的学制,博士毕业到到不了40岁,通常在说30岁左右毕业。博士已经很惨了,大龄、单身、既没房也没车,有的甚至头发都没了,怎么还忍心剥夺他宝贵的十年光阴?



不过,30岁左右毕业,压力也很大,同龄人大多老婆孩子热炕头,事业和家庭都小有成就。博士除了一张薄薄的证书,看上去什么都没有,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作为博士,是从来不怕什么重新开始的,毕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吭哧吭哧作了大半年实验,导师一句话,推到重来是常有的事情。文科的情况不清楚,但稍微像样一点的理工科博士,去企业或研究所,混个20万左右年薪的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个待遇在富帅们看来,自然是不值一提,但对于穷人家出身的博士来说,确实也算改变命运了。



讨论读博值不值的前提,或许是大家低估了改变命运的难度。未经世事的人,总觉得这个世界机会很多,钱也好挣,只要自己豁得出去,就一定会成功。当真正出身社会才发现,工作中,绝大多数人都在挣命似的努力。你想到的别人也想到的,但凡有一点机会,都会有一群人去竞争。更何况,社会上还有一群自带外挂的人,在娘胎里就已经跑了一大截。

相比而言,读博虽苦,到底是一条看得见收获的路,相比于买彩票而言,成功概率大得不可以道理计。从这个意义来讲,能改变命运就不错了,哪里还去计较值不值呢。试问,对于没背景的穷人家孩子来说,还有比这更稳妥更可靠的上进之路么?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如果真是穷人,那肯定是值得,知道多少穷人家的子弟一生的梦想就是要读高学历,要走出贫穷,走出农村。

40岁才博士毕业,这很正常了,有些人一生的梦想是相信读书才能改变命运,40岁才能通过博士考试拿到文凭,这也不算很迟了,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底气30岁前都能考到博士的。

这里说的是40岁才能考到博士,而不是说考的过程中什么也做不成,也没有说40岁以来一直只是读书没有做其它的事情。多少人读研究生开始就已经谈恋爱生孩子,甚至背着孩子去读研究生,而40岁才读成博士,可能他的孩子都已经十几岁了,而他也已经有了固定的工作,只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到40岁就更加如虎添翼了。这是绝对值得的。


教你孩子学英语


读博士生的有责任感,有耐心对自己的追求有信心,对社会将来有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可敬可佩,目光远大,现在社会发展快竞争力强,相互攀比把经济放在首位,读博士高校的人少,费钱费时费力得不到较早的报酬,有的家庭贫穷父母年迈了还在盼望儿女的最后希望,同学同龄人早己成家立业了,他的还在拼博苦读,我在深圳时有个医生与谈过他的同学,他说我大学毕业多年了成了家有了小孩有房有车赚了不少钱,可我那同学的爷爷要他读博士生,到底是为了舍,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深思,比较起来难道读博士的真是傻吗?真的不知道读书的坚苦吗?真的不希望早日有一个幸福的家吗?这一切国家应该重视尽量弥补他们的付出,他们的付出永远超过常人。


老龙潭酒坊陈健强


博士,光环耀眼,是多少学子心中的向往,可不知道博士心中的苦累。

我一个亲戚,作为一个女孩子,读完美国麻省双料博士后,已经36岁,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华已经一去不复返。虽然可以结婚,但是又怕家庭分心原因拿不到学位,所以,攻读博士一般不会结婚。回国后工作两年后,去了某重点大学当了教授兼任院长助理职务。却嫁了个孩子都上了大学的男人……这其中的甘苦谁能理解。

不管男人女人,一般读完博士后,最美好的青春基本消耗殆尽,在他们的一生里,少了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儿女情长,他们的生活简单到课堂——图书室——宿舍,人生几乎一半时光这样度过。

所以,特别是家庭条件相对差一点的孩子,研究生毕业后,一般选择工作,除了为家庭解决经济问题原因之外,还有其厌倦的读书心里,或者自己想把握一生的幸福。

人生幸福的形式很多样式,当然读书做研究也是之一,好好谈一场恋爱,好好感受青春的美好,给父母多一些陪伴,等等,都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人生会多彩多姿,乐趣无穷。

2018年,全国有15位博士失踪或自杀,反映出攻读博士的极其艰辛和不易。获得学位,却因此失去太多的宝贵东西,却不一定就会有一个称心如意的未来和工作,特别是家庭。

博士如此艰难,国家应当多给予一些政策关怀,为他们未来多设置一些好的岗位环境,让他们失衡的心里得到些许平衡。

人生不易,博士艰辛,毕竟他们代表着各个领域的前沿人才,经济发展离不开博士能的科学技术和创新,他们在某一种程度上代表着一定的生产力,让博士真正得到国家和人民的极大尊重。


