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高,有什么办法可以退黄疸?

用户8701448241149


新生儿黄疸60~70%都是生理性黄疸,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治疗,多吃,多拉,就OK了。

因为胎儿在子宫里面是低氧环境,宝宝出生后面临高氧环境,这样胆红素会升高。而新生儿宝宝肝脏发育不是十分成熟,胆红素又依赖于肝脏器官代谢,然后再经肠道排出体外。所以如果胆红素超出了宝宝排泻的速度,这样就出现宝宝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第2~3天出现,到宝宝5~7天是峰值,然后开始慢慢消退,一般到宝宝半个月时就没了。如果是早产儿或多胞胎的话,则可能会延迟到满月才能好转。


生理性黄疸的护理:只要做到“多吃,多拉”这4个字就好了。意思就是多给宝宝吃奶,适量给宝宝喂点水,让宝宝多拉便便就行了。

有些药物比如说“茵栀黄”,其作用机理就是让宝宝拉肚子。但是这类药物副作用很大,可引起宝宝肠炎,有的宝宝屁股都拉红了,所以现在不推荐。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这个就比较麻烦一些。


如果宝宝黄疸指数在15以下,包括母乳性黄疸,都可以通过勤喂奶,多排泻就能慢慢缓解。如果黄疸指数在15以上,则需要去医院做蓝光治疗。当然,自家买个蓝光机也不贵。

如果医院诊断宝宝黄疸比较严重,比如说黄染已经到达宝宝下腹部和脚部,黄疸指数异常偏高,宝宝情绪异常,精神萎靡不振,吃奶也不好好吃,或者患有肠梗阻导致排便困难,这样黄疸长久不退的情况,为了预防宝宝出现黄疸性脑病,这时需要进行换血治疗。这种概率虽然不高,倒也是有的。

祝:宝宝早日康复!


爸爸不讲理


黄疸分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出生3~7天后会出现黄疸,大约持续一周后消失,在此期间要多给小宝宝晒太阳,皮肤露的尽量多的晒,现在这气温不冷不热的,给宝宝只穿个尿不湿,再穿个小肚兜或肚皮上盖个毛巾护住肚脐就行了,晒太阳时记得护住点小宝宝的眼睛。多多观察孩子的皮肤颜色的变化,如果宝宝皮肤的颜色一直不退,可以去医院。(我家宝宝是生理性黄疸,当时就是黄疸值一直不降,于是去医院照了蓝光。)

母亲要尽早开奶,让宝宝多喝奶水促进胎便的排出。

病理性黄疸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黄疸的程度重,发展快,消退晚,或消退后又重复出现,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到医院照蓝光治疗。

在医院治疗时,医院在给宝宝照蓝光的同时会给宝宝挂葡萄糖水进行营养水份的补充的。照蓝光一般3天这样,看宝宝的恢复情况而定。在住院期间,宝宝不照蓝光时,宝妈可以给宝宝喂些葡萄糖水,多多排尿。


喵妈育儿经


宝宝黄疸高一定要先找原因哦,千万不要相信偏方而耽误了宝宝。

先给大家说一个例子。

那是一个快满月的宝宝,从出生后3-4天开始出现黄疸,不是很高,并有到达光疗的指征。

宝宝的精神状态也还好,一切都跟书上的生理性黄疸符合。


唯一不一样的是,都快满月了,宝宝的黄疸还是没有退,也没有降下来的趋势。

于是家里人带着宝宝来看医生,医生一检查,发现孩子脸色除了黄还有点不够红润,仔细观察,发现手脚有点小抽动。

于是马上给查了血,做了头颅CT。

结果出来后,竟然发现宝宝已经中度贫血,而且最恐怖的是,宝宝的CT显示颅内有一个大血肿。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宝宝颅内的这么一大块血肿,随时可能会危及宝宝的生命。

