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遭遇挫折,怎样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

用户68044589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木莲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人们对挫折也有种偏爱,认为挫折可以帮助我们成长,以应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更大的挑战。但挫折也不是越多越好,过于频繁地遭受挫折,很可能就一蹶不振了。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情绪。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孩子遭受了什么样的挫折。

1、学习方面

这个学习,并不单纯指的是在学校的学习,还指生活各方面的学习。比如,朋友的女儿小名叫芳芳,今年7岁了,周末的时候,他们经常一家人去公园骑单车,既是放松,又是锻炼,是十分难得的亲子时光。可是芳芳还不会独立地骑自行车,要依靠辅助轮,所以速度自然没那么快,经常被爸爸妈妈落在后面。当然,爸爸妈妈也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等着芳芳。但是时间长了,芳芳想要有更快的速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骑行,决定卸下辅助轮,正式学习骑车。说来容易,做着难。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芳芳还是没学会,甚至对每周末的公园活动产生了抵触心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出的建议是:在一起骑车的时候,父母不要只顾着自己的速度,一劲儿往前赶,要配合孩子的速度。因为孩子在看到大人常常停下来等她的时候,心里难免不舒服,大人要做到的就是让孩子不会觉得自己慢是奇怪的。

再就是学习骑车的部分。家长千万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当初我也没这么费劲”这种话,这只会让孩子更沮丧。孩子学习的过程可能有些漫长,但家长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不耐烦。要学会陪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与孩子共同成长。

2、社交方面

孩子大了,就会有交友的需求。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在交朋友方面,又怎么会事事如孩子所愿呢?可是孩子的思想又是单纯的,在社交方面遇到了挫折,很难开解自己。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自己是不是有没有做错的地方或者干脆自己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孩子太过自责,常常把一切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是不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变得自卑,成为讨好型人格,说话做事都第一时间想要看人眼色,不利于形成真正的“自我”。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过分担心,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换成孩子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教给孩子交朋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世界上不能事事顺利,有时候遗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3、家长方面

没错,孩子遭受挫折的一大来源,很有可能就是家长自身。有种“挫折教育”十分流行,父母觉得有压力才有动力,夸奖只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对未来的发展毫无益处,因此对孩子事事打压。但是这对孩子反而坏处多多,尤其是当挫折来自于父母,孩子就没有了倾诉对象,只靠自己,是难以消化承受的。

家长要避免说“你怎么什么都不行”“这次成绩不错,但这是应该的,下次要争取第一”这类话。孩子做错事,本来就会内疚,家长没有安慰、指导,本就不对,一味责怪孩子更是错上加错。孩子做了好事,期待中的表扬没有出现,所有的努力被一句“应该”抹平,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压力。家长要多鼓励、多夸赞,让孩子更积极向上,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与挑战。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木莲妈妈,每天为您推荐实用安全的育儿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木莲妈妈


关注微信号:kxjzg1,和十万家长一起学习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的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是什么样的反应?相信答案一定有很多,有的孩子会勇敢面对,有的孩子会毫无在意,有的孩子会畏畏缩缩。

对大部分人来说,第三种情况是最容易发生的,换句话讲,大部分人面对苦难时是容易放弃的,只有少部分人才会越挫越勇。

所以说,人性这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当孩子能够从这大部分转向少部分的人群当中时,实际上就具备了一种成功者的品质。

因为当孩子能够面对困难或者挫折时,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或者说通过提高这样的能力,来化解眼前的困难或挫折。

如果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发生了放弃,或者说逃避,这就成了阻挡孩子成为一个纯成功者的一个障碍。

举一个例子,北京的人大附中是很好的学校,厉害的学生将来基本可以保送清北,曾经有一个孩子在北京一所还不错的初中,成绩很好,后来考上了人大附中,分在了所谓的好班,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发现,根本跟不上,和全班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是典型的困难,后来他怎么办了呢?迎难而上,拼命学习,后来的结果很好,保送北大了。

这个小事例并非为了说明这个孩子很厉害,而是要告诉家长们,孩子能摆出迎难而上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事情,他的抗挫能力自然会得到增长,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

既然能面对困难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该怎么去面对困难呢?这个问题确实是值得思考一番的,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面对。

  • 第一个原因,缺乏自信,害怕失败:家庭、学校、老师,另外就是社会中一些与孩子有接触造成商海的东西,给孩子自信心造成打击。

  • 第二个原因,找不到应对的方法:被父母怀疑学习意愿,缺少沟通的正确方法,面对困难时手足无措,严重的怀疑人生。

  • 第三个原因,放弃后没有预见到应有的惩罚:孩子在放弃的时候,并不知道放弃之后究竟会有什么后果与机会,他看不见。

  • 第四个原因,成长中没有”被拒绝“,没有”见风雨“:现在的孩子被保护都比较好,批评一下可能就崩溃了,成长在温室里,没见过“风雨”。

这四个原因让孩子很少敢于面对困难,要想改变只能对症下药,这里有几招可供参考。

1、给孩子目标,唤醒孩子自信,告诉孩子失败一两次没关系;鼓励认可他,少些打击批评。

2、少讲道理,要教会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一个科目没考好,给孩子好好分析,这样做的实质是给出建议。

3、让孩子出去感受一些艰苦的环境或者工作,提前感知后果。

4、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对比,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但可以跟孩子的时间轴进行对比,跟孩子讲未来规划。

5、去温室化,不要过分宠溺,客观评价,奖罚分明。

6、增加一点”钝感”,尤其是比较敏感的孩子,注意表达,多关注和关心,照顾孩子的感受。

总结一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动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感知后果;二是自信,多鼓励和认可,少些批评;三是方法,给予孩子建议,以及可调整的期望。

其实,逆商这个东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长,希望家长们能梳理一下自己抗挫折能力,包括面对困难时所用的方法,这对孩子的成长也许有更大帮助。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别让孩子经不起挫折,否则将来一败涂地。


科学家长观


疏导情绪需要做好两点,一是弱化引起孩子情绪波动的负面影响,二是强化引起孩子情绪波动的正面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拿老师批评举例,坏的方面就是受到老师责备,心里难过;好的方面就是老师仍然挂心着孩子的成长,否则着啥急、上啥火。

还有没考好排名掉了,坏的方面就是没考好以及一系列外界反应;好的方面就是只要找对方法加上肯努力,下次提高成绩轻而易举。

只有客观看待孩子遇到的挫折,才能及时弱化消极影响,给孩子重拾信心的机会;同时强化正面影响,给孩子重新开始的动力。

没有谁过的生活是容易的,各有各的难处罢了,眼前的困难分成3份,一份儿搁置,一份儿用积极的态度解读,还有一份当做成长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