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的嫡孫賈蘭,升官發財之後,為何對賈府置之不理?


賈蘭是賈珠和李紈的兒子,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他年齡極小,比如在元春省親中,賈蘭也是“極幼,未達諸事,只不過隨母依叔行禮”。

在續寫的後四十回收尾之時,賈蘭才和寶玉共同參加了科舉考試,中了第一百三十名的舉人。書中並未提及賈蘭升官發財之後,對賈府的態度,但不少人認為賈蘭中舉後對賈府及子孫是置之不理的。

這種觀點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相反,作為榮府的嫡重孫,賈蘭沒有理由對自己的家族“置之不理”,也不可能撒手不管,這是有悖於常理的。

與封建時代主流價值觀不一致。封建社會尊崇儒家思想,恪守孔孟之道。而儒家思想主旨是仁義,捨生取義,以仁孝治國。“孝”是封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不孝的人,不僅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居官者還會有丟官的危險,以孝管官也是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

賈政杖責寶玉,賈母發怒要回南京去的時候,賈政嚇得“忙叩頭哭道:母親如此說,賈政無立足之地。如果賈母被氣的回了南京,賈政便會被扣上“不孝”的帽子,所以他心裡很懼怕。賈母仙逝後,賈政辭官“丁憂”,而官員在丁憂期間唯一的任務就是為父母守孝報恩。

清朝官員丁憂期限為“聞喪月日為始,二十七月,服滿起復”,丁憂的假期有兩年多的時間,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如果升官發財後的賈蘭,對家族親眷置之不理,實屬“不孝”,他的官也會做不長久。

與現實需要不一致。續文中,在賈蘭中舉之時,皇上看到第七名和第一百三十名俱是金陵人士,念起了賈氏祖上功勳和元妃的情分,甚是憫恤,命有司將賈赦犯罪情由查案呈奏。重新調查後,皇上赦免了賈赦和賈珍,賈珍還襲了寧國三等世職。

賈政丁憂服滿時,仍襲榮國世職,所抄家產,全行賞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賈府雖不如以前的烈火烹油,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賈蘭要想仕途平順通達,祖輩們積累的政治資源和關係網絡便是他最大的優勢,天資聰穎的他如何會置之不理呢?

與所受的教育也不一致。賈蘭的母親李紈是官宦小姐,知書達理,孝敬公婆,善待小姑,對賈蘭傾注了滿腔心血,悉心教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母親的素質決定孩子的素質,李紈的持重孝順在無形中已經給賈蘭作了良好的示範。

如果李紈同趙姨娘一般愚蠢粗俗,想必賈蘭也會成為一個如賈環一般“人物委瑣,舉止荒疏”的人,作出“置之不理”之事可能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賈蘭受到的良好的教育,孝順的種子從小就被植入他的內心,他也不會做出不孝之事。

與賈蘭的性格不一致。賈蘭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並未養成呆霸驕橫的性格,是個心底善良的孩子。續文中,他同二叔寶玉參加科舉考試結束之時,寶玉走丟了,急的賈蘭“帶了人各處號裡都找遍了”。四處查找無果的情況下,他急忙回家稟報。

稟明之後,賈蘭“也忘卻了辛苦,還要自己找去”。王夫人看他辛苦,讓他回去休息一下,心急如焚的他“那裡肯走,尤氏等苦勸不止”,可見他對家人的關心。

賈蘭雖是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但因為母親李紈出身名門,平時對他的教導自然不會像趙姨娘教賈環一般往溝裡帶,雖然他們母子平時不愛多管閒事,但作為賈府子孫,賈蘭的性格和出身都決定了,他不會對賈府置之不理。

注:本文依據通行本百二十回紅樓夢進行解讀。


少讀紅樓


在八十回中,不止一次預示著賈蘭將來會身穿紫色蟒袍、身任高官、仁途得意。於是難免有人會奇怪,賈蘭既然有權有勢,為什麼對敗落的賈家視而不見、不肯施以援手?

