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何笑纳了如月?如月真是去监视老邬的吗?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青灯问史


在《雍正王朝》里,“如月”首先是对邬思道的一种补偿,是来照顾邬思道晚年生活的。

根据剧情逻辑,十三爷胤祥在给邬思道送行的时候,带了三件“礼物”。分别为“雍正送的未喝完的半坛酒”;一句“我们对不起你”;还有一个长得像年秋月的丫鬟“如月”。


首先那半坛酒,不是普通的酒。那是十三爷被圈禁关在宗人府时,四爷胤禛去探望他时,送的酒。这半坛酒是患难见真情的感情基础,原本这半坛酒理论上在十三爷胤祥的概念里,是应该雍正夺嫡成功,三人相聚庆功的酒。但此刻一个贵为天子,一个贵为亲王,而另一个则要浪迹天涯。胤祥心中难免过意不去。


其次那句话“我们对不起你”。这不单单代表了胤祥个人,更代表了雍正。雍正还是讲感情的,他知道为了自己成功,很多人都默默地为自己牺牲。这里面自然包括邬思道在内。他不但牺牲了与年秋月的爱情,本应颐养天年之际,却要浪迹天涯。


再次就是丫鬟“如月”,如月是胤祥特别从内务府千挑万选挑出来的。目的就是“补偿”邬思道的,“如月”实际上就是年秋月的替代品,主要工作就是照顾邬思道晚年生活,作为他的感情寄托。

但是如月的身份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虽然电视剧里并没有公布她的身份,但是剧情还是给出了解答。

但是剧情有一处证实了邬思道的猜想。那就是邬思道怂恿李卫进京时路过山西,自己想挪身到田文镜处。


当他们在酒楼上商谈“八千两幕银”把邬思道”转让”给田文镜的时候。当时楼上只有四人,即田文镜、邬思道、如月、李卫。离他们最近的侍卫也在楼下。所以酒桌上的事情只有这四个人知道。


但是,当李卫进京见到雍正后,雍正竟然主动提出“听说邬思道想去田文镜处?”李卫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可见此事不是李卫告密;邬思道本身没有直接渠道与雍正沟通;而田文镜更不知道邬思道与雍正的这层关系,否则后来也不至于放邬思道走,所以也不是田文镜告密。

那有且只能由“如月”告密。但如月同时还是邬思道的”保护伞”。

此刻雍正事实上也就是故意将“如月”暴露给了李卫,则说明雍正对李卫的信任更近一层了。


但是邬思道在李卫处的大半年时间,足不出户,每天就是陪“如月”练字。那是证明了邬思道实际上知道如月的身份。自己不出门表面是做给李卫看的,实际上也是做给如月看的。有了这两处的消息到了雍正那里,雍正才能真正放心。所以即便邬思道离开,也要让雍正知道自己的动态。

最终邬思道在河南故意激怒田文镜,被田文镜“赶走”,邬思道着急地催着如月赶紧走。而当雍正一到河南,就问田文镜邬先生在哪?田文镜赶紧让人去追,雍正却说了句”不用了”。

那是因为雍正知道如月跟着邬思道,自己真的要找邬思道,那是还能找到的。而邬思道之所以敢跑,那也是因为身边有如月在,雍正可以不用刻意去找他。否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己又能逃哪去呢?


炒米视角


雍正顺利登上皇位之后的第一晚,诳说为了安全要回住一晚,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

邬先生呢?

四下暗黑,杀气腾腾。他的目的昭然若揭,害怕老邬此时有什么举动,打算回来试探一下邬思道,扑杀之心暗藏心底。

但是邬思道早已想好了保全之策,来了个“半隐”,道出不能为官出仕的三条理由,其实大家可以认真琢磨一下,这三条理由究竟是否站得住脚。雍正会不会相信?

