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辛弃疾的《菩萨蛮》?

thfghfg


作为客居赣南的“新客家人”,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

辛弃疾这阕著名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题中的“造口”,又叫“皂口”,在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西南60里处;而词中的“郁孤台”就是赣州著名的风景点,很多名人都曾写进诗词,如苏东坡、文天祥等。

这阕词是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1176年)间,稼轩任江西提点刑狱期间,由于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路经造口,俯瞰昼夜不停流逝而去的江水,思绪也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词。不过,至于词人有没有到赣州城区登上过郁孤台,不得而知。先看全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中,不知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又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这阕《菩萨蛮》,可以说,体现了词人高超的手法,主要采用比兴,写出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 首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便有横绝之势。郁孤台,本身就是一个向征,据载,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 ,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后屡经兴废,仍名“郁孤台”。因此,以郁孤台起笔,本身已暗含词人的忧国思想,而“郁”又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打头,便体现词人满腔磅礴之激愤 。
  • 次句“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疑用隆祐太后被追造口之典,表现词人痛国家之危,愤金兵之狂,而不能雪耻之羞,满腔激愤化为悲凉。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并非西安,而代指宋朝都城“汴京”(开封)。词人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如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此处又将悲凉进一步深化。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郁孤台在章江贡法汇流之处,至此乃称赣江,实际上此处是向北流去,词人言东流,只是畅怀,并非实指。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周济云“借水怨山”,此处“青山”应暗喻“敌人”,而“东流江水”则喻“国家”。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山即贺兰山(郁孤台所在地),江晚山深,暮色苍茫,更显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又暗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此处用鹧鸪声,也是别有深意。据《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仍然表现词人忧北之意,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

可以说,这阕词手法高明,境界极深,乃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

某尝多次登临郁孤台,也曾写过几首有关郁孤台的诗词,试贴一阕,聊供方家一哂。

西河·郁孤台

文瑞地,当年盛事谁记!桥楼堞壁傍垂杨,宋城故垒。自来倦客怯登临,遥思飞入云际。

郁孤上,漫独倚。稼轩豪气应识。风烟十里绕苹洲,鹧鸪暗起。可怜北望数重山,东流依旧江水。

玉虹跨浪逐电逝。问莺莺,春色馀几?鬓雪忽惊芳岁,况长堤寂寂斜晖空对,惆怅无由滩声里。


豫齋



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开创了宋词的新的思想意境和高度。他的词,热情洋溢,激愤高昂,充满了爱国情感。

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全文如下: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的大意是: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么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叫声。



这首词写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犯,南宋政权几近危亡。而南宋执政者屈辱求和,一昧苟安。此词抒发了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怀念之情,全词釆用了比兴手法,借水怨山。一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达了对故国的向往。又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借喻了无论什么样的因素,都挡不住故土的回归。表明了作者收复失地的决心,像东去的流水一样,谁也挡不住。把深沉的思虑和昂扬的斗志,巧妙的融为一体,为南宋时期爱国精神高度凝结之绝唱。

辛弃疾爱国词人,又是骁勇战将。曾率五十铁蹄闯进几万人的敌营,劫走叛首,震动朝野。


飞火流云84853236


能被誉为词中瑰宝的,也只有辛稼轩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了。

这是辛弃疾最特殊的一首词,说起辛弃疾,我们总会想起那个豪迈却又悲愤的英雄:

说豪迈,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说悲愤,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偶尔,辛弃疾也有小清新的时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你看,辛弃疾从来是直截了当的,他想到什么、看到什么,笔下就呈现什么,但这首《菩萨蛮》不一样,他把自己的满腔悲痛,都写在了山水之间,这首词是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按照以往的习惯,他应该是直接吼出来,但是这次,他娓娓道来,淡淡叙来,反倒更让人为之心疼。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彼时,宋高宗南迁,偏安一隅,金兵大举南侵,南朝毫无反击之力,宋高宗赵构被打得逃到海上划船,“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彼时,满腔抱负的辛弃疾,却只能被授予一个提点刑狱的官职,欲为国杀敌战死沙场而不得,他在江西造口,俯瞰江水,不由得心绪也随着江水荡起波澜,遂得词一阕。

上片

郁孤台下清江水:每次读到这一句,就不由得感叹汉字的奥妙。你看,这地名叫郁孤台,而辛弃疾此时的心情,不正是沉郁、孤独吗?