幸好发现及时,医生马上安排宝宝做了急诊手术,才捡回来一条命。

所以宝宝黄疸千万不能大意,虽然很多宝宝的黄疸是一个良性过程,能自己慢慢消退,但仍有少部分黄疸,但是有其他原因引起的。

哪怕只有1/1万的概率,我们也不可能在自己宝宝身上冒险。

所以当宝宝出现黄疸的时候,我们要做到

  • 查明原因;
  • 当黄疸达到光疗指针时,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及时光疗退黄;
  • 密切观察宝宝的表现,比如精神状态,吃奶情况,有无抖动等等。


关于抖动,如果不是专业的儿科医生,其实是很识别的。

因为一两个月的宝宝本身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好,也存在肢体抖动的情况。

这种抖动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如果爸爸妈妈有看到,建议视频直接录下来,需要的时候再给医生看。


我是小果医生,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生,二宝妈妈,从医十年余,欢迎关注儿科医生小果,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儿科医生小果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黄疸其实是新生儿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的积极正常的表现。并不是部分医生和家长们认为的出现了就立即要“消灭”的“坏人”。

在国际上,黄疸需要治疗的数值也越来越宽松,从原来12就要去照蓝光,到现在15甚至18之下都可以不用额外治疗。国际上对黄疸的认识也逐步的回归理性。但是大陆的父母还停留在看到黄疸就“如临大敌”,甚至母婴分离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和障碍。下面就让我们认真看看台湾刘博士的文章,更多的了解黄疸吧!

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2、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

大多数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但绝大部分都是生理性黄疸(含母乳性黄疸),很多父母看到黄疸就胆战心惊,却不知道这是正常婴儿的正常反应,并不是需要特别担心的问题。黄疸的形成是因为新生儿有较多的红血球数目,而且他们红血球的寿命70-90天,又比成人的120天短,红血球被破坏后经一连串反应后产生胆红素,就会引起黄疸,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因为病理性的问题导致黄疸,比如胆道闭锁,先天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泌尿道感染。如何分辨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接着看下文。

3、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少量的存在体内反而对新生儿是有益的,所以黄疸数值只要不超过255μmol/L(15mg/dl)是不需要特别去治疗。

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但介於12 mg/dl ~15 mg/dl的黄疸,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但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的情況下,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也有一些孩子会持续更久),都不需要太过着急與治療。

4、黄疸的宝宝不需要停母乳!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在国内很多医生,会要求妈妈停喂母乳,但要强调的是除非血清胆红素大于306μmol/L(18mg/dl),才需要暂时停喂,因为如果暂停哺乳48小时,胆红素就能明显下降达50%,所以停喂48小时后可以再继续哺喂母乳,只要增加喂母乳次数及奶量,增加宝宝排便次数和量可降低黄疸。千万不要因此而改喂配方奶。

在大陆一般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即为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只需频繁喂奶,能加速排便和代谢。但只要超过204μmol/L(12mg/dl)即建议照光治疗,其實是不需要的再次提出新的观念,若根据最新的国外研究报告指出,血清胆红素大于255μmol/L(15.0mg/dl)时,才需要进一步治疗,也就是照蓝光。

b. 茵栀黄

在国内医生会建议不超过204μmol/L(12mg/dl),就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服用茵栀黄加速黄疸消退,但茵栀黄,除了说明可以降低谷丙转氨酶外,并没有确切可以降低胆红素而达到退黄疸的作用,而且只要是正常生理性黄疸,增加喂食促进排便,宝宝胆红素自然能消退。所以常有爸妈问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茵栀黄呢?在国际的新生儿科学领域里,并没有服用茵栀黄可以降黄疸的证据喔!另外对于G-6-P-D缺乏的宝宝(俗称蚕豆症),若服用茵栀黄则会有溶血现象,更会让黄疸加重,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治疗黄疸用茵栀黄的不利影响渐渐得到大家的认知。

6、新生儿黄疸回家该注意哪些呢?

