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你害怕走入这春深时刻!因为你心里缺乏幸福感

就像诗人艾略特写的:春天是死亡的季节。

为什么有人最害怕走到这春深时刻?希望日子就在清明节前打住。

清明这个节气,在春分之后的十五天。气温回升,万物生长。风清日朗,我们该以一种欢欣轻盈的心态向这节气致敬。

清明节!你害怕走入这春深时刻!因为你心里缺乏幸福感

每个人的成长都带着生命的隐痛,那种隐秘的欢喜,伴随之后的一定是隐秘的痛苦。

忧伤又在不经意的时刻跳出来,左右人的判断和取舍。旧恶,是佛家的语言,意思是除了口头上的斤斤计较,我们放不下的还有潜意识中的过不去的坎和仇。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真心欢喜,不念旧恶。

清明节!你害怕走入这春深时刻!因为你心里缺乏幸福感

清明,年年都有,就像生死,年年都在流转。在这长长的过程中,在生命的仪式里,小到亲情伦理,大到天地自然,从容不迫地走下去,怕什么,我们早就活在了精神的传承里,我们早就活在了自己的无所惧怕里。

像古人诗句里所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总会有代代相传的明月,总会有生生不息的生与死亡。

倘若你正在病中。

所以,于病人们,清明成了一个清静得有点寥落的节日,但也正是一个好时节,可以让人的心从浮躁里安静下来,追忆一些可以感恩的理由。

为人,贵在人心中要有牵挂,在某时某刻,于此时此刻,名正言顺放下所有忙碌,计较,理直气壮地面对生死,对已故的亲人朋友送出你的问候与牵挂。改进本心,多读书,发现圣贤之心,如出家人所说,多讲究读书,更多讲究读心。然后什么都会有,什么都能遇到。

愿你无所挂碍,破我执、出生死,吉人自会有天相。

清明节!你害怕走入这春深时刻!因为你心里缺乏幸福感

清明节!你害怕走入这春深时刻!因为你心里缺乏幸福感

死亡,更饱含着生命的庄严与感伤,但正如庄子说“胜物而不伤”,圣贤的心像明镜。清明浅亮,无所挂碍,正是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必刻意想到死亡,人生的很多时刻、很多关头,离死亡很近,也很远。死亡不是练习题,冥思苦想要去解答,不必执着较劲。死亡是一段缘起,不必追,不用等,不要怕。心自由,生死早就是可以摆脱了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有两种人,一种为名,一种为利,熙来攘往,忙忙碌碌,人们都在名与利的网里苦苦纠缠。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问题的关键是,这个欲望用什么满足。你可能需要一部车子来装满它、一栋别墅来填充它、某种社会地位来衬托它。这些都是有形的,而我们的疾病往往因为这些有形的追求而到来。

有形的必然是有限的,在为之争夺的过程中,必然会于身心有损耗。更何况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无穷的欲望获取有限的资源,人会永远都处在失望之中。

清明节!你害怕走入这春深时刻!因为你心里缺乏幸福感

“以天合天”,人生也就圆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