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房地产大牌为啥在郑州不好使?

陈嗣谦


只认房子不认企业的现象在郑州体现的更加直接

第一、企业大牌并不代表产品大牌,房地产企业尤其如此。什么是房地产大牌?万科、万达、碧桂园、恒大、绿城等等这些全国性房企应该算是大牌的代表吧。但是如果说大牌房企其房屋建设水平、配套、规划大牌个人觉得就有点牵强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记得前几年恒大提出无理由退房的承诺,其本身是对于自身产品质量的自信。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郑州这样的城市确实有业主要退房,但是却遭到种种拒绝!!!原因不得而知,只是感觉到一个问题:在郑州的这些所谓大房企其实根本让郑州居民享受到同等待遇。

第二、一线房企在郑州的业绩不错,但是口碑不咋的。目前来看全国一线房企基本都入住在了郑州,业绩这几年做的确实不错,拿地、盖房、卖楼等等使得这几家一线房企在郑州业绩不错。但是口碑恐怕就没有那么好了,以2018年为例:2018年郑州有71个项目交房,32个项目集中维权。这当中,一线开发商的20个交房项目,几乎个个维权!!!!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在对待商品房这个问题上,一线房企并不符合一线产品的定位。

第三、类似于升龙这样的例子,郑州人民已经吃够教训了。曾经一度升龙作为上海的一家置业公司,进入郑州后得到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欢迎,先后开发了曼哈顿、升龙广场等等众多项目。但是后来为何退走?原因就是不断被维权,房屋质量、规划、容积率、延期交房等等现象使得人民忍无可忍。如今升龙在郑州的大多数房产和商业基本属于半死不活状态,可以说郑州人民在购房置业上的教训已经受够了。

一线房企在郑州市场吃不香的根本原因,还是不下功夫(几点愚见)

第一、单纯追求销售数据的管理方式使得房屋品质达不到期望值。曾经一度一线房企进驻郑州后人们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除去抬高了本地房价外,对于人们的住房品质的提升并不明显。手枪户型、无采光、高容积率的房屋就是这些房企交出的成绩单!!

第二、以建业为代表的本土开发商起码在做精品的路上。以建业、正弘、正商等为代表的河南本土房企,虽然也经历过建设纯刚需住宅的时代,但是如今在精品房产建设上也在下功夫。大家可以感觉到的这些企业给人带来的品质体验,自然销量不会差。

第三、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拥有海量的住房需求,但是用粗制滥造的产品交付给人们自然是得不到好结果的。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的一线房企都想在郑州(包括河南市场)分一杯羹,但是如今已经过了以纯刚需居住的时代,品质房才是追求的主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河南本土的房企开发的楼盘还要比这些全国性房企价格要高的原因!!

综上,房产大牌在郑州不吃香的根本原因还在自身上,郑州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如果说只是一味的追求利润和销售数据,那么后果会跟如今的升龙差不多。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楼市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勇晓谈壹贰叁


本人是一个在郑州生活好几年的90后,分享一下个人所见所闻:

国内最顶级那几家房地产公司在郑州的市场占有率还是很好的,比如万科.碧桂园.恒大,虽然本地名企建业的占有率也很好,但是一个地方龙头企业想阻止国家里龙头企业还是很难的。简单说一下刚刚提到的三个企业在郑州的分布情况。

一.万科

1美景世玠,2天伦紫台,3大都会,4民安星辰,5万科城,6民安云城,7万科誉(福晟广场),8美景龙门,9荣成兰乔圣菲,10美景魅力之城

二.碧桂园

1西湖,2龙城天悦,3天玺,4国控天誉,5天悦,6天琴湾,7翡翠湾,8凤凰湾

三.恒大

1悅龙台,2恒大城,3山水城,4金碧天下,5御景湾,6经贸中心,7恒大养生谷,8恒大未来城,9帝景

从数据可以看出来,龙头企业在郑州还是有市场的。个人愚见,有高见的可以评论探讨,谢谢!!




建筑工程界的小学生


我身边的人包括我买房已经不再考虑恒大、万科、融创特别是碧桂园的房子了,当然,不包括北龙湖的那些所谓的牛逼盘。这些所谓的大开发商的房子整体而言真心一般,已远不如本地的一些开发商好,比如永威、康桥、正弘,甚至瀚海、建业、正商,希望本土的开发商争点气。仅代表个人观点。


CopperPi


原因很简单,本土房企没死光,看看中部六省,除了郑州,哪个城市不是被一线房企打的片甲不留?郑州有建业,正商,永威,康桥,绿都等本土企业。其中建业还率先开启了客户参与设计的新建房思路。关于房子质量,物业服务质量,我只相信群众。


中原大军


永威 中海 康桥 华润 保利。这几个盘在郑州品质都可以。就是地块位置 按现在来说比较偏


i自以为是的假大神


建业专治各种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