郁孤台并不是辛弃疾所在的地方,他在造口,离郁孤台尚有百里之遥,这句词从远到近,最终收于词人所在的造口,你看那清江水,浩浩汤汤。

郁孤台三字起笔,就好比是辛弃疾心中那一座沉郁孤独的高台,若非郁孤台,则不能显出其满腔悲愤!若非清江水浩荡,则不能显出其满腔激愤!

中间多少行人泪:这满江之水,其中有多深行人眼泪啊!为什么会说到眼泪?因为当年隆佑太后被金兵追杀至造口,可谓是奇耻大辱。国耻未雪,所以辛弃疾流下了悲伤之泪,填下了悲伤之句。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里的长安,是指北宋都城汴京,化用北宋刘攽《九日》诗:“可怜西北望,白日远长安”。

辛弃疾孤立于造口,北望汴京,那是心念故土,心系故都,诸葛亮说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此刻的辛弃疾,又何尝不想还于旧都呢?只可惜啊,中间隔着重重青山,连望也望不见,更别说回去了。

读到这里,整颗心就觉堵得慌,好像那数重山也堵到我心里一样。

下片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紧承上片,青山虽然遮住了辛弃疾的视线和回归的道路,但是遮不住这一江水啊,看似写景,实际上不正是辛弃疾心中的寄托吗?毕竟!毕竟他心中还于旧都的愿望,不论是金兵,还是朝中的投降派,任你们势力再大,也阻止不了的啊!

好嘛,刚刚我心中还被数重山堵得慌,这一瞬间,就被江水冲开了缺口!

实际上,造口当地的赣江水,是向北流的,而辛弃疾要说东流去,“东”在古诗词中,往往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象,所以词人为何要说东流去?虽然局势恶劣,但毕竟!辛弃疾心中还是充满希望的!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可是一到这里,词境又一个急转弯。鹧鸪,在古诗词中,通常是具有荒凉、破败、惆怅、落寞的意象。

哎!天色已晚,江上笼罩了一层暗暗的暮色,深山中,传来声声鹧鸪的啼叫,这正是呼应了起句“郁孤台”,是词人心中沉郁孤独的写照啊!

结尾一愁,再也没有江水来冲开缺口,我随着辛弃疾一起愁,而他,却因朝廷的软弱,愁了一生。


也可自话


在中国的历史上,既能冲锋陷阵,又能提笔写出传世诗词的人,只有辛弃疾一人。

辛弃疾流传下来的诗词有六百多首,其中虽然不乏应酬之作,但是整体评价,经典作品占了一大部分。

他一开始并不想成为一个文人,在他的心目中,他是手是用来提刀杀人的,而不是提笔作词的。可惜上天让他的一生只是在笔墨之间度过。

辛弃疾一生写过很多首菩萨蛮,最受欢迎的当属《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根据邓广铭先生的考证,这首词写于1175年或1176年,当时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

造口又名皂口,是一个地名,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有皂口溪,水从此流入赣江。郁孤台也是地名,在江西赣县西南,又名贺兰山,因为台郁然孤峙,因此而得名。唐代时期李勉任赣州刺史,将郁孤台改为望阙。清江指的是江西的袁江和赣江的合流处。

有了上述地理基础,理解这首词就能更加清晰一些。

“郁孤台下清江水”,郁孤台为郁然孤峙之高台,台下流着赣江之水。词人望着滔滔江水,明着是写眼见所见,实际上是在书写自己内心的情绪。

“中间多少行人泪”,这句对历史的感慨,四十几年前,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祐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辛弃疾回想起历史,回想起人民饱受摧残的场景,不禁忧伤。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杜甫当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他乡,写出了“愁看直北是长安”,如今辛弃疾和杜甫有同样的遭遇,面对着满目疮痍的故国河山,望向故国,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这两句紧接着上面两句,写出了词人的意志,虽然自己遇到了重重险阻,依然想要完成为国家收复失地的愿望。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人正在为历史而感怀,为自己而伤感,此时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鹧鸪的悲鸣声好像正是词人的悲哀之声,加重了此刻的哀伤之情。

此时的辛弃疾正值壮年,虽然自从二十出头南归之后一直郁郁不得志,时间没能消磨他的意志,他可以痛苦,可以悲伤,但是一腔热血始终是热的,直到他死去,即便郁郁不得志,发完牢骚,依旧斗志昂扬,因为这样,他才是词中之龙,才是人人敬仰的辛弃疾。


诗书君


好玩的国学回答的问题,既好玩,又有知识含量。

辛弃疾:杀敌杀敌杀敌!不如归去!