老一辈的人可能会认为,把宝宝照日光灯或置于强烈太阳光下曝晒,可以让黄疸消退,其实这样做相当危险又无效的作法, 婴儿可能会因强烈的光线伤及视力,也可能引起脱水休克。

在正常的日光灯下或于日光灯一般光线下观察宝宝肤色比较准确,新生儿的黄疸大约是由脸部先开始,严重时肤色黄才会黄到身体与手脚。建议父母亲用自己的手掌和宝宝的肤色相比,如果发现黄疸在身体躯干部份时,可以再观察;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出现黄疸时,则应带宝宝返院检查胆红素的数值。

总结:

虽然新生儿黄疸是需要关注的,但可以毋须过度担心和紧张,毕竟国内对于黄疸值的界定,治疗标准仍是高于国际的,所以若您的宝宝测到的数值是高于国内标准204μmol/L(12mg/dl)时,此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心连心好月嫂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浅黄色限于面部和颈部,或影响躯干,眼睛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点。除了皮肤和眼睛之外,生理性黄疸通常没有其他症状,偶尔会有轻微的不适。再次强调,60%-70%的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可以自行解决,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病理性黄疸:通常出现较早,会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且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染黄,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2~3周仍不见好转,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重复出现。病理性黄疸常伴有病理症状,如孩子精神差、不愿意吃奶,甚至有一些原发病的表。病理性黄疸会影响儿童的听力,神经系统等,需要父母和医务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治疗。

在阳光下使用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宝宝的黄疸是最常见和直接的治疗方法。新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1、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可以在家用黑布制作一个眼罩,给宝宝戴上。

2、做好外生殖器的保护工作,在阳光下宝宝穿上尿布(专用蓝光尿不湿)就有防护作用。

3、隔玻璃晒,减少紫外线对新生儿皮肤的伤害;注意每次晒的时候注意换体位,先仰晒,再翻过来晒。

4、晒太阳的时间需要每天累积2-4小时;

5、在阳光照射后,需要给宝宝喂一些奶或水,以便宝宝排出胆红素。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可以通过照射将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其他物质,使体内积聚的胆红素可以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科普


新生儿“黄疸”问题?|你只需要了解5项!

【笔者 月芽】

关于新生儿黄疸,病理性黄疸由医生负责,宝贝一出生3天之内就能排查出来。医生是不会让你家孩子出院的!下面咱们只来说生理性黄疸。

“黄疸”是怎样产生?

造成黄疸原因,是婴儿体内红细胞破裂,使胆红素升高,肝脏过滤后,通过大便排出体外。大部分宝宝出生都有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疾病吗?

胆红素的生成,多余胆红素经过肝脏、肠道随大便排出体外。(婴儿肝脏,肠道没有发育完全),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体现在婴儿身体表面的症状就是黄疸。所以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不是疾病。2-3天开始出现,5-6天升高,持续8-9天,过第10天开始下降,15天左右消失。



黄疸的几种类型?

  1. 母乳性黄疸。不是疾病,黄疸可自行退去(体现在,黄疸值不高10左右,反复能持续一个月一般是母乳黄疸)。
  2. 饥饿性黄疸。没有吃够饿着宝宝了,引起的黄疸 。婴儿饥饿(如2到3天,胎便没有拉完,3天后如果还在拉胎便,就是排泄能力弱,大便干结,排泄慢),会造成肠道二次吸收胆红素反复升高。

新生儿黄疸注意什么?

  1. 注意宝宝大便颜色(如果是白色,赶快就医。可能是先天疾病)
  2. 时刻观察宝宝黄疸情况(眼睛,面部黄~躯干黄~四肢黄顺序)
  3. 如果看到肚子,腋下都明显黄,已经严重了。
  4. 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褪去衣物光裸,晒黄疸)

🍒最好的降黄疸方法👍👍🍒

勤喂母乳,吃母乳就会多拉臭臭,胆红素就能,快速通过大便排出体外,促进排出胆红素降低黄疸!