不一样的法


其实这是个悲伤的话题,稍微研究过一点国情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们国家好一点的单位招人都有35岁的年龄限制。

不说合不合理的问题,只谈现实,基本上你博士毕业超过35岁,就注定了你很难找到啥好工作,事实上,就算你35以前获得博士学位,也未必能找到多好的工作,众所周知,博士的主要就业单位是高校,和企业的研发岗位,然而企业研发岗位只需要一些热门专业的博士,如计算机,经济,医学等等,

高校就更苛刻了,好的学校不但限制年龄,而且还要留学经历,还要好的文章,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人那已经是人中龙凤了,普通人想都别想。

普通学校的话,待遇又不怎么样,还不如老老实实打份工呢!!!!如果你是生化环材以及文科等冷门专业,你的收入可能还不如一个工作几年的本科生。

如果你不是有学术理想,你压根就没必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冒险,因为读博至少要花四年的时间,而且很多人读了六七年还拿不到学位,我们经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博士毕业难,自杀跳楼的!!!!!!

大龄读博,我只建议两种人考虑,

第一,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可以随便折腾,并且自己充满学术热情。

第二种就是已经有工作单位了,并且单位很支持你提升学历以更好的服务单位,比如医院的医生如果要深造的话,医院是非常支持的,并且还要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还有某些国企,研究院的研发岗位,单位也是很支持提升学历的,除此之外大龄人士想通过读博改变命运恐怕是非常难的,另寻他路是更好的办法


你的父亲123456


按照正常学制,现在进入大学18周岁,本科四年毕业22,硕士研究生三年毕业25,博士三到五年毕业,也就30岁左右,而且很多高校还是硕博连读。所以题目中提到的博士毕业40岁了,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不然一般不至于这样。

40岁正面临人生诸多困境

如果真的读博士到40岁,也不一定能真的改变命运,因为很多单位招人,都有年龄限制,即便拥有博士学历,也可能年龄问题而就业困难,除非有突出科研成果或引人注目的成绩。再加上题目把身份背景设置为穷人,不但面临学业压力,也面临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40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需要承担更多家庭责任。

不能说这样的做法合不合理,值不值得。如果让我选,我不会走这条道路。

读博士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方面是源于家庭面临困难,需要孩子有更多承担,另一方面孩子也在各种磨砺中得到了锻炼,更早懂事。读博士可能是父母的愿望,因为越是底层的人越珍视“鲤鱼跃龙门”的荣耀,更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当然这也可能是自己毕生的理想。

到40岁才博士毕业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博士阶段有奖金和其他收入,虽然不一定非常高,但是养活自己没问题,不用指望家里帮衬,但也难以帮助家里。如果仅仅是为了荣耀奋斗到40岁才实现,我觉得不值得;如果说为了个人读博的理想奋斗到40岁,个人觉得也不值得,因为完成同一个梦想你比别人多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本身就说明,你可能不适合做这件事;如果说是为了改变命运,读博士到40岁还可能改变不了命运,反而把自己置于一无所有,甚至无处可去的窘境,个人觉得也不值。特别是对于穷人来说,这时候已经该有更多承担,面对这样的窘境,会让自己和家庭都承受更大压力。理想和现实之间,个人觉得更应该立足于现实。

博士仍然是稀缺的高水平人才

当然,这里所谓的不值,前提都是题目中的到40岁才博士毕业。如果说穷人要不要读博士,哪怕年龄稍大一点(35岁以前),答案都是肯定的。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现阶段博士研究生任然是高水平稀缺人才,各大城市为吸引人才,都有非常优厚的待遇,从解决住房,户口,到各种补贴津贴,解决配偶工作,子女上学等问题,这样可以安心工作和科研,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很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奋斗很多年也难以获得的待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真的改变了穷困的命运,今后从事的工作,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有机会还是要努力学习,认真科研,争取把博士学位攻下来。


象牙塔里讲故事


我认为不值。

40岁搞了一个博士。时间、财力、精力付出太大了。在40岁的这个年龄段,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老婆、孩子都没有,就是宅男单身一个。

就算40岁的博士工作了可以拿个年薪20万,或40万,人垂垂老矣其人生的价值又有何意义呢?

读书真读成书呆子了。40岁再报效国家,可能时间上有点迟了。你会说有志不在年高。好吧。我懒得和你争论。

人生讲究得是一个价值。其实读博根本不影响其他诸如结婚、买房的事情。40岁的博士就是大叔一个,难道智商、情商还不如20岁的小伙子吗?

你自个儿琢磨去,看我说的对吗?