宋朝词人中的大英雄,是宋朝大英雄中的大词人。能将这二者集于一身的,唯辛弃疾一人而已。所以,他是人中之雄,词中之龙。

他年幼时随着爷爷在金人占领区偷偷勘察地形,为光复做准备。他成年后带着一腔报国热情,带着高超的谋略与才情,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壮志,回归祖国,并在千军万马之中,带五十兄弟,独闯敌营,带回叛徒张安国,书写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

他精通军事,心怀收复中原之志,向朝廷进献《美芹十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换来的却是朝廷主和派的嫉妒与打击,无奈隐居,假装不问世事,实际上,失意英雄心中充满了彷徨与苦闷。于是写下充满激愤与失望的词。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看完这些,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

辛弃疾是不世出的英雄。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流泪,无非两种。一种是为国家民族沉沦而下泪;一种是英雄失意报国无门之泪。其他,英雄无泪。

在这首词中,这两种泪汇到一处,深沉地体现了辛弃疾的悲愤。但英雄毕竟是英雄,在生命终结之前,他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梦想,永远保持着苏东坡般“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


我们来看这首词: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中国文字是有味道的文字,是自带意境的文字。郁孤台,本身就包含了寂寞独孤的意味。要是郁孤台叫逍遥台,叫快活台,则辛弃疾不会在词的开头,就用了郁孤台的名字。因为,郁孤台对大宋来说,既是耻辱之地,因为宋朝军队曾经在此被金人大败,这是充满意味深长的耻辱的暗示之地。

上文说过,辛弃疾的流泪肯定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命运而流。他感叹宋朝国运衰落,愤恨金兵的猖狂,于是才有了“中间多少行人泪”的悲愤之词。词人喜欢用流水来描绘愁思。所以,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说,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此处,辛弃疾同样是这种用法。

辛弃疾是壮烈的爱国者,以至于他在临死前都大叫三声,杀敌!杀敌!杀敌!面对中原失陷的局面,辛弃疾远望中原,但是故国还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所以,辛弃疾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表面上说长安被群山遮蔽,但实际上是暗示祖国的沦陷。类似于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但要是辛弃疾一直沉沦下去,他就不是那个词中之龙了。辛弃疾毕竟是同苏东坡齐名的豪放派大师。在词的下阙,辛弃疾进入了豪放的模式。虽然青山遮住了长安,但是阻挡不住流水的力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情绪转向昂扬向上。

但辛弃疾的风格,就是一顿三挫,极尽深婉之妙。在词的最后一句,辛弃疾感叹,“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懂得这句话,就懂得了辛弃疾这首词的妙处。开头是深沉哀痛的,最后用江晚的暮色,来体现自己的情感。我们知道,当夕阳西下,暮色四合的时候,人的情绪就会变得哀怨。如果在暮色四合的时候,听到鹧鸪的不如归去的叫声,就更加哀怨了。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表面上是写鹧鸪的叫声,其实何尝不是辛弃疾一生的追求呢?

辛弃疾的一生,就是梦想回到北方的一生,就是梦想跨上战马横戈四方收复中原的一生。在所有的梦想之路都被堵死的时候,辛弃疾,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真正进入了末路。所以,这首词是如此的伤悲,这也是英雄无路的悲叹啊!


好玩的国学


梁启超曾称赞这首词:“如此大声鞺鞳(tang二声ta四声,钟鼓声),未曾有也。”

确实沉郁浑厚,有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悲风。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造口:今江西万安西南六十里。

郁孤台:今江西赣州西南,又称望阙台,赣江流经赣州,过郁孤台,到造口,朝东北流入鄱阳湖。

写于1176年,辛弃疾江西赣州任职,登临远眺,书于造口壁上,时年36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低头俯视。