雍正此时虽有扑杀之心,但是无奈当时外有五路人马,都是由邬思道临时调遣的,故不敢轻举妄动。邬思道成功得以脱身。

临别,是十三爷带了个丫鬟如月前来送行。邬思道与十三爷说了些许知心话,算是老邬与十三爷的交情。十三爷说,和四嫂商量了,给你派个保姆如月侍候你。

无奈十三爷也不是当年的侠王了,虽有义气长存,但是政治气息渐浓。此举雍正才是真正幕后策划,十三爷也无法,权当真的是给他一个可以照顾生活起居的保姆。

所以,这个丫鬟不简单,定是雍正派去监视邬思道的间谍。

当然,这些怎么瞒得过邬思道,心里明镜似的,并且二话没说就笑纳了。因为他知道,既然雍正监视他,就意味着他不会死,若拒之,则真是离死不远了。

所以,他一定要笑纳,笑纳就能活命。

为什么雍正非要派个间谍保姆去监视邬思道呢?

一是因为老邬的三条理由不大能站得住脚,他不相信。

二是雍正刚刚继位,朝局不稳,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如果老邬此时又被他人所利用,这着实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所以他要防范于未然。

在此后的几年中,为了让雍正放心,老邬兑现了他对雍正的承诺。

一是协助田文镜查抄诺敏番库造假案,二是协助年羹尧查找西北叛军主力(有名的灯下黑),这两件事情,都是关乎雍正立足的大事,电视剧虽然没有表面,但是雍正心里很清楚,这都是老邬的功劳。至于说到李卫那里去,让李卫看着他,只不过是老邬的苦肉计,让雍正在继位之初,更放心他罢了。

为什么后来邬思道和如月都没有再出现过?

有人说,雍正心里放不下这个梗,所以最终还是派人杀了他,也有道理,因为雍正为人实在多疑苛刻,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极少放过,兄弟之间尚且如此,何况一小小的谋臣。

但是我个人认为不是。

雍正虽然多疑苛刻,但是也不说滥杀无辜之人,以后没有再见邬思道和如月的踪影,主要原因在于雍正的帝位已经稳固,西北平叛,年羹尧死,新政得以推行,八爷党逼宫乱政是自家兄弟捣蛋,老邬怎好出手?八爷党覆灭之后,兄弟们个个都被他收拾了,雍正再无敌对势力,最后就连自己的儿子弘时也被他干掉了。

所以,逐步稳固下来的铁桶江山,有没有邬思道,便也无足轻重了。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邬思道只怕也只是一个糟老头子了,起不到翻云覆雨的作用了。倒是这个如月,年纪轻轻要监视老邬的一生,大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雍正的政治统治。因为这是她的使命。


青灯问史


在雍正登基的当天晚上,雍正没有留在宫里边,而是急急忙忙的回到了潜邸,一脸严肃的要见邬思道一面。奇怪的是雍正并没有和邬思道的分享自己登基成功的喜悦,而是吐槽自己府里兵力部署的太多。雍正也没有主动提出要给邬思道加官进爵,而是在邬思道说这是臣安排的,以后淡淡的说了一句你的事我会妥善安排的。谁也不知道冷血的雍正这时候心里在想着什么,或许他的目标就是要默默的处理掉这个知晓他一切事情都邬思道。


邬思道作为雍正登基幕后的最大智囊,甚至称得上第一功臣,除了亲近的几个人以外,没有人知道他。最后邬思道在和雍正的对话中也渐渐感到了不安,他主动提出了半隐的决定。一番发自肺腑的陈词之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雍正再冷血也有些许被邬思道打动,毕竟眼角的泪花是不会骗人的。邬思道走的时候,十三爷带了半坛子酒来送别邬思道。

这半坛子酒是十三爷被康熙囚禁的时候邬思道到托四爷带给他的。十三爷没有舍得全喝完,一直收藏着。这里有一个细节,开始邬思道以为十三爷是雍正派来留下他,赐他毒酒的,所以巫师道并没有喝下这碗酒,而是等十三爷喝下了一碗以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喝的。临走前十三爷送给了邬思道,到一个女孩叫做如月。不知道第一眼看到如月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喊出了秋月两字。我们都知道邬思道到和年秋月有一段忘年恋,却被雍正横刀夺爱。或许十三爷说我们对不起你的时候,除了最后没有给邬思道一个归处,年秋月也是一种潜台词。