賈蘭的不施援 ,主要有這麼三個方面:坐視親叔叔寶玉“寒冬噎酸薺,雪夜圍破氈”;不肯救助被“狠舅奸兄”拐賣的侄女巧姐,(如果他肯援手,就不需要劉姥姥來搭救了);任由賈府“子孫流散”。

先說寶玉這個方面:茗煙鬧學,別人誤砸了賈蘭的硯水壺,濺髒了書,與他同座的賈菌要還手,賈蘭“忙按住硯,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有人據此認定賈蘭冷血:親叔叔跟人火拼,他居然“不與咱們相干”!

這判斷是斷章取義了。在這場鬥爭中寶玉是矛盾中心,但他本人沒有出手打架,動手的是寶玉的小廝茗煙。茗煙“無故就要欺壓人的”,很難界定“自衛反擊”與“藉機生事”的區別。況且除了茗煙,寶玉還有掃紅鋤藥好幾個小廝,門外還有李貴等較大的僕人。除了金榮這個不知高低進退的,誰也不敢直接向寶玉動手。即使是金榮,也絕不可能真的傷害寶玉。

而且,這裡是賈傢俬塾,在座的不是親族就是親戚,動手的也未必是激於義憤,多半是小男孩打架為樂。所以責備賈蘭“冷血”,這時還為時過早。

至於寶玉“寒冬噎酸薺,雪夜圍破氈”,顯然是賈府敗落之後,並且不會是馬上立刻,至少也是多年之後了。所以對寶玉不施援手,可以於第三個方面“坐視子孫流散”歸結到一起。

再說巧姐這回事。在的“今嫌紫蟒長”之前,還有一句“昨憐破襖寒”,可見賈蘭母子也是受過窮的。什麼情況下受窮?在賈府勢敗之前,不管怎麼寅吃卯糧,也不可能讓這唯一的重孫穿“破襖”受窮,只能是賈府敗落之後。

李紈其實是有私蓄的。在賈府的敗落中,她肯定會受到損失。但以她秀才寡婦的身份、前“國子監祭酒”之女的家世,又沒有直接參與罪惡,也不負責管家事務,所以不會下獄,也不可能淨身出戶。

帶著兒子離開大觀園(或者沒有離開,只守在破敗的大觀園中過日子),與從前賈府的“赫赫揚揚”不能相比,但也不至於馬上淪落到衣食不周。李紈“有出無進”,只靠幾個死錢過日子,還要供兒子讀書,生活必定很儉省。巧姐被拐,應該就發生在這期間。李紈母子自己生活儉省,有出無進,所以不捨得花大筆銀子去援救被賣到煙花巷的巧姐。這才合理。但仍然是“傷陰騭”的惡劣行為。

劉姥姥救了巧姐,也收留了巧姐,讓她轉變為“紡績”的勞動人民。李紈母子則苦守著積蓄度日。既沒有父蔭,也沒有“當官的親戚,收稅的朋友”,賈蘭只能通過讀書中科舉入仕。童試、鄉試、貢試、殿試,一步一步地考下去,那需要多少年?

賈蘭認真讀書,是繼早死的賈珠之後又一個“讀書種子”,但他的仕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太形同兒戲。等到他有資格穿“紫蟒”、成為高級官員的時候,賈家舊族早已“子孫流散”多年,援助也無從下手了。


棲鴻看紅樓


賈府的嫡孫賈蘭,升官發財之後,為何對賈府置之不理?

  賈蘭在賈府覆滅後,卻升官發財,給母親贏得了一頂誥命的帽子,很了不起,但是對於落難中的賈府諸人,卻並沒有伸出援手,為什麼呢?

