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5e4680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解析老子此言,需明老子之道。

老子之道,主要是指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即不要做违背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之事。

老子认为,人类万物,日月星辰皆是相对的,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终。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

孔子的弟子曾子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标杆。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道德楷模: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儿子。

曾子被万人敬仰。他照样要死。自然法则和客观规矩是没有意志,不辨善恶的。它对待人类万物,没有同情、怜悯、憎恨……


杨朱学派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对于这两句话,历来的人常有误解。刍狗一般认为是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微不足道。很多人将这两句话解释为:“天地残酷的对待万物,圣人残酷的对待百姓。”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能这么解释。

老子说的仁,当然指仁爱。但老子说的不仁,就指残忍吗?显然,仁爱的对立面是残忍,但在仁爱与残忍之间,却存在着一个冷漠无情的中间地带,而这才是老子说的不仁。

比如说,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妻儿、亲戚朋友都是仁爱的,对于冤家仇人则是冷酷的,但对于没有关系的路人,则是冷漠待之,不会特别亲近,也不会特意疏远,这就是《道德经》中的“不仁”。

古人认为,天地之上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宰之神,他是仁慈的,用阳光雨露养育万物,特别是他偏爱人类。但是老子却指出:这样的主宰者是不存在的,天地对万物毫无偏私,冷漠以待,任由他们自己发育,并不加以干涉。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认为,人要效法天地,而天地的不仁又是效法道的“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那些理想的统治者,即圣人,也像天地一样不仁,圣人对百姓毫无偏私,冷漠以待,任由百姓自由发展。所以“不仁”也就是《道德经》中一直论述的“无为而治”。

其实,“不仁”的道理,直到今天还有意义。比如,十八世纪西方流传着一句话:“最好的政府是最懒惰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不必对人民干涉太多。而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领先了西方一两千年。现代的市场经济同样主张政府不能过多干涉市场,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同样是一种“无为而治”。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读文史


年少时在一部修真小说《诛仙》中初看到这句话,当时不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到这句话,似乎这句话有着什么更深层的意思,竟然贯穿了整部小说的始终。

直到后来读了《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典出《道德经》第五章,意为天地之道,本没有仁义与否的定义,不干涉,不偏袒,任其自然育化。



1993年郭店楚墓出土的简本《老子》无此句,仅有本章中“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但文义与通行本是一样的。

这里的天指天道、自然之道,某些宗教人士会把它理解为上天、创世的神。宇宙孕化万物,实际上就是把诸多粒子按不同的序列排列组合而成,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其实本质根源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源于同种物质。佛家也说众生平等,我是一切,一切即我。

刍狗,古代祭祀时的祭品,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很受人们重视,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任其自然腐朽,这是一种贵贱一体的事物。



老子说这句话,意在提醒我们三点:

第一,局外看局,即看问题的角度。俗话说,旁观者清。比如我们下象棋,如果你是棋子,你的观察对象只有棋子与棋盘,如果你是弈者,你的观察对象是整个棋局与对弈者,如果你是看客,你的观察对象是对弈双方及整局棋,如果你站在楼上,你的观察对象不仅是对弈双方、棋局,还有一群看客……其大无外,山外有山,一山更比一山高。做人也一样,格局要大。



第二,怀柔天下,懂得包容。天地能以大胸怀容纳万物,不论善恶,都是自然之道,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能因恶而恶之,不以善而趋之,恶中有一善,善中亦有一恶。善恶消长,终化因果,因此轮回不息。但我们始终要以善化恶,让世界更美好。

我们大部分人其实一直都生活在狭隘的个人世界中,偶尔读点心灵鸡汤类的文章,便突生一种醍醐灌顶的醒悟,但放下书不久,又忘了先前所悟。那就拿这句话来不时地提醒自己吧!



第三,无为而为(其实个人认为,无为而为是整部经文里最低层次的思想,局部性和局限性很强)。无为可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的前提是渐进性的正确,正常,大环境改变了,原本的“正确、正常”如果不加以提升,就跟不上大环境步调,相对来说就“不正确、不正常”了,这就是优化。但如果事物朝着不正常、不正确的方向发展,那就必须得加以干涉。

以上是个人理解,说到这里,我得感谢老子,因为一部《道德经》,治好了当初折磨我一年多的抑郁症,如今生活里诸多的不如意,尤其是与人争执时,我都会想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把自己的格局瞬时放大,即时也就没有了争执的情绪了。


奔腾系列之狂奔的蜗牛


这句话是《道德经》第五章,前半句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孔夫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道德经》的思想也是“一以贯之”。

首先这句话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像《木兰辞》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战士一同出生入死,得胜归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说天地、圣人不仁,以万物(百姓)为刍狗。

要弄清这句话,先来看看这话中的名词在《道德经》文本里的意思。

这句话的名词有“天地”,“万物”,“圣人”,“百姓”。在《道德经》出现多次。

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从以上文本中,天地、圣人都是好词,对“万物、百姓”没有仁与不仁的区别对待,都是待之如一。‘天地’和“万物”,“圣人”和“百姓”也不是对立关系。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天地就是万物,万物就是天地;圣人就是百姓,百姓就是圣人。没有谁比谁高出一等。都是“同谓之玄”。是“和其光,同其尘”的。