那如月是不是派去监视邬思道的呢?这个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看后来也有一个细节,就是李卫和田文镜见面的时候,把邬思道引荐给了田文镜。邬思道提出帮助田文镜在河南处理事件的想法。但是这件事雍正应该是不知道的,而且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在李卫到京城述职的时候。雍正却主动提起了这件事问李卫说邬先生是不是想要到田文静那里去?。那就去吧。可以说如果没有如月的报信,雍正又怎么会对邬思道的一举一动知晓得如此清楚?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雍正微服私访来到田文镜处要见邬先生的时候,邬思道已经提前要了4000两银子跑路了。雍正微服带着刘墨林,张五哥基本上谁也没有告诉,李卫都不知道,那邬思道又是怎么能预测到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如月在给雍正报信的时候,被邬思道到给发现了。因为邬思道并不是神人,他虽然能揣测到别人的心意,但是并不能未卜先知。所以如月是雍正派来监视邬思道,有也是照顾邬思道,这应该是无确切无疑的。


红雨说历史


一掖知球亦知史。

《高鸟已尽良弓宜藏,书生明哲克保全身》——这是二月河《雍正皇帝》的原文回目。

电视剧《雍正王朝》根据小说改编,在很多关键细节上都做出了调整,既要保持了帝王的相对正面光辉形象,又要让剧情合理推进。

在原文中,胤禛登基那一夜,十三阿哥允祥先是前来报喜,却被邬思道当头一盆冷水,不但自己希望退隐,也让允祥拼了命的辞掉“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因为他对雍正的真正的点评是:豺声狼顾、鹰视猿听。

那一夜,以往被其“以师礼待之”的邬思道再残疾不便也坚持着跪倒行礼;

那一夜,性音、墨雨等十多个人吃了顿酒就被填了雪窟窿;

那一夜,邬思道再三推辞官位,并且连夜搬离雍王府。

邬思道对雍正说自己有三忌三不可用,雍正说可惜了你,邬先生却深知对方的帝王心术恰恰是自己十几年来交给的,岂能瞒住了自己的眼睛。

邬思道想全身而退,雍正却不能轻易放他离开,性音和粘杆处上人被灭口就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多,怕今后影响皇帝形象被八阿哥他们拿了把柄,几乎所有阴谋诡计都出自邬思道一人,如何能放他离去?

与电视剧不同,书中要求邬思道半隐的不适他自己,而是雍正皇帝。那一夜,非常巧合的是邬思道刚刚回到住处,兰草、金凤姑两个落难人就来了——原文中没有明月这人,但她的作用由这两位妻子代替了。后来在河南,邬思道曾经说过:你们想问什么,我都知道,但不要胡 猜疑,我若不爱你们,岂有今日?怡亲王原要叫你们唱《马前泼水》来着!我知道的事太多了,讲给你们,白教你们担心。只告诉你们一句话,这世界虽大,我三尺难藏。雍正爷在位一日,我不能归隐——现在为后世计,恐怕还得多费一点心思。

邬思道需要归隐,在田文镜处拿八千两的幕酬银子,却游山玩水不务正事,就是为了能早些脱开樊笼。把田中丞惹急了逼他离开才是本心。为了走得更踏实,他还特地去李卫那里打个秋风,让帮忙说说话好叫雍正放过他。李卫当时怎么说的?“您的心事我有什么不知道的?无非想回乡,耕读快活。可是不成啊,你我都是套着笼头的牲口,这车不拉到天尽头,主子不叫歇,就不能停步的啊!”

无奈和,邬思道摆出了当年救下李卫和翠儿性命的恩情做筹码,才换得了李卫的帮忙。

可就在同时,雍正巡视黄河河堤,见到田文镜却突然问了句“邬先生安否”,一代帝王,称先生而不唤其名,这人在雍正心中得多大分量,吓得田文镜冷汗丛生,吩咐下人无论邬思道走得多远也要追回来。

再次回来的邬思道心中有底,李卫的聪明在于知道什么样的事情让什么人帮忙,最后宝亲王弘历亲自向雍正求情,雍正念及十多年的情分再加上这些年邬思道并没有什么不臣之心、不轨之事,也就给了邬思道一个周全。临行时,邬思道那封弹劾年羹尧的密信也帮助田文镜到死也圣宠不倦——每年的八千两银子他分文没取挂印封金,只为当年邬思道落魄之时田文镜的仗义执言而报恩。