  我個人覺得,其實是賈蘭和李紈也涼薄。

  首先,咱們來看看賈府諸人對賈蘭母子。

  李紈在賈珠去世後,帶著兒子賈蘭過活,她們成了賈府的孤兒寡婦。那個時代,寡婦是可以再嫁的,書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物,比如說尤老孃,不但自己改嫁,還把兩女兒也給帶到新的夫家姓尤了,多姑娘後來也是再嫁之身,社會允許。李紈當然不會再嫁,一來大家子出身的姑娘,沒這個說法,二來,她嫁的是國公府裡的嫡子,別說別人不會讓,就是她自己接受的教育,也不會想著再嫁。好吧,那就當了榮國府的牌坊。

  賈府對這個牌坊怎麼樣?物質上儘可能的優待他們母子,除了和大家一樣的日常供奉,李紈的月錢十兩,是平輩如鳳姐等兩倍有餘,賈蘭月錢十兩,是賈寶玉等人的五倍,單獨的院落,莊子之類的收入不計算在官中,除此之外,每年的年例,李紈母子都是最上份的。精神方面,可能是要欠缺一些,比如王夫人,就是把所有的寵愛都放在寶玉身上,賈母賈政,似乎對賈蘭也不是特別好,尤其讓人詬病的是榮國府元宵夜宴,連那不知該放在哪裡的什麼賈菖賈菱之類都來了,賈蘭卻沒誰想得起來。因此有人說了,這明顯就是賈府諸人沒把他當回事嘛。

  可是我覺得吧,有些事,也還是要公平一點看。賈府諸人,對李紈母子該怎麼對待?李紈是道德標兵,只能供著,能象王熙鳳對尤氏那樣動不動開玩笑,能象王夫人摩挲寶玉那樣摸賈蘭的頭?肯定不行,就是賈蘭同意,李紈的教育觀念也不會同意。何況賈蘭的性格,實在不太合群,他缺少了小孩子該有的那種純真可愛,比如說大鬧學堂那一回,阿狗阿貓全部都動了起來,賈蘭卻能安坐讀書,這叫什麼事呢?他很多的時候,都是在讀書,溫書,習射,唯獨沒有玩樂。想得到寵愛的人那麼多,可是總共就那麼一點,分不均勻。有些東西得自己爭取,沒有誰的愛,必須給你。能給你的,就是經濟上最好的幫助。

  賈蘭和李紈,活得都相當敏感,尤其是賈蘭,是天生的牛心拐孤,不叫不來。我們當然理解他是寡婦帶大的孩子,比人家心事重,他很早熟,也很警覺。這樣的人,人家也未必敢接近,而他也許會覺得大家對他不好,越發不靠近,於是惡性循環,終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

  我總覺得賈府諸人沒給他們很多很多的愛,但至少給了很多很多的錢,相比較其他人而言,如賈環母子,如迎春,已經很好了。你還想人家怎麼樣呢?不管怎麼說,賈府落了難,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多少都應該給予些幫助。或許有人說了,他們當年給過他什麼,要他拼命去幫?我就想說劉姥姥,劉姥姥得了賈府什麼?充其量不過是幾車東西,一百多兩銀子,放在農戶那裡是多得要命,可是要和撫養賈蘭長大及李紈積攢的銀錢比,哪一個更多?人家劉姥姥是拼盡了全力,救助落難的巧姐,難道同樣姓著賈,就因為沒有天天時時刻刻過問,就該無視他們的淪落?也不能吧,至少李紈,是時常被關注並委以重任的,而賈蘭,受了更多的恩惠。

  世間有善惡,或許也有報應,大神因此奉勸世人:“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賈府的嫡孫賈蘭,升官發財之後,為何對賈府置之不理?

