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和徽菜,你覺得哪個菜系更好?為什麼?

洋蔥頭141355094


我覺得山西菜最好,理由如下

1、山西作為內陸地區,不靠海,所以沒有海鮮類菜餚。

2、山西作為北方地區,適宜生長的農作物和水果也沒多少,基本就是土豆白菜。

3、山西又沒有像樣的江河湖泊,所以出名的水產品也沒有。

4、山西主食就是面,菜就是土豆蘿蔔。

所有山西能做出全中國最好吃的面試和土豆白菜,已實屬不易,應該鼓勵,值得表揚。


鄧保羅


清代初期時,魯菜、川菜、粵菜、蘇菜 ,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被稱作“四大菜系”。到清末時,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四大新地方菜系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傳統飲食的“八大菜系”。

魯菜為什麼是八大菜系之首?

魯菜基本市場上看不到,因為魯菜是宮廷菜,北方菜的基礎,北京烤鴨、東北菜這些都是魯菜,製作麻煩,工藝複雜。出師慢,成本高。魯菜以習慣放醬油,鹹為特點

川菜適合快餐文化。

川菜全國流行最廣,最受普通大眾歡迎。製作相對簡單,出師快,經典菜流行多。麻辣是它的特點。

粵菜最講究食材新鮮。

粵菜口味淡,講究原味,食材廣泛,是現在相對比較高檔一點的菜系。

蘇菜製作細膩。

蘇菜淮陽菜為代表,做工精細,國宴選用極多。口味偏甜。

浙菜善用糖和醬油

浙菜和蘇菜有相似之處,沒有蘇菜那麼甜。

閩菜多用海鮮

閩菜多湯菜,口味清淡。比粵菜油膩一點點。

湘菜口味重

湘菜濃油赤醬,口味辣,油水大,調料多,製作複雜。

徽菜有特色

徽菜毛豆腐,臭鱖魚都是極具特色


阿星33124007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什麼菜好吃什麼菜不合口味,要根據不同人的喜好。愛吃辣的、重口味的人可能會覺得湘菜、川菜很合口味,而愛養生的人選擇吃什麼愛吃什麼就會依據食材的營養價值。湘菜、川菜、粵菜是我們最常見的菜系,基本是開遍全國各地,都可以找到相應的館子,另外,上海本邦菜也是比較有特色,很有名的菜,尤其甜品甜食,會多一些,江浙一帶和上海僅臨,菜系特色應該也是相互衍生的。其實我覺得各個菜系基本現在都有互為衍生了,開到當地的館子都會根據當地人的口味稍微做適當的調整或者有幾種口感可以選擇,就好比酸菜魚,屬於什麼菜系?很多菜系裡面都可以做酸菜魚。我是河南人,河南特色食物就是燴麵了,沒有本邦菜,但我們大河南可以說什麼菜館都有,湘菜 川菜 粵菜 上海菜 甚至臺灣私房菜,你想吃啥都能找到,並且大多菜館同一道菜都有很多種口味可供選擇。








妙盈包裝


八大菜系各有自己的地方,地域特色。都有一批受眾人群。因為我生長在北方,所以說我覺得。川菜和魯菜比較好。

下面我說一說為什麼?

魯菜是北方菜的代表。因為受眾人數眾多。味型適合北方人的口味。比如說鹹鮮味。蔥香味。糖醋味。醋椒味兒。因為北方寒冷。魯菜的奶湯高湯。加上北方的原材料。在寒冷的北方是非常適合大眾食用的。

咱們再說一說川菜。川菜可以說是受眾最廣的一個菜系。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從國外到國內。都能看到川菜館的影子。川菜的普及有兩個重要因素。第一是川菜的味型特別豐富。常用的就有24種之多。第二經濟實惠。不管是蘿蔔白菜。或是山珍野味。經過川菜廚師精心烹製。都能做出來一道美味可口的菜餚。當然其他菜系也有各自的特長。在這就不一一細說了。


史廚官府燒雞


寫寫我所知道的菜系:粵菜.魯菜.湖南菜

魯菜適合北方人口味,文化底蘊濃厚。如:九轉大腸。我記得魯菜大師來我們酒店學習交流時,我曾經問過他,為什麼叫“九轉大腸”,原來魯菜的文化底蘊那麼源遠流長。✌

粵菜的刀功厲害,各種海鮮產品做法,北方人根本沒有見過,總有一種感覺,食材原來還可以怎樣搭配啊?!總體來說北方人還能適應。我不知道為什麼廣東廣西人那麼愛吃雞。荷葉蒸滑雞 、蒸排骨、剁椒蒸魚塊……我反正不喜歡😔

湖南菜的口味適合北方人的口味。特別是湖南各種小炒好吃,做法簡單,適合家庭烹飪。我喜歡湖南小炒肉,感覺很簡單的菜,湖南師傅炒出來味道就是不一樣。🍧



揮灑積蓄已久的情感


我感覺小編是在挑事,你這說法放到明面上是要捱打的。

八大菜系是誰評出來的?只是這個說法被廣泛認可,其實當初八大菜系這種說法都不對。

現在大量菜系融合才是真正的,但是不變的是對食材本身的理解。

如果非要說,從四大菜系開始說,川,粵,魯,淮陽。中國四個方向佔全了。

川菜,最早的川菜沒有辣椒,不用反駁,找找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你才能知道川菜的靈魂是復於變化,而不是豆瓣醬和麻辣。其實好好看,川菜比較有名的菜,宮保雞丁,魚香肉絲追溯歷史都沒多少年,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市場繁榮,川菜廚師走出去,恐怕很難改變川菜格局。剩下說什麼開水白菜等,我想說也是從別的菜系借出來的,這就是融合。川菜能夠立足江湖,其實很簡單的是成本低,食材的新鮮度在川菜裡很難把握,至於為什麼,不多說,不在拉仇恨。