赣江水一路向北奔涌,直抵造口,仿佛是民众眼泪所汇。

四十多年前,金兵南侵,直奔临安,高宗仓皇出逃,金兵一路南下,抢掠杀戮,百姓遭受巨大的苦难。

四十多年后,这滔滔江水依旧日夜流淌,流向被金兵占领的国土,似乎带着百姓遭受国难,家破国亡而流下的泪。

“多少”,不计其数,数量之多,语出惨痛,心酸难抑!家国不保,民难之多,这份对民众的深切同情中,有正值壮年的词人却不能保家卫国的沉痛无奈!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抬头远望。

长安,帝都,北宋旧都汴京。

可怜:可惜。

词人南下抗金十四年,中原都尚未收复,故都汴京仍在金的蹂躏下,可惜了故国一片好河山。

怀念旧都,渴望收复失地,更流露对南宋朝廷辱权丧国,妥协苟安几十年的怨愤痛恨!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虚写。

蜿蜒曲折的江水,穿过层峦叠嶂,一路向东流去,一望无边,青山能够遮蔽人们的视线,却终究阻挡不了奔腾东去的江水。

这句话看似景语,却有深意。

词人一腔赤诚,却也不能像江水一样冲破阻隔,奔向理想的地方,只能寄身江南一隅,望眼欲穿,空自嗟呀!

人不如这浩荡江水,而投降派却更甚于这连绵青山。

“毕竟”,是词人对碧水破山,无阻无挡,势如破竹,无畏无惧精神的向往与羡慕,

而在这份赞叹的背后,是英雄落寞,怀才不遇,无处报国的痛心疾首、无可奈何!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鹧鸪:鸟名,悲戚之鸣,有兴亡衰败之感,李白有诗:“宫女如花满春殿,惟今只有鹧鸪飞。”

实写。

沉沉江边已暮色,鹧鸪深山独哀鸣,这黄昏的江边,一人远望,有谁知道我无边的愁绪。

苍茫的暮色,鹧鸪的哀鸣,衬托词人自己浩茫、抑郁的情怀!

声声鹧鸪,也仿佛预示后事难期,希望渺茫。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有:“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这首词是36岁的辛弃疾在南归以后十几年,仍见不到朝廷真的抗金到底的失落失望与愤激语,甚至流露出前途未卜的消极,英雄不怕战场,怕的是没机会上战场,怕的是年华老去,亲见山河破碎而无能为力,这是最痛苦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正如陆游的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清 陈廷焯评价:“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结二语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


一绿浮芳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和陆游的同时出现,标志着南宋文学爱国主义的主流在诗词创作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辛弃疾以他“壮岁旌旗拥万夫”这样的豪语,抒写英雄之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雄浑豪放、脍炙人口的词章。

辛弃疾(1140一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出生在金国建立初期的济南,北方人民的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就留下深刻的印记。金主完颜亮南下侵宋,青年的辛弃疾集结两千多人起义,投奔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绍兴31年,当他得知叛徒张安国谋害了耿京,便率五十轻骑,直奔金营,生擒张安国,又当场号召上万士兵反正,长驱渡淮,奔向南宋。

辛弃疾南归第二年,南宋王朝倾向对金和议。这时,弃弃疾不顾自身官职低微,写成《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就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这些意见没有被南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这时他爱庄子的文章与陶渊明的诗,在政治上流露了厌倦的心情:但由于他一直期望把一生贡献给祖国的事业,表面上好象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但内心还是愤愤不平的。

辛弃疾是两宋词人中词作最多的作家,有六百多首,不少词作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表现坚持抗战的决心,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屈辱投降进行嘲讽和批判,这类为人传诵的名篇很多,其中《遇永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人写自己的忧愤,表现对英雄的向往和对战斗的渴望,被后人称评为辛词第一。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大约写于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当时辛弃疾在江西任提点刑狱(省一级的司法长官),年三十七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词一开始就正面突出了忧愤国事的主题,作者以“清江水”“行人泪”,隐括了四十多年前曾在那里发生过的屈辱的历史事件。意思是说在江水流过的地方,混合着遭难的人们痛苦的血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抒写其对沦䧟的中原的深沉怀念。然而,可惜有重重山峦阻挡,望不到长安啊!这里,作者十分形象而委婉地以“无数山”说明收复中原的障碍极多,发出深沉的感叹,同时,也是对南宋统治者的妥协苟安,不图恢复的投降政策表示谴责。

