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公元1398年夏,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其年僅21歲的皇孫朱允炆繼位(建文帝)。

他終於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帝位。朱允炆為鞏固自己的統治,不惜和封地的叔叔們反目成仇。他聽從三大輔臣(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的消藩意見,加緊對九大藩王消藩制衡。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明朝應天都城

朱元璋的一片苦心

早在朱元璋在位時期(當時朱標已死,朱元璋立其子朱允炆為新太子),他對年輕的朱允炆說:“我特意讓你的叔叔們為你鎮守邊境,藩地,你大可專研國事。”朱允炆心裡不免冷笑:假如叔叔們不服從我的號令,肆意反叛呢?朱允炆隨口一說,讓朱元璋心裡多了一絲緊張。

不過,對於開闢大明江山的朱元璋來說。他比朱允炆更加明白中央朝廷的權威性和正統性。朱元璋早年就考慮到各藩王對於朝廷的服從性效率。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明朝初期主要藩王

於是,他首先對各藩王軍隊體制進行限制。在明初,藩王既要穩定封地治安,又要防備外族入侵。所以藩王擁有軍隊直轄權,擁有豐厚的府兵編制。藩王下轄三衛(作戰部隊),每衛最低3000人,最高19000餘人。那麼綜合兵力人數最多57000餘人。即使兵力看似富足,但與中央朝廷(中央軍)相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限制藩王兵甲也許是朱元璋的一計妙招。

不過,受大明北部北元勢力及其其他外部勢力襲擾,深居漠北一線的燕王,晉王,寧王為抵禦外族侵略,受到編制影響小。據載,燕王和晉王麾下皆有十萬能征善戰的驍勇之師。雖然寧王兵力稍遜一籌,不過他麾下有一支精悍騎兵--朵顏三衛,衝鋒陷陣,無往不利。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朵顏三衛

朱元璋力求朱允炆繼位後,擁有可靠的文臣集團,助國獻策。不過大明朝大多開國文成功勳非死即隱退。龐大的國家政務壓在朱允炆身上,無疑是一個重擔。於是朱元璋參考良久,他特意選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作為輔政大臣,全力協助朱允炆日後處理國家政務。

這三位都是飽經詩書的文人雅士,但沒有實際的“治國安邦”理念。他們熱愛空談理想抱負,這必然給朱允炆的皇權生涯埋下悲哀的伏筆。

朱允炆登基後,遵從他皇爺爺的意願。立刻啟用為其尋謀的重臣,他下詔任命齊泰為兵部尚書,掌管軍事。同時任命方孝孺為翰林侍講,黃子澄為翰林學士,共同掌管政務經濟。三個文弱書生從此成為朱允炆的智囊團(內閣大臣)。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明朝都城

消藩利劍

朱允炆向黃子澄說道,朱棣遲早會反叛朝廷,還是先下手為強,根除禍患。黃子澄作為先帝託孤大臣,自然正氣凜然贊同消藩計劃。尚書齊泰也表示支持消藩之舉,捍衛中央朝廷的尊嚴。

根據手中掌握的相關藩王情報,燕王的勢力更為雄厚,朱元璋也曾經告誡朱允炆:朱允炆不可不防!但在消藩目標上發生了分歧。

  • 黃子澄主張先消滅其他藩王,伺機除掉燕王。
  • 齊泰主張直接除掉燕王,以絕後患,在控制其他藩王。

朱允炆思前想後,不能直接除掉燕王,以免非議。還是先壓制其他藩王,再向燕王施壓,逼迫燕王就範。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建文帝消藩

此時,身為燕王的朱棣在燕北地區可謂呼風喚雨,他明白朱允炆會毀掉自己的基業。回想當年太祖皇帝不忍受暴政,無奈造反。如今自己身為燕北王侯,擁有富麗堂皇的府邸,幸福的家庭,還有十餘萬效忠他的軍隊。一旦造反失敗,他花費半輩子換得的名聲、地位、家庭都會在瞬間殆盡。這是一場極具挑戰性的“遊戲”!

不過朱棣已被朱允炆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假如朱棣降服朱允炆,他及部下的生命根本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朱允炆也大力佈置削藩計劃,燕北及其他藩王屬地危機四伏。朱棣陷入兩難決策的境地。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朱棣

但朱允炆已經開始了他的行動!