读书人的最高理想是出将入相,恰如诸葛亮一般,但所谓的伴君如伴虎,读书人的执拗很容易没有了下场。邬思道知进识退,有智有谋,才是文人楷模。


一掖知球


《雍正王朝》中长相酷似年秋月的如月,实际上就是雍正和十三爷胤祥送给邬思道的。

雍正登基后,与邬思道进行了一番深夜长谈,邬思道以一段“三不可用”的言论打消了雍正的疑虑,并且主动提出“半隐”,而这个“半隐”实际上就是找一个雍正自己信得过的人将自己看管起来,顺带也能解决邬思道自己的温饱问题,而“半隐”的去处就是李卫那里。

北京城外,十三爷追上了轻车简从的邬思道,一番叙旧交谈后,十三爷从跟随自己而来的马车上扶下来一个人,一个长相酷似年秋月的丫头,就连邬思道差点没有分辨出来,而她并不是年秋月,而是由十三爷亲自取名为如月的丫头。

这名丫头,则是十三爷胤祥在与雍王府福晋商量后,送给邬思道的,毕竟邬思道是轻车简从离去,这也算是十三爷自己的一番心意,同时也是雍正的一番心意,同时也是他的一番歉意。

如月是雍正安排监视邬思道的么?并不是。但是如月无论如何,邬思道是必须要收下的。

邬思道选择了“半隐”,实际上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雍正的掌控与监视之下,邬思道走也走不了,与外界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接触,如果还派一个丫头监视,那么太有失帝王的胸怀,更是不念与邬思道的旧情,剧中的雍正是断然不会如此的。况且,如果真有这样的安排,那么侠肝义胆的十三爷也必然是不会答应,更不会亲自把这样一个间谍和眼线送过去。

而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安排间谍丫头找一个自己的信得过或者自己培养出来的丫头送过去就好了,还正巧有一个就连邬思道都分不清是不是年秋月的丫头,这是费了多少苦心,经历了多少巧合,而雍正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么。

所以,如月并不是雍正安排去监视邬思道的。

但是,把如月送给邬思道确实是雍正对于邬思道的又一次试探,雍正需要看看邬思道对于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不管如月的背景和目的如何,邬思道欣然接受,说明他们的君臣之谊还在,邬思道这是为了让雍正放心和安心,雍正自然也会满意。

如果邬思道真的不愿意接受如月,则说明此时的邬思道已经想好了后路,想好了怎样跳出雍正的视线,背弃“半隐”的诺言,真的担心如月是用正派来监视自己而拒绝让如月跟随,必然引起雍正的警觉,这样的话邬思道也就命不久矣了。

这样看来,无论如何,如月是邬思道必须要收下的。

把如月送给邬思道,是雍正,是十三爷,以及王府上下对于邬思道的敬意与歉意。

邬思道与年秋月情投意合,但是年秋月的身份太过于特殊,雍正必须通过与年秋月的结婚来进一步控制和把持年羹尧一家。而邬思道也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选择的退出,并且自己担任媒人,帮助雍正完成了这段婚姻,也是算尽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雍正对此必然也是有感动和愧疚的。

而送给邬思道如月,就是想让邬思道感觉到依然是由年秋月在侍奉自己,雍正等人,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邬思道的敬意和歉意。同时,在雍正府上,邬思道确实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这样的离场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邬思道也需要一个人来照顾生活起居,因而选择了如月来照顾邬思道,也能让邬思道安度晚年。

邬思道带着如月从田文镜的府上出走后,便再无音讯。

田文镜为了查清山西库银的真相,打赢同诺敏的这场官司,接受了邬思道8000两每年的幕酬要求,将邬思道纳入自己的幕府之中,而雍正对此也予以了默许。

到了田文镜府上的邬思道不仅经常与田文镜发生冲突,并且屡次用幕酬的事情来激怒田文镜,最终被田文镜请出了府,而邬思道也带着如月,赶在雍正前来河南视察之前,离开了田文镜的府上。