关键在于“仁”,真的“仁”就是上面所说,是“一”,无有分别。其实连 “仁”都没有,有“仁”就会有“不仁”,这又是“妄生分别”了。又要争论不休了。

你看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仁义”一出,各种幺蛾子就出现了。

圣人设教,循循善诱,为了容易理解,假托于“仁”与“不仁”。

“不仁”或者假仁,就是谁比谁高级,谁把谁当“刍狗”了,有了这高下之分,世道就纷争不断了。

所以,老子对这个纷乱世道的解决方案就是“和光同尘”,“不争”,“复归于婴孩”。


下半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就像个大气囊,没有里面的气,就没有饱满的囊;没有生机勃勃的万物,就没有广阔的天地。本来就是一体的,说多了都是无用的争辩,不如不说,做好自己,在这万物中绚烂出自己的生机!


所以整个第五章,前半句应该是反问,后半句是反驳,这才能理解老子的真意!


右手累了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句,连同随后一句:"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两句话,引起天大误解,引发太多讨论,很多人断章取义,曲解老子的本意,把太多人引入字面表义的曲途之中,让老子无端背锅,让老子被莫名摸黑。

因此,为全面了解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需要通读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因为这两句话语出第五章。

以下是我在《时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对第五章的个人理解,供参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意译解:

天地绝无偏爱,对万物一视同仁(比如都是刍狗),圣人也绝无偏爱,对百姓一视同仁(比如都是刍狗)。

天地之间,多么象一个风箱,虚静之时是一片安寂,鼓动起来是一场折腾,形容再多都讲不清其间的变化,不如就此打住最好。

可见,老子的书,其实很直白,非常好读,越读越来劲,5000字,一个小时就能读完。能否读懂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着非常带劲。


刘怯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读者理解的意思,没错。

就是老天爷对万物没有怜悯之心,把万物当成是草扎的狗。

什么是刍狗?很早以前流行祭祀祭天,开始的时候官家还是老百姓为了显示对老天爷的诚意,都是拿猪牛羊肉来供奉。

后来发现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回肉,却要白白把它们给看不见的神仙供奉,太奢侈了。 再加上还得留着牛马骡子干农活呢,哪那么轻易就宰了。

所以后来老百姓们祭祀就舍不得用真猪牛羊肉了,改杀狗祭祀。 毕竟狗子好养,跟着人吃口饭就能养大,况且狗子不能耕田也没几两肉。

再后来,老百姓连杀狗子都舍不得了,就用稻草扎个草狗子,然后祭祀的时候把草狗子披红戴绿打扮一下。这就是刍狗。

我为什么说《道德经》里这句话就是读者理解的本意。

刍狗和天地有直接的关系,是人们为了敬仰天地才设计出来刍狗这种东西。人们认为用刍狗祭祀天地就是表达对天地的诚意。那么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有又什么问题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应该信这句话。因为信这句话会跟大多数人的世界观有冲突。比如有些特别相信命运的人,有些特别相信运气的人,有些特别相信善报恶报的人......

老子的意思是想说,老天爷不会给世间万物什么特别的照顾和特别的灾害,在老天爷看来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他没闲工夫特意给谁平添福气也没闲工夫给谁降下灾难。每个人生活的好坏都是要看自己的付出。

至于这句话后边那句话“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是想通过前边这句话衬托后边这一句。既然老天爷都不会特意干涉万物的生老病死,你们以为自己是圣人,自己是天子王侯就可以干涉老百姓们想什么做什么了吗?

这正好契合了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那就是放养百姓,就拿他们当成草扎的狗子当块石头当棵大树当棵小草......由他们去吧。


古代文化常识


这一句的下一句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联系上下文,与先秦时的文史背景,我们应当将这两句话理解为与“一视同仁”的意思一样。

《论语》中有“仁者爱人”的说法,所以“仁”简单来说就是“爱”的同义词。

“仁”与“爱”的含义相比,更有道德指向,指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公正无私的爱,是指类似“慈悲”、“博爱”的“大爱”。

我们要注意在“天地不仁”这里,我们不能将此处的“不仁”不能理解为类似“不仁不义”的“不仁”,准确的理解应是“不偏爱”、“没有偏爱”。

所以这句话应当理解为:


天地对世间万事万物的哪一样,都没有特别的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里,并没有特别贵重与低贱的差别,每一类都与草扎的狗一样,没有贵贱之分。

“刍狗”的意思是“草扎的狗”,这是价值不高的祭祀品。

而“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应当解释为:

圣人治理是没有偏爱的,对于众姓各族也是一视同仁的。

《道德经》中的“圣人”与先秦其他古籍的习惯一样,“圣人”是指像尧舜禹这样的治世的圣人。“百姓”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有所不同,指的是不同姓的各个族群。像传说中的古圣人之道,尧舜禹治众,并没有特别眷顾自己的亲族,而是平等对待亲疏不等的各个族群。


