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婆媳怎么就成了中国式婚姻的离婚大原因?

桃花酒钱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种情况,原本是老公在外面有外遇,媳妇告诉婆婆,希望能够说一下儿子,不要这样错下去,也希望能够认个错,不要再和那个人联系,再表现好一点,也许会原谅老公。谁知道婆婆居然不说儿子反而说:媳妇就这个样。我的同事真的对她婆婆不错,在外面出差的时候,总是记得给婆婆带点她喜欢吃的,给老公买衣服。婆婆住院动小手术,就给一千,经常还给婆婆买衣服。没有这个事情的时候,婆婆在她的同事面前也是说这个媳妇不错。谁知道这个时候,为了偏袒儿子,居然翻脸无情。这个时候同事才意思到,婆婆就是婆婆,永远不开能变妈。反正你认为我不好,干脆就不好,每天就跟老公吵架,现在已经分居。婆婆的一句话,就成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凤含月


我没有婆媳矛盾,因为我会忍。

其实婆媳关系不好是没有谁对谁错的,立场不一样和人的自私造成的,天下母亲都只爱自己的孩子不是吗?不会爱别人的孩子的,对于儿媳妇最多就是个喜欢,喜欢都是因为爱屋及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住一起的婆媳个性都不能太好强,都要相互忍一些。有条件的最好就是不住一起。

之前看过一电视剧里面有一段,男的先回家看到母亲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等他和他老婆回家吃饭,老婆后回家他刚一进门男的就说,你看妈给我们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女的高高兴兴走得桌前拿起筷子一看,一桌子好吃的全是他老公喜欢吃的,没有一样是媳妇喜欢的,所以这个怎么说呢?男人和婆婆心里想的什么?他们想的是幸幸苦苦准备了一桌子好吃的你还不高兴?但是站在媳妇的立场就不舒服了?对于老人来说这种情况如果媳妇自己重新去做婆婆会很不高兴?不吃也会不高兴,等于不喜欢吃也得装着硬吃还不能说不好吃,很多婆婆就是那样,认为自己幸苦了还讨不到好觉得委屈,其实你这样做饭还不如什么也不做。

儿子的小家庭父母不参合进去就没有问题了。


JILIMEIMEI


谈起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张嘴就是一个“孝”字,但大家都忘了,中国式大家庭,除了孝,还有悌,两者不可缺一,否则将祸起萧墙家不成家。

大家都知道,“孝”就是小辈尊敬长辈、服从长辈、维护长辈在大家庭里的权威、甚至是为了长辈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孝”道能够维持大家庭的秩序,让家庭成员能够克己奉公地为大家庭效力,最终维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利益。

但是人们总有意无意地遗忘“悌”义,让原本救人保命的传统礼教变成残酷的人之相食,也让人遗忘传统礼教对人类的积极意义。

“悌”义,则大家庭的成员,对待同辈要互助互爱,对小辈要爱护关怀。例如同一个父亲生下来的子嗣都应该兄友弟恭,不应该因为上一代的妻妾争宠而彼此仇视,亲爹没死就惦记着要分割遗产。又例如做妯娌的,应该和睦共处、齐心协力地侍奉公婆,不能惦记着家翁的财产,整天勾心斗角,看着自家侄子就像看到仇人家的孽种。“悌”义可以看成大家庭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当“悌”义从家族当中消失,家人之间将成为剥削和被剥削,以及彼此竞争的残酷关系,让家族失去面对外部风险的凝聚力。

很多八点档节目的编剧,喜欢通过描写那些通过经济压力、家庭暴力来强制推行孝道,却忽视悌义精神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注定人口越多冲突越激烈,高潮迭起满足看客们猎奇找刺激的需要:当父母的冷酷无情地将儿子像狗一样栓在身边,并且将女儿像养猪一般视为联姻的筹码;当儿媳的连自己的丈夫都不爱,只惦记着母凭子贵并将妯娌视为零和游戏的竞争对手,连自家的子侄也像仇人一样要千方百计地落井下石;孙代之间连同胞兄弟姊妹都缺乏手足之情,倒是被告知可以输给外人但是不可以输给自己人;如此千苍百孔的家庭在外力的冲击下就行摇摇欲坠的积木一般轰然倒塌为一桩闹剧拉下帏幕……真是一副好套路啊!

具体到婆媳关系上,当婆婆强调孝道,对儿媳施压、要求儿媳满足其对儿子的支配欲、无视儿媳身心健康地满足家族延续需要、通过情感虐待肉体奴役去消磨儿媳的人格意志时,悌义的精神已经从婆媳关系当中消失,而儿媳对婆家的孝道也注定在不平等的关系当中消磨,让仇恨在日后的共同生活当中滋生。当一对婆媳已经陷入长不慈幼不孝,并且被暴力强行扭结在一起的时候,火药桶离爆炸就差一根导火索。

这个火药桶可以是儿媳愤怒地离开婆家,也可以是儿媳悲伤地自行了断,但在历史长河里,更加常见的下场是儿媳在不平等的奴役关系中腐化了家族的血脉,让家族的新一代化作寡情薄幸的人间魔鬼,让曾经的受害者变成明日的加害者,将不幸的连锁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每日注水407