月芽从事“一体化月子中心服务”,作为产后早期教育和产后顾问,为大家分享科学坐月子那些事儿。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注“月芽”了解带娃信息!

92答🌻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点赞,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月芽儿sa的轻生活


新生儿出生2-3天后会出现黄疸,如果只是脸部发黄,表示黄疸程度并不严重,属于生理性黄疸,让其自行恢复。


如果腹部以下或者是皮肤泛黄的速度很快,由脸部延伸至胸部、腹部时,表示黄疸比较严重,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送医院治疗。

那么,宝宝黄疸高,有什么办法可以退黄疸!

1.当足月儿黄疸指数大于12,早产儿大于15,就需要住院进行照蓝光治疗,照光治疗也是对病理性黄疸宝宝最快速的治疗方案之一,效果显著。

2.宝宝的黄疸指数不是太高,不需要照光治疗的话,那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吃一些药,比如三黄汤、茵橘黄等,目的是增加代谢,促进胆红素从胎便中排出。



3.黄疸宝宝在家需要妈妈悉心照顾,应给予足够的喂食。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晒晒太阳或者照照日光灯对宝宝退黄疸有那么丁点的帮助,不过要注意不要晒伤宝宝。


文海捞梦话育儿


宝宝黄疸高,有什么办法可以退黄疸?

朋友家的宝宝刚出生,原本是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但是因为有黄疸,就担心的不得了。去找医生给宝宝开了一些药,让带回家服用,过了几天就好了。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呢?

新生儿的血液中有一种叫胆红素,它的指标偏高的时候,就会出现皮肤发黄,也被称为黄疸。

宝宝出生之前是孕妈妈的肝脏,替他清理疸红素的,宝宝出生之后,他自己的肝脏需要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够正式的开始排毒工作。在这个交替的过程中,有的宝宝胆红素就会积累下来。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一、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会发生在宝宝出生两到三天之内,四到五天会达到高峰,再两周之内会自然的消退。


很多宝宝都有这种情况,只是有的会比较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这种情况下,黄疸会自己消退的,或者是通过简单的治疗会消退。所以妈妈也不用担心。

二、病理性黄疸

如果宝宝的胆红素含量超过正常值,一般这种情况下就叫病理性黄疸。

这个时候就要通过照蓝光。甚至有一些需要换血来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宝宝发生黄疸,妈妈也不要太着急。配合医生的检测来确定宝宝的黄疸情况,需要进行哪些治疗来改善宝宝的黄疸情况。因为有的黄疸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严重的话甚至可以导致宝宝脑瘫等。

我们可以通过对新生儿以下两个标准来观察一下

早产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



足月儿黄疸干预推荐标准。



笑笑妈谈育儿


黄疸是新生儿皮肤黄染的表象,而其形成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近访视了不少新生儿,妈妈看到宝宝发黄便如临大敌,着实如块心病。倒是也有位淡定妈,宝宝满月时经皮测面部黄疸值都23(mg/dl)了,还不就医呢!虽然这黄疸几乎每个新生儿都有,没什么可怕的,但宝宝黄疸都高到这程度了,也不能这么藐视吧!


来来来,用简单的话解释复杂的黄疸形成

其实都是胆红素惹的祸。

胎儿在母体内也会产生胆红素,但其主要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由母亲的肝脏和胆道系统排泄,所以刚娩出的宝宝没黄疸;

我们知道,胎儿是不能呼吸的,它靠脐带与母体相连,想获得充足的氧气,就需要更多红细胞从血液中携带氧满足自身所需。

而当胎儿脱离母体后,通过自己的呼吸就能获得充足的氧气,那些原本大量的携带氧气的红细胞们,此时却被“卸磨杀驴”,短时间内大量破裂,生成了黄色的胆红素,等待排出体外。