成本高的三大菜系,粵,魯,淮揚。

粵菜講究清淡,追求食物的本味,新鮮程度,善用海貨,河產,另外鴿子等不易尋找的食材也是嶺南的特色。

魯菜講究技法精湛,善於制湯,用湯,尤其是燒,塌兩種技法運用的相當高明,巧取味蕾,號稱是鹹香淡無味。

淮揚菜來自於淮,江兩大水系,所用所產無不是新鮮新產,所以淮揚菜更講究時令,對於新鮮食物的處理又顯出此地人的精明,所以刀功是淮揚廚師的拿手絕活。

以上三種菜係為什麼馳名,靠的是本地食材的本味,也就是新鮮度,說點難聽的,對於好的三大菜系館子,食藥監不用忙了,不新鮮可以要了他們的命。

在後兩大菜系之間還夾了一個徽菜,和淮揚菜也是非常相近。

而湘菜最出名的是譚家菜和毛家菜,只是少了麻,更重辣。

閩菜,是個特殊的存在,因為福建這個省就比較麻煩,八山一水一分田,造就了閩菜重海鮮,山珍,而且最重要的是紅米酒,我在福建工作過幾年,對於一個吃貨忘記煩惱的唯一途徑就是吃,真正我去閩南和閩中去尋味,還是海鮮為主,講究最簡單的技法做出最新鮮的味道。

剩下一個浙菜,為什麼最後說,說實話是,我是開封人,不好意思,你們除了本地的有些食材是北方人不好找的,剩下都有北方影子,或者說有淮揚影子。為什麼?可以考慮南宋前邊有北宋。

最後說說我河南豫菜,按照書上說,那叫河南風味。

中國菜譜河南風味卷裡,可以這樣說十之七八都是開封菜,這裡分官府菜,衚衕菜等等吧。

甚至說,在開封最出名的館子就是又一新,至於什麼菜品您自個百度去,其中重要的廚師是兩個派系(姑且這麼論,廚子行的齷齪事太多,不想細說,您老要是明白權當個笑話),開封陳派和長垣幫,長垣幫是直接能到北京,上海,廣州開館子的名幫,而且口碑相當好。至於後來沒落了,主要原因是人才和食材,市場。

因為父輩的原因,我和開封的名師有過交流,豫菜加把鹽就是魯菜,加把糖就是淮揚,加點豆瓣(開封本地也有豆瓣醬,這裡指郫縣)就是川菜,除了粵菜模仿不了,別的菜系都能。

我因為要找到這背後的答案,翻了不少書,但是最後我只能說,是運河造就了河南豫菜,也是交通讓開封從此關閉了大門,固步自封,人才,食材,市場流失。

其實,最好吃的菜系是沒有的,從小到大吃的家鄉飯才是你最終要尋找的味道,因為你再也找不到相同的味道。這就是故鄉的味道。


汾酒我愛


這個問題,肯定是沒有答案的,因為每個地方的人都會說自己的菜好吃😊

作為四川人,我當然也是喜歡吃川菜,而且特別偏愛川菜中的自貢鹽幫菜。

我曾經在今日頭條上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介紹自貢鹽幫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這個鏈接去看看https://m.toutiaocdn.com/item/6549704495402582532/?iid=55570274298&app=news_article×tamp=1545895904&group_id=6549704495402582532


蓬萊珂雪


這個不能直接了當的去斷定哪個菜系才好,因人而異!各大菜系因為地區不同,氣候不同,物產不同所以產生了各自的特色,不管如何,所有菜品都是講究色香味,色嘛,也就是菜品的品相,擺盤也好,色澤也罷,第一印象很重要,有食慾才能吃的下去!香嘛,也就是嗅覺感官上的直接表現,菜品的本身,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聞著香氣撲鼻,那必然勾起饞蟲來!味嘛,那就是味覺的了,麻辣鮮,酸甜鹹,各種口味適應各種人群,各大地區,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飲食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幾千年的飲食造詣已經很難評判出到底哪個菜系最好,能歸類出菜系,那就證明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是不錯的!不分伯仲!


麵食老狠ll面道傳承


首先不管八大菜系還是四大菜系,還有近年東方美食劉廣偉社長提出的按省級行政區劃分中國34個菜系,沒有哪個菜系最好,關鍵是要適合自己的口味,每個菜系都有自己風味特色、都有自己的消費人群,肯定有它生存的法寶。

幾十年來,菜系之爭一直沒有停止過,不同觀點不同劃分,此起彼伏爭執不休。其實,菜系的本質是菜餚風味的地域劃分,從地域的角度,對中國菜餚的一種劃分。但是這樣的劃分也不能全面反映中國菜系的全貌。例如:湘菜中的“辣椒炒肉”就是在湖南辣椒和肉的產地不同,不同的餐廳做的口味也有差異,你也不能說它不是湘菜。再者現在的菜系都相互融合,相互學習,所以我認為只有適合自己口味的菜系都是最好的


湘菜周健


每個菜系各有所長,作為四川人更喜歡川菜。

川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具有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川菜興起於清末和抗戰兩個時間段,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在鹹鮮中仍帶點兒微辣。代表菜品有夫妻肺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東坡肘子等。

川菜的味相當豐富,號稱“百菜百味”。其中最為著名的當數魚香味、麻辣味、辣子味、陳皮味、椒麻味、怪味、酸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