这个观点,出发点就错了。

其实不是婆媳,而是中国的所有人之间都有敌意,不管是上下级,平级的同事之间,同学,还是夫妻,长辈都有矛盾,而且很尖锐,无法调和。

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文革遗留下来的只有阶级斗争思想,把周围一切人都设置为假想敌人,亲情,友情,爱情,通通都被自私和怀疑取代,没有诚信,互相猜忌,搞小圈子。而且随波逐流,乐此不疲。几代同堂的模式基本被摧毁,宗祠制度南方还好一点,北方更为惨烈。

人的思想有约束,才会有界限的概念。现在所有的内心约束都被抛弃,美其名曰,封建糟粕。只剩下自己的感受,那才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抛弃,婆媳关系,子女关系,教育等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溺爱和打骂这两个极端成为家常便饭。老幼尊卑全不顾。传统文化中,平等,互相尊重,是家庭和社会伦理的基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的基础,现在的法律不保护这种行为,毁掉的是好人的良知,钱的万能论更是摧毁了最后的底线,把人变成了互相撕咬的禽兽,告诉你,你是进化来的高级动物,不需要伦理,历史的一切都是可以抛弃掉的,只有你的感受才是你的获得。

人性其实早被圣贤看透,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服饰如何变化,人性的本真才是核心,没有了它,人间就是地狱。每个人都是地狱之恶犬,撕咬着周围的一切,还有它自己的良知,一切堕落致死。

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但我知道你的去处,那就是地狱深处,偿还你欠下的一切旧债,才有新生。人对于信仰,实际有天然的爱好,不是强迫自己带上佛珠,带上玉牌,只是觉得它应该属于自己,属于内心想要的那一点平静,那其实是你最后的人性体现,所以自古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没有人畜合一的理论。


金玉亭


媳妇不愿意和公婆住一起也是矛盾的一个导因,照理说娶个媳妇回家是好事情,可慢慢才发现,娶回媳妇少了个儿子。


尤其在农村,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养儿防老的思想极其普遍,但很多老人老了老了却遭人嫌弃,大儿子家一个月,二儿子家一个月,兄弟之间有时还会为哪个多养了一天两老人而争吵不休。还有一些家庭,为了划分兄弟之间的责任,硬生生的把两个老人拆散……娶了媳妇忘了娘在中国实在很普遍,在这样的家庭,媳妇无疑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广大农村,公公婆婆无疑是弱者!


孔夫子说:唯小人和女子难养!还有一句话: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女人的地方话多。两个女人去争宠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一方“妥协”,那后果可想而知。


流浪小夜曲


因为中国有些婆婆妈年轻时没有多少自己的生活,养育儿子就是她的全部。

这导致多年以后她们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不认为儿子结婚后就是另一个家庭了,反而总觉得自己是家长,经常介入小夫妻的生活,让小两口感到空间被侵犯。

这样的婆婆就该丰富一下晚年生活,免得空虚无聊。管住自己的嘴,矛盾自然就减少了。

我婆婆前两天就无聊到去指责我妈网购,旅游,只顾自己享受乱花钱,我父母买房子装修房子也会被指责,我父母花自己的钱跟她没任何关系,可能她是真的太空虚寂寞无聊了,这就是引起矛盾的根源。


7月172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记得一位心理学老师,在中国工作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治疗十余年,他说中国的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西方是个人主义文化。中国文化下家庭观念极重,孩子承担了家庭中很多的责任,例如孝顺父母,完成父母的梦想等等,西方文化则是孩子成年后就脱离家庭,承担自己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小家庭仍和大家庭一起居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交流,现在年轻人的意识已越来越强调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和老一辈的观念已经逐渐不一样,这种形态下的文化、观念冲突造成了婆媳关系占家庭问题中很大比例。


qzuser212805244


问题无道理,中国式婆媳,离婚和婆婆毛关系,儿子媳妇过好过坏与婆婆有多大关连?母亲十月怀胎,生儿育女,劳心伤神,抚养儿子成人,结婚生子,付出多大心血,婆婆就是有点不对,她也是为儿,不会把钱给别人,给别家抱孙子洗衣服做饭吧?有的儿媳妇拿婆婆为亲人,包容谅解。有的儿媳妇拿婆婆不是娘,左右看不顺眼,小事大事计较,水火不容,反而想想吧,她是你老公的娘,至亲,血浓于水。反止婆婆现在也都年轻,少管少管儿媳妇的事,儿子儿媳也是一家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路在他们脚下,父母看一时看不了他们一世,过好自己的生活,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儿子儿媳过成过不成,离婚不离婚和婆婆没多大关系,不要把罪强加在婆婆身上,亏了做娘的一片苦心。忘天下的年轻儿媳妇们把婆婆当亲娘,家和万事兴。




山水冰雪


这是婆媳之间的矛盾,也是女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更是“老女人”与“新女人”之间的争宠矛盾。人类是这样,动物之间也是这样,只有争论出谁才是(家庭)霸主,才会有一方臣服。我就观察过一窝小鸡,当它们长到一定阶段时,也就是分出公母时,它们之间的雄性会要来一个“大比武”,也就是争比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来。那争斗之激烈,战斗之不止不息,打个你死我活来,非要挣个胜负。这就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与政治无关。有人说,婆媳不和,是与文革有关,简直一派胡言!愚昧无耻!这叫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是少见多怪!


执着128750824


言过其实。拿出大数据证明你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