黃子澄著手消藩事宜,他奏請朱允炆先斷掉朱棣的左膀右臂(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朱允炆力求其皇權統治地位,當即准奏。他派遣大將李景隆先行抓捕周王(周王實為朱棣的同母兄弟),將朱橚貶為庶人,貶遷之雲南荒蠻之地。同年冬季,朱允炆又以“代王荒虐”為由,下令將其貶為庶民。來年春季,朱允炆又將岷王貶為庶民,貶遷之漳州。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藩王被貶

朝廷大興消藩之舉,引起各地藩王驚恐,這也加劇了藩王與中央朝廷的矛盾升級。朱允炆伺機抓捕湘王朱柏,但是朱柏寧死不屈,自焚而死。朱允炆冷血的消藩計劃,體現其本身對於維護皇權統治的決心。

不過朱允炆搶佔先手,卻並沒有搶佔先機(未對燕王直接實行貶斥政策,從而激發燕王的造反決心)。

步步緊逼的朱允炆

朱允炆消藩初期,為達到監視制衡燕王及其王府的目的。朱允炆聽從黃子澄建議,派遣朝廷工部侍郎張昺就任北平布政使,控制北平政事。同時,朱允炆下令謝貴、張信就任北平都指揮使,控制北平內外軍務。這樣北平一線的軍事主動權將得到改善。齊泰奏請朱允炆再派遣宋忠率領中央軍3萬,屯兵屯平,山海關沿線。以此防備燕王乘機起兵,有力實現軍事制衡,朱允炆當然准奏。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山海關沿線

朱允炆對待他的叔叔們並沒有手下留情,朱棣也儼然成為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面對朝廷對各藩王乃至自己的瘋狂壓制,朱棣再三思量。按其軍事力量,麾下十萬兵馬久經沙場,戰鬥力強悍。但是,朝廷軍隊更為龐大、複雜、兇悍,它是帝王的鷹犬,朝廷運轉的機器。

他其實對於造反還是心有芥蒂,一旦起事,軍力成本相當恐怖,兵員糧草不足或中斷,將全軍覆沒,自己也將難逃厄運。在朱棣之前,中國古代並沒有王侯通過造反直接取得皇權(玄武門之變是一個特例)。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建文帝壓制燕王

但他明白北平周圍的局勢非常微妙,所以為備戰起事。他早早在北平地下開闢軍工廠,製造兵器、兵革等作戰武器,同時擴招軍隊數量。這一先發軍事行為足以看出朱棣未雨綢繆的政治觀念。當然,他也得到了姚廣孝的謀劃輔佐!

伺機發難的朱棣

朱棣明白自己已經被逼到造反的邊緣,要麼黃泉之路,要麼死路一條。即使朱棣已經大批量建造軍械,籌集糧草,可他麾下十餘萬大軍,武器裝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朱允炆的圍捕令將至燕王府。

為達到時間制衡,朱棣進行了一場並不完美的表演。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明朝軍隊

朱棣裝成瘋子在北平城鬧市區大嚷大叫,搶奪食物,隨意在北平城沿街露宿。這一幕當然是朱棣表演給朱允炆看的。朱允炆收到消息後,立即派遣張昺和謝貴率兵前往燕王府一探究竟。

六月的北平,天氣格外炙熱。張昺和謝貴來到燕王府,發現朱棣竟然大熱天裹著棉被,還瘋言瘋語道。

兩人發現眼前有悖於常理的事態,使得張昺和謝貴一致認為,曾經叱詫風雲的燕王已被疾病纏身。應天都城的朱允炆收到兩人的密報,朱允炆龍顏大悅,消藩計劃得以更加順利推行,其皇權必然長治久安。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明朝宮殿

但是,潛伏在朱棣身邊的長史葛城,卻將朱棣的陰謀密奏給朱允炆。兵部尚書齊泰當即下令!

  • 命令朝廷欽差大臣進駐北平。
  • 授意張昺和謝貴對燕王府嚴密監視。
  • 命令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立捕朱棣。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北平城

不過,張信卻是朱棣的心腹棋子。張信將事蹟敗露事蹟給燕王彙報,最終決定輔佐朱棣起事。齊泰還頗有識人之明,他早就考慮張信的忠誠度。齊泰又下令張昺和謝貴直接對燕王府實行軍事管制。在受到朱允炆的旨意後,兩人手持詔書(並未直接抓捕燕王,不知朱允炆的算盤如何),率領軍隊把燕王府圍的水洩不通。

朱棣接受謀臣姚廣孝的意見,擒賊先擒王。朱允炆的詔令未說明對燕王本人直接抓捕。所以,朱棣以督辦公務為由誘騙兩人入府(請君入甕)。兩人未帶衛士進入王府內,隨即被朱棣斬殺。這時,朱棣已犯下“濫殺草朝廷重臣”的罪名,開弓沒有回頭箭,姚廣孝極力促成他起事,朱棣唯有殊死一搏了!

中國古代戰役:靖難之役,朝廷大力消藩,朱棣燕北地位欲墜!

朱棣起兵

靖難之役由此開始,一場自北向南的皇權爭奪戰、一場封建皇權內部政治鬥爭也因此拉開帷幕。“靖難之役”在朱棣眼中實為“靖國難,清君側”,燕北軍團從此踏上四年鐵血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