下阕,作者即景抒情,表示了坚决的意志:“青山遮不住”,障碍是存在的,虽然遮断了人们的视线,但是遏制不了人们对中原的怀念。混合着当年人们血泪的“清江水”,“毕竟”还是一样向“东流去”。最后两句写出作者的感慨,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昏庸的朝政是使人失望的。深沉的暮色,鹧鸪的“行不得也”的凄鸣,构成了一片黯淡、消沉的气氛,隐喻政治环境的阴暗。作者的“愁”,正是感到国事难为的哀愁和有志难申的苦闷。恢复中原是辛弃疾坚定不移的主张,但昏庸的统治者“残山剩水无态度”,只图苟安,使作者不能一展抱负,而只能在词中抒发他的抗金壮志无人理解,不堪大好年华,在国势风雨飘摇中虚度的悲愤心情。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精神,进一步扩大词的题材,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作词不为格律所拘束,语言多有创新,善于熔铸经史诗文乃至民间口语入词,使词体散文化,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大大地发展了宋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推向了新的高峰,被后人并称为“苏辛”。


田明茂


辛词《菩萨蛮》字面上都能理解,关键是作者言外之意就要揣测了,要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遭遇困境等诸多因素,再结合词意来分析才能读懂或了解作者的用意或苦衷。同时读词也分高下与水平阅历问题,各有理解不同。不过这首词悲壮中含婉约,不愧是词坛高手,读后让人慷慨兴叹,真是英雄失志千古同悲。

宋词中象这类词作甚多,因为两宋虽经济繁荣歌舞升平,可是武备不足,经常受外界骚扰侵犯以致亡国,所以产生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就不奇怪了。这些词作名篇也是宋代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它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与情怀,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邦训


辛弃疾经历了靖康之变,目睹了汉人被奴役、人民流离失所、转死沟壑的悲惨状态,这是国家和民族的空前浩劫。面对金人的残暴统治,一场以反抗民族压迫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伟大斗争,席卷太行山麓、江惟两岸,诗词作品不再是花前月下的消遣,而成为爱国志士忠义奋发的斗争呐喊,辛弃疾是最杰出的代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写于孝宗淳熙三年,辛弃疾当时任职于赣州。开头两句并不是写眼前景物,而是怀想一件凄凉的往事,1129-1130年,金兵分两路渡江南犯,一路直指临安追高宗,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追隆裕太后至造口。尽管未追上,但沿途抢掠杀戮,人民家破人亡,作者以“多少行人泪”来表达哀悼和同情。望西北怀念故都汴京,慨叹中原山河沦陷。下阙寄情于江水,希望复国大业如冲破青山阻拦的江水那样获得进展。最后两句笔峰回到现实点明为时已晚,以空寂深山回荡的鹧鸪声音来反衬无比抑郁的心情,反映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喑喻自己理想难以实现。整首词沉郁苍凉,情景交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

辛弃疾曾立下立身报国、恢复失地的宏愿,也曾率领义兵加入起义队伍,可惜叛徒投降,20万义军溃散,南归后又得不到重视,他坚持抗金救国的路线遭到迫害被贬,闲居乡村20年之久,直至64岁再起用,不久也因政治主张再次被撤。尽管仕途失意,但辛弃疾以豪迈的笔触为词坛留下了600余首词作,其爱国主义情怀和艺术造诣受世人称颂,影响深远。



玲珑随笔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1.创作背景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此诚南宋政权出存亡危急之秋。故当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 ”,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公元1175至1176年(淳熙二、三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2.文学赏析

词题“书江西造口壁”,起写郁孤台与清江。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故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直北望。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顿挫极有力。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赣江北流,此言东流,词人写胸怀,正不必拘泥。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换头是写眼前景,若言有寄托,则似难以指实。


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故此一习用已久隐写儿女柔情之小令,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3.名家点评

卓人月评此词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词统》)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无数山水,无数悲愤。伊文公云:若朝廷赏罚明,此等人皆可用。”

清陈廷焯《云韶集》:“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结二语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

周济《宋四家词选》:“借水怨山。”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书江西造口壁》,不假雕绘,自抒悲愤。小词而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盖以真情郁勃,而又有气魄足以畅发其情。起从近处写水,次从远处写山。下片,将山水打成一片,慨叹不尽。末以愁闻鹧鸪作结,尤觉无限悲愤。”

梁启超评此词云:“《菩萨蛮 》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