然而,新生儿自身肝功能还不够成熟,没有能力处理如此之多的胆红素,也没有了妈妈的帮忙,胆红素在短时间内蓄积达到高峰,便形成了黄疸。

退黄就是“拉~拉~拉”

退黄疸,就是要将胆红素排出体外,其最重要的通道就是肠道,随大便排出,所以刺激宝宝排便是首要的。

加强母乳喂养,每天不低于8-12次的有效吸吮,观察宝宝的小便次数应超过6次/24小时,大便达到3-5次/24小时;

适当补充益生菌,如妈咪爱、四联康等促进宝宝肠道菌群建立,助于排便。

着实被确认母乳不足时,应添加配方奶。

蓝光照射使胆红素转化成更易排出的结构,起辅助作用

太阳光中含有蓝光,照射宝宝皮肤使胆红素结构发生变化,变得毒性更低,更易排出。

晒太阳时,应避免中午的烈日,春夏秋可以选择上午9-10点,下午3-4点光线不强的时段。冬季可选午间。让宝宝的眼睛于阴影处,遮住生殖器部位,以免晒伤。

如果宝宝有皮疹,应避免晒太阳。

当新生儿胆红素值超过安全限值,黄染严重高黄不退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采用蓝光等治疗方案,以免过高浓度的胆红素进入脑室,影响智力发育,悔恨一生。

回答人:【营养海贼团~航海士】科普育儿原创作者 母婴营养师代云峰


营养海贼团


为了不把这个问题无线扩展,这个回答专门谈一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也就是,如何有效退新生儿黄疸。

能够引起皮肤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取决于肤色和身体部位,比如,引起面部黄染的胆红素水平至少达68~86μmol/L,但能够引起巩膜黄染的胆红素水平只需34~51μmol/L。

  •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黄疸多表现为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的原因有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型、母乳喂养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有溶血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等。

如果是直接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的黄疸,多见于胆汁淤积、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肝炎等。

  • 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1.胆红素来源于红细胞的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促进了胆红素的生成。

2.间接胆红素在肝脏内一种酶的催化下,变成直接胆红素,新生儿这种酶不足,影像了这种结合能力。

3.肠道菌群少,使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受到影响,间接胆红素经肠道再吸收增加。

  • 生理性黄疸的升降趋势

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于出生后逐渐升高,3-4天基本达到一定的高水平,最多于7天达到高峰(18mg/dL),随后逐渐下降。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多在生后5-7天内出现,在大学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目前认为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糖苷酶浓度升高,导致胆红素的早期解离和再吸收增加引起。

病理性黄疸需要针对病因治疗,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治疗(可在一周内消失)。

  • 光疗

光疗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中的胆红素转化为胆红素的光构型异构体,由于其水溶性大,能通过肝脏迅速排泄而无需葡萄糖醛酸化。

光疗对新生儿胆红素疗效确切,能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光疗的指征

血清游离胆红素>12。出生后25-48小时>15,49-72小时>18,72小时>20,均可以进行光疗。

  • 换血疗法

严重的溶血黄疸可能需要换血疗法,原理是换出溶血的和致敏的红细胞及抗体。换血疗法后,再开始光疗。

不建议任何茵栀黄制剂用于新生儿退黄!

1.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有抑制溶血的作用,可使因Rh或ABO血型不相容导致的溶血疾病婴儿的换血疗法需求减少。

2.熊去氧胆酸可增加胆汁流量,有助于胆汁淤积型黄疸患儿的胆红素下降。

3.其他还有一些非常规用药,如苯巴比妥可以增加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对妊娠女性或婴儿使用可减少产后胆红素水平。

喂养

对母乳喂养性黄疸患儿,要多次配方奶喂养,能刺激婴儿胃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减少肝肠循环,从而降低黄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其他黄疸处理不一样的地方是,新生儿黄疸要限制喂水。中断母乳喂养1-2天后,一旦黄疸水平下降,应鼓励继续母乳喂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