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区打好文化牌 擦亮新名片

“以前的仓巷街,坑洼不平的街道、年久失修的屋顶、斑驳的墙体、蜘蛛网一样的各种架空线路,与现在的城市相比真是两个世界。改造后的仓巷街,虽深处背街小巷,却能给人柳暗花明的惊艳。你瞧瞧,这里不仅有小巧玲珑的垂花门、黑漆明柱、紫椽头,还有精美绝伦的木石砖雕,多古朴典雅,感觉就像生活在明清时期……”,提起文峰区仓巷街街区改造,在仓巷街居住多年的居民张亮深有感触地说。

文峰区打好文化牌 擦亮新名片

仓巷街街区改造项目现场

这一切,得益于文峰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强力推进。近年,文峰区把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总体思路,科学规划,实施古城保护复兴、园林绿化、景观水系、街景整治、老旧小区整治等工程,建设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城市,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城市内涵同步提升。

当日,记者走进仓巷街街区改造工程项目现场,看到这条长528米、宽约5米的老街巷正在重塑 “容颜”,映衬出魅力古城的厚重与端正,不时有从此经过的路人走进这片老街区拍照留影,感叹这里的变化。

“打小就听老人们说咱这仓巷街都有一百多年了,可得好好保护!”居民许福生在仓巷街居住多年,在他的记忆中,仓巷街是个很有故事的地方:仓巷街原名仓门口街,因古时紧邻官府粮仓而得名,后来更名为仓巷街。明清时期,仓巷街两侧为商贾民居云集之地,建筑精美,不缺经商富户,因此与甜水井街并称为龙凤街。近年,因建筑年久失修,街巷道路坑坑洼洼,群众生活一度很不方便。

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文峰区致力于打好“文化”这张牌,将文化元素更多、更好地融入城市形象和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展示城市风貌,延续历史文脉,让城市更有韵味。去年7月,该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投资1.3亿元,启动仓巷街街区提质改造一期工程,按照“尊重历史、因地制宜、整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一院一设计、加固改造、修旧如旧”的模式,严格遵循明清(民国)历史文化选择材质、色调和风格,开展对45座古建修复、65座房屋立面提升改造。

改造后,所有管线实行入地管理,墙体立面得到维修与修旧,部分屋顶进行了修旧、还原,周边的现代建筑进行仿古装饰修缮,与古城风貌完美对接,进一步提升了老街区功能,为老城居民构造了美好生活。

文峰区打好文化牌 擦亮新名片

CBD人工湖项目现场

作为全市的一张亮丽名片,CBD人工湖建设项目注重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与生态环保相结合,贯彻绿色生态理念,是文峰区园林绿化提质工程的亮点。该项目地处安阳南北方向发展的中轴线上,总投资2亿元,项目单体建设面积280亩。其中,蓄水面积158亩,绿化总面积591亩。目前,该项目已完工并向市民开放。

当日,记者在现场放眼望去,湖周边树木花草相衬,园路、栈道、岛桥、平台、流水错落有致,在湖区周边呈半岛状点缀有7个小巧玲珑的建筑群,分别为四区(风情演艺区、湖畔观赏区、厥影围澜区、慢动休闲区),一渡(西云平渡),两码头(游船码头、冬之码头),整个公园行、坐、游、娱、饮、安等配套设施齐全,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除此之外,文峰区还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全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涵盖市政路网、公建配套、城市亮化等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区功能,改善居民生活、出行等,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全面提升了文峰区的城市形象,使城市亮起来、绿起来、畅起来、美起来。”文峰区住建环局局长朱贵元告诉记者,“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关系城市质量提升和城市环境提升的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将这一系统工程做成精品,

文峰区按照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原则,有序推进城市项目建设。目前,共实施城市建设项目303个,总投资254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优化功能布局,做好古城保护、CBD中央商务区建设、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建设、园林绿化和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同时,依托中华路和文峰大道,重点打造两条景观廊道,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百城提质新亮点,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全区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