賈寶玉有個哥哥,名叫賈珠,和寶玉都是“玉字輩”的(“珠”為玉字旁)。賈珠娶了李紈以後,生了個孩子叫賈蘭,可惜賈珠自己不到二十歲就死了。留下李紈帶著賈蘭,孤苦伶仃的。賈蘭的日子過得很清苦,從五歲開始就進學讀書。

賈蘭: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連親叔叔被打也說“不關我事”

賈蘭這個人,到後來是除了讀書,對其他事情一概不關心。譬如眾頑童大鬧學府的時候,寶玉受了欺負,作為寶玉的親侄子,賈蘭居然對想要替寶玉出頭的賈菌(同為草字輩的後生)說:“好兄弟,不幹咱的事。”

賈蘭在八股聖賢書裡呆久了,耳邊除了母親李紈的“你只管讀你的書,其他事別管”以外,就沒別的思想灌輸進來的。以至於他從六七歲開始,就對各種宗族關係、朋友關係不聞不問,性情上一日比一日冷漠,心裡頭除了仕途經濟外,別無所好,大家聊天他也不搭理,只想著讀出功名來。他這樣的秉性,加上賈府上下更關心銜玉而生的寶玉,自然就有備受冷落之感了,以至於猜燈謎的時候眾人都忘了他,只有賈政想起他沒來,去請了,他才來。

寶玉奪走了本該屬於賈蘭的世職

賈環是庶生的,對寶玉這個受寵的心懷怨恨,曾經想要通過推燭臺的方式把寶玉的眼睛搞瞎,這種事大家都是知道的。而賈蘭對賈家人的態度也是心懷怨憤的,大家一致認為接班的該是寶玉,而他這個嫡長孫,卻直接被排除在外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賈蘭勢必會想到,原本屬於自己父親(賈珠)的世職,很可能會被賈寶玉搶走,這就不得不令他對寶玉相當冷淡,對賈府的人也沒有好氣。

賈蘭後來做了官職很高的武職,可已經被抄家的罪臣的嫡孫,怎麼就能再有這麼高的官職呢?一個說法是,賈蘭是賈家被抄的幕後告密者,他在這場鬥爭中成為了最終的勝方(賈蘭得到了忠順王的賞識,贏得了政斗的勝利,而後北靜王卻連累寶玉獲罪)。需知,“

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從這個角度看來,賈蘭的發達,正是踩在賈府的衰敗上的,又如何在賈府破落以後,“伸出援手”呢?


豆子人民藝術家


所謂“以德報怨”,在真實情況下是不存在的!

《紅樓夢》後四十回暫且不論,在前八十回中有兩條明顯的線索。

一是賈蘭之母李紈在未搬入大觀園之前生活得特別謹慎小心,大白天在沒有男人出處的內宅裡睡覺還要開著窗戶。與其說謹慎,不如說恐懼和害怕。那麼李紈怕的是什麼呢?

二是賈蘭在《紅樓夢》裡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經常不受各大主角的重視,彷彿有一種讓其自生自滅的態勢。可是做為賈府嫡孫,無論如何,都不應當享受如此低劣的待遇,可偏偏上至老祖宗下至丫環婆子都習以為常。不正常偏偏當成了正常,這其中倒底發生了什麼?能不能和李紈的過分小心聯繫在一起?

曾經以為,賈蘭的沒有存在感,是李紈的獨具慈心的保護措施,因為是寡母,若是讓賈蘭風頭出盡,在大宅院裡不知道會有多少明槍暗箭向她們射過來。所以,最安全的成長辦法就是沒有存在感地活著,讓當家人忽視,忽略。讓任何人感覺這個賈蘭毫無威脅,從而不放在心上,任其自然成長。

從而得出了一個結論,賈府把寄以厚望的新生代人選進行了轉稱,賈蘭從第一梯隊被剔除了出去,雖然剃除了權力,但抹除不了倫理血緣和享受權益的資格。就彷彿是一個皇帝的弟弟,雖然年紀小,但也是先皇嫡出,理論上仍然有坐龍椅的資格。

所以,對於賈府而言,讓他消失不如讓他成為無用之人,不理不睬,任其自生自滅主就好。

但是,這恰恰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

在古代大家族內,精明的主人不會如此孤注一擲,只提拔一個“繼承人”,然後對其它候選人置之不顧。他們更傾向於多面開花,多面拓展。尤其是賈母那絕對是眼光卓絕的精明之人,不會做出如此低劣的事情。再如何看不上賈蘭,也不至於忽略到眾人皆知的地步。

再回到開頭,李紈為什麼恐懼?