雍正也没有再去派人追赶邬思道,实际上,这也表明,雍正已经彻底放了邬思道。

从这二年邬思道在李卫和田文镜府上“半隐”的表现来看,邬思道并没有做任何让雍正担心的事,也没有说任何雍正所不希望他说话,基本赢得了雍正的放心。同时,毕竟知道邬思道的人是极少数的,雍正也不希望更多的人知道邬思道,更不希望别人知道邬思道与雍正的关系以及邬思道之前在王府所做的事情,因而,也就选择了放走邬思道,让邬思道真正的“全隐”。

从此,邬思道与如月便在无音讯。


雍亲王府


不笑纳行吗?如月十有八九就是雍正安排在邬思道身边的眼线。不想要?说不准走出去几步就人头落地了。

单说这名字,如月,如秋月一样,这本身就让邬思道欲罢不能。都知道邬思道和年秋月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但为了制衡年羹尧,胤禛娶了秋月。在这个问题上,胤禛其实是愧对邬思道的。



更重要的是,胤禛继位后,对于邬思道,不仅不能议功,而且还必须消失,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帝王不愿被人知晓的尔虞我诈的过去。而且,邬思道能力超群,一旦为人所用,势必威胁甚大。

所以胤禛能让邬思道留着一条老命离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还委托老十三胤祥送给他一个丫鬟,以如月为名,既能弥补他因失去秋月而造成的情感打击,还能陪伴他的余生。

当然,如月也必须承担起监视邬思道的光荣使命。因为严峻如帝王,不能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权。



后来田文镜前往山西查访诺敏问题,李卫将邬思道介绍给他,邬思道随即表示,给我一年八千两幕酬,去你的门下混口饭吃,我就告诉你如何查诺敏。想想当时在场的人都有谁?有李卫、田文镜、邬思道,还有一个人就是如月。

在这之后,李卫进京述职,雍正无意间说,听说邬先生想去田文镜那里?这一说,倒是把李卫吓出一身冷汗,他肯定想,只有四个人知道这件事,它咋就跑到皇上耳朵里去了呢?所以肯定不是李卫跟雍正说的,那么田文镜呢?直到邬思道离开,他都不知道邬思道与雍正之间的关系,肯定也不是他说的。邬思道自己说的吗?自然不可能。在场的只有如月一个人有这个可能性。

最后邬思道和如月怎样了?雍正视察河南,见到田文镜后,要看看邬先生。而在此之前,邬思道早就因为幕酬问题与田文镜闹翻,赶紧收拾行李,带着如月连夜离开了,还念叨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看来他是猜到雍正要来了,所以才故意激怒田文镜,顺利躲开雍正。



那么雍正什么反应呢?田文镜说我去追,雍正摆摆手说,不必了。看来几番试探,雍正已经基本对邬思道放心了,即便还有几分不放心也无妨,毕竟如月还在邬思道的身边。


达摩说


《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后就想鸟尽弓藏,对邬先生产生了杀意。好在邬思道智慧与胆量过人,以“半隐”的名义逃过一劫。

邬先生走的时候,十三爷亲自来送行,并带来半坛好酒。两人是朋友,自然少不了把酒言欢。酒后,十三爷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对邬先生表示歉意。邬先生也提醒他,注意“安全”,收敛锋芒。

临行前,十三爷叫如月出来,名义上说是与四嫂商量,派来伺候邬先生的。实际上,如月可没有那么简单。

第一,受雍正指使,负责监视邬思道。

雍正这个人,向来比较多疑。邬先生胸怀韬略,又掌握着许多不可外传的秘密,万一被人利用或者反水,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雍正需要在邬先生身边安装一个监视器(如月),随时掌控他的动向。

第二,这也是变相地对邬先生的一种补偿。

雍正能够顺利继位,邬先生居功至伟。付出了太多,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这让雍正和十三爷都有些愧疚。邬先生已经知天命之年,又行动不便,给他一堆金银财宝是对知识分子的羞辱,找个丫鬟伺候他更加温情。

第三,这是对邬先生的赔偿。

邬先生与秋月两情相悦,这是众所周知却又心照不宣的事,但因为现实原因,秋月嫁给了胤禛。看看胤禛多腹黑吧,为了个人目的(拉拢年羹尧、敲打邬先生)霸王硬上弓,强行横刀夺爱。

丫鬟一定是刻意挑选出来的,不然不会那么像秋月,连邬先生都误以为是秋月。十三爷重新给她取名如月,表示要如秋月一样贴心地照顾邬先生。言外之意是,抢了你的秋月,赔个如月吧!