建章看世界


看问题要全面,联系全文才能知效老子表达的真正意思与思想。

本句摘自《道德经》第五章,原文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的“仁"的意思是仁爱,仁慈。不仁就是没有偏爱。“刍狗"的意思是用草扎的狗,古代用草扎的狗代替活狗来做祭祀用,祭祀完后,便随意丢弃。全句意思就是,天地没有无所谓仁慈,没有偏爱,任凭宇宙万物象草扎的狗一样自生自灭,圣人没有偏爱,任凭百姓象草扎的狗一样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就象一个大风箱吗?其中心空虚而风不可穷尽,愈动风就愈多。治理国家政令太多必然出错,不如虚静守中为好。此章反映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天地不情感用事,遵循道的自然运行规律,对宇宙万物一视同仁,对万物生长不去干预,任其发展,任其自生自灭,绝对的公平,大公无私。


FTYH006


许多事,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关于“天地不仁”的论断,公婆罕见的一致表示:这是公理!

天地不仁,当然不是说天地宇宙凶恶残暴。这里的“不仁”,是没感觉的意思。用中医的说法,是痹的一种表现。《黄帝内经 · 痹论篇》帝问:“痹,或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痹,或痛,或感觉不到痛,……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痛嘛,是因为……。不痛不仁嘛,是因为……。味其言,“不痛不仁”,大约即是所谓麻痹、麻木不仁。天地不仁,就是老天爷啥也不知道,啥都无关痛痒。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宇宙万物,爱咋咋滴。天地之间,一任自然。

天地不仁,缘于天地无心。天地并不成心祸害谁谁,而是无心任他爱谁谁。天地生长猪牛羊,并不是拿来给人屠宰的,只是人这个坏蛋,为了不被饿死,取资利用而已。天地生长猛虎毒蛇,并不是拿来咬人的,只是人这个傻瓜,偏向虎山行,或不小心踩到了蛇尾巴。

《荀子 · 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尧也好,桀也罢,天地都没有意见,表示与我无关。生也好,灭也罢,天地无为不作,任由万物自生自灭。

《老子》设譬,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弼注《老子》,颇有解会,为世所重。然而,王弼解此“刍狗”,却似乎有些望文生义。说什么天地不为兽生草而兽食草,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道理很对,却把“刍”与“狗”割裂开了。怪不得后世有文士做传奇文章,讥王弼误译《道德经》,获罪被罚,在天宫门外拿着破扫帚扫地。

此处的“刍狗”,应是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以祭祀。《庄子 · 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苏:取草。爨:烧火做饭。)

北宋文学家苏辙《老子解》解道:“譬如结刍以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时适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贱之,夫岂恶之?亦时适然也。”


刍狗作为祭品,人们对其并无爱恶。未祭时文饰敬重,祭毕则践踏焚烧,刍狗前后的待遇有别,并非出于爱恶变换,只是因为时空环境、条件需要的不同而引起的。天地对于万物也是如此。万物之生,不是出于天地的仁慈;万物之死,不是出于天地的暴虐。万物的流动不居,与天地无关。天地无心、麻木不仁而听万物一任自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就是“道法自然”。归于自然,实是先秦道家的第一义谛。归于自然,即是放任不管。放任不管,即是无为。如何无为?最好是“太上,不知有之”,《老子》似有明显的否定君权的倾向,但其表述又相当巧妙隐晦。


莫安排


我研究《道德经》19年,被你邀请,算你找对人了。

首先,我要告诉你,《道德经》语句简单,并且深奥,有一些地方很难理解。如果不懂得神仙之学,即使教授,专家,权威,也不能明白其意思。在中国,只有西汉河上公先生比较能够理解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生育万物的天地,绝不会打着所谓“仁爱”的旗号去剥夺万物的独立与自由,就好像把万物当做是稻草扎的狗一样,不会干涉它的一切。

延伸的意思是,天地作为万物的创造者,并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而是给万物独立,给万物自由,让万物由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去努力,去创造,去发明。

《道德经》中的核心,就是道与德 而道与德的核心,又是爱与无为。无为,就是不压迫万物,不干涉万物,不主宰万物,不枷锁万物,顺从万物意志,不折腾万物,让万物尽性发出自己生命的璀璨。万物皆都独立与自由,于是能够争奇斗艳,让天地繁荣昌盛。

这句话是在批评儒家文化“尊尊,卑卑” 试图搞压迫,搞枷锁,试图剥夺人们的独立与自由。道家文化把独立与自由,当做是一种生命的追求。这句话充满对生命的体贴与尊敬。

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道德经》翻译书籍,基本上没有完全正确的,很多地方发生错误。《道德经》是一部具有精神境界的书籍,假如一个人没有精神境界,根本不要指望能够正确理解它。

1991年秋天 ,我遇见天蝎星先生,他用《道德经》中章句教诲我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如何做事,那时候开始我研究与参悟《道德经》。后来,因为人生发生了一些个人不幸事情,接触了基督教文化,得到了启发,对《道德经》的真义有了突飞猛进的理解。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由此看来,理解《道德经》 需要很多侧面文化进行帮助。

以上就是我的阐释,希望你能够有所启发。

三克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