到底賈珠活著的時候,還發生了什麼事情?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才導致李紈的恐懼,以及李紈所採取的低調培養計劃。

這個才是關鍵!

可惜,前八十回並未進行清楚的交待。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李紈知道,賈蘭可能知道。哪怕賈蘭不知道,但當年在賈府近似於忍辱負重般的生活,處處小心翼翼,時時如履薄冰的生活一定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種少年早就和天真,單純,善良絕緣了。

嫡孫,分明就是一個笑話。

不管賈蘭是否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但賈府對她母親的監控他是深有體會,而她母親恰恰是他生命中最尊重的人。母親不僅給了他生命,生活,安全,還有未來的事業。沒有他母親的保護,恐怕他早就淪為路人甲了。不僅如此,賈府上下眾人對他的態度也會讓他對賈府的勢利和冷漠產生了極大的反感和憎恨。

對母親監控,對自己冷漠,還有暗地裡的不懷好意思。造成了一個必然的結果

賈蘭,對賈府沒有認同感,沒有歸屬感,更沒有使命感。


買櫝還珠


題主這樣問,大約是根據李紈判詞"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來猜測的,到底賈蘭升官發財後,怎麼對待賈府的,因後四十回散佚,誰也說不準,若真是置之不理,也情有可原。



一,賈蘭在賈府並未受到善待。賈蘭是賈珠之孑,本是二房嫡長子嫡長孫,倍受眾人關注的,但他卻是透明一般的存在,陪伴他的不是自己的親叔叔寶玉,而是他的庶叔賈環。無論是探賈赦的病,還是去賈政那兒,都是賈環與他在一起。

二,賈蘭成長過程中,祖母王夫人,姑母賈探春等都不曾關注過他,曾祖母賈老太太也只是偶爾想起他。 第二十二回,賈府元宵家宴,獨獨不見了賈蘭,但眾人皆不曾過問,最後還是賈政想起,問怎麼不見蘭哥兒。由此可見,眾人對賈蘭何等漠視。



三,賈蘭被長期漠視,養成了 賈蘭自立自強,勤學不輟的習性,他認真刻苦,積極進取,他才學過人、野心勃勃、但也養成了他冷漠無情的個性,並且,賈家被抄後,賈蘭也是舉步維艱,待他從底層做起,飽經冷暖後,成為高官,我們有何理由要求他去幫助那些曾經冷待錯待他的人呢。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不曾有過付出,何苦在得不到幫助時心理不平衡呢?賈蘭幫人,是天大人情,不幫,也是理所當然。


萍風竹雨123


賈蘭作為賈家嫡長孫,升官發財後,為什麼對賈府置之不理?

1.賈府惹怒朝廷,抄家後,人人避之不及

2.作為賈府的未來,要做切割。賈府和賈蘭必須保持距離。這是覺悟問題,也是原則問題。

3.和風氣不好的賈府保持距離,也是皇帝的心意,不爭氣的,就打壓,積極向上的就扶持。

4.當然,賈蘭的父親賈珠死的早,孤兒寡母生活上委屈多一點,也是有的。

5.好在,賈蘭母親李紈比較聰明的女人,為人處事低調內斂。懂得明哲保身 進退自如,所以,賈蘭才能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6.賈蘭在爺爺賈政嚴格要求下,讀書刻苦,為人處事也得體大方。懂得明哲保身。

總之,賈蘭絕對是賈家的希望,也是一朵盛開的花。最好的呵護,不是寶玉那樣溫室裡寵著,也不能趙姨娘那樣無事生非的帶壞賈環,而是李紈帶賈蘭這種,韜光養晦,大智若愚,正能量滿滿的的養育。