用户9454609884794


一件事值不值,关键在你怎么看。

如果你觉得人活一世,吃好喝好玩好最重要,那读博士没什么必要,凑合过日子就可以,还要那么拼干什么,毕竟,博士并不好考,更不好毕业,读下来一定要会付出非常多的精力,何况你说的,已经三十多了,读下来四十岁了,这样算下来,读博士就不划算,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并不值得;

如果,你觉得,人活一世,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控制、无法掌握,但我们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扩大自己生命的内延,让自己的人生多经历、多体验。体验多了,来到人世一遭,才不白活。

读博士也一样,通过更高层次、更深度的研究学习,人生的厚度得以增加,视野更开阔,得到的信息和知识更丰富,虽然同样只是活了一世,但自己经历体验的,并不只是一世,比别人多了很多。

当然,并不是说,读博士,人生就更有厚度,而是说,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修为、扩大自己的眼界,你的人生会更丰厚、更超值。


我是亲子心理师徐婧英,更多育儿干货,欢迎关注!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穷人读博士,毕业就40岁了,虽然改变了命运,是否值得?只要改变了命运,没有什么不值得,40岁博士毕业,是40岁面临下岗没有任何一技之长可比的吗?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一点也不夸张。

当然,40岁博士毕业,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在40岁上博士毕业,一般都是在职读博的人,全日制读博,博士毕业没有这么晚,要提前十年,在30岁左右也就戴上博士帽了。

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是读书改变了命运,不仅仅是职业上的经济上的和地位上的改变,更是人生观念上的改变,没有读过书的人,又如何能理解博士的人生呢?

著名作家王蒙一行去西部农村采风,在一个农家就餐。饭菜上桌后,苍蝇到处飞。作家一行都没有了食欲,表现出对苍蝇的厌恶。

女主人是个家庭农妇,看到这个情景,她说了一句这样的话:“苍蝇又吃不了多少,看你们计较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就是人生观念的差异。当然,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现在早就没有这样意识的农妇了。

不过,40岁博士毕业,如果不是在职读博的话,笔者觉得也是有点问题的,排除多次延期毕业的情况,即使是很顺利的,也要30多岁博士毕业。这个年龄还是有点大了,这就涉及到了学制的问题。

笔者觉得,现在的学制有点长了,当年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学制要缩短,而且,实实在在缩短了,小学到高中只有九年,把人生最好的时间放到社会实践上,放到工作上,这样对社会会有更大更多的贡献。

作家莫言曾经有个关于学制缩短的提案,内容是取消中小学的界定,实行10年一贯制,初考、中考都取消,小学一直到高中共10年,毕业参加高考,学制缩短2年,我觉得很合理,缩短了学制,也解决了一直减不了的课业负担。

但是,不管怎么说,博士毕业,改变了命运,一定是值得的!


当代师说


其实这是一个很闹心的话题,我们姑且称之为经济基础不好的读书人,因为穷和贫困不是一件事儿。穷更多是思想精神上的匮乏,贫困才是真的没有物质基础。

反过来说,为什么要读博士? 是因为本科硕士没有更好的出路,挣不到想要的收入,不得已才继续读博。如果能年薪百万,自然不会去了。

经济不好的学子,身上背负着太多的情感和责任,不是他想不想,而是能不能的问题。换一个家里有钱的,估计就不会这么在意是否读博了,因为不需要用这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不需要用学历来换取好的工作挣钱!

穷孩子太怕了,没有回头路,上学时唯一性价比最高的,其它更需要物质和背景资源的助力,这是家族是不能给的,救世主只能是自己,说不定还是家里的救世主。一家人选的路,就是再难也要走下去。

所谓改变命运,也只是以牺牲家人的付出为代价,如果不是特别的幸运,其实很难在毕业时回报家里。起点不一样了,要求也不一样,毕业才是花钱的开始,比如结婚在城市买房,就凭工资是办不到的,除非做了城里人的女婿,但即使这样也还亏钱父母家里。

特别是现今以后,千万级的房价,足以把很多寒门学子推向一个两难的境地,既回报不了父母的倾家荡产,更不能在城市里按照自身所在的阶层来类比,说不好听点,如果不找有钱人家的女儿,连媳妇都难! 但这样往往不是自己满意的。

但还是要读博,因为这是家族延续可能翻身的一个长远,真正的报答估计到了子侄一辈才可能。父母倾尽全力为了把自己送去读书,自己艰难动物在发展和立足,然后在很久以后,功成名就时庇护自己的家族,这是一只的传统。即使父母没有能力,家族里也有人愿意承担学费,为的就是将来的回报,福泽家族。

只是这一条路走下来很难,特别是资质一般,全屏苦功夫熬出来的博士,跃升一个阶层,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牺牲和付出,有可能是父母弟兄姐妹,有可能是自己的委曲求全。

…………

我是生活君,关注:生活对我说,我等你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