邬先生笑纳了,也无奈地笑了,说了句一语双关的话,“看来,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咯!”这是对如月的满意,也是对雍正多疑的无可奈何。

邬思道明知如月是雍正派来监视他的,为何还要收下?

一、对雍正表示忠心,让他放心。

邬先生已经说过是“半隐”,那就表明还是要在雍正的视野中,不能杳无音讯。如果不接受如月,那就成了全隐,也是抗旨。接受如月,雍正才能安心,邬先生才能安全。

邬先生走的时候,头顶戴着的是五品官员的暖帽,表示自己还是要发光发热为雍正干活的。雍正的暗示与明示,邬先生还是要照单全收的。

二、盛情难却。

堂堂亲王为邬思道践行,算是给足面子了,何况两人交情不浅。既然十三爷开口,还是雍正的老婆安排的,三个人的面子总不能全部驳回吧?如果拒绝,那就是同时打了雍正、福晋、十三爷的脸。

三、个人需要。

邬先生一大把年纪,又孤苦伶仃,有个人来照顾,何乐而不为呢?如月在身边,还能说说话,解解闷,缓解对秋月的相思之苦,找点心理安慰。

两人先在李卫那儿落脚,后来又跳槽到了田文镜府衙。经过长期的相处,两人日久生情,如月被邬先生收编了。当雍正视察河南的时候,邬先生带着如月“全隐”了。


秋媚读史


如月不是,邬先生上无老下无小无牵无挂,一个无牵无挂的人是最危险的人!因为他的要求很低他随时可以为任何人卖命,但是一个有家的人就不同了,老婆孩子都是他的心头肉,他做什么事先考虑的是老婆孩子怎么办,这就是牵挂!所以雍正安排如月给邬先生一是邬先生真的老了而且还是个残疾人生活起居很不方便,需要一个知冷知热的女人来照顾,当然他有钱可以请佣人,但佣人哪有老婆好。二是让这个老光棍有个家从此就有了牵挂就算老八找他出山也无心去帮,人都老了如今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还去遮腾啥啊!但是雍正还是不放心,必竟邬先生的能力太大了,雍正安排了他最信的过的最贴心的人李卫去监控他,这在后面有一集里雍正和李卫的对话中体现出来了,雍正问李卫邬先生的事,李卫回答邬先生从不出门也没有人去看他,李卫自己隔几天去亲自去看看,雍正听了放心了又因田文进那里缺人吃紧于是又让邬先生去田文进那,和李卫不一样田文进只知为人民服务,缺乏政治头脑和心机,虽然是雍正的得力干将但应该不是心腹,机密之事雍正是不会告诉他的,因为田文进居然忍受不了邬先生不停的催要工资,把邬先赶走了,以至雍正来了说要见邬先生他才慌了,马上派人四个方向快马去追。如稍微有点头脑是不会放邬先生走的,我管你邬先生要多少钱我都照给反而是皇上的钱关我屁事。田文进做事也是一根筋只知办事不知道圆通,他以一人之力来顶合省之官,最后闹成在官员嗦使下学子罢考,雍正也拿他脑壳疼派宝亲王弘历去给他擦屁股才算平息下来。所以田文进只是干将但不是心腹。李卫就精明多了,即能办事又会办事知雍正的心思,他也是以一人之力顶百官,可李卫有的是法子整得下面的官员服服帖帖唯唯是喏。在年羹尧的问题上雍正也问过李卫,只有心腹才会交心。雍正不用说他也明白皇上为什么把邬先生放在他这里,所以邬先生在他这里没逃跑到了田文进那里就想法子跑了而且还是田文进赶走的。


沈秋雨


这就去问电视剧编剧去吧,就看他怎么想的,本身也不是历史,历史上雍正根本没见过邬思道,哈哈


心水靚歌


一将功成万骨枯!我是皇帝,生杀由我!!没有理由,妨碍皇权必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