用戶72902096647


《紅樓夢》是一部興亡史,作者通過甄士隱一家,林如海一家,賈家這三家逐漸推進的滅亡,講述了一部興亡血淚史。不同於甄家和林家小家庭一敗塗地,賈家在抄家之後,賈蘭通過自身努力,科舉高中,中興了賈家。不過根據【晚韶華】判詞看,賈蘭高中後的情節只是簡單交代,不過是重複了賈家之前的興衰而已。至於對賈家人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晚韶華】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鏽帳鴛衾。只這帶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腰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判詞這些年變成了對李紈的諷刺,衍生出李紈對賈家抄家後見死不救的論點。其實完全不對的。這首詞並沒有任何對李紈諷刺的意味,有的是講述了一個事實。

李紈丈夫賈珠肩負父親賈政的夢想詩書苦讀,不想命苦不到二十歲撒手而去。李紈從此一心教育兒子賈蘭,完成丈夫賈珠未竟夢想。賈家抄家後,李紈母子相依為命過得也很貧窮。賈蘭寒窗苦讀沒讓李紈失望,科舉高中後步步高升高爵厚祿。李紈依靠兒子沒受到老年窮,算積了陰騭。她還母憑子貴,成為誥命夫人。可惜韶華易老,黃泉路近,李紈沒享幾年福就盍然而逝。而賈蘭的賈家,最後依然重複了賈家的老路,興衰循環。成為後人茶餘飯後的笑談,至於是羨慕敬佩,還是嫉妒誣陷,他們都不可能知道了。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這一句並無毛病。李紈年輕富貴,中年貧苦,到了老年再次富貴,是因為有個好兒子。作者認為別人若要像李紈一般,是需要為兒孫積陰騭才行。所以你看,根本沒有對李紈的諷刺,都是在講述一個母親含辛茹苦教育兒子,兒子成材她卻撒手而去的故事。

賈蘭科舉高中需要一個過程。顯然絕不可能如續書八十回後描寫那樣賈家前腳抄家,後腳高中。《滿床笏》中“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脂硯齋批語說賈蘭賈菌一干人。可以證明賈家抄家,李紈賈蘭母子同樣受到波及,過起了衣不蔽體,破棉襖加身的貧窮日子。而李紈判詞說“人生莫受老來貧”也能證明李紈賈蘭母子是在她老年才改善了生活困境。

我認為,賈家抄家後,一家人分崩離析。李紈賈蘭母子相依為命,窮困潦倒。李紈將一腔心血完全放在賈蘭身上,含辛茹苦教育賈蘭用功讀書。多年以後,賈蘭終不負十年寒窗,科舉高中當了官。而那時李紈已經垂垂老矣。沒享幾年福,在賈蘭官至五品以上(這需要過程),為母親李紈請封誥命後,李紈油盡燈枯闔然長逝!這一過程一二十年都可能,以《紅樓夢》的行文,大概率是最後章節一段文字交代清楚。至於會不會描寫賈家人來投奔賈蘭,我認為可能。那時候,賈蘭高官厚祿,也不會拒絕窮親戚的投奔,一如之前的榮寧二府,贅生著無數小家庭。弄清楚【晚韶華】曲子並無貶義只有嘆息就可知,賈蘭的賈家雖然不同於以往國公府,但與祖宗殊途同歸,還是興衰往復!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工筆紅樓夢·清·孫溫】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第五回當中的判詞有一句叫做“蘭桂齊芳”。

很多大家解讀的意思是,賈蘭成為最後復興賈府的關鍵人物,如果是這樣,這個問題就是錯誤的。

我們來看看,賈蘭在紅樓夢中的表現。

相對於賈府最為尊長的老太君,賈蘭算是重孫子中的第一個,直系,因父親早逝,在孤母李紈的教導下很是懂事的成長。賈蘭第一次出現,就是在寶玉鬧學堂的時候,他是一個侄子輩,但是在賈寶玉這樣的叔叔輩面前,表現的很節制,不參與任何打鬥,一心只讀聖賢書,所以他最終的成功是可預見的,而在後四十回的續寫中,高鶚也給他這樣的責任和榮耀,一舉考取功名,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自己的母親也跟著沾光了,戴上了鳳冠霞帔,所以賈府的榮耀需要這個重孫子輩的來撐起來,而不是說對賈府置之不理,至少對榮國府這一支,從家國天下這樣的角度來看,賈蘭自己強大了,肯定是會照顧家裡的。


大野澤的風


賈蘭升官發財後,對賈府置之不理,早有預兆。

第九回,頑童鬧學堂,寶玉和秦鐘被金榮辱罵,後來茗煙參戰,賈蘭同桌賈菌忍不住要幫助寶玉,賈蘭忙按住賈菌,極口勸道:“好兄弟,不與咱們相干。”

寶玉是賈蘭的親叔叔。親叔叔被欺負,賈蘭竟然說不與咱們相干。俗話說三歲看老,賈蘭小時候冷漠沒有親情,長大後也是如此。

許多人都拿第二十二回,大家在賈母房裡猜謎語,賈蘭沒來,誰都沒有發現,只有賈政詢問賈蘭,來證明賈府沒有人關注賈蘭。

其實賈府猜謎語,賈蘭不來,是很失禮的。

首先,賈蘭是榮國府二房的嫡長孫,身份尊貴,賈府有聚會,他應該主動前往,而不應該讓別人去請。

再次,過年期間,作為晚輩,見老太太高興,應該主動前來,承歡老太太膝下,讓老太太高興。例如八月十五中秋節前夕,因為鳳姐病了,寧國府的尤氏就連續幾天主動來到賈母處伺候老太太,十五當天一直陪著賈母到深夜。

正月裡,正是節日期間,賈蘭理應陪伺老太太,可是他卻藉口,沒人叫他,拒絕陪著老太太取樂,讓老太太高興。賈蘭做法是錯的。可是賈府人沒有一個責怪賈蘭。

李紈說:“他說老爺方才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不叫他,他就不來,證明賈蘭沒把自己當賈府的主人,對賈府沒有歸屬感和責任感。

王夫人對賈蘭是沒有疼愛的表示,可是賈母對李紈和賈蘭母子還是疼愛的。

鳳姐曾經對李紈說過:“你一個月十兩銀子的月錢,比我們多兩倍銀子.老太太,太太還說你寡婦失業的,可憐,不夠用,又有個小子,足的又添了十兩,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給你園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終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兒.你娘兒們,主子奴才共總沒十個人,吃的穿的仍舊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來,也有四五百銀子”。

鳳姐的話證明了賈母等人對李紈母子還是十分照顧的。賈政見客人時,也總是帶著寶玉、賈環和賈蘭,對他們沒有分別。

回到第二十二回,賈蘭被叫來後,“賈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與他吃”。 第七十五回,賈母吃完飯特意告訴下人:“把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

雖然賈蘭在賈府的關注度不如寶玉,但是也不錯了,賈府裡除了黛玉真沒有其他人能和寶玉比。賈蘭的待遇比迎春,賈環好多了。

所以賈蘭不救賈府人真的說不過去。就算賈蘭沒有能力救其他人,但是他絕對有能力,救妹妹巧姐。可以想象,當年巧姐找到哥哥,求他救救自己,賈蘭的心腸得有多硬,才能拒絕小妹妹的哀求。賈蘭眼睜睜的看著巧姐被賣到煙花柳巷。

大家都知道,將巧姐救出火坑的人是貧苦的老太太劉姥姥。劉姥姥靠著自己出乖賣醜,讓賈府人高興,得到了賈府的幫助,她得到賈府的幫助和賈蘭比無異於九牛之一毛。

劉姥姥能砸鍋賣鐵的去救一個根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巧姐。賈蘭不願意捨棄一點錢財去救自己的同宗妹妹。賈蘭和劉姥姥兩個人的品質高下,從這件事上就能分辨出來。

賈蘭升官發財後,對賈府人棄之不理,唯一的原因是他品質低下,極端自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